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民党王牌军覆灭记-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再次发起强攻击,七十四师剩下的一万余官兵还有多少人能活下来,他张灵甫是否还能活下来?
  “投降”二字,他是想也不愿想,并且也不准手下将领提起的。
  但是抵抗下去的结局将会如何?
  他不愿深想下去。
  他的心情此时已十分恶劣。勤务兵将一些空投的食品和水拾进山洞。他只吃了一小块面包,喝了一杯水,便坐在用木版搭成的桌子前陷入沉思。
  他觉得有必要把这次战败的原因和经过写下来,呈给委座和国防部,为国军在以后之作战中吸取教训。
  他觉得现在有必要写下遗书,以对他身后之事及家事有所交代。
  七十四师战败的原因和经过,他很快就写完了。但是当他准备写遗书时,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20年戎马生涯,如云烟般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令他一时无从下笔。
  他的故乡大东村,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想起他那憨厚朴实,被乡亲们称为“种庄稼状元”的父亲,想起他那含辛茹苦将他和哥哥秀甫抚养长大,却过早去世的母亲。
  他久已未回家乡了,老父现在身体是否康健?他的两个儿女现在如何?假如此战之后,他还能活着,再回家乡时,他们是否还认识他?
  在西安,有他迷恋盘桓了4年的文庙(碑林),至今他仍可对文庙中古代大书法家留下的碑碣如数家珍。
  在西安,有他4次婚恋中最喜爱最满意的女人,但这个人却死在他的枪下!
  吴海兰中弹后,一声不吭,仆然倒地,鲜血和脑浆从被子弹击穿的颅内涌出的惨状,象烙印般留在他的记忆中,当他后来知道同事不过是跟他逗趣,而说吴海兰与男青年一道看电影时,他方知自己铸成大错,痛悔莫及。
  自从军以来,他杀人无数,但那是战争,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在战争中,你不杀人,即被人杀;杀人多少,决定着战斗的胜负,是衡量一个军人战功大小的标准。因此他无憾,也无愧。
  但是,枪杀无辜妻子吴海兰一事,十多年来一直萦绕于心,使他留下终生遗憾。
  从参加北伐战争到追堵红军,从“八一三”凇沪血战到长衡会战,从出师南京到进攻山东,他南征北战,从排长逐步提升,成为军长,身经数十役,很少打过败仗。但是现在,他失败了,而且败得这样惨。
  他虽然不相信什么“因果报应”,但是现在, 他的结果会不会象他的第二个妻子吴海兰一样?
  想到此,他不寒而栗。
  他有深厚的国文根底,写文章一向是挥笔立就,但是今天,他却是思绪繁杂,落笔苦艰,很久才将遗书写好。
  随后,他给蒋介石发去电报,称:“我部现在已到困难之顶点,不必再派飞机来救援,因弹药皆落匪军手中。我已准备牺牲,并写好了遗嘱……”
  最后时刻,他仍不忘对栽培、重用他的 “校长”表示忠心。
  下午2时许,解放军开始发起总攻。
  芦山、孟良崮及六00高地遭到解放军炮兵空前猛烈的炮击。无数炮弹从四面八方飞向芦山及孟良崮主峰,爆炸声如串串惊雷,震撼峰峦,响彻群山。
  麇集在两座山峰上的七十四师残部,在密集的炮火下东窜西躲,几乎无藏身之地,数以百计的官兵被炮弹炸死。许多战马受到惊吓,到处乱窜,又撞死撞伤不少官兵。
  山头上浓烟滚滚,弹片与碎石齐飞,士兵与战马的尸体混杂一处。被炮火烧焦的尸骸散发着刺鼻的焦臭味。
  

第一章  整编第七十四师孟良崮覆灭记(43)
第五十一旅旅长陈传钧开始还想指挥部队疏散隐蔽,以减少伤亡,但是他发号施令的声音被剧烈的爆炸声和士兵的叫喊声淹没,部队混乱不堪,已无人再听他的指挥。他急得将望远镜一摔,把地图也撕了,仰天长叹道:“这下我们是死在这里了!”
  后来,旅部掩蔽所也被炮火击毁,他自己也随着混乱的人群东挤西撞,顾不上再指挥部队。
  如乌云般遮蔽峰顶的硝烟尚未散去,解放军便分两路向芦山发起猛攻。
  被解放军的炮火轰击得七零八落、惊魂未定的七十四师芦山守军,急忙凭借残破的石围和工事,进行抵抗。但是,他们的火力已无法阻止解放军的迅猛进攻。
  已经占领芦山脚下小高地的解放军,继续以六0炮、迫击炮向山顶轰击,掩护步兵冲锋。那些隐伏在山腰岩石丛、石缝中的以班、排为单位的解放军攻击部队,冒着弹雨,迅速向山顶攀登,直扑芦山守军前沿阵地。仅十多分钟,芦山东顶前沿阵地便被突破。半个小时后,芦山顶西线阵地也被解放军占领,一排排手榴弹和密集的子弹直飞芦山守军的主阵地。
  七十四师芦山守军,仍拼死顽抗,试图进行突围,但他们无论冲到哪里,都受到解放军猛烈火力的阻击。反冲锋一次又一次被解放军击退。在近距离对舌和白刃战中,伤亡惨重的芦山守军又在不断增加伤亡。
  解放军攻击部队源源不断的冲上山顶,向芦山主阵地压来。随后,解放军暂时停止攻击,开始向七十四师开展政治攻势,进行喊话。
  继续抵抗下去,结局已很明白,那就是全部葬身于芦山峰顶。
  七十四师芦山守军不得不纷纷放下武器,拍着手,向解放军投降。
  这些在芦山阵地坚守了两昼夜的七十四师官兵,由于长时间的饥渴和烈日的爆晒,面色黎黑憔悴,嘴唇干裂,两眼无光,走路有气无力。不少人在成为俘虏后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能从解放军手中得到一点水或一块馒头。
  解放军占领芦山之后,紧接着向孟良崮主峰发起猛攻。
  孟良崮主峰象一个巨大的覆碗,与六00高地相连,呈驼峰状。漫山的大青石,裂开无数道石罅,山下有几座小高地,与主峰起伏毗连。从山根到山顶多为悬崖峭壁,很少缓坡。七十四师的士兵在山顶和周围小高地上,利用有利地形,筑起多处石围及掩体,一些较大的石罅则被辟为防炮洞和暗堡。就地形而言,的确是易守难攻。
  参加围歼七十四师的华野各纵队,均以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投入这最后一战。
  多路解放军攻击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风卷残云般扫清了孟良崮主峰外围小高地上的七十四师守军,然后向主峰攻击。
  解放军猛攻芦山时,张灵甫曾用报话机先后向二十五师八十三师紧张呼叫,黄百韬告诉他,二十五师已突破落浮山、蛤蟆崮一线,此刻正在攻击天马山,要他再坚持一段时间。李天霞说,八十三师之一部已进至桃花山、孙祖一线,刻正与*激战中。
  黄、李两人的话,使几乎感到绝望的张灵甫,心中又生出一线希望。黄、李两部,只要有一部能冲破*阻击,向攻击孟良崮*之背后发动进攻,七十四师便可趁势反击,起死回生。他特别寄希望于黄百韬,他相信二十五师是在全力以赴向七十四师靠拢。二十五师一旦越过天马山,就可很快进至孟良崮附近。
  但是,直到解放军将芦山完全占领,黄、李两部也未能突破天马山及桃花山、孙祖一线。
  孟良崮主峰已成为解放军步、炮兵唯一的攻击目标。
  张灵甫并未因此下令放弃抵抗,援军已近在咫尺,他要拼尽全力,与*做最后一搏。
  解放军向孟良崮主峰发起多路汇攻后,张灵甫走出山洞指挥部,他要亲自指挥部队进行抵抗。由于距离太近,他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解放军漫山遍野杀来,惊心动魄的军号声、呐喊声、枪炮声声震彻山野。山脚下的小高地一个个被解放军攻占,高地上的守军非死既降,连后撤的时间都没有。
  

第一章  整编第七十四师孟良崮覆灭记(44)
解放军炮兵仍在向山顶炮击,炮弹不断飞落在山头阵地上,爆炸声震耳欲聋。
  张灵甫命炮兵全力还击,各部立即进入阵地,以猛烈火力抵御解放军的攻击。
  但是,位于孟良崮主峰与六00高地之间山洼的炮兵阵地上,只有炮兵部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运上来的十几门美式七五山炮,火力与解放军相比,实在太微弱了。那些步兵,在解放军炮火的轰击下,也象芦山守军一样东窜西躲,混乱不堪,一炮打来,总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士兵倒下去,许多乱窜的战马也被炮弹炸倒。
  张灵甫冒着被炮弹炸毙的危险,拄着手杖,在阵地上一瘸一拐地跑来跑去,命他所遇到的团、营长赶快将部队组织起来,进入阵地。团、营长虽然听命,但却难以召集本部官兵。师、旅、团、营之间均失去了联络。
  张灵甫的指挥已经失灵。他向山下看去,见解放军已完全占领孟良崮外围高地,正攀巨岩登绝壁,向主峰及六00高地进击。他心焦如焚,急得向一些军官高声吼叫。
  突然,一枚炮弹落在他附近,爆炸的气浪冲得他打了一个踉跄,跟在他身后的蔡仁杰与卫兵急忙将他劝回山洞中。
  随着攻击部队向峰顶逼近,解放军炮兵各种远射程大炮停止了炮击,只有占领主峰外围阵地的部队仍在以小炮向山头射击,炮火已明显减弱。
  张灵甫知道他与七十四师残部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他一面命魏振钺到山头阵地组织兵力,指挥战斗,做最后的抵抗,命李运良与第五十八旅副旅长明灿指挥师警卫部队在洞口外设防,保护师指挥部安全;一面用无线电报话机向黄百韬、李天霞紧急呼救。
  这时的张灵甫,已不再象往日那样傲慢,他的声音恐慌而急促,口气已近乎哀求:
  “黄先生,黄先生,我已万分危急,赶快向我靠拢,赶快向我靠拢!”
  “李先生,看在*的份上,赶快向我靠拢,赶快向我靠拢!”
  但对方的回答,仍与一小时前一样:“我部刻正与*激战中。”要他继续坚持。
  魏振钺奉命来到山头阵地,指挥各部组织兵力,凭借残破的工事抵御解放军的进攻。他刚安排就绪,便发现解放军一路攻击部队,已进至孟良崮西侧山腰,目标直指师部指挥所。他见形势紧迫,当即率领千余人自山上冲下,企图将其击退。
  两军顿时在山腰上展开激战。解放军攻击部队在炽盛火力压迫下,暂时后撤。但很快又发起冲锋。
  经过几次往返冲杀,魏振钺所率之饥饿疲惫的部队渐渐不支。最后,两军在山腰上展开白刃战,魏振钺所率千余人,一部分战死,魏振钺与大部分官兵被解放军俘虏。
  解放军战士黑洞洞的枪口直指俘虏群,魏振钺见之不禁胆寒,只要解放军战士一扣动扳机,他和缴了械的官兵将全部遗尸荒山。他生怕解放军战士“玉石不分”,主动从俘虏群中站出来,向他们表白他的身份:“我是七十四师少将参谋长!”
  担任主攻孟良崮主峰的部队为华野第六纵队特务团,由于该团自战役打响后,很少参战,官兵精力充沛,求战心切,当纵队副司令员皮定钧向该团下达出击命令后,该团便在团长率领下,以锐不可挡之势,直扑孟良崮主峰。
  特务团摧垮魏振钺率领的阻击部队后,未稍停歇,随即向七十四师山洞指挥部冲击。
  张灵甫在指挥部内呼救无效,而枪声与手榴弹爆炸声越来越近,阵阵喊杀声清晰可闻。他自知败局已定,便向在徐州的蒋介石发去最后一份电报。
  他在电报中诉说友军见死不救,尤其对李天霞没有遵照命令派出部队掩护七十四师右翼安全,指为战败的主要原因。并将指挥部副师长以下、团长以上军官姓名报告蒋介石,说是要“决心集体自杀,以报效校长培养之恩”。
  电报发出后,指挥部内一时变得凄凄惨惨,蔡仁杰、卢醒等人拿出老婆孩子的照片,相对哭泣,一时难下自杀决心。在山洞外的李运良则假装自杀,用阵亡士兵的鲜血涂在脸上,躺在地上装死。
  

第一章  整编第七十四师孟良崮覆灭记(45)
张灵甫见王牌军的将领们竟落到这种地步,颓然坐在洞壁下,神色黯然。
  不多时,解放军已冲至指挥部附近,洞外枪声大作,杀声震耳,副旅长明灿在混战中被手榴弹炸死。
  华野第六纵队特务团三连,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向洞口猛扑。
  张灵甫急命卫队长率百余名卫兵到洞外抵抗。但卫队刚冲出洞口,就有20多人中弹倒下。其余人则在洞外展开,凭借巨岩、石缝,拼死顽抗。
  解放军特务团三连在向洞口冲杀的过程中,连指导员邵至汉中弹牺牲,战士们愤怒异常,个个奋不顾身,以抵近射击和白刃格斗,与张灵甫的卫队在洞口附近展开拼杀。
  张灵甫的卫队很快被歼灭,卫队长也被打死。
  此时,解放军后续部队也已赶到,特务团三连趁势冲到洞口,愤怒的战士用机枪、冲锋枪向洞内扫射,并向洞内投掷手榴弹。
  这一次真是“玉石不分”,洞中从师、旅、团将领到勤务兵,纷纷中弹,成堆倒下。
  张灵甫于惊慌中,下意识地掉转身,想往山洞深处躲避,但被一个解放军战士以汤姆式冲锋枪击中后脑,当即仆地而亡。
  蔡仁杰、卢醒,以及第五十七旅团长周安义等高级将领,均在混乱中被击毙。洞中尸体枕籍,血污满地,倒在血泊中的张灵甫,手中仍攥着报话机。
  战斗进行到下午4时左右,汇攻孟良崮主峰的解放军各部,彻底占领孟良崮主峰和600高地,七十四师残部全部被歼或被俘。
  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之主力、王牌中的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师,至此全军覆灭。
  孟良崮一役,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少将参谋长魏振钺、少将副参谋长李运良、第五十一旅少将旅长陈传钧、第五十七旅少将旅长陈嘘云、第五十八旅上校副旅长贺翊章等以下官兵16676人被解放军俘获。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第五十八旅旅长卢醒以下官兵13000余人(包括二十五、八十三、六十五师等七路援军各一部6000余人)被解放军打死打伤,被俘与毙伤官兵共32000余人。七十四师所有轻重武器,除在战斗中损毁外,全部被解放军缴获。
  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张灵甫撒手而去,以一死换得国民政府诸多“哀荣”,但黄百韬、李天霞却开始惶惶不安,为逃避法办,保住性命而费尽心机。
  12.黑白颠倒,黄百韬险遭杀身之;
  蒋介石说完“绕口令”老泪潸然
  解放军向孟良崮发起进攻时,天色已经转阴,空中乌云密布,气候更加闷热。战斗结束不久,狂风陡然而起,倾盆大雨自天而降,驱散了战场上的硝烟,将血战后的孟良崮群峰洗刷一新。
  暴风雨来得突然,去得也快,转眼间雨过天晴。解放军开始清理战场,经被俘的运输团团长黄政、第五十八旅第一七二团团长雷励群和张灵甫的侍从秘书张光第等人前往孟良崮主峰山洞中逐一辨认,方找到张灵甫的尸体。张灵甫后脑被汤姆式冲锋枪子弹炸开,迸出的脑浆与血已经凝结。
  解放军打扫完战场后,张灵甫的尸体便由解放军战士用担架抬着,随部向东转移。
  因天气炎热,张灵甫尸体开始腐烂发臭。两天后,解放军转移到沂水时,将其尸体用棺木盛敛,埋葬在沂水野猪洼村的山岗上,坟前立一木牌,上书“张灵甫之墓”,以作为标记。随后,新华社播发了消息,并通知张灵甫家属前往该地领柩回籍。
  整编第七十四师全军覆没,国民政府为之震动,国民党军高层将领闻之色变,一些人对国民党的前途感到担忧。
  曾任第七十四军军长,时任陆军总司令部徐州指挥所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