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贫道混初唐-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辽东将士七载无战事磨砺,奋勇之心以怠,况七载时间其中多有老迈,既无火器辅佐,又无诸事激励,名振能以四万之众抵御住数倍之敌已属不易。况敌兵数倍于我,没有压力他们如何能各怀心思?恐怕他们现在的想法应该是将我军击溃,压回对岸,复夺江边发江称臣与我大唐讨价还价吧。”说完很无奈地看了李治一眼。
    李治脸上闪现出尴尬之色,随即脸色一正对席君买道“荐尚书,此事你有何建议?”
    席君买拱手道“陛下,为今只有增兵一途,此战如果不能全功,恐为诸国笑谈。”
    李治一听心里一紧,心道:说的不错,是联失误了。联只认为当初父皇东征多是以少胜多故此抱有轻敌之心,且认为东夷已经被打怕了,对付他们用不着那样大张旗鼓,却忘记了这个,仲肥说的那叫什么来着?哦!对,是国际影响力这个问题。”
    想到这里,李治在座位上对三人一拱手道“此事是联思虑不周,你等皆是联的股脑,联不明战事,你等勿怪!”
    李治这一手把三人弄的急忙起身一拱到地齐声道“臣等安敢怪陛下耶?”
    李治急忙摆手道“平身,平身!此事就交与你三人处置,联只有一个要求,联要在一年内见到东夷束手,如此可行?”
    三人再次躬身道“臣等安敢不尽力!”
    “如此甚好。你等就在此处商议,联就在这里听卿等高论。”之后一笑又道“其实联也担心会出现旷日持久之战,在云、沧、平、营四州招募甲兵已有四万之众,登州所屯之米粮不下八十万担,漠南产的肉干也有十几万麻包,也一并交与你三人管理。”
    李治之所以提起漠南产的肉干,是因为漠南的肉干早已经成为唐军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二十几块肉干就可以煮出一锅香浓的肉汤,这在战场上对于兵士来说可不光是充饥那么简单的事情。要知道在当时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吃到肉的时代,这一碗肉汤意味着什公
    “臣等遵旨!”
    既然皇帝把此事交与三人,三人当然要好好谋划一番。依着李绩的意思,从长安再调四万兵马与云、沧、平、营四州招募的四万甲兵一同由李绩统帅前往朝鲜半岛,李绩总揽前线指挥。
    “不妥,不妥!司空不可轻动。”李绩的提议麦仲肥不赞同。麦仲肥并不是怕李绩掌兵会怎么样,而是担心李绩已经上了年纪,万一出个好歹,朝里连个能镇住朝臣的都没有那可就不怎么好了,自从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后,麦仲肥可真不敢认为自己能够镇住这帮人。
    “有何不妥?”李绩疑惑地问道
    “司空年事以高,不宜亲身前往。仲肥觉得此战对外影响力要远远大于战役本身的意义。所以仲肥觉得平定东夷尚在其次,炫耀武力以镇宵小才是此次战役的关键。”你们是不知道后世五六十年代美国和苏联拎着原子弹到处吓唬别的国家的情景,现在的手雷和火炮完全可以比拟后世的原子弹,虽然咱产量低,但其他国家可不知道啊。
    “阁老的意思是这次应丁示诚役里大量使用火器。“席君买有此醒悟       ※
    “对!就是这样。那里多山多林,不利于骑兵攻击,这样反而不必担心战马受惊,完全可以大量使用火器。”
    李绩释怀后也缓缓点头,随即又说道“可是对于火器在战场上的使用,绝大多数将领都不懂,难不成仲肥你要前往指挥不成?”
    “这确实是咋。问题,自己倒是真想去,可惜自己也不能去,长孙无忌说的对,自己还要抓住李治的心思呢,如果自己去上战场,那李治有事的话百分百会去找武后商议,这样一来岂不是被武后钻了空子?让李恪去?也不行。虽然他懂得如何制造,却不明白在战场上的使用,更何况现在的李治可不是当初的李治,已经知道皇权威力的李治也不一定敢让李恪接触军队。
    “要不我去!”席君买沉吟半晌后果断地说道。
    “这,也好!,你和嗣业一起去。”麦仲肥心里也想着这火器是造出来了,可会使用的将领真是少之又少,好武器还要有人会使才行,自己以前还真是忽略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
    转头问李绩“司空,您老觉得这样行吗?”
    “夫不知。”李绩一脸古怪笑容看着麦仲肥说道。
    “不知?不知你笑的那么诡异做什么?”转头看一手托着下巴看着他们三人讨论的李治问道“陛下的意思呢?”
    “联已经将此事交与你等,不必问联。”李治咧嘴一笑道。
    “都什么态度?”麦仲肥低声嘟囔一句后,对李治与李绩一拱手道“既然陛下与司空不反对,那就这样吧。”
    “仲肥!你还没说出兵几何,火器需要多少”李绩依然一脸古怪笑容地说道。
    “哦,我疏忽了。子母火炮二十门,子镜一千枚。手雷二万枚,火炮所需炮兵七十人,掷弹兵二千,从长安出府兵一万,兵部尚书、右骁卫大将军席君买统带,鸿驴卿、右屯卫大将军萧嗣业为辅限一月内到达辽东,与东夷都护程名振汇合。云、沧、平、营四州招募的四万甲兵立亥开拔增援程名振。”麦仲肥把自己刚才考虑的设想一一道出。
    麦仲肥又想了想后补充道“一月后到达已至深秋,还需要多带冬装,严防接下来的寒冬。”
    “此路军的行军路线呢?”李绩又问道。
    “李老头这是要做什么?怎这个也要我说?这不是领军将军的事情吗?”麦仲肥暗自纳闷。看了席君买一眼,席君买一乐,却不说话。
    “我觉得此路军应在登州上船,在卑沙城补给后由水路直抵鸭绿江口下船与程名振所带之军汇合。”麦仲肥按照印象里的地图说道。
    “呵呵,如果仲肥是统军之帅这样走的话恐怕两个月也到不了鸭绿江口。”李绩呵呵笑着说。
    “哦?”麦仲肥惊异地问道“还请司空指点。”
    李绩一笑对席君买道“君买,你来说。”
    席君买一拱手笑着对麦仲肥说道“阁老你这是想当然了。须知这不是镇北骑军的千里奔袭。且不说大军随行粮草抬重有几何,单单阁老所言火器的运输就是一个庞大的车队。如果按照阁老设想行军,真的是二个月也到不了前线。”
    “对啊!自己确实没考虑到这炮
    ”麦仲肥暗自懊恼。
    “君买,你说说你的行军方法。”李绩淡笑着对席君买说道。
    “司空,我是这样想的,事有轻重缓急。现在程名振那里压力太大,需要快速支援。可将长安出兵分作两部分,按照阁老所言两千掷弹兵只需在马背上安放褡裢每人携十枚手雷与三千轻骑为先军,快速驰援辽东,其余人等与抬重随后缓行。按照我的预想,三千轻骑与马背上的两千掷弹兵到达我军营寨时,四万新募甲兵也差不多同时能够到达,这样一来,程名振不但有了足够的防御兵力,甚至已经可以反攻敌军,等后续炮兵抬重等到达时正可用于野战、攻城等事项。”
    李绩捻须笑道“仲肥可明白了?”
    麦仲肥对两人拱手“仲肥受教。”当个领军将领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各个方面的调动,沿途运载工具的运载能力,甚至行军的脚程都要考虑进去。既然此非自己长项,还是藏拙吧。自己还是安心在内政方面做出贡献。
    李绩转头对李治拱手道“陛下!,臣等已经拟定,还请陛下下诏实施。”
    “嗯!好。仲肥,就按照刚才你们所言拟诏吧。”,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41章 金融改革
    二正二年十月,外府国库度变尚书卢承庆漏失禁语心典州刺史。度支侍郎黄飞鸿接任尚书一职,原睦州刺史张怀化三季考核皆为优,调任回京麦仲肥表奏其为度支侍郎。
    同月高宗下诏:长安、洛阳两地开始试行银票制度,财帛仍可通用一年。一年后除了铜钱仍然为流通货币外,帛不再作为货币使用,代之以度支衙门所印制之银票。一时间民间帛与铜钱比率大跌,帛被大量抛出。铜钱被大量收藏,以至于市面无钱可用,甚至出现以货易货现象。更有甚者,很多“聪明”的人家为了保值,纷纷将手中之帛运到外地购买粮食,一时间粮食的价格开始大幅上升。
    就在手里存有大量贬值的帛的人家懊悔不已时,度支衙门再度出台政策,以帛兑换现有市值同等价值的银票。自布告发出当日,兑换点应者寥寥。
    人们都不相信那小小一片纸就等同于一匹白绢的价值,绝大多数人都在冷眼看着事态发展,随即出现的一系列事情令他们有些坐不住了。
    金融改革本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对于这些出现的问题麦仲肥虽然早有预见,但其他人却没他这样沉稳。
    李治紧急召见始作俑者麦仲肥与度支尚书黄飞鸿,户部尚书王玄策、度支侍郎张怀化已及另外一个度支侍郎历史上有名的上官仪。
    上官仪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兼涉猎经史,善属文。唐太宗贞观元年,八岁的上官仪被时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的杨仁恭看重,举荐赴京师长安参加科考,一举中的,诏授弘文馆直学士,贞观二十年累迁秘书郎,高宗继位,为秘书少监,永徽五年任度支侍郎。
    李治见到所有人到齐,一脸忧色地说道“如今长安、洛阳两地及其周边,米粮价格猛涨,市面无钱可用。长此下去恐生事端,众卿有何应对之法?”
    “启奏陛下,此皆暂时事态,陛下勿忧。”度支尚书黄飞鸿首先出言安慰李治,虽然早得麦仲肥解说,但事态的发展如此迅猛,他心里也有些忐忑。
    张怀化网接手度支事宜,故没有说话。王玄策早就与麦仲肥仔细商议过应对事宜,故也不说话。
    见其他人都不说话,上官仪站起来道“陛下!当初臣就不赞同如策。盖因史无前例。钱帛通行久远。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之时,焉能说改就改?如果陛下一定要发行那个银票,依臣之见,一来加大铸造铜钱力度。大量投放市面。二来,以以前之原价回收众人手中的帛财,借此安顿民心。至于米粮价格大涨之事,陛下当诏谕地方官府开官仓平抑。”上官仪说完冷冷地看了麦仲肥一眼。
    李治缓缓点头,转头问麦仲肥,“仲肥,你如何看待当前状况?”
    “陛下勿忧。铜钱不可大铸,恐引起大幅贬值。长安、洛阳两地目前市面无钱可用,并不代表以后也无钱可用,如今周边各国亦在使用我大唐制钱,货币总量足够。出现目前情况此皆是囤积所致。米粮价格大涨同样是囤积引起,盖因从古到今一直是以米粮作为货币潜在支撑。其为保值大量囤积米粮,造成当前米粮价格大涨”
    “等等,等等。仲肥所说之贬值、货币总量、保值这些都是什么意思?”李治一头雾水地问道,其他人也在好奇地望着麦仲肥。
    “这咋。”麦仲肥心里暗笑小这些术语现在他们还不懂。“陛下。贬值的意思就是,呃!打个比方吧,在此以前长安市面上一文铜钱可以买两咋。烧饼,但现在因为铜钱被大量囤积,如今一文铜钱应该可以买到三个烧饼,但又因米粮也被大量囤积。长安市面上一文铜钱依然可以买两个烧饼。这就是等值。如果按照上官侍郎所言,加大铜钱投放后。米粮却没有得到有效平抑。接下来就可能会出现两文钱才可买到一个烧饼。这样就叫做贬值。”
    “那不是挺好?这样百姓手里不就有更多的钱?”李治还是没转过弯辆
    “陛下,以前一文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四文才能买到,即使手里钱多了又有何意?”王玄策插嘴道。
    “哦,是这样!那我们先抑粮价,这样一文铜钱不就可以买更多烧饼?”李治想了想后兴奋地说道。
    “话虽如此,但这样一来。其他货物依然保持原价,农夫可就吃大亏了。陛下须知“谷贱伤农。啊!”麦仲肥抚须轻叹道。
    “哦,原来如此!”李治感觉有些头疼。这其间还有这么多道道。不光是李治,就连上官仪也在低头消化麦仲肥所说的话语。
    沉默了一会后李治问道“仲肥。依你之见,当前该当如何处理此事?”
    “陛下!银票发行既是以国家信誉做担保,臣以为当让我等朝中大臣带头将家中的帛财兑换银票。有了我等带头,方能体现出国家信誉。民众皆有盲从的习惯,由此当可带动此事顺利进行。”麦仲肥停顿下来。抿了一下发干的嘴唇。
    李治见状急忙让内侍给几位止茶。麦仲肥谢过后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后继续说道“此事臣早已经预见到了,漠南运粮的车队以及船队应该在这几日即可到达长安。但光以漠南一地之粮恐难成事。还请陛下下诏从南方调粮,走水路进京,以平东、西二京之粮价。”
    “哦,但粮价平抑后,那万一出现仲肥所说伤农一事该如何处理?”
    “陛下!粮价之所以高是因为囤积,如今长安、洛阳各商铺已经不敢再收帛财,即使想买粮囤积也只能用铜钱交易,这样一来囤积铜钱之事已经化解,自不必担心市面无钱可用。这也牵扯到了货币总量这件事情。”
    麦仲肥淡淡看了一眼上官仪又说道“我大唐每年所铸新钱有数。总体所铸铜钱的总数就是货币总量。如果再加大铸钱数量,那只会加剧囤积,甚至会出现私铸现象。
    就如汉末的时候一样。”
    这时候的上官仪已经额头见汗。通晓史实的他怎么能不知道汉末的中央为了填补空虚的国库,大量铸造铜钱。上行下效,各路诸侯也纷纷效仿中央,以至于物价一日数变,再加上官服横征暴敛弄的民不聊生。最终出现黄巾暴乱。
    其实麦仲肥敢在长安与洛阳进行金融试点改革,完全得益于当时的通讯落后。即使发生上述事情,也可由远地调粮入京,来平稳粮价。如果通讯发达,全国同时暴涨那他也就只能干瞪眼了。    长安与洛阳作为都城所发生…知二节叉是其他城市披仿的对象,只要能在长安与洛阳讽然瑰川,其他城市自然会紧跟中央步伐,那银票取代帛财也就顺利完成。
    “哦,也就是说调粮入京后。待粮价平抑,囤积的铜钱也就没有了囤积的必要,是这样吗?还有一事,收回的帛该当如何处置?”李治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这大量的丝织品可不好处理啊。    “不仅如此,经此一事,更能让世人了解银票的功用。至于回收的白绢,卖!能染色的染色,不能染色的就卖白绢。”麦仲肥一脸平静地说道。
    “这,正如你所说,各商铺皆不敢收受帛财,那卖给谁?”李治一愣后问道。
    “不能卖给国内,如此巨量的白绢,一旦上市会严重打击蚕农和我们的丝织业。
    只能出口倾销,哦!只能卖给周边国家,吐蕃、大食、拜占庭、吐火罗、只耍商队能到的地方都可以,越远越好,用来换取我大唐没有的或紧缺的货物物资。”
    “这量可是不小啊!”上官仪低声嘟囔了一句。
    “这世界上可也不只是有亚洲啊!”麦仲肥同样嘀咕了一句,引得包括上官仪在内的所有人等都是一愣,莫名地看着麦仲肥,麦仲肥却把脸一转看着上面坐着的李治。
    “既然此事你已经有了妥羔解决办法,仲肥你就全权代联处理此事。千万别引起大乱才好,否则联饶不了你。”李治已经放下心来,脸上带笑地说道。
    接着对另夕小四个人说道“此事联已经全权交给麦卿处治,你们要配合好麦卿,此是关乎民生大事,切莫懈怠。”
    “臣等遵旨!”众人一起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