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10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中不无遗憾。
    早年在江宁也好,后来到京中也罢,他一直在权贵场钻营,不得〖自〗由。
    曹yóng抬起胳膊,使劲锤了捶额头。
    不得不说,满清的皇帝别的功绩还不显,这集权却是做到极致。
    皇帝是天下共主,宗室是大小主子。
    即便封阁拜的,见到皇族与宗室还的三跪无叩。
    加上八旗遗风,勋贵世袭,在京城呆着,别的不会,也要先会鞠躬下跪。
    如今长子成家立业,家族之责也到了卸去之时,如何得〖自〗由?
    〖自〗由!〖自〗由!
    这个念头一生出来,就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似的,使得曹yóng脑中多了个咆哮的小人。
    难道自己因缘际会,重生三百年前,就是为了给皇家做奴才?!
    他的眼睛直直的,落到了自己的手腕上,……………
    远处,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人的轿子到了曹府大门实在是憋了不行,想了三天想给小曹想出一个脱身之法……!。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儿女债
    新人讲门的各种仪式繁杂不已,可人人都带了笑。
    曹府院子里,处处挂着红灯笼,映照着红彤彤的一片。
    新人迎进门,送进调房后,喜棚里宴席又开,喧喧闹闹。
    娘家负责送亲的客人,有王府宗亲庄亲王、康亲王崇安,至亲世子永谦,舅亲完颜永胜。
    除了崇安之外,都是曹yóng的熟人,曹yóng的酒哪里能躲得开。
    等到夜sè渐深,客人相继散去时,曹yóng原本的三分醉意就成了九分。
    被扶回九如院时,曹yóng已经睁不开眼,闭着眼睛任由人服shì了,梳洗躺下,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曹yóng是被憋醒的。
    使劲揉着太阳xué,跤拉着鞋,借着外头透进来的依稀月sè,曹yóngmō到外间,在屏风后找到子孙桶。
    寂静的夜晚“哗啦”、“哗啦”的声响,格外清晰。
    里间传来翻身声。
    曹yóng一哆嗦,提起kù子,盖好子孙桶,转身进了里间。
    里间已经点灯,初瑜被着衣服站在桌子前,手中把着茶盏。
    见丈夫进来,初瑜端了盏茶递过来:“老爷吃多了酒,定是口干,且润润嗓子。”
    曹yóng确实渴得狠了,接过三口两口饮尽,还觉得喉咙响干,又给自己倒了两回温茶,才觉得好些。
    窗外还是肃静一片,曹yóng坐在chuáng边,mō着怀表看了,才寅初二刻(凌晨三点半),离天明还早。
    夫妻两个重新熄灯安置。
    曹yóng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
    他mō着自己手腕上的十八子手串心里带了几分jī动与雀跃。
    与其战战兢兢地熬到雍正末年等着曹家平稳度过皇权更替的动dàng在“致仕。”还不若现下就找由头得〖自〗由身。
    二房那边,因五儿的缘故,是贴了标签的“四皇子党”自然是稳得富贵。
    自家这边,自己隐退天佑年岁、威望不足,在朝堂上也没什么分量,随大流就是反而比自己立在前头更稳当。
    等到乾隆上台,天佑与恒生都是新帝嫡系更是稳妥得很。
    名寺多傍名山大川,自己打着“礼佛”之名趁着体力尚足,四下转转也好。
    媳fù进门,闺女即将出阁天佑足以支撑门户,家务没什么不放心的。
    母亲膝下,有幼子长孙……,像是杭州灵隐寺、苏州报恩寺、江宁清凉寺这些地方,曹家还可以以礼佛之名,营建几处别院。
    待李氏在京中腻歪了,还可以南下散心。
    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
    曹yóng侧过身来,望向妻子。
    寂静的深夜,一声轻叹低不可闻。
    “怎么了?”曹yóng低声问道。
    “虽说媳fù进门,松了口气,可心里还是有些发堵……”初瑜小声嘟囔道:“总觉得儿子以后是别人的了……”。
    曹yóng笑道:“权当多个闺女吧,将最疼爱的格格送出门,难受的当是简亲王夫fù才如…”
    瑜带了怅然道:“听老爷一说,也是这么一回事,希望亲家老太爷、老太太也能这样想……。”
    曹yóng听了,心中复杂难辨,这就是当娘的,永远都儿女放在第一位。
    自己这个当老子的,反而想着儿女长大自立,就可以放手。
    自己改如何跟她开。?
    可若是不开口的话,难道就这样年复一年、
    ì复一
    ì地做个富贵官家,在御前做个磕头虫,回家摆出家主、老子的谱儿来训子教孙?
    曹yóngmō着手腕上的串珠,叹了一口气,自己终究是个自sī的人……
    西院,上房。
    大红的龙凤烛,映照着新房里红彤彤的一片。
    幔帐下,一对新人交颈而眠……
    不知不觉,东方渐白。
    真儿睁开眼,开始了在婆家的第一
    ì……。
    有李氏在,家礼自然设在福源堂。
    饶是真儿xìng子大方活泼,这新媳fù第一
    ì也是满身羞涩,低着头随着丈夫到了福源堂。
    天佑侧身看着一身吉服的妻子,眼睛中带了几分不自觉的怜惜。
    想起昨晚洞房,天佑不禁身上发烫。
    虽说在男女之事上还是头一回,可他并不是不知世事的少年。自小阅览群书,聪明博达,加上shì卫处同僚那边的耳濡目染,早已使得他“理论上”博学得很。
    不说旁的,就是那《金瓶梅》、《痴婆子》等书,不能说倒背如流,可也是读过数遍的。
    前几年,刚通人事时,看着丫头们白nèn的手腕,苗条的身段,也引得他的少年心发颤。
    否则的话,也不会与乐青有了男女之思。
    只是家教始然,加上书读多了,心高气傲,不愿意在旁人跟前lù出不尊重来,使得他与乐青能发于情、止于礼,顶多不过是拉拉小手。
    昨晚,却是名正言顺地夫妻敦伦。
    天佑温柔小意之下,是翻来覆去的“折腾”。
    换做其他女子,破瓜之痛后,怕是早就流泪祈求。
    真儿除了最初呼了一声他的时候却是含羞带喜地望着他,温柔着带了依恋。
    天佑也不是莽汉,怜惜中带了体恤,小夫妻两个的鱼水之欢,甚是相得。
    真儿虽是初尝人事,可也不是不知好歹的。
    从丈夫最初的镇定自若,到行房过程中无意lù出的茫然不定,到**后的真心怜爱,她也瞧着一二来。
    心中惊诧之后,就是浓浓的欢喜。
    欢喜之下,就成了带了青涩的回应……
    曹yóng夫fù、天慧,右手边是长生、恒生、天宝。
    见天佑与真儿到了,几个小的都从座位上起身。
    李氏面上笑眯眯的,心里却有些诧异,偶尔望向儿子、媳fù。
    儿子精神还罢,媳fù面上虽笑着,脸上却涂了不少粉,笑容也有些僵硬。
    莫非昨天的喜事有什么不顺当,李氏想了一回,也没觉得有什么异样,只好先放下。
    这会儿功夫,天佑已经带了真儿上前,在李氏跟前跪下敬茶。
    天佑虽故作稳重,真儿也只是含羞低头,lù出半个下巴,可小两口之间那种甜甜mìmì的感觉,却是瞒不过人的。
    李氏笑得见牙不见眼,乐呵呵地点头,吃了孙媳fù的茶,将一对镶宝镯子放在茶盘里。
    再到曹yóng夫fù跟前。
    曹yóng欣慰地接过茶饮尽,初瑜却有些恍然,迟迟没有伸手端茶盏。
    天佑瞧着母亲神sè有异,心中犹疑不已:真儿的心里,则是生出不安。
    “太太……”天蔷见状,忙侧身一步,低声唤道。
    初瑜这才醒过神来,忙接了茶吃了,和蔼地说了两句。
    在门外shì立的陪嫁妈妈与丫鬟,见状都松了口气,她们方才还真是悬着心,生怕初瑜给自家格格“下马威……”
    接下来,小两口又见了余下众人”
    曹yóng还要去衙门,众人行了家礼后,便又到了祠堂,拜了曹家众位先长。
    曹yóng亲自执笔,在家谱上“长子lù”的旁边写上真儿的姓氏。
    至此,真儿成为曹家名正言顺地嫡长媳”
    早饭后,曹yóng出门往衙门去了,李氏将小两口赶回新房,留下媳fù初瑜说话。
    “瞧你气sè不好,是不是累着,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瞧瞧?”李氏关切地问道。
    初瑜闻言,眼圈一红,差点道出心中隐情。
    不过,想到昨晚丈夫满脸满脸的期待,她又将到了。边的话咽下,道:“不过是昨儿晚上多吃了两盅,走了困,没歇好,不用劳烦太医……”
    李氏仔细打量她两眼,确实是眼下发青隐藏疲惫的样子,便点点头道:“既如此,你早好生回去歇着…心初瑜应了,回转九如院,吩咐了丫鬟婆子两句,便在屋子里歇下。
    少一时,天佑与天慧兄妹两个便都得了消息,晓得母亲因昨
    ì没歇好白
    ì补眠,这才齐齐松了一口气……
    没等新媳fù进门满月,曹府就迎来又一件喜事,天慧大定。
    初瑜自打媳fù进门,就精神恹恹,一直没有缓过来,除了天慧的嫁妆还问上两句,其他的诸事不问。
    李氏原本还担心她对真儿有不满之处,可她不仅将管家大权都交给真儿,还将自己身边得用的几个妈妈也都打发到真儿身边协理,使得真儿顺利接手家务,没有半点为难不喜之处。
    如今曹府上下都晓得,现下是大奶奶当氛如此一来,府中上下就当都猜她是舍不得女儿出阁。
    李氏亦是嫁过女儿的,少不得劝慰一番,并且吩咐孙女每
    ì多往九如院去。
    就连恒生,因担心初瑜,也几次催促兄长早
    ì生个侄女,好送到九如院,补太太嫁女之痛。
    天佑听了,虽记在心里,每晚很是卖力气,可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请太医来看过,除了心有郁结,母亲身上确实无其他不适。
    只有曹yóng,晓得妻子是心病,少不得将那山山水水的自在生活又描述一遍。
    并非是生离sǐ别,不过是趁着还有精力还足的时候,出去转转。
    初瑜虽心里并不赞成丈夫的决定,可见丈夫如此期待,到底不忍心坏了他的安排。
    加上丈夫并非是真的抛妻弃子,只是想要从官场脱身而已,初瑜想了想去,便也慢慢想开了……
    她精神转好,曹府一切又恢复正常。
    等到端午节后,真儿从娘家住完“对月”回来,初瑜就还是那个温和端庄的福瑞郡主。
    曹府再次张灯结彩,cāo办了曹府大姑娘的出阁之礼……
    儿女债先还了,下面就是倒计时。!。
第一千四百章 将行 (附新书公告)
    东长安mén外,鸣螺阵阵。
    雍正皇帝率文武百官,为西征将士送行。
    大将军傅尔丹为首的出行将领,皆佩弓矢跪辞,场面分外肃穆庄宁。
    雍正从御驾上下来,走到傅尔丹跟前,将颈上的朝珠摘下,亲自给傅尔丹戴上。
    傅尔丹jī动地难以自已,哽咽着叩谢皇恩。
    围观的王公大臣,望向傅尔丹,少不得羡慕嫉妒。
    能熬到御前的臣子,多是康熙朝就出仕的官员,可像傅尔丹这样,得两代帝王信赖器重,却寥寥无几。
    只有曹颐,面sè平和地站在队列中,目光却望向傅尔丹身后跪着的一人。
    这次朝廷出兵,完颜永庆以三品参将的身份随同大将军出征。
    永庆比曹颙还年长数年,已是不huò之年,对于武官来说,若是不能再进一步,过几年就要致仕。对于他来说,这回西征是最后的机会。
    加上主将是他姻亲长辈,多少还能照拂他,不会出现被排挤抢功之类的事。
    旁人不知晓,曹颐却是知道,这只是序幕,西边要luàn上数年。
    鼎鼎大名的军机处,也差不多就要成立。
    永庆身后再两行,跪着的是郑虎,他领的是正四品都司。
    他本无意仕途,因妹子早年受了委屈才捐官出仕。
    这次开口央求曹颙,挤上西征名单,想要建立功勋,光宗耀祖,给子孙留爵位。
    他跟随曹颙多年,早年也是为曹家效力过的,既是有这个心,曹*自然成全他。
    出征的将领,除了傅尔丹这个受皇上器重的老臣外,多是像永庆这样冷清多年的或是郑虎这样在军中没甚根基的,各大王府得意mén人反而鲜少在列。
    宗室诸王心里明白,龙椅上那位看似温和,心里对宗室始终防备。
    虽说心有不甘,可也没有人傻乎乎地出头,只是望向怡亲王时眼中藏了不少幸灾乐祸。
    再得皇上重用又如何,怡亲王府mén下的武官都被摒弃在西征队伍中。
    尤其是那个王全泰,早先有风声出来,说是要为傅尔丹副手的,最后却是不了了之……
    怡亲王浑然不觉只是熟悉的人都不难发觉,原本就清瘦的身形越发佝偻的厉害。huā白的发辫似乎越发稀少单薄仪式完毕,皇上鉴驾回宫,文武大臣中,礼部与兵部官员,则要前往德胜mén,继续另外一场送别仪式,其他官员则回六部衙署经过数年经营,户部早已不是康熙末年那个千疮百孔的户部,在银库丰盈的前提下,难事也就变成了易事。
    即便去年是大灾之年也没有使得户部伤筋动骨。
    曹*用两个时辰的功夫处理好公文其他的时间,则是动笔,草拟一篇文章,这篇的主题是“闭关锁国”的危害。
    虽说决心隐退可总要为后代子孙中华尽份心力,曹颐便想要用个“十二策”、“十三策”之类的东西来留下点种子。
    潜移默化,只为能为世人多些眼界,不为外敌所欺辱。
    这件事,他是瞒着世人做的。即便亲近如蒋坚,也不知晓此事。
    写满一张,曹颙都自己收好。
    两个月来,已经写完四篇,《闭关锁国之危害》、《洋人野心考》、《何以致夷世界殖民cháo》。
    其中,不乏有争议之处。
    要知道,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满清更胜一筹,曹颙即便有心泽披万民,也不会让子孙承担这份风险。
    即便笔墨无意落到旁人跟前,曹颙也不怕,因为他用了拼音。
    有的时候,他也不由好笑,原来“天书”就是这样nòng成的落衙回家,曹颙就感到妻子心情大好。
    明日,天慧出阁满月,就要回来住对月。
    “老爷衙mén里可安排好了”初瑜一边给服shì曹颙换下官服,一边问道。
    曹*点点头,道:“安排妥了,我午后再过去。给亲家的礼,可预备下了?”初瑜笑道:“早预备得了……”
    曹*想起永庆,道:“永庆那边儿媳fù娶的急,闺nv刚过mén就cào办小姑婚嫁大事,怕是也累了,明儿回家歇一日,后儿就去海淀园子吧……………”初瑜闻言,不由迟疑:“老爷,过几日,小七就要参加院试”
    曹*道:“顺天学政驻地在通州,到时候老四会带着长生他们叔侄几个去通州。我们留不留在城里,倒也无所谓”
    初瑜听了,这才安下心来……
    次日,曹颙用了早饭,便前往大学士府。
    “爹接娘送”也是昭显娘家对nv儿的看重。
    徐元梦年初以“年齿已高、jīng力不济”为名,递了祈老折子,雍正留中不发,只是免了其小朝。
    另外,还加派了几个翰林官为徐元梦属官。
    如今,他这个《明史》总裁并不用日日去衙署,日子过的倒是自在。
    听说曹颙来了,老爷子亲自带着舒赫德出迎。
    换做以往还罢,有同朝为官的缘故,外加曹颙的身份比老爷子显贵:如今做了姻亲,曹颙就要矮一辈,如此就有些“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