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了个卯就回转了。对了。大哥,我碰到了钱先生,他还记得大伯娘生辰,原要过来拜寿,被几位老大人拖住离不开身,托我将寿礼带过来,方才我回来时,直接使人送到这边。”曹烦说道。
    兄弟两个一边说着话,一边往院子里去。
    想着兰院都是自家女眷,没有外客,兄弟两个便过了二门,直接往兰院去。
    到了院门口,就听到上房传来丝弦之声。
    有丫鬟狙删;侍候。亚曹嗣兄弟讨来,扬声道!“去大大,大老爷邵屁爷来了。”
    屋子里没有马上传来叫进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才见绣鹤挑了帘子进来,笑吟吟地请曹颗与曹恫进屋。
    曹颗脚步有些迟缓,低声问道:“老太太这里有外客?”
    绣鹤抿嘴笑道:“老太太听说钟姑娘在京,也是今儿生辰,就使人接了钟姑娘过来。”
    听他们两个说话,连曹湘都有些不好迈步。
    “已经避进里屋了,两位爷放心进吧。”绣鹤见状,低声说道。
    外屋,花团锦簇,大家或坐或立,陪着李氏与兆佳氏说话。
    见曹颗兄弟进来,除了李氏、兆佳氏、曹颖不动外,其他人都起身施礼。
    南窗旁边,摆着个几案,两个女说书先生抱着琵琶手鼓,退避到一边候着。
    这满屋子的头油,呛得曹颗脑门直发昏。曹佳氏没有回来,只有曹颖、曹颐回娘家来拜寿。还算上一个韩**,是李氏的义女,算是半个曹家姑奶奶。
    曹颗同这几人聊了两句。曹烦则是耍乖弄宝,逗得李氏与兆佳氏笑了好几句,兄弟两个才从兰院退出来。
    “大哥,蒋和尚娶妻,有谱没谱?瞧着他清心寡欲的模样,不像是能安安稳稳下来娶妻生子的,别耽搁了人家姑娘。”曹烦虽没看到钟氏。但是想着蒋坚平素的模样,不免有些担心。
    曹颗瞥了他一眼,道:“闲操心什么?非磷是个有担当之人,既是决定遵从族长长辈安排娶妻,就会承担起为人夫、为人父的担当。”
    曹糊被堂兄说了两句,倒是不以为意,摸了摸鼻子道:“为人夫、为人父也不是那么便宜的,自打天护过来我们院子,我还愁呢。孩子念书如何,日后前程如何,往后娶个什么品行的媳妇”要是他能争气,像天佑、左住他们几个,稳稳当当地过了院试去官学就好了;要不然旗学进不去,官学没资格进,总不能一直在家里读书。”
    曹融摇摇头,道:“天护还慢慢来,等孩子大了看看再说,未必非要走科举这条路。你想要做严父,也要悠着点,别将孩子教成书呆子!”
    晚辈这几个子侄,都在西府读书,如今的西席是翰林院退下来的老翰林,是个学问极其渊博的老先生,姓范。
    曹颗问过几次孩子们的功课,范老先生都详细说过。
    长生聪敏,但是爱杂学,在正经功课上反而只是寻常;天护勤勉是有了,天份却是有限,即便是勤能补拙。怕是成绩也有限;魏耀辉生**动,若不板一板性子,不过是识字不当睁眼瞎罢了;天阳年初才入学。年纪稚嫩,还看不出什么。
    天护如今虽养在曹慎名下,却是曹硕之子。想当初曹硕在功课上就有些吃力,曹颐怕天护走父亲的老路,压低太大,反而不成事。
    兄弟说着话,出了二门,就见蒋坚低头踱步,不知在想什么想得入神。曹颇兄弟两个走到他跟前,他仍没有察觉。
    曹融止住脚步,曹撅已是忍不住,“咄”了一声,唬了他一跳。
    “蒋先生站在这儿,莫不是盼着能见妓子一面?”他笑着打趣道。
    四十多岁的童男子,不能说是京城独一份,也是不多见。
    蒋坚抬起头来,竟然难得地露出几分腼腆来。
    曹帕见状,笑声更盛。曹颗见他调皮,哭笑不得,招呼二人去前厅说话。
    “非磷放心,兰院都是曹家女眷。没有外亲,不会惊到钟姑娘。”曹颐安慰道。
    这“钟姑娘”就是蒋坚的未婚妻。十月初至京,这次并不是头一遭进府。她刚到京城时,曹颗就叫初瑜出面,接她来过曹府一次。
    不过蒋坚面上,看看这位姑娘嫁妆预备得如何。曹家这边。好酌情帮衬。
    “她是乡下女子小门小户出来的,我只是担心她不懂规矩,惹了老太太、太太们生厌。”蒋坚讪讪道。
    曹颗摆摆手,道:“非磷外道了。我虽没见过钟姑娘,但是听家母与内子赞不绝口,就晓得指定错不了。非磷好福气。”
    蒋坚脸上只有认命的无奈,并无欣喜。
    这明日就是十一月,康熙宾天是十一月还是十二月?
    曹颗突然想起此事,皱眉道:“非磷婚期定了么?”
    他记得蒋坚提过年底前迎娶的,这离过年也只剩下六十天。
    蒋坚摇摇头,道:“还没定。十一月只有初六与十六是好日子,日子有些紧,赶在腊月里,可选择的吉日就多了些。”
    “还是干早的好,钟姑娘寄住亲戚家,住着也不自在。左右该准备的都准备齐当,就差迎娶这一项。”曹颗道。
    蒋坚点头道:“初六怕是来不及。那就十六,明儿我便去她舅舅家商定婚期
    泪奔,要掉出历史前六了,小九打滚求保底月票。
第九百七十八章冬月
    每说相关寿礼,在今日8前,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就使。但是今日即是亲至,不见上一面也说不过去。
    早先因真心亲近,十六阿哥对李氏一口一个“姨母”的,这两年才改了称呼。
    叫“姐”名不正言不顺,叫“亲家太太”又委实生疏了,十六阿哥就折中,能不叫就不叫人,若是叫人。便只唤李氏“夫人”。
    因曹颗之前打发人往二门传话。兰院贺寿众女眷都回避了开来,只留李再与初瑜婆媳与两位皇子阿哥相见。
    想着眼前这两个身份尊贵之人,是自己的手足兄弟,李氏有些恍然。
    他们,是自己儿子的亲舅舅。
    莫非是骨血天性,因他们是舅甥的缘故,所以才对了脾气,彼此投缘?
    仔细瞧他们,与自己儿子长得又不像。说起来,这两位皇子的年岁。比自己的儿子还想想宫里的二十四阿哥,比天佑还
    这乱七八糟的辈分,想起来就叫人头疼。
    李氏决定将这些都撂到一边,还是做如常状,先请两位阿哥安,而后同十六阿哥问起王嫔近况。
    在得到科尔沁这笔宝藏前,李氏就是这般同十六阿耸说话。
    如此一来,倒是解了十六阿哥的拘谨,说话中几次都差点将“姨母”脱口而出。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还耍赶在关城门前出城,曹颗吩咐在前院摆席,除了招待两位阿哥外,还有他们的随从人缘,也都使人安席。
    兰院,西厢。
    这里是长生的书房,黄梨米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虽没有什么罕见珍本,却是将这几年京城书坊所出的新书,差不多买了个遍。
    这样的书房,在曹府并不是独一份。前院与蔡院,也有两个差不多的书房。这三处的书本都是一处买的。
    曹颗不怕孩子们看书杂。多长些知识,见识广博些,总比他们见天捧着课本,成为书呆子强。
    他不希望孩子们成为儒家子弟,而是能博采彡百家之长。
    因两位阿哥过来见李氏,静惠带着柚姓小姑与韩**、蒋坚的未婚妻钟令嘉避到这边来。
    看着半屋子的书,旁人还不觉什么,钟令嘉却是有些移不开眼。
    早先在李氏房里,看着古朴的家具与摆设,她只晓得不凡,却说不出哪里好来。
    她是乡下秀才家的女儿,虽认识几个字,但是见识定有限。只知道那些器物精巧,当得起一个“好”字,具体有多好、哪里好,她也不能说清。
    要说表面光鲜。那些摆件,还不如乡间地主家收拾得“珠光宝气。”
    她只晓得,书不便宜,尤其是这种装订考究的套书,价格更是不菲。她在老家时,家中也有些藏书。多是父兄借了旁人的书后抄录而成。
    长生是李太夫人幼子,她上午是见过的,不过是个孩童,就能有半屋子书,可见真如舅母所说,曹家是显贵人家。
    未婚夫在这样的人家做幕,不知艰难不艰难?她虽没见过自己的夫君。却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晓的他是“侠骨仁心”之人。
    自己不过是个乡下女子,有什么能帮上未来的夫君的?
    钟令嘉这般专注地看着书架,自是引起旁人侧日。偶尔有人望过来,她也浑然不觉。
    只是她是客,旁人也不好多问数什么。
    唯有四姐。是个实在人,只当她喜欢这些书。笑着说道:,“钟姐姐可是看到心里稀罕的书了?这是七弟的屋子,旁人不好做主。但是这书架不仅兰院有,前院也有。姐姐只管记住书名,而后使人传话给蒋先生。让先生给姐姐淘换。”
    钟令嘉点点头,道:“多谢四姑娘指点”
    说话间,就见绣雀挑了帘子进来,道:“二太太、五太太,十六爷、十七爷出二门了,老太君请请太太们并姑奶奶们回上屋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回到前院,这席面也预备的差不多。
    倒是有半桌子新鲜菜蔬,看着碧油油的,引得人食欲大开。
    两人吃得香甜,不用曹颇让,就吃个肚圆,而后就带着长随侍卫离去。
    赶到的城门时,刚好守城校群正带人要关城门。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顺当地出了城,赶到南苑时,天已经全黑了。
    曹府这头,早已席后散场,几个女眷都回自己个儿家。曹颐想着终府之事,便移步到兰院。
    李氏有些乏了,歪在榻上,由着丫鬟给她敲腿。
    见儿子来了,她坐起身来,笑着说道:“都这晚了,怎么巴巴地又赶过来?。
    曹圃没有立时就答,而且看着侍立的丫鬟们两眼。
    李氏见状,晓得儿子有话要说。对绣雀、绣鹤摆摆
    “这是怎么了?可是十六爷、十七爷有什么吩咐?”李氏带着几分忧心道。
    曹家进京后,往来的人家比过去显贵,却也让李氏提心吊胆,生怕哪里有什么祸事或变故。
    曹圃摇摇头,道:“不是因这个,是为旁的。”
    他将十六阿哥讲述的,倍府如夫人李四儿大闹雍亲王府之事,讲了一遍,最后说出结论:“即便母亲端午要去国舅府,也不好带妹妹们同去,还是不要带她们出门了。”
    以李四儿的脾气,倒时还不知闹什么花样出来,到时候乱七八糟的。还不知会成什么样子。
    李氏听了,想着兆佳氏这些日子的用心,有些为难。
    “你二婶想要让你两个堂妹出去见见世面,这些日子为了张罗这,张罗那,忙了这些,如今怎么能说不去?”
    李氏这般迟疑,曹融看出她的顾虑,道:“进了冬月,各府邸的应酬也多。到时候带着两个妹妹。也算当时。左右妹妹们还等转念初瑜出孝,带着她们往各府转悠转悠,也不过举手之劳。”
    李氏想了想,饿七点头
    次日,曹融仍是休沐在家,好好地歇了一日,连带着蒋坚都清闲起来。
    他想着自己该去前门,除了商议婚期,就聘礼与嫁妆什么的。
    吴盛既得了吩咐,要帮衬蒋坚娶亲,自是与之同往,为他筹划迎亲相关事宜。已经定得差不多,如今就看父母了。
    钟令嘉寄居处这位舅舅,并不是亲舅舅,而是堂舅舅,花甲年纪,见了蒋坚就要拉着他去喝酒。因是老乡。带着乡音,蒋坚只觉得熟悉。让人想要亲近。
    因是平民家的女儿,钟氏身边并无侍婢。伴着她上京的,只有一位寡居的姑姑。
    蒋坚同那位第舅提了月内迎娶之事。而后又请老姑母来说话。
    等老姑母到了,蒋坚将带来的银匣子奉上。这里面装着二百两银,是蒋坚给小妻子添妆,,
    到了初三,曹融假期完了,依旧回南苑轮班。
    这日,从半夜就开始阴天,到了早晨,就开始下起雪来。
    开始如撒盐,而后如扯絮。
    曹颗在帐子中,处理这两日的公文。等觉愕手腕酸涩,起身出来时。到了下午,整个驻地就笼罩在一片白茫茫中。
    “瑞雪兆丰年?”曹颐喃喃道。
    进京这些年,他也算明白了。京城池界,十年九早,想要给好年景很是不容易。
    御帐内,四角摆了炭盘,使的屋子里温暖如春。
    智然坐在康熙对面,两人中间摆着一盘局。与他博弈的,并不是康熙,而是康熙旁边的皇孙弘历。
    康熙弄始还望着棋盘,看了一会儿只觉得头昏沉沉的,就有坐不住。
    棋盘上,厮杀的正厉害,引得弘历与智然全神贯注与棋盘上,不敢有半点分心。
    若是他们抬头或者转过头,就会发现康熙的脸上白的怕人,额头上汗津津。
    棋盘上还在厮杀,康熙却有些坐不稳,身上已经开始颤抖。
    最先发现不对的是智然,他方才抬头时,刚好对上康熙骇白的脸,不由地怔住。
    弘历顺着他的视线望去。看到祖父的模样,唬得立时起身,道:
    “皇玛法!”
    康熙点点头,望着满是依恋与担忧的弘历越发喜欢。
    “皇玛法,您这是不舒坦?还是传太医过来吧。”弘历小心翼翼地说道。
    康熙想摆手说不用了,身子一软,已经往旁边歪下去。弘历忙上前一步接住,心中带了几分慌乱。
    “怎么办?”弘历向智然问道。
    智煞的视线从康熙身上转到帐子口,低声道:“不可张扬,蒙古人还看着!”
    这会儿功夫,康熙已经幽幽醒来,直直地望向皇孙弘历。
    弘历的眼泪簌簌落下,望向集熙,什么也没有说。
    康熙心里叹了口气,道:“我联没事,就是昨晚睡得晚些,今儿有些乏。你们先下去吧,联要歇一歇
    弘历与智然应了一声,退出帐子。
    不远处,就见恒生与一个小沙弥候在那里。
    看着恒生因冷风红扑扑的脸,哆哆嗦嗦的样式,智然不由皱眉。他张开嘴,想要说什么,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
    “四爷出来了,瞧这雪如此,打雪仗最有意思了。二十一爷使人问了一遭,咱们去不去寻他们要?”恒生问道。
    担心着祖父的身体,弘历哪里有闲情逸致游戏,摇摇头,道:“冷呢。就算想要游戏,也要挑个暖和的日子”)
第九百七十九章安排
    消熙将智然与弘历打发下尖后,并没有马卜要安胃的煎愚尝
    他闭上眼睛,缓了缓精神,随即吩咐赵昌去传隆科多与十七阿哥。赵昌应声而去,魏珠乖觉地将康熙先前搁在一边的手炉换了新炭。
    帐子里除了原本的四个炭盆外。早已因下雪的缘故,又添了两个。加上这御帐下,为了取暖,笼着地龙,使得帐子里暖和的紧。
    魏珠身上已经出了薄汗,但是因贴身侍候的缘故,他晓得皇上怕冷。
    入冬以来,皇上身上的热乎气越来越少,越来越怕冷。
    在魏珠换好手炉,双手举着恭送到御前后,康熙伸手去接。胳膊却是有些不稳,手指滑过魏珠的手背,冷冰冰的,使得魏珠心里一颤。
    他偷偷望去,视线落在康熙的手上。除了年满老人斑外,这双手枯瘦不堪,露出青色的血管。
    就在这时。康熙突然低头咳了起来。
    魏珠飞了康熙一眼,见他脸上呈现出骇人的青色,不由心惊肉跳。
    他忙低下头,急切道:“主子爷,要不要传太医?。
    康熙摆摆手,魏珠不敢多言,忙斟了半盏温茶,端到康熙面前。
    康熙伸手接过,喝了两口,才止了咳。
    因方才咳的缘故,他脸上添了红润之色,气色倒是显得比方才好上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