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首东顾-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印度这个国名在唐玄奘的书中就有了这个叫法,大家也就没什么异意,而且是刘镇宇指定的,自然欢迎。
    不过大家没想到的是河阳的选定是高晨一手策划的。当日刘镇宇只是要求当南循国新立国后,首都必须搬到新统治中心去,以保证对新领地的消化和巩固。高晨看了半天地图,终于发现位于五河流域腹地,离信度河和恒河流域都不远的拉合尔。
    这座婆罗门的重要城市,历史悠久,是五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在石忠国进驻清剿残余敌对势力时,这里的贵族和相互勾结的婆罗门寺院首当其冲。北宜国王石忠国在这里可没有那么多顾虑,下起手来是毒辣无比。
    石忠国将河阳(原拉合尔)城连同五河流域其它的贵族和婆罗门寺庙僧人杀得干干净净,由于他们是普拉蒂哈拉王国的中坚分子,所以他们的灭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其它势力在投入新主子的怀抱时,对于这个敏感的问题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石忠国在五河流域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临了拍拍屁股,抬腿就走,自顾自地找薛裕要“辛苦费”去了,把五河流域甩手丢给高晨。
    高晨等五河流域的贵族和寺院势力被横扫一空、赶净杀绝后,毫不犹豫地把他们的土地尽数没收。然后蜂拥而至的南循国受封人等,将这片富庶的土地占据了三分之二,其余挑剩下的土地就给了恒河流域的归附贵族们。
    现在整个南循国的领地情况如下,除去原吐火罗老领地,信度河中游地区是“革命起家”的原奴隶和平民,对“解放”他们的南循国是坚决拥护,对新来的新教也是好感多多,毕竟以前那些地主老财都是打着婆罗门教的旗号来欺压他们的。在新教传教士的耐心开导下,信度河中游百姓们开始深刻认识到了婆罗门的“反动性”和“腐朽性”,饱含热情地投入到了新教的天地。这里成了新教发展最快的地区。
    而信度河下游,自从高晨将原来的拉杰普特贵族的土地收走大部,分给南循国过来的居民贵族后,很快新教势力就占据了优势地位。
    信度河上游地区,这里原本就是一个宗教纷乱的地方,加上健驮罗等国铁心加入南循,这里和五河流域成了新教最有潜力的地方。
    其实大家都明白,新教在信度河流域蓬勃发展是由于这里是一个多种宗教混战的地方,伊斯兰教,佛教,婆罗门教在这里来回地拉锯,搞得这里的人们都不知道信谁了。表面上这里是婆罗门教占优势,但是现在的婆罗门教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信仰体系,只是依靠百姓普遍的神话信仰和语言习俗才占据强势的。这种强势相对于后世那些狂热的印度教来说,实在是弱太多了。而且作为婆罗门教的基础,寺院的势力虽然强大,拥有众多的土地和奴隶,但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左右局势的地步。(印度教的寺院从授地制盛行(6世纪)时起就开始拥有土地。后来数百年后,印度教寺院逐渐在土地、商业、财政方面具有雄厚实力。8世纪的商羯罗(788~820)创立了吠檀多哲学,恢复了佛教之前的对梵天的信仰,完成了婆罗门教的思想和信仰的系统化。多种有神论教派由此派生。信奉湿婆神者为湿婆教派;信奉毗湿奴神者为毗湿奴教派;统称印度教,从而印度教从一个神话宗教-婆罗门教转换为拥有精神信仰和世界观思想的宗教-印度教。印度教寺院为培养婆罗门种姓子弟的最高学府,成了印度教的重要基础。重要的寺院管辖大片地区,主持定期宗教集会,沟通各地信息。8世纪起印度教湿婆派寺院特别强盛。9~10世纪寺院拥有武装,以首陀罗种姓为兵丁。印度教不仅是中世纪形式的宗教,而且是区域王国的政治经济支柱。)
    在这种局势和环境下,世俗政权的变化比宗教的变化要有力的多,影响也大的多。铁血的手段和贵族成分的改变很快就让信度河地区的信仰发生了巨大改变,迅速走上了新教化的道路。
    而五河流域,不可否认,婆罗门的宗教和世俗力量要强大的多。但是石忠国在这里的屠杀让婆罗门的元气大伤,而且这场针对婆罗门势力的屠杀是掩盖在政权交替,反叛与镇压反叛的旗帜下,对于远远不能压制世俗势力的婆罗门势力又怎能去抵抗这种在世俗斗争中最残酷最高级的斗争下的屠杀呢?
    当来自南循国的新教徒踏着婆罗门贵族和僧侣们的鲜血来到这片土地时,剩下的贫穷的婆罗门教徒们还在颤抖,这时突然有人宣布,出于对新教的尊重,现在已经是新教领地的五河流域废除一切奴隶制,所有的人都有权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幸福。
    在这些激动人心的口号和行动中,贫穷的婆罗门教徒和贱民们发现自己似乎已经翻身可以正正堂堂做人了,但是他们又发现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他们依然没有足够的土地,因为大部分土地都已经成了那些新教徒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他们只好去那片熟悉的土地上耕作,不过这次他们不是去做牛做马,而是去租种,在交完租子后,他们发现这个生活头一次还过得去。
    在南循国的新领地里,恒河流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这里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的起源地,也是它们的圣地。现在佛教在墙外开地茂盛的很,而在这个地方却完全被婆罗门教压制了。面对恒河流域异常强大的婆罗门教势力,高晨抛出一个尊重各地的宗教习俗,得到了恒河流域上上下下的欢迎,他们看到自己的利益和信仰得到保证,也就心满意足了。却没有看到新教徒们在这个借口下,巩固私人财产,尚武参军,掠夺财富和土地,迅速膨胀起来。
    让新教势力占据了信度河流域和五河流域后,高晨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提出,汉语是新的印度王国的官方语言和文字,但各地的方言允许继续使用。
    然后是对贵族的分封,高晨以国王薛裕的名义授于他们土地的占有权,部分税收的征收权,以及自己领地的军队的组建和指挥权。国王保留了各封地的一半多的税收征收权和彻底的司法权。而数十个重要的城镇、要道和大片肥沃的土地成了国王的直接封地,国王凭借各封地的另一半多税收和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毫不费力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加上前面的司法权,国王完全可以压制和控制各封地的贵族,实际上维护了国王对各地贵族的统治权利。
    各地贵族必须效忠国王后才能保证自己得到国王的授权去行使在自己封地的权利,最重要的义务是响应国王的号召,带领自己组建的军队,成为国王的军队,去镇压和抵抗反对国王和入侵这个王国的敌对势力。
    而在平时,各地的贵族可以向国王请示后,再分封自己的部下,形成一个金字塔时的组织结构。在广大的平民上面是一层比一层人数少的贵族,最后的塔尖是国王。
    对于印度王国的****政府,高晨仿照大唐官制设置了六司,分设四十六名大臣,掌握着印度王国的财政税收,司法,商贸和交通等政务。而军队另成一系,由将军们分别统领,直接接受国王的指挥。
    高晨还宣布,所有的贵族必须派出自己的子女去到河阳学习,这里建立了一座仿照大秦学堂的高等学堂,不过只是教语言、文学、哲学等一些文科类东西。
    高晨还借口保护各“少数民族”,开始了人口调查,按照语言的区别开始划分民族,这些名字稀奇古怪的民族多的有数十万人,少的只有数千人。高晨要求各民族按族聚集居住,不得混住,汉语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允许流行,而贵族主要按照这些民族来分封。
    而已经退居到北天竺喜玛娜雅山地区的佛教却受到了保护,开始在王国的暗中支持下开始顽固地同新教一起向南亚大陆发起新的宗教征途,同婆罗门教开始数百年的争斗。
    这个非常奇怪的政治体制在高晨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后,终于建立起来了。而这一套体制在印度王国建立后,随着它的扩张和发展一直延续着,只是在一些细节做了许多修改。一直到数百年后,这个雄霸南亚大陆的王国土崩瓦解,分裂成数十个信仰不一样,讲不同语言却能用汉语互相交流的国家时,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抨击这个制度是阻碍南亚大陆统一的最大障碍和枷锁。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南亚大陆的民族主义运动已经如火如荼,互相仇视厮杀,不可能再统一起来了。有学者感叹道:从这个制度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南亚大陆的分裂。
    兴平四年六月十六日,薛裕在河阳举行隆重的立国仪式,在大唐、大秦、北宜等国使者的观礼下,薛裕正式宣布印度王国建立,上千名贵族向薛裕国王宣誓,永远效忠于国王和王国。
    在参加完印度王国的立国仪式后,筋疲力尽的高晨和王继业一起,率领骑士团自回大秦。
    早在二月份的时候,在德干地区大闹天宫的王继业知道拉喜特拉库塔国王调集大军来围剿自己,毫不畏惧,利用自己强大的机动力同拉喜特拉库塔**捉迷藏。王继业不同拉喜特拉库塔**接战,只是四处兜圈子,一路上“打土豪,分田地”,搞得是轰轰烈烈的。最后王继业发现自己的部下抢的财物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机动力,意识到该走了,然后虚晃一枪,把拉喜特拉库塔**吸引到东边恭寓驮(今印度阿斯卡),而后从从容容从西边的秣纳婆(今印度的达尔)渡过耐秣陀河,北上回到恒河流域,留下一片满目苍凉的土地,自此拉喜特拉库塔国元气大伤,在花了五年时间和无数物力财力才平息这场突如其来的内部变乱后,拉喜特拉库塔国对于重新加入到北天竺争雄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最后被印度王国征服。
    七月二十二,高晨、王继业和三千六百四十名骑士团回到了建昌,但是刘镇宇不在那里,他已经去了威海,他正在关注着大秦新的强大巨兽-海军。
    听完匆匆赶到威海的高晨报告自己的全部行动后,刘镇宇在地图面前沉思了好一会,最后说道,“我知道你的想法,分封贵族,保护和扶植少数民族及佛教,这些都是分裂的前兆。这些有强大实力的贵族,自己的臣民语言习俗和信仰都不一样,一旦印度王国的国王失去了对这个国家的控制,那么这个国家想不分裂都难了。你做的对!”
    刘镇宇坐到了椅子上,看着地图悠悠地说道:“这么大块地盘,够薛裕一家子打好几代人了!看来实现香料航线短时间里是不可能的了。可惜,这条航线在我手里完成不了!“
    这时高晨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以前我们是为了开辟香料航线而支持薛裕征服天竺,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是短时间里不可能的,不知我大秦还能得到什么?”
    “市场,一个数千万人口的庞大市场,我们大秦有无数赚钱的东西,可我一直在限制我们大秦向大唐大量出口,你知道为什么吗?”
    “陛下,我清楚,由于我们大秦的优势,谁跟我们大秦做生意,就跟遭到抢劫差不多,时间一长,该国就会吃不消,经济就会崩溃。”
    “是呀,我们要永远要记住,大唐是我们故国家园,任何对于大唐现在或者以后有危害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做。”
    刘镇宇直视着高晨说道,看到高晨点点头,继续说道:“但是我们必须要照顾大秦的利益,没有大唐这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就另找一个不比大唐差的市场了!哈哈!”
    高晨继续点头道:“是啊,天竺人口众多,而且富庶无比,黄金、宝石等宝物比比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大秦商人,这些不流血的军队,去掠夺那里的财富。不过薛裕国王那?”
    “是啊,薛裕是个不错的人,忠于我们和新教,不过不用担心。天竺的实力足够我们掠夺上百年的。薛裕和他的儿子,孙子估计都不会和我们产生矛盾,反而他们还享受着开僵扩土的荣誉。不过过上百年后,印度王国的统治者,薛裕的后代还同他们的祖先一样和大秦和睦友好吗?天知道!我们只能考虑大秦现在和将来的利益,其余的只能交给天主了!”
    说到这里,刘镇宇沉默了,许久不再说话,而高晨也不敢开口,一直在那默默的等待着。
    “其实支持薛裕攻略天竺还有一个原因,你知道吗?”刘镇宇又开口说道。
    高晨思考了一阵,谨慎地摇摇头,“陛下,臣下愚昧,不知道。”
    刘镇宇指着地图说:“你再仔细看看,看出什么来了吗?”
    高晨使劲看着地图好一会,似乎看出一些什么,但还是象一艘努力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怎么也撕不开那道迷雾。
    “明年,石忠国会率北宜军和大唐安西道联手,彻底解决大小勃律国,石忠国要人,大唐要地,彻底切断吐蕃同北宜、印度王国西北部和安西的联系。而在今年春,大唐太子临殿下亲临陇右,指挥李晟、浑⒙盱荩猛罗僖饣崦耍穹逋虼缶痪偌呙鹆送罗蛉寺恚罗奁罩簧矶印O衷谔拥钕滦耸ね艋氍{守陇右,派李晟节度剑南,马燧节度岭南,开始屯兵聚将,准备对南昭一战。我去年送去强弩五万把,箭百万支等一批军资,加上我大秦传授的那些技术,我想大唐在武器军械上占绝对优势。加上李晟、马燧两大名将谨慎用兵,而太子殿下也不会胡乱指挥,干扰军令。在南昭这种险恶之地只要步步为营,不出两年,南昭肯定降服,而大唐军队还可以南推到文单城(现在的万象城),可以和交州(今河内)的安南都护府连成一片了。”说完这些,刘镇宇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看着高晨。
    而高晨此时完全明白了:“我明白了,陛下。我们支持薛裕的印度王国继续向东推进,吞并帕来王国,到时从信度河到加秣楼波(今印度的高哈蒂)就全部都控制在印度王国手里。当吐蕃赞普一夜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大唐和它的属国全部包围了。”
    “是啊,吐蕃一直倚仗它的地势之利,不畏惧别人对它的进攻。既然它是一个硬邦邦的核桃,我就把它好好地捂起来,直到把它从里面捂烂为止。我们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把吐蕃围个结结实实,不准一只牛羊出来,也不准一粒粮食和一片茶叶进去。虽然是围不死它的,但是对我们又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这种全方位的围困造成的心理损害更大。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我们就围上二十年,就凭吐蕃那么恶劣的环境和生产条件,我就不信它不会象一颗熟透的果子落入大唐的手里。”
    听到刘镇宇几乎在那咬牙切齿,不由地为吐蕃难过。也许只有刘镇宇这样的人才会想出这种疯狂的计划,的确,这个计划也许在实质上没有什么用途,只是人为地造成走私的难度。但是这种举目四顾都是敌人的处境的确对人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很有可能吐蕃就会因此而内乱,从此衰落。
    刘镇宇定下神来,指着高晨带来的薛裕的信说道:“薛裕在信中说道,他会和他的两位夫人来建昌过一个热闹的新年,实际上他是想来拉军援的,好准备继续东出征战。”
    “我们出武器和军官,薛裕出人,就让这个印度王国开始征服南亚大陆的征途吧!”刘镇宇挥着手,大声说道,而在旁边的高晨几乎已经看到了南亚大陆的金戈铁马,狼烟四起了。
第十八章 初航
           刘镇宇很快发现自己的神情有些异样了,不由地对高晨轻轻一笑,回身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他觉得口有些渴了,端起茶狠狠地喝了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