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ǖ溃员慵忧慷源钡目刂坪图庸瘫苯烙氖焙颍⒓淳拖氲搅恕爸钡馈保氲搅死兔裆瞬疲氲搅舜笄氐谋览#运患偎妓鞯赜枰苑窬觯呔∪Ψ炊孕拗庋惶酢案咚俟贰薄
    宝鼎提笔写信,详细分析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的弊端,反复权衡其中的利弊,他不反对修,但现在不能修,统一之后也不能修,必须等到帝国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大秦国力非常强大的时候,再实施这一庞大工程。
    这份信写到一半,宝鼎忽然发现自己说服不了自己,不管是从当前的北方战局还是从未来的南北战争出发,大秦都需要修建这样一条在军事上极具战略地位的“高速公路”,否则,大秦在南北战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始终是被动防御,这种被动将导致大秦在南北战争始终处于劣势,这种劣势如果得不到扭转,那么不要说击败匈奴人把它们赶到阴山以北了,恐怕就连云中都夺不回来,即使夺回来了也未必守得住。
    当年大秦联合河西大月氏摧毁了匈奴人夺取河西的企图,北疆军趁机出击河南,横扫河南之地,斩虏万首,但匈奴人的大部队一到,秦军就不得不全线后撤,依靠长城奋力死守,其原因很简单,不是大秦的军队不够,武力不够,而是大秦的国力不足,财赋不足,无法支撑大军远征作战,更无法支撑大军固守河南之地。
    赵国在代北的形势也是一样。赵国在其最强盛时期,都未能拿下河南之地,贺兰山对于他们来说虽然近在咫尺,但因为国力和财赋的原因,赵国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拿不下来,否则赵国可以东西夹击,把秦国的上郡、北地全部拿下,继而直接威胁关中,兵逼咸阳。
    赵国代北有三道防线,阴山长城,苍头河的白道坂和杀虎口,然后就是青陂道,虽然李牧想方设法戍守长城,但一旦邯郸难以为继,长城马上就被匈奴人夺去了,只能退守第二道防线。当代北大地震之后,李牧连第二道防线都守不住了,这不是因为他武力不行,也不是代北军不能打,而是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不过匈奴人。那时候如果不是秦军及时杀进雁门,守住了白道坂和杀虎口,可以肯定李牧连第三道防线都守不住,代郡十有**要送给匈奴人。所以说,中土的国力和财赋直接决定了北疆的局势。
    未来大秦有国力,有财赋,那么如何把这种强大的国力转变成北疆的实力,又如何把充足的财赋输送到北疆?正如秦王政在信中所说,代北垦荒屯田、自力更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代北镇戍的需要,大秦若想在南北战争把获得足够的优势,那就必须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以便让咸阳能直接指挥和控制北疆,直接给北疆运送军队和粮草武器。
    =
    宝鼎站在巨大的北疆地形图前,陷入沉思。
    他不得不感叹,秦王政不愧是中土第一雄主,他的高瞻远瞩,他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的确让人拜服。
    秦王政现在拿出来的这个宏大设想不是历史上的“直道”,这两条道路的路线不一样,长度也不一样,修建的难度也不一样,但修建这样一条连接咸阳和阴山长城的“高速公路”,其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则是完全一致。政治上就是直接控制,对北疆军政事务的直接控制,这是中央集权的需要,而在军事上则是“守外虚内”,把主力集结于北部边境全力与匈奴人作战,守住了长城也就守住了京都,一旦长城守不住,直道就成了阻止匈奴人南下的要隘,给中土的反击赢得了足够的时间。
    直道,代表了大秦的国防策略,代表了大秦要赢得南北战争的决心和信心,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太多太大。
    宝鼎对“直道”的理解彻底颠覆,直道在他的心目中再不是一条“高速公路”,而是大秦的根基,大秦的国策,大秦的未来。
    宝鼎拿起秦王政的书信再次阅读。
    看得出来,秦王政已经预料到宝鼎要在代北建封国,但宝鼎建封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要割据称霸?是不是要做诸侯王?为此秦王政拿出了对策,就是要修一条直达代北的“高速公路”,以便牢牢控制代北。从这个目的出发,引申到军事上,修建这条“高速公路”的意义就非同凡响了,宝鼎即便反对,但对于中枢大臣们和前线统帅,包括代北地方军政官长们来说,这一策略无疑是正确的,不管对大秦还是对代北来说,都是利远远大于弊。
    不过,秦王政局限于历史,中枢大臣们也是一样,在大秦没有攻占河套地区之前,他们还不至于高瞻远瞩到把这条“高速公路”修建在贯穿整个河套地区的战略位置上,但宝鼎是穿越而来,他知道大秦“直道”的位置,他现在更深刻理解了大秦“直道”的重要性,他已经把过去那种劳民伤财的幼稚想法彻底抛弃了。这条直道必须修,而且要尽快修,而且要修在它原来的位置上,把它的军事价值彻底挖掘出来,把它的战略地位提高到关系到大秦生死存亡的高度。
    宝鼎把自己写的回信烧掉了,重新写了一封长信,还特意画了一张地图,然后十万火急送往咸阳。
    =
    秦王政读完宝鼎的书信,再看宝鼎画的地图,沉思良久,突然喜形于色,拍案叫好。
    宝鼎拿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
    宝鼎对整个北方战局的设想非常宏大,未来秦军不仅仅是夺回云中,把匈奴人赶到阴山以北,还包括占据河南之地,把贺兰山收入囊中,接着还要吞并河西,把大秦的西北疆域拓展到遥远的西域。
    这是基于戍守关中,保护京都的需要。
    若要确保关中的安全,首先要拿下代北、河南、河西和陇西,这样就建立了两级防御,但这样还不够,长城始终是被动防御,被动防御就要挨打,所以秦军还要越过长城,杀进大漠腹地,杀进西域,把大秦的防线推到更加遥远的地方,把大秦的疆土拓展到大漠和西域。
    不管是远征大漠,还是远征西域,大秦首先要拿下河套地区,把东西两套,也就是河南和云中两地全部攻占。这两地距离咸阳太过遥远,而且路途艰险难行,所以当然有必要修建一条直通两地的“高速公路”。
    宝鼎因此献策,“直道”路线起自咸阳,北上翻越子午岭、白于山、横山,与秦长城交汇,至河南境内,然后沿着秦长城东北而上,直达云中境内。这样一来,直道从咸阳到阴山脚下,全长大约两千余里,这基本上是咸阳到阴山的直线距离。
    咸阳到子午岭南麓的云阳城有现成的驰道。
    秦长城的北段就在西套的黑水口,就是黑水(大黑河)和大河的交汇之处。渡过大河就是云中的敕勒川,距离云中城大约百余里。云中现在控制在匈奴人手上,所以这条路暂时修到秦长城的北端黑水口就可以了。将来秦军攻占云中,咸阳可以通过两千里的直道,直接给大军供应粮草武器。
    秦长城从黑水口到横山一段修建在河套的套内,基本上以草场、荒漠和丘陵地形为主。当年修长城的时候,就开辟了一条简易道路,否则长城怎么修?所以直道可以以此简易道路为基础修建,省时省力,而且又在长城以内,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直道修建最关键的部分是翻越三座大山。
    子午岭又叫桥山,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圣人条”。这个圣人就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轩辕黄帝最早就在桥山一带活动,披荆斩棘,开辟荒蛮,而其陵墓就坐落于子午岭东麓的桥山之中,故而此山又有“圣人条”之称。
    过了子午岭北上就是白于山,过了白于山东北而行就是横山。秦长城的白于山、横山段就修建在这两座大山的分水岭或面河背山地带,其城垣或堑山成障,或下部堑山上部夯筑,雄伟迤逦,当时的工程量非常庞大,但正因为有了修长城的基础,有了简易山道,那么在此山道上修建宽大直道的工程量也就相对小一些。
    这样一看,工程量最大的就是子午岭。
    子午岭在长城以内,其东西分别是葫芦水和马莲水,这两河河谷就是连接河南和关中两地的要隘。后世北虏入侵,不是走葫芦水方向的延川道,就是走马莲水方向的马莲道,另外就是过六盘水取道关中四大关隘之一的萧关。中土人在此三道抵御外虏,浴血厮杀,无数英雄儿女倒在了这片土地上。
    直道要不要翻越子午岭?
    走洛水,取道延川道,至上郡,同样可以抵达白于山,路程相差无几,而且工程量极小,只要在原来的驰道上稍加整缮即可。
    既然如此,大秦修直道,为什么非要翻越子午岭,在崇山峻岭间挖山填谷,开辟大道?
    看地图就知道了。河南之地的北虏若突破长城,必定走延川、马莲和萧关三道。萧关距离咸阳较远,而延川道的葫芦水河谷狭窄难行,唯有马莲道距离咸阳最近,而且河谷平坦,水草丰茂,是最好的攻击路线。
    延川道和马莲河道是两条平行的河谷道,在子午岭的东西两侧,它们必须通过子午岭才能互相连接。子午岭上有沮源关、雕令关、午亭子、老爷岭等险隘,这些隘口就是连接两个河谷道的主要十字交叉口,是延川道和马莲道的咽喉要道,它们和两条河谷道就此形成了一个交通网。
    假如在子午岭开道,把这些隘口全部连在一起,那么“直道”既可以控制延川道和马莲道,成为京畿的屏障,又可以直接连通河套,把军队钱粮武器源源不断地运到北疆边陲。
    这就是直道走子午岭的军事价值,对咸阳而言,它是屏障,对北疆边陲而言,它是生死线,如此一来,直道的战略地位无限放大。
    宝鼎在信中说,修筑数千里的直道,劳民伤财,我们要么不修,要修就修一条关系到大秦百年、千年、万年基业的生死存亡之道。
    =
    宝鼎所献的直道大计,归结起来可以称之为北疆策略,就像西南策略中的核心就是南岭大渠一样,北疆策略的核心则是两千里直道。
    宝鼎的北疆策略很宏大,败匈奴,征大漠,平河西,开西域,而这一切的宏图大业全部建立在两千里直道上。
    修不修直道?要不要实施北疆策略?想不想在中土统一后北上征伐,开疆拓土?
    秦王政根本没有犹豫,斩钉截铁,坚决修直道,马上修直道。
    修此直道,牵扯到关中内史、北地郡、上郡、太原郡、雁门郡等很多地方郡县,需要征调大量徭役,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物资。据中枢估计,直道所经郡县如果同时开工,日日修筑,保守估计需要十年左右,这必定影响到统一大业和北疆的安危。
    中枢大臣们几乎是异口同声,一致反对。
    =
    =
    '  '
第358章 “直道”背后的博弈
    第358章“直道”背后的博弈
    国事有轻重,有先后。当前统一大业为重,所以北部边疆的任务就是镇戍,就是固守疆土,中央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牺牲北部边疆的利益。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常识。
    中枢之所以要修筑一条直达代北的直道,主要目的是镇戍代北,是控制代北。此策着眼的是现在,追求的是短期利益,小投资小回报,而武烈侯拿出来的北疆策略着眼的是未来,追求的是长期利益,是要为开疆拓土做准备,投资大,但预期的回报却无法确定,存在着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
    当初武烈侯为了拯救百万灾民,拿出了西南策略,这个策略也存在同样的风险,但南岭大渠的开凿局限在江南一个地方,武烈侯又巧妙的利用形势迫使楚国给予支援,再加上可以充分利用十八方镇的徭役,使得秦国还能始终维持这一工程的实施。
    南岭大渠的主要功能是通航,如果不是因为险要的地形增加了开凿难度,这条不足百里长的大渠很快就能完工,所以它的投入和两千里长“直道”的投入根本没有可比性。
    西南百越诸族的实力和大漠匈奴人的实力也没有可比性,大秦一旦修好南岭大渠,解决了南征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横扫西南还是有较大的把握,西南策略还是有完成的希望,而且这种希望就在眼前,可以说是看得见摸得着,但北疆策略呢?河南匈奴人和河西大月氏人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阻碍,目前铲除这道阻碍的希望都看不到,更不要说去远征大漠,甚至妄想着去西域开疆拓土了。
    北疆策略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两千里长的“直道”根本无法支撑这个梦想的实现,所以大臣们一致认为,北疆策略就是武烈侯为咸阳挖掘的一个陷阱,是对咸阳试图利用“直道”牢牢控制代北的一种反击。秦王政本想拿根绳子捆住武烈侯,谁知武烈侯气魄大,一剑劈开一道万丈沟壑,然后在万丈沟壑里堆满无数的财富和显赫的功业,接着他诱-惑秦王政,要么你我一起跳下去,要么你我就隔着沟壑而立,你不要束缚我,我也不会威胁你。
    当然,除了秦王政的亲信大臣,其他大臣是不会去质疑武烈侯的北疆策略,更不会去挑拔秦王兄弟之间的关系,相反,他们嘴里说着从大局出发,从统一大业出发,公开反对修筑“直道”,实际上却是蓄意阻扰秦王政进一步加强对代北的控制,以便在武烈侯以武力推动“封国制”的时候,暗中推波助澜。
    秦王政的坚持,是否就是上当中计了?
    当然不是,秦王政是一代雄主,他的眼光不是局限在现在,而是通达将来。他已经在国策变革一事上妥协了,假如政局发展对咸阳宫不利,导致他无力阻止“封国制”的实施,那么他只能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在最短时间内结束“封国制”,从而推动国策再一次变革,坚定不移地走上高度中央集权制的道路。
    封国制是过渡政策,这是武烈侯在其国策变革方案中一再强调的,并将其以律法形势固定下来,以防止封国势力逐渐坐大导致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武烈侯预测封国制要实施几十年,高度的中央集权至少需要两三代人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秦王政坚持自己的理想,他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可以实现理想,同时他也担心封国制的弊端在未来的岁月里对王国形成重大危害,导致兄弟阋墙,诸侯争霸,王国分崩离析,所以他决心在自己死去之前结束“封国制”,把这一过渡政策的实施时间大大缩短,从而确保后世子孙可以在高度的中央集权制下牢牢控制中土,奠定大秦万世基业。
    从这一理想出发,秦王政当然要修筑“直道”,要修建一条牢牢控制北疆边陲的路,这条路修好了,中央不但可以实际控制边陲几十万大军,还可以建立起一道阻御来自大漠北虏威胁的屏障,而这就是咸阳宫结束“封国制”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北疆策略是大秦的发展策略,是未来策略,是一种理想和抱负,其基础是中土的统一,所以现在可以束之高阁,但其核心部分的“直道”修筑却和北疆镇戍有直接关系,中枢无法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中枢部分大臣坚持原有策略,直道修筑路线从关中到晋中,再到代北,工程量不大,却可以起到控制代北的作用,但秦王政改变了主意,接受了武烈侯的意见,坚持把直道修筑路线改为从关中到北地,由北地连通代北。直道要么不修,要修就要修一条关系到大秦生死存亡的直道。
    争论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武烈侯开始出面干涉了,他在给秦王政回书的同时,也给左右丞相隗状和王绾,给国尉麃公,给御史大夫冯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