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9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帝后赏赐,已是不俗,足足有半车东西。
    广禄也看出来,自己沾了妻子的光,心中将妻子更高看三分。
    四姐儿却向来是温吞性子,倒是有些荣辱不惊的犯儿,忍着羞涩,见了王府的内外管事,接了王府帐册与库房钥匙,成为王府的女主人……
    当年曹佳氏出嫁时,曹寅夫妇进京送嫁,曹顒这一辈还小。
    如今,四姐回门,却使得众人明白什么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什么是“尊卑有别”。
    除了李氏之外,就是兆佳氏这个福晋生母,也要随着曹顒兄弟,出门去迎接亲王与亲王福晋。
    先国礼,后家礼,一板一眼,规规矩矩的,却少了几分热闹。
    直到四姐儿去内院,曹顒、曹项兄弟陪着广禄入了席,大家说话才算自在些。
    四姐儿给李氏请了安,就望向兆佳氏。
    她本是开朗的性子,不是爱扭捏的,可想着往后自己同堂姐平亲王福晋,一年到头也未必有归宁的日子,也忍不住仗着兆佳氏的胳膊,落下眼睛。
    兆佳氏看着雍容华贵的女儿,心里说不出得滋味,既觉得骄傲,又觉得舍不得生怕她受什么委屈。
    女儿嫁入高门的喜悦,都换成了担忧。
    这京城权贵人家,茶余饭后最常说的就是王府妻妾争锋的笑话。
    王府深宅,哪里又是好待的。
    兆佳氏心中,不由懊悔起来。
    她早年就吃过陪嫁丫头爬床苦头,很不愿女儿再受这些,陪嫁过去的八个丫鬟都挑的老实本分的。如此一来,却也使得女儿失了助力。
    她犹豫了一下,道:“你身边的人若不够使就打发人送信回来,这边再挑几个人送过去给你使……”
    回门说这个,固然是体恤女儿,却也太早了些。
    李氏不好相劝,只做没听见;初瑜与春华做嫂子,更不好说什么。
    四姐儿神色平和,道:“尽够了,如今王府就我同王爷两个主子,入册的下人就近百,内宅的丫鬟也有二十来个。”
    兆佳氏听了,不由睁大眼睛,道:“怎么才二十来个,你就带过去八个,王府原本才十来人丫鬟不成?”
    她这一问话,连带着大家也带了几分好奇,望向四姐儿。
    四姐儿点点头,道:“前几年的时候,王府放出去一次人,后来就没有补足之;去年,又处置了一些下人……”
    兆佳氏闻言,不由皱眉,道:“就算少了人,总要补上才好,是不是有人欺负王爷年轻,要不要去求求十三爷?”
    王府有王府的规制,即便主子少,用不了那么多人,可要是少了,却是失了身份。
    除了兆佳氏,剩下的三人多少也明白其中缘故。
    三年之间,裕亲王府被抄了两次,下人的荣辱都牵在主子身上,被打杀发作一些人也不稀奇。
    四姐儿忙摇头,道:“不必,人少好打理,一夜事务本就没那么多,现下的人已经尽够使了……”
    曹家这边其乐融融,养心殿里却是乌云密布。
    “好个史笔如刀,好个史笔如刀!”雍正捏着手中的折子,咬牙切齿道。
    他的手颤抖着,看来是怒极。
    十七阿哥见状,立时跪倒在地,道:“皇上请息怒,犯不着为了不相干的人伤了龙体……”
    雍正已是站起身来,咬牙道:“不相干?怎么是不相干?朕本不愿同他们计较,他们却是得寸进尺……朕这‘刻薄寡恩’的名声,不还是拜他们所赐……郭络罗氏、郭络罗氏……”说到最后,新仇旧恨加起来,他直觉得要气炸了肺。
    “传怡亲王、庄亲王觐见!”他呼了一口气,叫十七阿哥起身,而后吩咐内侍道。
    那内侍应声退下,雍正看了眼折子记录的日子,对十七阿哥道:“五天前的消息,才递到御前,是不是太拖拉了些?即将粘杆处交给你,你也要上心些,别整日里就围着女人裙子转。”
    十七阿哥忙道:“回皇上话,宗室消息五日一报,权贵消息七日一报,这都是顺着早先的规矩,臣弟不敢有丝毫更改……不过诋毁圣躬是大事,臣弟正想请示皇上,是不是往后有这样的消息,当时就递到御前?”
    雍正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荣辱生死
    待十三阿哥、十六阿哥应传“来到御前的时候,雍正的脸色依旧很难看。十六阿哥瞥了小心翼翼恭立的一旁的十七阿哥,心中猜测是不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早春时节,既不是早灾出现的时候,也不是水灾出现的时候,难得是会试?
    想到这里,他神色不由一凝。科举取士,关系国家大事,每次出了弊端,都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待他们请过安,雍正并没有先同十三阿哥说话,而是望向十六阿哥:“弘旺今年二十了,郡王府那边递了请袭折子没有?”
    十六阿哥没想到皇上会问宗人府之事,心里疑惑,面上却是不显,躬身道:“元年时候递过一次,因弘旺年岁不大,所以不了了之。上个月又递了一次。”
    弘旺是廉郡王府唯一的子嗣,袭爵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他是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出生,今年已满二十岁。
    虽说宗室阿哥,二十岁封爵是常例,可袭爵本不限岁数。像廉都王早薨,嗣子当早承爵位,毕竟没有爵位久空的道理。
    当年平王府老郡王薨时,讷尔苏只有十二岁,并没有等到二十成年,直接承了都王爵位。
    廉郡王薨了多年,王府唯一的阿哥迟迟承不了爵,早年还有年岁不足这一条压着,都已经是“强词夺理”,如今已满二十,再没有推迟的理由,不得不开始议起来。
    十六阿哥已经收到廉郡王福晋上的请袭爵位的折子,同几位宗亲商议后,觉得还是等到端午节前,同其他几家宗室的折子,一起递到御前更妥当。
    就是怕冒然递到御前,引得皇上想起早年同廉郡王府的嫌隙。
    现下听皇上主动提及此事,十六阿哥便觉得不好,果不其然,就听雍正道:“既然弘旺年岁到了,宗人府就拟个折子上来……,…”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从恭亲王例。”
    闻言,几位王爷都变了脸色。
    宗室承爵,除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外,其他爵位都是降袭。
    郡王薨”继承人照例袭贝勒爵。
    可因帝王恩典,也有例外的。
    就例如,圣祖爷三个手足兄弟,裕宪亲王薨,世子依旧承亲王爵位,夺封两次后,广禄也没有降等。要等广禄之子时,才开始降封。
    纯靖亲王隆禧薨后,王府阿哥还是幼童,依旧是原级袭了亲王爵位,因天折才停爵。
    等到恭亲王常宁,因搀和进大阿哥与二阿哥的夺嫡之争,为圣祖厌恶,不仅死后无谧,而且也因王府诸阿哥“无嫡子,生母位卑”为名”直接降了两等,由一个庶福晋所出阿哥承了贝勒爵位。
    从恭亲王爵位,那就是降两级袭封,弘旺只能得贝子爵位。
    弘旺迟迟不能袭封,早已在宗室中有所非议,如此降两级袭封,更像是对上了皇上“刻薄寡恩”的名声。
    御前这几个王爷,都是“帝党”,当然不愿皇上名声有损。
    十三阿哥已经出列,躬身道:“皇上,还请三思。”
    不管早年皇上同八阿哥有过多少纷争,如令人死如灯灭。
    这样的袭爵旨意一放出”没有人会说廉郡王府早年有不臣之心,如此是自作自受;反而都会说皇上心胸不足”苛待侄子。
    三年前,弘旺指婚,指了个尚书府的侄女。虽说也是满洲大姓,可父兄皆无的孤女,对郡王府阿哥来说,身份也太低了些。
    因那件事,当年已经有过风言风语;如今再加上降两级袭爵,皇上在宗室里的名声就更难听了。
    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也跟在十三阿哥身后出列,道:“皇上三思。”
    雍正冷笑两声,道:“圣祖爷都不怕,联怕什么?“苛待手足,?,难道还要将他们供上天去不成?婢妾所出,袭贝子爵,已经是旷世隆恩。”
    虽说十三阿哥等人都明白如此不妥,可都晓得雍正的脾气。话说到这份上,不是再劝就能更改的。
    加上现下糊里糊涂,不晓得皇上为何想起来发作廉郡王府,十三阿哥与十六阿哥也就息了声。
    知情的十七阿哥,跟在两个哥哥身后,没有说话的余地。
    等到兄弟三个从御前退下,十三阿哥与十六阿哥才向先一步到御前的十七阿哥打听缘故。
    因中间有个粘杆处,十七阿哥不好详细说,只能模糊道:“详细缘故,弟弟也不太知晓。只是弟弟刚到御前时,皇上正大怒,听着那意思,像是廉郡王福晋诋毁圣躬,才引得皇上恼了。
    听他这么一说,十三阿哥与十六阿哥都沉默了。
    廉郡王福晋的脾气,他们做小叔子的,都是见过的。
    十三阿哥叹了口气,对十六阿哥道:“折子若是能拖就拖两日,看皇上能不能消消火……”
    十六阿哥点头应了,十三阿哥忙去了,十七阿哥却是被十六阿哥请到内务府衙署。
    “八嫂那张嘴,向来没好话,怎么这回皇上就大动干戈?十七弟别糊弄我,还是说两句实话透透底儿,省的改日哥哥也不小心犯了忌讳……”十六阿哥叫人上了茶,而后问道。
    “还能有什么,无非是说皇上不仁不孝的那些老话。不晓得哪一句戳皇上心上了,才让皇上这般着恼……”十七阿哥随意道。
    十六阿哥闻言,不由皱眉。
    他执掌宗人府,是维系皇室与宗室的纽带,当然希望大家都太太平平地过日子。
    皇上如此对廉郡王府,以廉郡王福晋的脾气,怎么肯忍气吞声,还不知要闹出什么来。
    如此一来,只能使得事情越来越糟糕。
    “皇上这边看来是劝不住的,八嫂那边,还得使人去劝劝……”十六阿哥道。
    十七阿哥点点头,道:“,没错,不说旁的,郡王府本是当年的贝勒府改建,八嫂也住了二十多年了,如今却要搬家,还不知分到哪儿去,她能老实应了才怪……”
    王公府邸,都属国有,由内务府掌管。
    升爵,还能扩建,继续住着;降爵,规制过了,就要换府。
    想到八福晋泼辣的脾气,十六阿哥直觉得脑仁疼。
    十七阿哥却想起另外一事,脸上露出郑重”道:“十六哥”有一件事,还想请哥哥拿个主意……”
    “什么?直说便是……”十六阿哥道。
    十七阿哥犹豫了一下,道:“等过了清明,是不是请密母妃与我额娘回宫住些日子……”
    十六阿哥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这是为何……”
    宫里就是个大笼子,住在慈宇宫配殿,同一堆寡妇住在一起,哪里有在宫外守着儿孙过日子舒坦?
    十六阿哥虽不好天天去给生母请安,可十天半月寻由子去趟贝勒府,母子说上几句话,也比过去一年见不着两面强上太多。
    “世祖爷、圣祖爷即位后,也有太妃出宫奉养,可逢年过节,也递牌子进宫陪太后说话。皇上那边,即便不好常见,也多使人请安。如今宫里虽没有太后,却有两位贵太妃,品级在诸太妃之上。可却从未听闻有宫外太妃进宫叙话之事,也没有哪个使人到皇上跟前请安……”十七阿哥道。
    十六阿哥听了,摇摇头,道:“荣太妃那边,早就起不来床了,只是熬日子罢了;宜太妃那边死了儿子,视皇上为仇人,哪里会往宫里凑;惠太妃自打出宫后,就在廉都王府佛堂礼佛,从来不见外客,五年功夫,都没出王府一步。三位太妃不动,其他几位太妃,谁还能直接越过她们,请旨进宫不成……”
    “总要给皇上个台阶下,要不然一直僵下去,等到皇上发作,大家都没脸……”十七阿哥道。
    十六阿哥虽心中不愿,可也晓得十七阿哥说的有道理,点点头,道:“也好,我今儿就往贝勒府走一遭……”,这边兄弟正说着话,早有两个侍卫急匆匆地过来传话。
    太福晋薨了,王府报丧的人,己经到了宫门外……
    曹家这边,是黄昏时分,接到王府丧信时,当时四姐与广禄还没走。
    曹颙因心情好”本多喝了几杯”可听到消息的时候,立时醒了酒。
    以他同十六阿哥的关系,不必等到“接……”,应当日就去奔丧。
    广禄也坐不住,十六阿哥执掌宗人府,数月来对他颇为看顾。
    他与四姐匆匆告辞,回去换衣服准备吊祭去了。
    曹颙也立时回西府,换了素服,同初瑜一道前往庄亲王府。
    庄亲王府外,已经一片素白,院子里也搭起了灵棚。已经有吊客陆续到了,由弘普阿哥带着庄亲王旁支的几个子弟,招待客人,执礼回礼。
    正主十六阿哥,反而不见。
    曹颙担心十六阿哥,忙逮住先他一步到王府的十七阿哥询问。
    “自打衣睑后,十六哥就有些不对头,正就后边猫着,不知在想些什么……”十七阿哥指了指灵棚后一角,回道。
    曹颙走过去看了,十六阿哥穿着孝衣,坐在灵棚后一处幽暗地,神情木木的,带了几分沮丧。
    曹颙原想过去劝慰两句”走了两步,还是停下脚步。
    有些事情,还得十六阿哥自己想明白……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忧患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忧患没等曹颙退后,就见十六阿哥抬头望过来。
    “孚若!”十六阿哥如溺水之人看到稻草一般,脸上顿时添了几分鲜活。
    曹颙见状,倒是有些迷糊。
    自己虽算是十六阿哥至交好友,也不至于让十六阿哥这般动容。又不是多少日子没见。昨日还曾见过。
    十六阿哥已是站起身来,道:“孚若陪爷走走。”
    两人相交多年,曹颙也瞧出十六阿哥心神不宁,自是无二话,随着十六阿哥而去。
    十六阿哥一路缄默,直到走到花园,走到亭子边,才握着拳头,使劲敲打柱子,露出几分沮丧,道:“孚若,太福晋不是天寿将尽没的……”
    曹颙闻言,唬了一跳,道:“怎么会?”
    庄王府太福晋上了年岁,年前就卧床不起,这是京城众所周知之事。
    因此,听到太福晋丧信时,曹颙并不意外。太福晋也是快八旬的人,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高寿。
    十六阿哥长吁了口气,使劲揉了揉脸,道:“这几日太福晋的脉象已经渐渐稳了,每顿也能用两碗粥,就连太医也说看着好转,说不定能再熬上一年……”
    曹颙听着,脸色也变得沉重下来。
    太医院给宗室请脉,情况如此都是要记录在册。若是真有人去调查病情案宗,前一回还好好的,现下说没就没了,是有些说不清楚。
    就听十六阿哥接着说道:“太福晋是气死的……”
    曹颙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忙道:“什么?”
    虽说太福晋这几年没少折腾十六阿哥夫妇,可十六阿哥与福晋大面上还是不会错的。
    嗣母与嗣子,本就微妙,十六阿哥怎么会落人口舌。
    太福晋没时,十六阿哥正在御前劝谏弘旺降两级袭封之事,还真不什么事。
    祸是十六福晋惹出来的。
    说起来,也不知谁对谁错。
    太福晋这几日硬实了,便开始不安心养病,就觉得嗣子、嗣媳不亲,弘旺小两口不过是庶孙、庶孙媳,往后也是指望不上的。
    老人家就逼着十六福晋,要安排嫡出的七阿哥抱到太福晋院子里养育。
    七阿哥是十六福晋的心尖子,十六福晋哪里舍得离了自己眼跟前。况且,自打太福晋病重后,太福晋的外甥女张氏就搬进太福晋院子里侍疾。
    这自古以来,有嫡母抚养庶子,哪里有嫡母在世,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