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民党王牌军覆灭记-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新编第六军黑山覆灭记(3)
卫立煌在南京时,还是含糊其辞地推脱,现在他竟公然抗命,令蒋介石更加愤怒。但是,他这次来沈阳的目的是迫使卫立煌赶快出兵,怎样使沈阳部队主力立即行动,他有他的具体步骤。他深知卫立煌的性格,不愿一开始就和他闹僵。于是他便按下胸中怒火,掉转话题,向卫立煌询问了一些有关沈阳、长春、锦州的军事情况。
  正谈话间,廖耀湘突然走进来,向蒋介石呈上了一份出兵营口的书面计划。
  廖耀湘此举,更令蒋介石心烦,他接过那份计划,看也不看,便扔在桌上,冷冷道:“我马上要开会,这个,等会后我再和你详细谈。”
  下午4时,蒋介石在东北“剿总”4楼召开沈阳部队军以上将领会议。
  当蒋介石抑制着心头的怒气,振作精神,以一个统帅的威武姿态出现在4楼会议室时,沈阳部队的高级将领们早已接到卫立煌的通知,提前赶到会场。随蒋介石飞来沈阳的顾祝同、周至柔、郭忏,以及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参谋长赵家骧、第八兵团司令兼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新编第一军军长潘裕昆、新编第三军军长龙天武、新编第六军军长李涛、第四十九军军长郑庭笈、第五十三军军长刘玉章、第七十一军军长向凤武等人参加了这次军事会议。在沈阳的8个军长,到了7个,只有第六军军长罗义伦因在北平养病未能到会。
  蒋介石示意肃立的将领们坐下后,以威严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会场,说:“现在开会,请赵参谋长先谈谈情况。”
  赵家骧先报告了锦州、长春、沈阳的情况,特别强调*攻击锦州的炮火如何猛烈,使用的多为远射程的重炮,我炮兵根本无法控制敌之炮火。随后,他说:“据报,围攻锦州的是东北*的主力,兵力至少有5个纵队以上。此外,彰武、新立屯、四平街地区,均有*部队集结,准备攻打我从长春、沈阳援锦的部队。要解锦州之围,最好是从关内抽调有力部队,从葫芦岛登陆,既可解锦州之围,沈阳的防务也确保无患,是一举两得的上策。”
  蒋介石对赵家骧的发言已耳熟能详,他知道赵不过是卫立煌的传声筒、代言人。不过当赵家骧报告完毕后,蒋介石还是按照开会的惯例,问卫立煌对赵家骧的报告有什么新的意见。
  卫立煌回答很简单:“我同意赵参谋长的报告,没有新的意见。”
  卫立煌的回答已在蒋介石的意料之中,于是他不动声色,又转问廖耀湘:“那就请廖司令谈谈吧。”
  廖耀湘早有准备,拉出一副力陈己见的架势,一板一眼地发言说:“依我判断,*攻击锦州,其目的是引诱我长春、沈阳部队的主力增援锦州,在中途进行包围歼灭。这是*在东北所一贯采用的‘围城打援’的战术。因为*虽然在兵力上可能多于我军,但多为游杂部队、地方武装,缺乏正规训练,而且装备大多很差,与我军相比在战斗力方面并不占优势,攻取锦州并不容易。如果我沈阳主力部队沿北宁路增援锦州,必然要上*的圈套。再说辽西地区山多路窄、河流纵横,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如果沈阳主力部队援锦的话,应从沈阳经辽阳出营口,在营口占领后方交通基地后,再联合关内部队,合击锦州地区的*,这样比较有把握一些。”
  又是“出营口”。廖耀湘说来说去还是老一套。这个会等于没开。蒋介石碍于众将领的面,不好直接指责卫、廖二人不服从他的命令,又听了几位将领大同小异的发言,最后来了一番虽不提名,却暗指卫、廖的训话:“目前东北局势危急,你们要同心同德,完成戡乱剿匪大业。你们身为军人,要切记曾文正公的话‘为将之道,不外拼命报国,侧身修行八字,委琐趋避之念,绝不可存。”现在,锦州受到*重兵包围,锦州的安危,关系我东北整个战局。沈阳部队必须以主力增援锦州,消极拖延,避免战斗,其结果只会造成更加被动的局面。你们要有杀身成仁的精神,努力剿匪,才能扭转东北的局势……”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新编第六军黑山覆灭记(4)
晚上,卫立煌设宴为蒋介石一行洗尘,辽宁省政府厅长以上人员驻沈阳部队师长以上将领参加了宴会。
  宴会结束后,政府人员先行退席,蒋介石喝了一点葡萄酒,面庞红润,精神焕发,开始对肃立于宴会厅里的将领们训话:
  “我这次到沈阳来,是救你们出去的。你们过去要找*主力找不到,现在,东北*已经集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立功的好机会。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发挥过去作战的牺牲精神,和关内国军协同作战,一定可以成功的。关于空军的协同、后勤的补给,周总司令和郭总司令已经给你们计划准备好了。我要经常住在沈阳、葫芦岛,你们有什么情况,要多联络。万一你们这次打不出去,那么来生再见。”
  蒋介石的训话,一开始还使众将领受到一些鼓舞,但不知道是酒后失言,还是自己对与*决战胜负与否没有把握,竟说要与大家“来生再生”。将领们对他最后这句话很不满意,认为是“不详之兆”。
  不过卫立煌心中有数,蒋介石开会也好,训话也好,都是为逼令沈阳主力部队出兵辽西,增援锦州做铺垫。
  翌日晨,蒋介石刚用完早点,便召集卫立煌、赵家骧、周福成、廖耀湘等人开会,事先没有与大家经过任何磋商,便突然宣布:“现在,我命令,将沈阳部队编为攻击兵团和防守兵团两大战斗序列。以第九兵团编为攻击兵团,由廖耀湘任司令官,指挥新一军潘裕昆部两个师,新三军龙天武部三个师、新六军李涛部两个师又一个步兵团、四十九军郑庭笈部两个师又一个步兵团、七十一军向凤武部两个师、以及骑兵旅、炮兵团、战车、装甲车等部队,任务是立即出兵辽西,沿北宁路西进增援锦州,并协同关内部队在锦州地区决战。以第八兵团编为防守兵团,由周福成任司令官,指挥第五十三军、第五十二军、第六军、第二0七师及保安部队,防守沈阳地区,并随时准备协同攻击兵团作战。第五十三军以辽阳为核心,向鞍山、大石桥地区扫荡,掩护攻击兵团右翼的安全。”
  卫立煌对蒋介石这种以突如其来地下达组编兵团命令的方式感到惊诧和愤怒,他自9月24日以来所做的种种努力,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蒋介石的作战方案,反而使他在蒋介石眼里成了一个抗命怯战,只图自保的将领。
  卫立煌看了一眼廖耀湘,两人的目光正好相遇,廖耀湘的眼神中没有惊诧,只有为难,抑或说是愧赧。
  昨晚,卫立煌听一位心腹报告,蒋介石在他下榻的励志社接见了廖耀湘,两人谈了很久,但谈了些什么,无从知晓。现在他明白了,廖耀湘已经被蒋介石说服,或者说是被压服,对于蒋介石突然下达的命令已心中有数。
  卫立煌转眼间失去了沈阳地区30万大军的指挥权,他不能不有所感慨,但他更担心的是沈阳部队主力出辽西的命运。他正考虑是否再做一次最后的发言,强调一下沈阳部队主力出兵辽西的危险性,但蒋介石却以斩钉截铁,不容抗辩的口气重申:“攻击兵团必须立即执行命令,出辽西沿北宁路增援锦州,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行动。
  蒋介石说完,随既宣布散会。
  当天下午,蒋介石率顾祝同、周至柔、郭忏等人登机离开沈阳,飞回北平。
  ————————————————————
  ①  陈诚固在东北指挥战事期间,屡遭失败,于1948年5月被迫引咎辞职,其参谋总长一职由顾祝同接任。
  ② 蒋介石于1948年4月19日在“国民大会”上当选为*总统。
  2.出兵辽西,卫立煌仿佛摆脱了一副
  枷锁,廖耀湘却觉得脖上架着一把利剑
  卫立煌送走了蒋介石,从北陵机场返回东北“剿总”大楼,在总司令办公室默然独坐,此时,他仿佛摆脱了一副枷锁,觉得一身轻松。
  他自上任以来,为收拾东北的局面,付出的精力太大,顾虑太多,同时压力也就特别的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新编第六军黑山覆灭记(5)
自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内战以来,东北国民党军已是三易主帅了。
  第一任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由于在解放军1947年发送夏季攻势后,屡遭惨败,结果熊式辉被陈诚取而代之。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则因日夜谋划,一筹莫展,以至忧劳成疾,不得不离开东北,到上海就医。
  蒋介石以陈诚取代熊式辉,是想叫他去挽救东北战场的危局,而陈诚却将东北的局面弄的更糟,在解放军的秋季攻势、冬季攻势的接连打击下,东北国军接连丧师失地,到后来,只剩下沈阳、长春、锦州等几个孤立的据点。国民党军政界“杀陈诚以谢国人”之声不绝于耳。蒋介石不得考虑另外派人替换陈诚,于是被称为国民党军中“五虎将之一”的卫立煌便成为他派往东北的人选。
  当时,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均知东北的局势,对去东北谈虎色变,视为畏惧,卫立煌也不例外。1947年10月,他结束了10国旅行,飞回上海不久,就被蒋介石召到南京,告诉他准备成立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剿总”,任命他为东北“剿总”总司令。他当时表示不愿意受命,此后,他准备与一些旧部商量推却办法,但是蒋介石与顾祝同的首席智囊张群等人接踵而至,力劝他去东北就职。陈诚的老婆谭祥也找上门来,声泪俱下地恳求他去东北,好让她丈夫回上海“治病”。蒋介石又说要将东北党政军大权全交他一个人长官,并许诺恢复陈诚丧失的四个军,可以由关内增派部队充实兵员和补充装备。
  1948年1日17日,南京政府明令卫立煌为东北“剿总”总司令、东北行辕代主任,并在报上公开发表。卫立煌不得已,只好于当月21日飞抵沈阳,走马上任。
  卫立煌到东北之后,既着手收拢部队,集中兵力,固守据点,稳定局势。陈诚惨败的前车之鉴,使他对解放军的攻势采取稳重态度。他不管解放军打到何地,守军将领如何告急,蒋介石再三电令他派兵解围,他总是把主力集中于沈阳地区,不为所动。他的理由是:“*的目的和战术是围城打援,我们不能轻举妄动,上其圈套。现在只有积蓄力量,固守沈阳,以待时局的变化。
  5月初,蒋介石因关内局势紧张,要撤出沈阳地区部队主力十几个师入关参战,必要时不惜放弃沈阳,不久便下令沈阳地区部队主力沿北宁路向锦州攻击前进,打通沈锦线,然后撤向关内,并通知卫立煌到南京面商。
  卫立煌与东北一些将领认为,东北*主力现位于辽北及辽西地区,监视沈阳、长春国军的行动,如沈阳主力单独出辽西,向锦州方向撤退,背辽河、新开河与饶阳河三条大河侧敌行动,有被层层截断,分割围歼的危险。此外,沈阳主力一动,必然动摇长春守军的军心,并使沈阳空虚,长春、沈阳将会先后失陷。因此,如果要撤出沈阳主力,应从关内增派3个军,由葫芦岛登陆,做好打通沈、锦交通的准备,再相机东西合进,以打通沈锦间交通。
  卫立煌担心去南京可能会与蒋介石发生摩擦,便派廖耀湘、赵家骧和罗又伦代他到南京,向蒋介石陈述以上意见,蒋介石听了廖耀湘等人的汇报后,同意“沈阳主力行动可稍微推迟一段时间,但必须立即作好准备,待抽调的军队到达后,即开始行动。”
  6月间,为了解决东北军队粮食补给困难,沈阳地区部队奉蒋介石之命,发动“抢收小麦之战”,廖耀湘在指挥部队执行这一任务时,发现辽南解放军兵力单薄,便向卫立煌建议,应趁此机会,将沈阳部队主力秘密集中于辽中以南地区,以新一军骑兵部队一举袭取营口,然后或者如蒋介石的计划一举放弃沈阳,或者暂时以预定之防御兵团甚至再斟加一部分兵力,守住沈阳,把东北“剿总”所有行政机构都迁往锦州,甚至把中专以上的学校都迁过去,尽量疏散不必要留在沈阳市区的人口,以避免重蹈长春之覆辙。此即所谓“出营口”的方案。
  但是,卫立煌顾虑重重,他顾虑沈阳主力的撤出,会引起周福成的不安和防守部队的疑惧;顾虑沈阳主力一动,长春、沈阳会相继陷落,这不仅影响他个人的声誉,而且要负丢失东北的责任。甚至还顾虑到一些权利和人事的问题。他想抓住各军乃至各师的指挥权,而沈阳主力编入机动兵团之后,他就会被架空,成了光杆总司令……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新编第六军黑山覆灭记(6)
就因为“出营口”的方案,他和廖耀湘争执了很久,并且发生过一些不愉快的摩擦。
  9月中旬,东北解放军进兵锦州,蒋介石又命沈阳主力部队出辽西增援锦州。这一方案,卫立煌当然不能同意。他为了使蒋介石改变这一出兵援锦的方案,可谓用心良苦。他接受了廖耀湘出兵营口,转而北上援锦的计划,因为“出营口”比“出辽西”要有把握一些,至少不致于把沈阳的十余万精锐部队送掉。
  他与廖耀湘暂时取得了一致,极力请求到沈阳监督执行命令的顾祝同,想通过顾说服蒋介石改变方案,收回成命。他在与顾祝同发生争执时,甚至说:“单独出辽西,一定会全军覆没。你不信,我俩打个赌,划十字①。”
  但是……
  现在,他真的成了“光杆司令”,而且是于转眼之间。他不必再顾虑这,顾虑那,他想既然蒋介石直接插手指挥东北的战事,一切后果与他卫立煌无关了。不过,出自一个指挥官的道义,他仍要对出辽西的廖耀湘和守沈阳的周福成负责。
  3日早晨,当蒋介石在会上突然宣布将沈阳地区部队编为攻击兵团与防守兵团两大战斗序列时,廖耀湘脸上虽然未露惊诧之色,但他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有喜,有忧,还有一种背叛了卫立煌的愧疚。
  他喜的是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攻击兵团的庞大作战序列,成为沈阳地区部队主力的指挥者;忧的是出兵辽西,前途艰险,胜败难卜。他感到愧疚的是,自9月下旬以来,他与卫立煌站在一起,为使蒋介石改变出兵辽西增援锦州的方案用尽苦心,但到头来竟默然受命,一下子拉走了卫立煌手中几乎是全部的精锐部队。
  散会后,他曾想找卫立煌谈谈,交流一下思想。但卫立煌似乎无意与他再谈“出辽西”一事,而他也觉得个中原委,不便向卫立煌透露。
  其实,廖耀湘也是“君命难违”,有苦难言。
  头天晚上,蒋介石在励志社单独召见了廖耀湘。谈话一开始,气氛就非常紧张。蒋介石怒容满面,以阴沉的目光逼视着廖耀湘,高声质问道:“你是我的学生,为什么你也不听我的命令?!”
  廖耀湘正要辩解,蒋介石马上以命令式的口气说:“这次沈阳主力直出辽西,解锦州之围,完全交你负责,如有贻误,也唯你一个人是问!”
  廖耀湘不禁一惊,出兵辽西,完全由他负责,那么卫立煌呢?看来蒋介石是要撇开卫立煌,叫他独自一个人率兵援锦了。他觉得出兵辽西不仅关系沈阳主力的命运,也关系到他自己的命运,他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再一次陈述自己的意见。于是他稍事镇静,很委婉的说:“我们并不是不愿执行总统的命令,而是想在实施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