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打飞机-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美军航空兵的机群不请自来,让地面地美军喜出望外,除了欢呼声外美军士兵们甚至还吹起了口哨。
    这时,德军刚展开的装甲部队,想向后退也来不及了,唯有加速向美军部队正面冲去,只要一进入车载炮火的射程,就能沉重打击美军的地面部队。
    轰炸机群轰炸地面装甲部队或许见多了,但战斗机群轰炸机地面装甲部队在二战这时还不多见。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军地装甲指挥官多少有些大意,以为能够强行冲过这一段距离。
    “我是飞天侠,所有人注意了,挂装了反装
    炸弹的飞机攻击敌装甲部队,挂装了杀伤集束炸弹的敌步兵部队。”当72美军战斗机组成地机群,从萨尔地区各处飞来,并在空中组成五路纵队战斗队形后,约翰。米歇尔上校下达了进一步的战术命令。
    俯冲而至的美军战斗机群,从战场的左侧翼飞来,向刚展开步坦结合突击队形的德军装甲部队及机械化步兵,实施了大面积的轰炸。或许这是集束炸弹这种新式武器第一次大量地在二战战场上使用,甚至连机群指挥官约翰。米歇尔上校,也是抱着不防一试的心态来实施轰炸的。
    德军的车载高射机枪并不多,防空的力量谈不上强大,而且美军的重型战斗机在空中俯冲下来时,速度比轻型的战斗机快一些,更有利于规避地面的防空火力。
    率领机群俯冲而下的约翰。米歇尔上校,逐渐看清楚了下方敌人分布的情况,德军投入正面突击的兵力还真不少,估计最少有一个装甲师及一个机械化步兵师,这些兵力完全展开后,在开阔地段所占地面以平方公里计算。每辆坦克之间大概相隔50米,装甲运兵车及卡车的距离则要紧凑一些,通常是两三辆坦克后跟随着好几辆装满步兵的运兵车或卡车。
    在控制战斗机俯冲下降到距离地面500以下时,没有太多的犹疑,约翰。米歇尔上校便按下投弹开关,把两个装了杀伤集束炸弹的弹箱扔向了下方德军运载步兵的车辆队伍上。两个弹箱在空中扔下来后,爆炸开来,从中又释放出了大量的子炸弹,天女散花一般。每个炸弹的大小就像饮料罐大少,每个弹箱的数量众多的子炸弹落在地面上覆盖了将近三百平方米的面积。而每个子炸弹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一个步兵地雷的威力,大量的子炸弹先后爆炸所产生的威力是令人吃惊的,所覆盖的范围之内的德军装甲运兵车及卡车,根本没有躲避的可能,转眼间便被炸弹爆炸产生的气浪及弹片所淹没,德军步兵伤亡遍地。
    “呵呵,真残忍啊。”投弹并拉升后,约翰。米歇尔上校巡例向地面观察了一下,以确认轰炸的效果。子炸弹大面积的杀伤力,给予德军步兵以沉重打击。车辆翻侧,人员伏尸,血与火交织成一片,这比使用燃烧弹有过之而无不及。
    约翰。米歇尔上校驾驶战斗机在战场上空略为盘旋了一下,看看其它飞机轰炸的效果,这让他对于这种新式的弹药,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最后不得不承认航空兵司令蒙特将军一直鼓吹的战斗机多用途作战,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不是可能。
    —
    挂载了反装甲集束炸弹的美军战斗机,对德军的装甲坦克车的轰炸,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大量的子炸弹爆炸后,释放出了无数的菱形破甲弹片,对于轰炸范围内的敌军装甲车辆上的薄弱位置,如覆带、发动机、炮塔等位置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大部分遭到轰炸的德军坦克,都被打瘫在地面上,被迫进行紧急的战场维修。这和用常规的穿甲弹所起到的效果有所不同,反装甲集束炸弹更注重的是对装甲车辆的破坏而不是摧毁。
    扔集束炸弹一枚就能覆盖两三百平方米的面积,美军战斗机群七十多架飞机,所投下的炸弹,几乎覆盖了整个开阔地段,给展开战斗队形的德军部队予沉重打击。尤其是对德军的步兵单位打击,更是致命的。
    “报告司令,远程护航战斗机群已经成功击退了前来拦截的德军战斗机,第21号重型轰炸机群正在对德国纽伦堡市周围的交通实施爆击轰炸作业。”就在美军的第61号战斗机群对德军实施轰炸的时候,美军深入德军境内的机群,又有新的军情通过无线电报告到巴黎的美军航空司令部的作战指挥中心。
    “真希望我们这次大规模的打击,能刺痛德国空军的神经,毕竟我们需要同德国空军来一场正面的较量,才能达到我们最终的目的。”蒙特对于这样的军情报告,多少有些不以为意,在他的认识中,德国的空军不可能像现在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可惜现在的德国空军,有点像以前的日军联合舰队,他们不见得就会主动和我们来一次决战。”弗朗西斯少将耸了耸肩膀,表达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无奈。
    正文 第三百章 挫败纳粹最后的反击(一)
     更新时间:2009…2…1 19:45:19 本章字数:3308
    “当我们的轰炸机,每隔三天或者一个星期,就飞到德国首都柏林附近轰炸一番,德军的飞机想不与我们决战都不行了。”蒙特手上的香烟燃尽了,他又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根精装的古巴雪茄,慢慢拆开包装叼在了嘴里。
    “难道司令想近期就组织力量轰炸德国首都柏林?”弗朗西斯少将掏出自己的打火机给蒙特点燃了雪茄,对于蒙特的习惯他是很了解的,每当蒙特拿雪茄来抽的时候,必定是要思考重要的问题,而这次还拿出了前段时间在英国当总统特使时由英国国王赠送的珍贵的古巴雪茄,肯定又有什么大的计划在蒙特的心中酝酿着。
    “柏林嘛,是一定要轰炸的,盟军地面部队办不到的事情,就让我们航空兵来完成。”蒙特半眯着眼,吸烟吐烟圈看着烟圈慢慢升上天花板消失不见后,才点了点头说道:“要么不炸,要炸就要炸得轰天动地,不能像从前那样小打小闹。希望12月中下旬的时候,也能出现一段天气晴朗的日子。”
    “如果‘破坏王’计划在11月份和12份都能顺利实施,那么德国的国力将会被严重削弱,到时德国的军事实力就会出现萎缩的现象,那么就能为重点轰炸德国首都柏林,创造出有利的条件。”战争中的各种因素就好比连环套,有一才有二,有二才有三,反过来亦然,而‘破坏王’计划正是蒙特想出来的敲断德军战争机器连环。针对德国交通网络实施切割的战略计划。计划一但成功,不仅德国首都柏林其它的德国大城市都将会被孤立。
    空中绞杀战略,正是专门针对如德国、日本这些自身工业一体化程度极高,本土面积又不大,缺乏战略纵深的国家而设计出来地。一体化程度高,那就意味着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自给自足,本土面积不大,那就意味着必须高度依赖密集的交通网络。这样的国家对外发动侵略会很凌厉,但反过来遭受侵略时就难以持久。如果把空中绞杀战略用在苏联或者中国上,那根本无多大作用。用在德国及日本身上却是有奇效。
    盟国航空兵对德国齐格菲防线的密集式大轰炸只是持续了两天,出动飞机数超过5架次,向沿线德国总共投掷了超过1。5吨的各类炸弹。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德国西线的守军被没有就此败退,坚固异常的齐格菲防线筑堡地区仍然屹立在法德边境线上。除了中路的巴顿将军的部队向前推进了60公里,一举解放法国全境外,北路及南路地美推进了几公里,最后美军的所有部队真正的兵临齐格菲防线,和堡垒地区的德军一直相持着。对于美国陆军来说,这是一次战略上的挫折。妄图一举突破齐格菲防线的计划落空了,陆军中甚至还产生出了悲观的情绪。认为就算再过几个月也难以突破天堑一样的齐格菲防线。
    “其实美国陆军的功绩也不能因为没有突破齐格菲防线而被抹杀掉,最起码巴顿将军的部队还是歼灭了大量地部署在齐格菲防线外围的德军有生力量。”佩斯特少将向蒙特报告这些最新地军事情报的时候,已经是12月5的美军航空兵司令部早餐会上了。
    “根据我们的空中侦察及从陆军的战报中统计得出,在过去的三个星期中,德军部署在齐格菲防线中路的十个师的兵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巴顿的部队俘虏了6德军,相当于5…6个师地兵力,在我航空兵的协助下巴顿的部队还歼灭了德军5师的兵力,也就是说德军在短短三周之内就损失了超过10个师地兵力。”佩斯特少将向在座就餐的航空兵将领们详细地读出了11月份的战况报告,应该说佩斯特地这比较客观全面的。虽然战线没有取得突破,但是一下子损失10个师对于德军来说也是沉重的打击。
    “这样的胜利算不上什么,相反,这样的切肤之痛对于德军高层来说。或许会引起他们高度的重视。狗被追急了也会跳墙,德军或许会反咬一口。”蒙特用热毛巾擦了擦嘴角的奶油,环视了一下自己的这些参谋官们。“在我们的航空兵还没有正式轰炸德国首都柏林之前,我不希望见到什么意外。对德国南部地区的战略轰炸必须加紧进行,尤其是德国柏林至捷克布拉格至奥地利维也纳至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铁路主干道,必须作为未来一个
    战略轰炸的重点。”
    “是的,司令,我会尽量安排更多的重型轰炸机前往轰炸从德国通往巴尔干半岛的各条主干道,不让德国人得到哪怕一滴巴尔干的石油。”这三个星期来,航空兵可没有闲着,“破坏王”行动已经全面展开,除德国首都柏林外,几乎所有德国的大城市周边的交通网络都遭到了盟军航空兵的破坏式轰炸,铁路公路机场码头河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及空中步雷。可以不无夸张地说德国本土内的交通已经出现了混乱及瘫痪,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出现了补给品不足的情况,而不得不实行各种物资的配给制度。
    面对西线严峻的局面,德国纳粹高层终于在希特勒遇刺后的各种权力倾扎的内斗中平息了下来。希特勒让冯。龙德施泰特重新担任西线司令官,也让戈林重新担任德国空军司令。希特勒正策划一次孤注一掷的大规模战略反击,而盟军的部队却对此所知不多。
    “报告司令,根据这几天来侦察机的空中侦察汇总的情报分析所得,发现德军正在向罗尔河东岸阿登山区突出部,不断调集军队,其中包括装甲部队,具体兵力数量有待查明。”12月12日,佩斯特少将再向蒙特汇报了新的军情。由于美军牢牢地控制住了制空权,因此德军部队的调度都选择在夜间进行,美航空兵司令部的情报部门,只能靠侦察机在白天时得到的航拍资料,根据不同时候照片上地面留下的各种痕迹,推测出德军的最新动向。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分析手法,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对这些地面痕迹进行归类分析,才能得到有用的情报。(这种分析法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嗯,虽然还不能确定具体的情况,但是一条值得注意的情报。德军反击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蒙特把佩斯特呈递的情报资料仔细地看了一遍,拿在手拍了拍说到:“这样吧,把这份情报资料转给作战部,让威廉少将据此制定出一但德军实施反击的应急方案。”蒙特把情报递还给佩斯特后又说到:“为了稳妥起见,把这份情报资料向友军地面部队的各个集团军司令部都转发一份。”
    —
    “好的,我这就去办。”作为情报人员,对于上司能够重视自己的情报分析结果,这是所有情报人员乐于见到的事情,这样才能证明情报人员的价值所在。佩斯特少将结果情报资料就去办理蒙特的指示。
    可惜的是,盟军的地面部队决策部门过分依赖“超级”情报系统,而对于来自美航空兵的侦察分析报告不够重视。事后以布莱德雷等一众将领都懊悔不已,唯有蒙特的密友巴顿将军比较重视一点。
    在德军实施大规模反击之前的几天,美军航空兵部队继续按照蒙特的指示命令,对德国通往巴尔干半岛的铁路及公路主干线,进行了上千架次的重型轰炸机密集重点打击,毁坏了沿线的大量路轨车站及仓库,至使这条关系到德国命运的交通大动脉,多处地段陷于瘫痪状态。以此为标志盟军的战略大轰炸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也加快了希特勒命令德军发动最后反击的时间,昔日强大的第三帝国,在盟军的空中绞杀战略下,成了一个千苍百孔的垂死之人。
    12月17日拂晓,盟军侦听到德军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