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8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被兆佳氏赞不绝口的弘历.却变得笨嘴拙舌.面色涨红地地(原文如此)坐在初瑜对面。
    “四阿哥.我比你年长.少不得多嘴两句。
    这黄氏.四阿哥心里到底有什么章程?你身份尊贵,即便是身边的宫女.也会查清三代。
    黄氏颜色虽好,到底是民女。”
    初瑜没有啰嗦.开门见山道。
    弘历闻言.忙道:“大姐姐放心,我已使人在吴桥查过,黄家祖籍就在吴桥,是直隶当地老户……黄氏之父虽操贱业.却甚疼爱这个女儿.一直养在内宅.并没有使之抛头露面。”
    初瑜倒是不怀疑黄氏女操守、这样的容貌.要是早在人前露面,还不知被哪个掠去.哪里会轮到弘历?这黄氏女虽已经及笄,可观其言行,性子温和的像块豆腐。
    她若与四阿哥在一处,不用担心她会坑十四爷,(原文如此大概是四爷?)反而要怜惜它(原文??如此应为她)能否继续活着?“听四阿哥的意思.是已经决定纳黄氏。
    黄氏身份虽低.可宫里的规矩却是要守的。
    为了她往后日子好过些.四阿哥还是安排两个嬷嬷仔细教导一番方好。”
    初瑜放缓了声音.说道。
    府里那么多男孩儿,黄氏又是这副容貌.初瑜还真怕有个牵扯出来。
    若是弘历打发人过来.她也能少操一份心。
    弘历闻言,面露欢喜.道:“谢谢大姐姐指点,等我回京后.就安排人过来。”
    至于这黄氏女何时入宫,以身份什么(原文如此应为什么身份)入宫,初瑜一句话也没提。
    两人虽是堂姐弟.可差了岁数.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弘历话了两句家常.便起身道:“大姐姐,我去看看黄氏。
    孤苦伶仃.委实可怜。”
    初瑜听了.眉眼弯了弯,唤了个婆子.引弘历去黄小乙处…前院,官邸。
    看着恒生.曹颙心里很是舍不得。
    这次四阿哥返京.恒生也随之同往。
    不过他已经在上书房告了假.因为喀尔喀的人到了,现下在京城等着。
    恒生回去后.便要随着喀尔喀的人去蒙古。
    格埒克延丕勒既使人接恒生回去.就不会再让这个儿子无名无份下去。
    等恒生从蒙古回来时,他就要成为旁人的儿子。
    虽说早知有这一日.可事到如个,曹颙还是有些不好受。
    这个孩子.是他亲手接生.又是襁褓时带回京城。
    “我会安排曹乙与张义随你同去。
    这相隔数千里.到了陌生地方.总要身边有些自己人才好。
    赤那与巴拉身手虽不错.到底是喀尔喀人。
    曹乙这些年教出几个好手.这回都带去.也省得受欺负。
    张义行事圆滑通透,你去了那边.与人打交道,有心里糊涂的时候,可让他帮你掂量掂量。
    咱们府上没有蒙古护院.我已经给十六爷写了信.请他帮忙安排一些人。
    省得你随从里都是汉人.到那边不便宜。”
    曹颙说道。
    恒生毕竟不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又在京城长大.谁知道汗王府那有没有凶险。
    一家之内.兄弟还要争财:更不要四分之一个外蒙古.那么大地盘,不知道交错多少势力。
    恒生见父亲为自己费心.心下甚是感动。
    曹乙是曹家供奉.在曹府中身手是数一数二,向来只在父亲出行的时候.在父亲身边护卫:张义则是曹颙最器重的管事之一。
    “父亲.孩儿不能留待父亲寿辰,这里提前给父亲磕头拜寿。”
    恒生说着,双膝已经跪了下去,实实诚诚地磕了三个头。
    曹颙起身.扶他起来.道:“孝顺父母,不在这个。
    你只要好生爱惜自己.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恒生红了眼圈,哑着嗓子道:“父亲不必为孩儿挂心.孩儿定早去早回,赶在重阳节前回来.陪着父亲登高!、从京城到喀尔喀.要是一路快赶、三个月也能走一个来回。
    恒生的话.说的倒是不虚。
    曹颙却摇了摇头.道:“难得去一次塞外,你也好生看看万里草原的辽阔景致.不必太赶路。
    到了那头.若是待得舒心.就多留些日子:若是待得不痛快.也不必勉强自己。
    为父身份虽比不得汗王世子显贵.却也能护你一二。”
    “嗯.孩儿晓得了。”
    恒生嗡声应着。
    “去看看你母亲吧.她还不晓得喀尔喀来人之事。
    不过离家数月,你也大了,当有个爷们的样子.难道还要你母亲哄你不成?”见恒生“吧塔”、“吧塔”掉眼泪.曹颙板着脸.说道。
    “儿子不敢!”恒生低下头、飞快地抹了眼睛一把,红着眼睛、从官邸退了出去。
    ??曹颙站着(原文如此应为在)窗前.看着恒生的身影从院门口消失.才叹?一口气。
    蒋坚正好送公文过来.见曹颙这般模样.不解道:“大人若实在舍不得二公子.为何不将人留下.拒了蒙古那边?,曹颙苦笑道:“是我贪心了.想着恒生揭开蒙古王孙的身份.总比父母不详的曹家养子.更容易在这世上过活。
    毕竟.我护得了他一时.护不了他一世。
    却是忘了.既要恢复这个身份.就要承担王孙的责任。
    他也渐大了.让他自己走一遭.再决定选什么吧。”
    说到最后.露了几分惆怅。
    “二公子对大人与夫人甚是依恋,大人您就放心吧.这个儿子跑不了。”
    蒋坚安慰道。
    曹颙点头道:“借非磷吉言了!.后院上房,初瑜的情绪,比曹颙更激动几分。
    虽去年就得了消息,知道喀尔喀会使人进京接恒生,可等到六月没动静.只当不了了之。
    谁想.眼下就到离别之时。
    曹颙安排的是文武随从,怕恒生在喀尔喀王公面前吃亏。
    初瑜担心的更多了.从长途跋涉的辛苦,到出行后每日吃食,身边侍候的人,到秋、冬的衣裳。
    “骑马虽快.还是带了马车好。
    若是有驿站还罢.没驿站的话.也能在马车里过夜。
    总不能真各风餐露宿。
    要是病了.岂是玩的?”初瑜含泪道:“你父亲那辆没显示身份的马车.外头看着虽质扑.却是也(原文如此)内造.里头宽敞的很。
    马车的速度.哪里赶得上骑马。
    扎萨克图汗在大清西北偏北方向.离京城相隔数千里.倘若马车随行的话.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多出一半。
    尽管如此,恒生还是老老实实地应着初瑜的安排。
    父母拳拳爱护之心,他不想违,也不忍违。
    四阿哥、黄氏之类的,同恒生远游相比.都不算什么。
    初瑜使人去官邸请曹颙,说出自己的决定。
    她要随恒生一道回京.为恒生安排了出行事宜后,再回清苑。
    曹颙想了想.没有反对初瑜的决定。
    现下若千里出行的不是恒生.而是天佑与天慧兄妹.初瑜也会这样安排。
    恒生虽是他带回曹家的,可这十几年尽抚养之责的.还是初瑜。
    初瑜对恒生的爱护之心,绝不会比曹颙少。
    次日,等弘历离开总督府时.随行中除了多了一个初瑜.还多了天佑。
    四阿哥虽有些纳罕,却也没有细究.只当是堂姐与表外甥赶巧有事回京。
    等到了京城.初瑜母子三人回曹府.四阿哥带人回宫复命。
    “蒙古人每回到京.都眼高于顶.谁也不放在眼中。
    除了身份使然.还因他们比宗室富裕.手中金子不要钱似撒(原文如此)。
    二弟这回去蒙古做客.也不能太寒酸,除了多带几匣子金叶子.珍珠、御史(原文如此把官员赏人吗?应为玉石)什么的,随手赏人使。”
    天佑道。
    初瑜正想着给恒生带多少银钱合适.听了长子的话,除了金叶子.又使人寻了两匣子玉。
    虽说千万般不舍.可恒生回京后第三日.还是踏上了去喀尔喀的路。
    初瑜少不得哭了一场,连天佑也怏怏的,做什么都不起劲。
    总督府那边.还有一大家子需要打理。
    她再京城待了三日后,便启程返回清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藏娇
    曹颙听了缘故,有些头疼。
    弘历既是正经八百地让恒生将黄氏女送回清苑,而不是安置在外头或是随意打发了,可见是有纳人的意思。
    今年又是选秀之年,最迟明年弘历就要大婚。
    黄氏女父亲新丧,即便是弘历要纳,总要等到出孝后。
    那样的话,最少要在曹家住上两年多。
    若是她出孝后经曹家的手,送进宫去,倒像是曹家在谄媚皇子,也有送人助五儿争宠之嫌。
    “四阿哥出面帮黄氏的时候,都谁瞧见了?”曹颙想了想,问道。
    四阿哥身边,不缺皇上的人。
    除了保护这个皇子外,少不得也要充当帝王的耳目。
    恒生苦着脸,道:“倒是不少人瞧见了,可四爷人前半点不露,只打发孩儿出面。
    这趟带黄氏回来,明明是他吩咐的,对人却说是儿子所求。”
    怨不得连好脾气的恒生都生出怨气,除了怕给父母添麻烦外,还因为背了黑锅。
    又因尊卑有别,使得他眼睁睁地看着黑锅砸到自己身上,却无力脱身。
    曹颙闻言,自是晓得弘历此举的缘故。
    弘历身为皇子,不知多少人看着,万事不得随心。
    即便是年少风流,也晓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看来这黄氏女当有几分颜色,要不然以弘历的城府,也不会周折一番,推伴出来背了“黑锅”,也要将其留下。
    要知道,这样安排,还干系到曹家,要欠曹家一个人情。
    事已至此,即便觉得麻烦,曹颙也只能顺着弘历的意思,将人留下。
    能这样不避嫌疑地将人安置在曹家,弘历此举也有几分与曹家拉近关系的用意。
    “罢了,让你母亲费心吧。
    二老太太来了,在老太太处,一会儿去请个安,再给你妹妹贺寿。
    没见着你,天慧心里也惦记。
    既是背了‘黑锅’,就背到底,省得费力不讨好。
    说不定过一阵子,四阿哥的心就淡了,也能少生不少是非。”
    曹颙道。
    恒生躬身应了,曹颙亲自带着儿子,去了内宅……李氏院子里,兆佳氏与李氏坐下摸牌,四姐、妞妞被拉着作陪。
    天慧这个寿星,反而没有上桌。
    她穿着一身簇新浅红色旗装,袖口与领口绣了长春蔓,身形渐渐褪去稚嫩,已显少女婀娜。
    她坐在李氏身后,帮祖母看牌,祖孙两个面前,已经赢了不少铜钱。
    兆佳氏看了一眼,招招手,笑道:“好孩子,也到叔祖母这边坐坐。
    今儿你是寿星,财神都跟着你走。”
    天慧抿嘴一笑,从李氏身后站起,去了兆佳氏身后。
    兆佳氏早年吃烟吃的厉害,身上带着烟油味,孩子们都不爱同她亲近。
    这几年,她忌了吃烟,又在江南燕窝、鱼翅地滋养了一年,身上已经去了浊气。
    天慧吸了吸鼻子,就闻得兆佳氏身上传来***香。
    她记得清楚,这是二婶最喜欢用的熏香。
    不知叔祖母怎么改了喜好,也用起这个熏香来。
    兆佳氏打着牌,嘴里又开始念叨嫡孙天望。
    “再没有看到这么可人疼的孩子,喂他吃果子糊糊,只吃半口,另外半口说什么也要送到我嘴里。”
    兆佳氏说着,眉眼间都是慈爱:“这般孝顺,也不枉我疼了他一场。”
    李氏看了她一眼,心道,这么疼孙子,怎么还不等孙子“抓周”后再启程北上?却不知是同儿子置气,还是同媳妇有嫌隙,李氏已经使曹颙去信相问。
    她心中虽疑惑,却也没有在兆佳氏面前显露。
    不管是谁的过错,即是晓得兆佳氏疼孙子跟心尖似的,还让她们母女仓促北上,就就是曹颂的过错。
    人上了年岁,都要靠儿女。
    要是儿女也靠不住,即便锦衣玉食,衣食无缺,心里也空了一块儿。
    要是儿女失了耐心,在父母面前露出嫌弃之心,那就是拿刀子剜肉一般。
    这会儿功夫,曹颙父子已经到了。
    大家都撂了牌,恒生先给几位长辈请了安,而后在天慧跟前作揖,道:“妹妹好日子,哥哥却回来晚了,这里给妹妹赔罪。
    祝妹妹长命百岁,平安康泰。”
    见恒生风尘仆仆,天慧心疼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怪罪,忙道:“不晚,不晚,倒是因妹妹生辰使得二哥奔波受累了。”
    恒生“嘿嘿”笑了两声,道:“不累,不累,去年在京里,离得远,过不来;今年在直隶,怎么也要回来吃妹妹的寿面。”
    天慧也心情大好,眉眼弯弯,伸出手来,道:“二哥别空口白牙,总要先给礼物。
    大家伙看着他们兄妹说话,也都望向恒生。
    全家上下,就剩下他的礼没露面。
    恒生从袖子中掏出一个巴掌大小的锦盒,送到天慧跟前,道:“早就预备下的,妹妹打开看看,喜欢不喜欢。”
    天慧笑着接了,打了开来。
    里面是四枚鸡血石小印,上面不是常见的梅兰竹菊图案,而是福禄寿喜。
    天慧拿起一枚看了,却是空白章,还没有刻字。
    即便是李氏、兆佳氏这样的妇道人家,也都晓得这样好的印料可遇不可求。
    天慧手中把玩,看样子很是喜欢。
    妞妞看着,心中一动。
    她手上也有一套田黄印料,总共有八枚,是父亲留给她的。
    她原想出阁前,留下两枚做私章,其他的留给曹颙当念想。
    现下见恒生送的小印是四枚一套,她才想到女子的小印可可以像男子一样多做几枚。
    一枚姓名,一枚字,一枚号,一枚前缀夫姓。
    就听恒生对天慧道:“原本,我想亲手刻上一枚,可怕刻不好,糟蹋了好东西。
    等妹妹……以后需要用印时,再请个好师傅刻。”
    闺阁女儿的名字,除了家人外,轻易不与外人知晓。
    真要用的小印时,也是出阁后,掌家时。
    天慧有些不好意思,皱了皱鼻子,嘴硬道:“偏不刻字,这样把玩就好……”话音未落,就听有人接话道:“什么把玩很好?”是初瑜进来。
    淳亲王福晋打发两个婆子过来,给外孙女送寿礼,今日才到。
    初瑜方才不在这边,就是回了上房见那两个婆子。
    曹颙与恒生来这边前,已经先去了上房,将黄氏女之事说了。
    弘历留人的内情,自然没瞒她。
    男人心粗,想的都是家族干系与朝政格局;女子心细,思量的就多些,初瑜心下微恼。
    今日是天慧生辰,黄氏女却带孝进府,到底是令人心里膈应。
    弘历只觉得自己欠恒生一个回,领曹颙一回人情,却没有考虑到初瑜为母之心。
    只是她不愿让丈夫与儿子为难,面上不显,心里将弘历狠骂了两声。
    既扫了女儿生辰的喜气,她当然不能看着黄氏女再拖累儿子的名声。
    恒生也十四了,没两年也要说亲。
    一家三口也对了口风,以免同恒生扯到一块儿,图生是非。
    儿子都摘出来,一劳永逸,初瑜与曹颙两个将曹家也摘出来,只说这女子是初瑜乳母的一个表亲,孤苦无依,被初瑜听了接来小住。
    现下初瑜过来,想必已经使人将黄氏女安顿好。
    恒生看向天慧与妞妞,竟是生出几分庆幸来。
    幸好父母将他的干系摘出来,只说那黄氏女是母亲奶娘那边的远亲,要不然让姑姑与妹妹晓得,是自己将这黄氏女带回来,还不知她们姑侄两个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