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宅行天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哲眼角一抽,点了点头,谁说古代人要送人东西就非得送来着?这下好……
    “此事守义也勿急!”郭嘉笑着说道,“居地之事嘉等人自会相助,此前守义可居于嘉处。”
    “甚好!”戏志才抚掌大笑。
    众人笑谈几句,交情顿时深厚了几分。
    “诶?”郭嘉正举碗喝酒,忽然停下说道,“嘉为何感觉此酒未及方才味美也!”
    戏志才苦笑说道,“莫非奉孝还想如方才一般?若真是如此今日我等都不得饮,皆被守义一人独享也……”
    荀彧疑惑不解,戏志才遂将方才之事相告,荀彧听了暗暗称奇。
    “如此我等便不言学识!”郭嘉得意地说道,“我等言志向!善者且饮,若是不善……嘿嘿……”
    “志向?”戏志才摸着下巴思索片刻,顿时对江哲笑道,“此回某必然不会弱于守义!”
    “志向?也罢!”荀彧微微一笑说道,“彧之志向乃是辅佐皇室,振兴大汉,恢复我大汉朝武帝辉煌!且叫那些外藩贼子,皆不敢进犯我朝!”
    “好!”众人皆大声喝道,荀彧满饮一碗。
    “轮到嘉了!”郭嘉双眉一震,朗声说道,“如今乱世至,嘉自当挥胜军,平乱世,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好!”荀彧大声喝道,“奉孝精通谋略兵法,彧甚佩服!”
    “待某言!”戏志才沉声说道,“某之志向乃是让天下百姓有所衣,有所食,寒门子嗣皆有所教,臣贤民善,勿起争端,虽百世、千世,我大汉朝犹存也!”
    “寒门子嗣皆有所教?”李儒喃喃说道,“兄言某不敢言之语,某羞愧!”
    戏志才哈哈大笑,“显彰莫自谦,你之学识某勘勘才可比得,一时之挫不可弃勇!”
    李儒摇摇头,心中微微有些暖,一笑说道,“受教!某早年之志向与兄酷似,便不言了!”
    众人再催,李儒只是摇头不语,只好作罢。
    “轮到我了?”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江哲扰扰头说道,“闻诸位兄长志向,哲甚是钦佩,哲倒是没什么大的志向,一是与哲所爱携手到老……二是再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愣,倒是秀儿与蔡琰眼中又惊又喜,糜贞嘟着嘴闷闷不乐。
    荀彧尴尬地咳嗽一声,看了一眼秀儿与蔡琰,讪讪说道,“守义之志向倒是别致……”
    “别致?”郭嘉皱皱眉,说到,“守义,观你才识品德乃是国士之选!你私房之事嘉不言,只是守义你如此大才,自当用于天下,何必藏于自身?泽福于天下,乃不枉我等在此世间一回,若是名留史册,传芳千古,那更是光耀之事,若是守义一心埋身学问,真乃天下一失啊……”
    “奉孝所言极是!”戏志才看着江哲诚恳说道,“守义,我等六人齐心合力,必能还天下太平!莫笑某言,某观守义乃是丞相之资!”
    “然!”荀彧点头说道,“丞相虽说乃董卓私设,乃是百官之首,当是才德兼备之人才可做得,守义……”
    “兄误会了……”江哲心中苦笑一下,说道,“其实哲并没有诸位兄所言那般能耐,早间哲初得秀儿的时候,心中的想法便是这样,随后去了洛阳,被两位伯父所感,只是哲才识万万没有诸位兄长所言那般高才,如何做得那丞相之位,为一方县令,育一方之民,让他们不至于流离失所便可……”
    荀彧、郭嘉、戏志才、李儒均大感惊讶,静静听江哲述说。
    “至于哲……”江哲自嘲笑道,“说实话,哲对于当官一事,真的不是很感兴趣,但若是真让哲为一方父母官,哲自然竭尽全力,哲始终觉得,朝堂离哲实在太远,若是要为天下出力,哲仅为一县令便可!以哲学,保其下之民……”
    荀彧、郭嘉、戏志才、李儒皆动容;陶应本在一边闭目养神,闻言睁开眼睛,微微一笑;秀儿咬着嘴唇,难掩心中激动,蔡琰倒是还好些,只是按着琴弦的手微微颤着;唯独糜贞,一脸好奇地看着江哲。
    “哲只希望,尽哲能力,造福一方百姓,便是哲所言之力所能及之事……大汉百姓实乃是最善良的百姓,便是为祸黄巾也怪不得他们,乃是求存也!”
    郭嘉摇头惊叹不已,“闻你所言,我等志向皆黯然失色……”
    “唉!”戏志才笑道,“守义为一县令,何等屈才!”
    “仅观守义此言!便可为得丞相之位!”荀彧连连点头。
    李儒微笑道,“先生救某之恩某尚未报答,如先生为一县令,就让某做一刀笔史吧!”也可为某此前作为赎罪。
    “显彰怎地也如此?”郭嘉真的得苦笑了,“你等皆去做那县令,刀笔史,让我等何堪?”
    “不过守义之言,实在发人深省……”荀彧沉声说道,“我等皆知,国之存亡,乃于百姓也!民心所向,国势所趋……不过,守义县令之言,莫要再说,再说我等皆无面目出府诶!”
    “守义之品为我六人先!然……”戏志才嘿嘿一笑,说道,“颍川六君子排名且是按岁排之,守义居末尾……哈哈哈……”
    郭嘉甚是无奈地看着戏志才,对江哲说道,“如今天下纷争,我等皆知后必诸侯争霸局面,我等且要细细查看,寻一良主辅之,才是善举。”
    戏志才点头接口道,“袁本初、袁公路皆乃贤良之后,尤其是那袁本初,当时在宴中与董卓对峙,不若我等投之?”
    “恩?”江哲一愣,投袁绍?不是投曹操的吗?
    荀彧深思片刻说道,“彧倒是闻荆州刘表有贤名,又是皇室宗亲,不若投往彼处?”
    “那……那曹孟德呢?”江哲心中诧异地问道。
    “曹孟德?”郭嘉等人俱是一楞。
    “可是那曹腾之孙?”荀彧皱眉问道。
    郭嘉诧异地看着江哲说道,“此人如何竟能得守义推荐?嘉倒是要见识一番……”
    戏志才脸色有些古怪地说道,“某也如此,必乃宦官之后,若是我等助之……”说着脸露难色。
    这……这什么情况?江哲顿时愣住了,历史上郭嘉不是曹操的首席谋士么?怎么会……搞不懂情况的他顿时不说话了。
    李儒看了一眼江哲,淡淡说道,“如今局势未明,我等且静观其变,安心学问即可,若是那曹操真乃是有德者,我等再投之不迟!”
    “显彰所言极是!”郭嘉笑道,“我等不妨效仿先贤太公,留名声于外,自等贤良来邀便是;除此,我等可再试探一番,若是其当真心存汉室,心存百姓,我等便助之!”
    “善!”其余三人说道。
    莫非是我记错了?江哲心中疑惑了片刻,终究找不出答案。
    另外,关东联军终于攻破虎牢关,而此时,洛阳正面临着董卓余孽的袭击。
    司徒王允站在自家府邸,看着院中那棵树,想起当日与江哲的谈话,脸上微微一笑,轻轻说道,“守义,好生读书,日后必要为大汉出力……唉!”
    正文 第七章 忠诚王子师!
     更新时间:2009…12…19 16:00:51 本章字数:3653
    话说李催等人为了活命猛攻洛阳,吕布率军力敌,然两军数量实在悬殊,几番下来,便是吕布也感觉无比的疲惫。
    数日之后,董卓余党李蒙、王方在城中为贼内应,偷开城门,四路贼军一齐拥入。吕布左冲右突,拦挡不住,且战且退。
    献帝虽然心中惊惧,看了看身边司徒王允的脸色,见其面色平静,无视城下数万逆贼,想起以前王允对自己的好,献帝心中又是叹息又是惋惜。
    如此忠心之臣,今日怕是难以善后。
    李催策马至内城之下,喝道,“王子师!可敢出来见某?”
    城楼之上王允冷冷一哼,怒喝道,“叛逆贼子,老夫何人不敢见?”
    李催一愣,心中说道,这个老头倒是好胆气!
    “王子师!董公乃陛下社稷之臣,何以无端被你谋杀,如今臣等特来报仇,快快下来受死!”
    献帝看不出去,上前一步喝道,“你乃何人?乃造反耶?”
    李催见一小孩身穿黄袍,出言喝己,连忙下马说道,“某乃董公麾下李催,此行只为董公报仇,非敢造反。但诛王允,臣便退兵。”
    “你!”献帝还小,虽是机智但如何说得过李催,心中一怒正要说话被王允一把拉住。
    “陛下……”王允躬身叹息道,“老臣一生为大汉,如今时运已尽,乃是天数!望陛下好生保重,老臣已手书一封送于老臣侄婿江哲江守义,必当继续老臣遗志,辅助陛下!”
    “司徒……”献帝看着王允真挚的眼神,见其衣衫凌乱,隐隐有血色,又想到当日被张让胁迫入邙山之时,眼眶一红,梗咽不已。
    王允退后一步,对献帝施一大礼,随即一挥衣袖,对城下李催厉声喝到,“董仲颖恶贯满盈,罄竹难书!自取死道!老夫观你等也是命不久诶!”
    李催愤怒地拔出宝剑,大喝道,“老匹夫!快快下来受死!”
    “你如何能杀老夫?”王允哈哈一笑,对天说道,“诸位先帝在上!臣护大汉三十年!如今时运已尽,乃是天数使然,若是还有下世!臣愿再为大汉子民!”随即怒喝道,“逆贼,老夫在地府等着你们!”言毕跃身跳下城楼。
    数万之人,一片寂静,皆看着城楼之下。
    献帝死死地握紧拳头,怒视李催。
    李催一脸的惊叹,乃说道,“这老匹……传言王子师性子刚烈,乃至于此?”
    身边贾诩叹息一声,轻声说道,“王子师乃天下名士,广有贤名,将军待会可令将士善待王允之尸首,好生安葬,若是惹得天下学士憎恨,怕是不妥!”
    “善!”李催点点头,目光复杂地看着王允尸首。
    吕布暗叹一声,对身边说道,“如今王司徒身死,某等在朝再无根基,不若早走!”
    张辽点头说道,“当死战!杀出重围!”
    高顺看了远处的李肃一眼,恨声说道,“那等小人,我等也要带上?”
    吕布一皱眉,缓缓说道,“李肃虽品行不佳,但也是个人才,如今正是用人之迹,再用他一等!待日后,再细细图之!”
    “善!”张辽点头,高顺沉默不语。
    吕布乃高呼道,“并州军听令!我等杀将出去!”
    “是!”众将皆喝应。
    吕布率军杀出,正巧遇上李催,李催身边贾诩急忙说道,“将军!且放他们出去!”
    李催看着吕布众将在自己军中往来直突,只将自己西凉军当土鸡瓦狗一般,如何再敢再上,急忙下令放过。
    吕布驾着赤兔,手握方天画戟,冷眼瞥过李催,冷冷一笑,“某等走!”
    十余万西凉军惊惧地看着吕布率军离去,来回张望,心中惶惶。
    见大事已定,李催等人又差人将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抓获,只是处置就有些犯难了,贾诩说道,“我等所求者!名也!善待王允尸首即可!但若是不杀此些王允族人,若是被其逃脱,日后怕是有祸!”
    “杀?”李催看了看郭汜,几人合计一番,终于下了狠心,下令道,“将那王允府上老小尽皆诛杀!休得存一人!”
    上到迟暮老人,下到族中幼儿,端的不曾放过一人,士民无不下泪。
    王老管家服侍王允四十余年,闻祸至,喝退王允族中求生者,怒声说道,“死便死尔!何惧之有?莫坏了王司徒名望!”
    李催等听了微微一愣,只见王老管家从容赴死,临时前悠自恨声说道,“贼子,老朽虽死而不悔,你等且杀尽司徒族人!自有表少爷为我等报仇!”言毕被杀,从头到尾,不曾露出半分惧色。
    受老管家感染,便是方才求生那些人也不再言,随是面露惊惧之色,然再无一人出言哀求。
    王允一族共计二百三十八口,全数被杀。
    李催疑惑地说道,“其口中言表少爷,乃是何人?”遂抓些许百姓细细询问。
    百姓惊惧,将实情告诉。
    “江哲江守义?”李催冷笑一声,说道,“彼一书生,我等何惧?”
    贾诩深思良久,暗暗将江哲名字牢牢记在心中,他隐隐感觉,这个江哲江守义怕是不简单……
    献帝闻司徒王允全族被诛,心中戚戚,在楼上宣谕道,“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
    李傕、郭汜恭声说道,“臣等见洛阳败落,难为京师,故特请陛下移架长安,长安富饶,当为京师!”
    “不可!”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出言劝道,“陛下,此乃贼子之计,陛下万万不可从之!”
    李催听闻,心中愤恨,将那五人斩杀,又奏道,“陛下!还请移架!”
    献帝又怒又惊,见朝中百官皆面露恐惧之色,惶惶不敢言,心中绞痛。
    李催等人怕关东军至,竟挥军直入内宫,挟持了献帝与百官,连夜奔走长安。
    贾诩看着败落的洛阳说道,“如此洛阳,再不可留与关东联军!”
    李催从之,放火焚城,百姓皆逃亡。
    洛阳,经历了两次焚烧之祸,终于落寞,熊熊烈火整整烧了三天,才慢慢熄灭,待到关东联军至洛阳时,脸色皆变。
    再观洛阳,城中皆成废墟,道上尸体多不胜数,隐隐发出些许肉香,城中一片灼热,连吹来之风也是滚烫!
    且说孙坚飞奔洛阳,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诸侯各于荒地上屯住军马。曹操来见袁绍说道,“今董贼身死,其余孽胁迫天子与百官,正可乘势追袭;本初按兵不动,何也?”
    袁绍做了那联盟之主,心中甚傲,闻曹操之言,顿时脸色一沉,说道,“诸兵疲困,进恐无益。”
    曹操沉声怒道,“董贼余孽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
    众诸侯看看曹操,又看看袁绍,皆言不可轻动。
    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行走之间,只见曹操暗暗叹息一句,“果如守义所言,盟中诸军,怀有二心!”
    “如此曹将军还往那长安?”方悦犹豫说道,“先生所言,路上必有伏击之军!”
    曹操闻言,顿时脸上露出几分笑容,“守乃书中还言董卓怎得怎得,哪知董卓早已被诛……”
    话未说话,四周喊声大昨,伏军顿时杀出。
    原来是贾诩担忧关东军追随,乃特留一伏击之军。
    曹操不愧是枭雄,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与麾下诸将杀出一条血路。
    其间方悦一马当先,左冲又突,少有能挡其一枪者,曹操口上不说,心中暗暗称奇。
    死战一个时辰,曹操方才走脱,寻了一地让将士休息,乃对方悦苦笑道,“悔不听守义之言!”看着数千人马片刻之间只剩下千余,曹操心中很是难受。
    谁知方悦脸色古怪地又摸出一个锦囊,递给曹操。
    曹操又惊又疑,解开一看,顿时大声苦笑,随即又叹息说道,“守义真是高才!操甚是不信天下竟有这般深谋,奈何操之兵马……”
    痛苦地看了一眼手下疲惫的将士,曹操深恨那些关东诸侯,也不在回洛阳、虎牢,径直投扬州去了。
    途中,曹操又取出那只锦囊,叹息不已,身边夏侯渊偷偷一瞥,只见纸上写着数个字,“可再战!必胜!”
    正文 第八章 司徒王允的遗书!
     更新时间:2009…12…19 16:00:52 本章字数:4288
    在郭嘉处住了半月,江哲的新居处便已成了。
    其中财物荀彧出了一些,郭嘉出了一些,戏志才身无分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