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傲视三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寇邵表示认可的点点头,随后又补充道:“但是这些百姓惯于自耕自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旦被强迫放置在官田上耕作,既疑虑谷物成熟后自己能否得到实惠,也厌恶官吏的严格束缚,难免出现擅自逃亡的现象。如果简单的采取追捕和惩罚,就更加重了屯民的畏惧和敌对情绪,甚至出现消极怠工。不如以自由应募的方式出告示,既可使百姓自觉自愿地参加屯田,也使得屯田官吏不敢过分虐待屯田民,从而有利于鼓励百姓努力耕作和积聚粮谷。”
    一旁的郭嘉点头赞道:“主公果然有爱民之心,而且考虑的也很周到。如此一来的话,不出几年,冀州就会物阜民丰,百姓殷实。以此为基础,不管是匡扶社稷还是~~还是争霸天下,都绰绰有余了!”
    于是寇邵在冀州设立典农令、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所主如中郎,部分别而少为校尉丞。典农系统与一般郡县行政系统有不同的组织与编制。典农校尉和典农都尉相当于郡国守相级地方官。典农令统管一州屯田事务,典农校尉相当于太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和加强对屯田民的管制,屯田官带有军衔。典农都尉下面的生产单位是屯,屯置司马一人,主管屯内生产事务。
第九章 邯郸自古善冶铁 直刀弯
           华歆被任命为典农令,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为副,全权负责冀州的屯田事宜。之后,寇邵又把目光投向了军队武器装备改革上。
    要制造兵器,首先要有铁,冀州的铁矿虽然以贫矿为主,但易采、易选,尤其是冀东和邯郸、邢台地区,储量大,并且与冶金辅助原料组合良好。同时邯郸和邢台又是河北主要的煤矿产区之一,所以邯郸、邢台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著名的冶铁重镇。
    寇邵带领着一班武将,在沮授的指引下来到和邯郸附近。“主公请看,那里就是冀州兵造所在了!”
    寇邵顺着沮授手指望去,不由感叹道:“蔚为壮观~~!”只见城外的旷野里,河流边,无数的水排嘎嘎作响,无数的炼炉冒着黑烟。虽然已经快十二月了,但是无数的壮汉仅穿单衣,或者干脆赤膊上阵,在“嘿吼~嘿吼”的劳动号子下,一炉炉炽热的铁水从炼炉中流了出来,铁锤不停地叮当叮当的锻打着铁坯。
    这些水排、炼炉连绵数里,规模庞大。看着这些工匠和冶铁的炼炉,寇邵眼前似乎出现了一支衣甲鲜明,装备精良的铁甲雄师。
    @@@@
    兵造门前,已经有三个老年工匠在等候了。三人的打扮都差不多,都是青巾裹头,身穿短褐。寇邵等人刚刚策马来到营门前,就觉得热浪逼人,虽然已近十二月但是依旧燥热不已,寇邵不动声色的轻轻拉了拉领口。
    “这兵造的事务是何人掌管的?”寇邵问道。
    沮授上前一步道:“赵浮、程奂一直以来负责兵造事务。”说罢,赵浮、程奂二人上前一步,“正是,冀州兵造和武库的事务一直是我二人负责的。”
    寇邵点点头,“那就由你们二位前面带路,领我参观一下冀州的兵造吧!”
    “诺~这是卑职的荣幸。”赵浮、程奂说罢快步上前,走到营门口三个老铁匠面前说了几句话,三个老铁匠立刻上前来到寇邵马前。
    “小人~陈匠、王匠、赵匠拜见州牧大人。”三个老工匠一齐下拜道。
    寇邵一骨碌翻身下马,走到三个老工匠面前,一一将他们扶起,“三位长者为冀州兵士尽心尽力,寇邵现在这里拜谢了~”说罢寇邵一揖到底。在这个等级观念强烈的年代里,这些工匠虽然手艺精湛,但是社会地位非常低下的。这些老工匠这种事情见的多了,不过这些老爷大人们对自己的客气往往只停留在嘴巴上,象寇邵这样作揖鞠躬的倒还真没碰到过,一时三个老工匠顿时受宠若惊。
    赵浮说道:“三位工师就在前面带路吧~!”
    “诺~”三个工匠应道。
    邯郸的兵造粗粗的被分为四个部分,最东面的区域冶铁兵造,主要是制造铁胚、钢胚,供其他三个兵造使用。这里的炼炉的构造是在平整的地面上,铺筑一层厚厚的草拌泥,烧成橙黄色,作为炉基。炉底是空心的,由整体基底、束腰式支柱、周壁与炉缸底部组成。基底用羼有大量大颗粒砂的耐火粘土铺成。周壁和支柱的筑炉材料与基底稍有不同。羼有大量小颗粒砂。有15个支柱支撑砌筑炉缸底部。炉体可分为3个区域:炉口及其下三、四层温度最低,为预热区。炉体中部的三、四层砖,温度较高,应是还原区。再往下三、四层砖,这里温度最高,当是靠近风口的氧化区。
    穿过冶铁兵造之后是主要制造刀剑戟矛的兵造,由三个工匠中的陈匠负责。当时的炼钢技术以“百炼钢”和“炒钢法”为主,所谓“百炼钢”,就是将块炼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使钢的组织致密、成份均匀,杂质减少,从而提高钢的质量。用百炼钢技术制造的刀剑,质量上完全无可挑剔,轻易的压倒了青铜剑。这一技术的成熟和逐渐普及是在东汉,但是百炼钢技术既费时费力,又成本高昂,所以百炼钢生产出来的刀剑基本都是给权贵使用,因此这项技术无法满足装备军队的大批量需求。
    炒钢法因在冶炼过程中须不断搅拌,有如炒菜一样而得名。其法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态或液态,靠鼓风或撒入精矿粉,使硅、锰、碳氧化,让含碳量降低到钢的成分范围。炒钢多是一种低碳钢;控制得好,也有中碳钢、高碳钢;有时也得到熟铁。炒钢是利用生铁做原料的,而生铁可以连续大规模地生产,所以应用炒钢技术能够冶炼大量廉价优质的钢或熟铁。因此这样技术可以大批量的生产,满足数量庞大的军队装备需求。
    在一处锻造台前,一个工匠用大钳子夹住一段铁坯,在他身边有两个铁匠正一左一右的乱流挥锤锻打,一旁还摆放着已经初步成型的环首刀。
    “大人,这些就是环首刀的刀胚了~”陈匠拿起一件刀胚,双手奉上,举到寇邵胸前。寇邵拿起环首刀的刀胚看了看,然后轻轻丢还给陈匠。“本官想对这刀做些改动。”寇邵从腰袋里取出一段帛书,上面画了一把刀的式样。
    “首先,把环首刀柄端的圆环去掉,然后在刀柄和刀身连接处增加刀鐔护格。”寇邵把图纸交给陈匠,陈匠只是工匠,并不理解寇邵为什么要对环首刀做这样的改动。寇邵转过身去,对自己的武将问道:“诸位将军,你们都打过仗,杀过人的。相比之下,刺杀和劈砍哪个更加致命?”
    高顺回答道:“刺杀造成的伤口看似很小,实则造成的贯穿伤伤及五脏六腑,实难救治。”张郃接口说道:“劈砍造成的伤口虽然很大,但是多为皮肉伤,相比之下刺杀比劈砍更加致命。”
    “不错。”寇邵说道:“刺死砍伤,刺杀比劈砍更加致命。之所以要去掉环首刀柄端的环首,是为了让执刀者在刺杀的时候可以用左手推顶刀柄,使得刺杀更加有贯穿力。而在刀柄和刀身连接处增加刀鐔护格,就是为了防止刺杀时用力过猛导致手掌滑到刀身上伤到自己的手,这样执刀者可以放心大胆的用全身的力量进行刺杀。”一班武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些终日和刀剑打交道的人一下就明白了寇邵对环首刀的改动意图。
    寇邵又拿出一份图样交给陈匠,“劳烦工师再制造一批这种弯刀,这批弯刀是专门为骑兵量身定做的~!”弯刀的优势在于马上,骑兵冲击的时候,将弯刀平托,刀刃向前,借助马的速度推劈向敌人身体,由于弯刀有很好的曲度,接触敌人身体瞬间沿刀刃的曲面滑动。所以可以连续的接触敌人身体,切割力也就相应增加。而且在劈到坚硬的铠甲时也不易被震飞脱手。相对而言直脊刀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要达到弯刀的效果,直脊刀要用更大的力量才行。但是同样重量的直脊刀的长度要比弯刀长,所以作用距离要远,徒步格斗还是直脊刀有优势。
    当然,这样的物理学和力学知识和这些古代人是讲不懂的,只能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让他们慢慢理解了。
    陈匠恭谨的接过图样,“那是小人的本分,大人说劳烦,实在是折煞小人了~!
第十章 陈工师习练灌钢 废铁戟
           “对了,陈工师,你们兵造一天能做多少把刀?”寇邵问道。
    “一个炉子六个工匠,三天多则75,少则45把刀胚。”陈匠答道。
    寇邵小声嘀咕道:“怎么这么少~!”不想这小声的嘀咕被陈匠听见了,陈匠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小人们可没有偷懒啊~!”
    寇邵笑了,轻轻将陈匠扶起,“老工师,本官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相反,本官还要教给你们一种新的铸刀之术。本官先问老工师一个问题,这刀的刃口和刀的脊梁,各是起什么作用的?”
    这陈工师铸刀多年,自然知道这刀的特性。“一般来说,刀的刃口主要起刺杀作用,因而要求有比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刀的刃口足够锋利,所以应该选择硬度较大的钢来制造。而刀背主要起一种支撑作用,要求有比较好的韧性,使刀在劈砍刺杀的时候不易折断,这样就要选择韧性较大的熟铁铸造。”陈工师回答的非常专业。
    “但是眼下的刀剑都是一块铁胚打造而成,刃口和刀脊的材质都是一样的,似乎有悖工师你说的道理啊~!”寇邵接着说道。
    陈姓工师满头大汗,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因为兵造里本来就热。“这~这~”
    “本官问你,你可知道一种名叫‘灌钢法’的工艺?”寇邵问道。
    陈工师略加思量,答道:“听小人的师傅提起过,但是具体怎么做小人不知道。小人的师傅说这是少数技艺超群的工师才会的精妙秘技,而且绝不外传。”
    “你师傅说的不错,所以本官也只知道一个大概,具体如何做就靠你自己摸索了!”说罢,寇邵把自己知道的关于灌钢法的知识全部告诉了陈姓工师。寇邵说道:“用柔铁屈盘,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熔炼,使得两种铁混合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灌钢。”
    “另外淬火的时候也改进,眼下你们都是用一般的河水淬火吧?”寇邵问道。
    陈工师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寇邵,心想这个读四书五经,习练六艺的人怎么会这么懂铸刀之术的。陈工师小心翼翼的回答:“正是~!”
    “那以后就改用动物的尿液和油脂淬火吧!”寇邵说道:“要用灌钢之法铸刀,就要用以此法淬火!”使用动物尿和动物油脂作为冷却介质,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冶金家綦毋怀文对我国炼钢工艺做出的巨大贡献。
    动物尿中含有盐分,冷却速度比水快,用它作淬火冷却介质,淬火后的钢比用水淬火的钢坚硬;而动物油脂冷却速度则比水慢,淬火后的钢比用水淬火的钢有韧性。这是对钢铁淬火工艺的重大改进,一方面扩大了淬火介质的范围,另一方面可以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钢。先在冷却速度大的动物尿中淬火,然后再在冷却速度小的动物油脂中淬火,这样可以得到性能比较好的钢,避免单纯使用一种淬火介质淬火。因为只用一种淬火介质毕竟难以两全其美,如果使用的淬火介质冷却速度比较快,就容易引起工件开裂、变形等缺陷;如果淬火介质冷却速度缓慢,就会使工件韧性有余,硬度不足,难以满足使用的要求。这样就需要使用双液淬火法,即在工件的温度比较高的时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快的淬火介质,以保证工件的硬度;而在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则选用冷却速度比较小的淬火介质,以防止工件开裂和变形,使其有一定的韧性。
    双液淬火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淬火工艺,掌握起来并非易事,它需要操作者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经验。既要掌握好开始淬火的温度,又要掌握好从第一种介质取出的时机。这在当时没有测温、控温设备的条件下,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观把握和操作技巧,简而言之就是完全靠工匠的经验。
    这些东西陈工师听得津津有味、如获至宝,其他人听来就索然无味,如同嚼蜡。最后寇邵又嘱咐分管兵造的赵浮、程奂道:“等陈工师试验此法成功后,就把陈工师的经验记录下来,以资后人。同时在史书上也好好的给陈工师记下一笔,好青史留名。”
    陈工师一听自己有机会青史留名,顿时激动的不得了,“小人一定殚精竭虑为大人做成此法~”
    中国古代匠人的社会地位低,自然也没有什么创新的积极性。外加秘技自珍的陋习,一般什么先进的技术要么是单线师徒之间口口相传,要么还没有找到传人就随着工匠一起进了棺材。而政府也没有把这些当时世界领先的技术总结归纳,并加以沉淀和积累,所以中国古代很多在现在看来都算得上先进的技术都失传了。所以,寇邵要提高匠人的地位,总结这些匠人的经验,归纳成文字记载,以资后人研究,在此基础上厚积薄发。
    刀剑兵造之后是便是戟矛兵造。汉朝长兵器以戟矛为主,其中又以戟多于矛,演义中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在东汉的时候是没有的。汉朝的矛和后世的枪很近似,矛头扁平便于刺扎。汉代步兵使用的长矛叫“铩”,长二丈七尺(约合六米三),骑兵使用的长矛叫“槊”或者“矟”,长一丈八尺(约合四米)。这么长的长度是无法用作单兵格斗的,所以矛兵通常是列成方阵对敌军进行冲击。
    相比之下戟的长度就短了不少,汉戟和秦代的戟差不多,长一丈二尺(约合二米八),戟是可以单兵格斗时使用的兵器。戟都是由锋,援,胡,内,搪五个部分组成。刘熙的《释名。释兵》说:“戟有三锋两刃,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其援长七寸半,三锋者,胡直中短,言正方也,刺者著截,直前如截者也。戟胡横贯之,胡中矩之外勾磐拆。”戟用法有冲铲,回砍,横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横砍,截割等;用内之法有反别,平钩,钉壁,翻刺等;用锋之法有通击,挑击,直劈等。
    不过,三国后期矛就开始大量取代戟。戟存在不少缺点,比如容易被搅缠,例如钩镶这样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在架开持戟人之后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戟人一刀。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的同时又推是多此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带来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所以西晋之后戟逐渐被淘汰成为了礼器,而矛也逐渐被枪取代。
    有鉴于此,寇邵干脆废掉了戟的制作,命令兵造全力投入制作长枪。枪是由矛演化而来的兵器,锋刃部分比矛更长,除了矛原先的刺扎功能之外,还加入了左右平削的功能。枪头扁平,刃口略带弧度,还带有血槽。在握柄处缠绕布条防滑,而且还加了一个护格,使得长枪刺出和抽回的动作更加简单却具有力度。
    接着是弩兵造。
    弩由弩弓、弩臂、弩机三部分组成。弩机由青铜或铁制成,包括牙、牛、悬刀三部分。汉代的弩机在秦代的基础上有了改进,汉代的弩在弩机外面加装了一个青铜机匣,称为“郭”,可以承受更大的张力,也就是说汉朝的弩射程比秦朝的弩更加大。另外,汉驽在用于瞄准的“望山”上增设刻度,相当于现代步枪的标尺,提高了命中率。最后是盔甲兵造,这里除了制造盔甲之外还负责制造盾牌。
    最后,按照穿越众的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