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方之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还是没有办法干涉他们,只能先放一放再说了……”

    顾正宏也清楚这个事实,事不临头,要他们有所反应是决不可能的,除非,除非……只有把他们的官员全部更换,这些家伙都已经烂透了,根本无法有任何的指望了。现在日本人卯足了劲也对峙,现在关键时刻,根本腾不出人手来帮助他们,希望他们挺过明年春天就好,那时候中国战局也应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了。

    ——————————————————————————————

    忙得差不多了,也静下心来了。今天刚刚回来上网的时候,别人无意告诉让我看的一个报道,让我整整一个小时没有任何言语。直到现在什么话也不想说,大家自己去看罢。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吃人

第二部 第五十八章(上)

    屋内帜热无比的浑浊空气,混杂着浓烈的烟草味道,在狭小的窑洞内,宁可忍受着高温,呼吸着极为不顺的空气,却也没有一个人有离开的意思。外套早已脱落,衬衣上面的口子早就被打开,敞露出结实的胸膛,手上的袖子挽得老高,手中的扇子一刻也没有停下,可是脸颊上的汗水还是如雨水般的滑落下来,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浸湿透了。

    座在板凳上都能感觉到裤子已经把板凳浸湿,可是没有任何人对此注意,警卫员不清楚桌上的凉水已经被第几次被喝干了。就是这样的一个窑洞外,警戒异常的严格,屋内的人浑身都冒着热气,却毫不在意拥挤在一起坐在桌子前方。周恩来带有磁性的声音此时对他们的吸引是难以想象的,毛泽东更多的是对他的话的思考,就连手上的香烟都快烧到手指也毫无察觉……

    这年夏天的天气格外的炎热。就是黄土高原上迎面吹来风,也都是一阵一阵的热浪。在窑洞外不远的地方,一群人也躲在树阴下议论纷纷,周副主席一回来就被团团围住了,根本来不及和人见面,从周副主席和他们见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还没有丝毫要出来的意思。顾正宏访问这里,和周副主席去了什么地方,这些高级领导都是很清楚的,正是这样,他们才对周副主席回来讲的什么更感兴趣。

    “在我去哈尔滨的那段时间,完全可以感受得到他们那里的那种氛围。这是一种和中国任何地方都不同的氛围,如果以后我党也要搞建设和内政的话,他们将是我们要学习和超越的目标,也只有他们堪此荣耀。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东西还是要亲自去看看才行的,我在那边开会很少,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参观考察,越深入的了解对他们感到越发的震惊!”

    毛择东有些坐不住了,“快来说说看,外界都是盛传他们如何好,大多是流言,恩来亲眼所见,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在座的老干部,都清楚周恩来的作风,绝不会无矢放失,作为领导当的情报机构十几年的老党员,要欺骗倒他是很难的。对于周恩来的细致、稳重和谨慎都是心知肚明的,对他这样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大家都感到了极其好奇。

    “用这样一句话来比喻他们,他们就像一只老虎,总是要先俯下身子,收起爪子,放轻脚步,当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它会闪电般的在猎物喉咙上咬下去,一击致命!我在他们那里呆了这么长的时间,对他们军队也仅仅只是有一个很模糊概念,就是这个认识也远比我之前对他们的评价要高上不少。只能说以前我们认识的只是一个表象,只能说我们以前还是太小看他们了……”

    这话说出来,大家都一片哗然,千算百算,认为他们已经够强了,谁知道这还不是他们的真正的实力。人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此,军队的那些官员有些嗤之以鼻,要是给老子也这样装备起来,老子照样干那些小鬼子抬不起头来,不会比他们差多少!周恩来扫了一眼那些将军们的表情,很清楚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军队嘛,就是不能服输。可是也不能过分目空一切,过了头那就成了骄傲了,很有必要给他们敲敲警钟!

    “他们军队和我们组成是不同的,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干部都是经过了残酷的撕杀,从血战中走过来的,实战经验很丰富,这是我们的优点。可是大家也清楚我们这支队伍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正规的训练,大家都是凭经验带兵,凭借我们自身灵活多变的战斗作风来和敌人战斗,现在部队还可以,可是部队要是扩充了呢?一个排长、连长突然要带一个团一个旅的部队,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大家也是很清楚的。

    我们在红军的时候和现在都成立了一些指挥学校,可惜我们条件艰苦,什么都缺,根本不可能有效的教学,只能做到了是让这些指挥员掌握最基本的东西。我们干部战士都是处在从社会的最底层,饱受压迫,根本没有条件去上学读书,我们部队里面有很多的同志还是参加革命以来才开始识字的。这些还都不是重要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兵源问题,他们所能动员的军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人人以参军为荣……”

    彭德怀听了,摆摆手,眼神坚毅的望着周恩来,“我们军队的文化程度是低了点,可是我们还不是和蒋介石大批从军校出来军官指挥的部队打过?我看也他们也不怎么样嘛!或许他们是这方面强点,可是我们部队那种顽强、拼搏的作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惧怕任何强敌的缘故!无论对谁我们都有一拼的勇气和实力,任何人都无法在我们头上讨到好果子吃!无论是国民党,日本人,还是他们!”

    周围的人,或点头,或沉思,毛泽东则又点燃了一支烟,还是没有说话,周恩来也没有太在意,“我给大家说件我在那里碰到了一些小事,当然我是偶然在路上看见的。在哈尔滨他们那里有很多受伤了不能再服役的老兵,他们是一群很特别的群体,以前我也没有太注意。他们穿着没有军衔的军装,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在那最热的日子也不曾解开,任黑水白汁浸透军装。军功章挂在自己的胸前,带着已经残疾的手脚昂首走在大街上。

    在他们上街的时候,警察和军队的士兵看见了,不约而同的举起了右手肃穆的给他们敬礼,仿佛他们迎接的就是一个个将军一样。所有的行人对他们的目光都是友善的,在他们心里有深深的感恩情节,因为他们知道,是这些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取了自己的平静的生活。虽然只是很短的瞬间,可是我感觉到时间仿佛停了下来,在那里站了很久……从这些很微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这让我心里对他们实力又重新有了估计。”

    毛泽东是对他这句话体会最深刻的,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呐!朱德想到的却是,在这些年征战中牺牲和负伤的同志,因为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缺乏必要的医药品,只能眼铮铮的看着他们一个个倒在自己的眼前。那些轻伤的还有可能被治愈,那些受了重伤的……最惨的还是那些在战斗中受了伤的士兵,为了保住他们的性命不得不给他们截肢,他们再也不能随部队前进,只好安置在老百姓家里,他们绝大多数被抓捕残酷杀害了……

    他们的政工水平怎么样,在座的不知道,可是就凭借这,就让他们对哈尔滨的感觉更深刻了。军人都有种惺惺相吸的感觉,战场上的撕杀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他们需要的往往只是亲人们的浅浅一笑,百姓对他们的尊重,这样他们在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的时候才会显得格外的毫无畏惧、勇往直前,对于他们来说获得了军人的荣誉就已经获得了一切。

    还是毛泽东想了过去,看见所有的人没有开口说话,“恩来,你接着说,接着说下去。”周恩来点点头,“我首先参观的是他们的军事院校,他们也没有藏着什么,第一次就把我们带去参观他们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军校,在那里我看到的第一印象是震惊,第二印象是怀恋,第三个印象就是壮观。一进入学校内扑面而来的就是虎虎的朝气,在我们身边不断的有学员走过,初级班的,中级班的,高级班的……占地之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介绍这是他们第二大的学校,据我初步的估计在那里学习和研究的人数至少也要超过二万人……”

    不出周恩来的预料,他们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的倒吸了口凉气,乖乖的,这个可是了不得了哟!他们都是带兵的人,很清楚如此多的人在军校学习,可以大致推算出军队服役的军官,进而推算出部队的人数和规模,毕竟培养这些军官不是用来当士兵用的,是用来指挥军队的。周恩来并没有放过他们已经有些脆弱神经的意思,又在他们头上扔了颗炸弹,“这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军校,还有数目众多的分校和一些其它专业的特殊兵种军校……”

    简单推算出来的数字,让他们感到的一阵阵的寒意,以半个东北之地动员起如此众多的军队,真的不知道说他是有魄力还是说他已经发疯,孤注一掷了!毛泽东若有所思而略带询问的眼神看了周恩来一眼,周恩来也正好看着他,神情复杂的点了点头。这一下在毛泽东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好你个李成坤,你既然以自身和几千万性命来换取这个惊天的赌局,赌一赌民族的复兴和希望,你可以,那我又有何惧?

第二部 第五十八章(中)

    周恩来看到毛泽东的反应,不用说,也知道李成坤这次没有看错自己两个人,当初顾正宏问出那句话的时候,就感到,以后的路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哈尔滨的时候,他就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此彻夜难眠,这个问题并不适合大家讨论,至少是现在不适合的。最少也得和主席商量后才能做出什么决定,然后才交给大家一起来商讨,贸然说出来只会使得事情过犹不及。

    对自己的那些家底,大家都是心中有数的,国民党给的那些军费,养这三个师的正规师都有些困难,更不要说顾及到那些暂编的、新编的旅、团和保安部队了。对于八路军需要的武器弹药基本是不予供给的,这次入晋作战,阎锡山原本也不想供给弹药的,只是看在大战迫在眉睫,自己利益受到了威胁,才无奈之下给予了一点补给。

    任弼时微微问了句,“你在哈尔滨看到的情况如何?特别是他们那个名义上隶属国民党的中兴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周恩来笑了笑,“他们那个中兴会名义上是属于国民党,也仅仅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我看了下,他们有很多地方是结合国民党和我党的作风,搞出的一个大杂烩,和那些国民党的左派有很多相识之处,从这点上来说对我们是很有利的。”

    在周恩来心里,从根本上说,这个组织比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要松散得多,仅仅表示的是一种政治的姿态而已。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工商学农,他们都可以找到者,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某些人的利益,这才是值得关注的地方。说到底,还不是一个强权的政治体系,当然现在他们实现的很多政策都是强制性质的,也没有体现什么民主倾向,却有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趋势。

    任弼时听了周恩来的话,点头示意明白,“也就是说,他们政治的环境还算是比较轻松的。我们也明白在这样的危机时刻,没有什么比得上生存权更重要的!可是万事皆要谨慎,我党当年已经犯过一次错误,我们成千上万的同志用他们的鲜血给我们交了学费!这次中央要下决定一定要慎之又慎,毕竟我们面对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阀式的割据武装,要是我们犯了错误,那么我党受到的损失难以想象,很可能就此动摇我党的根本!”

    他的一翻话让人都清醒了过来,这就是现实,现在情况比长征后要强了许多,可是也不复当初建立苏区时期的那种火热情景。毕竟现在的陕北实在还是太贫瘠了!甚至连养活军队都困难,军队在现在国共合作的大环境下,根本不可能向外扩张。周围的这些势力,对八路军的存在还是有很大的忌惮,他们甚至在很多方面有意无意的卡着八路军的脖子,要改善装备,扩大部队是很困难的事情。唯一的得到的好处就是有了修养生息的地方,兵员也有了些保障。

    要是万一这个李成坤是和蒋介石是一丘之鹿,勾结起来打压共产党,那么后果是可以预料的,当初汪兆铭也不是标榜民主进步,到头来还不是和蒋介石同流合污,联手大势屠杀共产党?朱德没有看见气氛有些不对,马上转了个话题,“恩来,你去了这么些时候,在你的眼中他是个什么印象?这方面我们接触不多,你正好给我们介绍下!”

    朱德的话也很成功的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一个人性格可以看出他处事的风格,对于地下工作经验丰富,掌管情报工作的周恩来看的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池。“我们在坐的对他也算是耳熟能详,有不少人还和他有数面之缘,对他这样一个人争议一直也很大。大家听说的他的时候,他是携抗日大胜之余威首次展示于全国面前,那时候我们还忙于应付蒋介石的围剿!”

    周恩来说得很慢,大家也回想起了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在日寇占我东三省的时候,蒋介石借张学良的大军刚刚平定中原战乱。战争过后蒋介石甚至来不及巩固自己的统治就指挥自己的精锐部队回师南方,开始了对红军长达数年的五次大围剿。日寇占据东三省之时,竟下令予以不抵抗之政策,在中国面临外敌入侵之时却还在叫嚷“攘内必先安内”,让国人失望之极。

    在红军还在苦战的时候,却听到了李成坤在没有外援的情况坚持了,经过了几乎长达大半年的恶战后,居然守卫了黑龙江,这让原本已经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极度不满的国人,精神很是振奋了一段时期。就凭借这点,无论他是何动机居心,就足以在自己的头上戴上一顶爱国将领的帽子。说实在话,光凭借他这几年在东北所做的事,就足以让人对他抱有一些好感了。

    可是这些年相处,也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大家的感觉都有些怪怪的,有不少的指战员甚至还有些不服的感觉,他们一贯神秘的作风,也很难对他们多些了解。听到的都是关于他们的传闻,这些东西很难让人辨别真假的,另外就是依靠“满洲”地区活动的地下党传出的一些情报来了解他们的情况。可惜重要的情报都很难得到,有即使得到了也无法传出来,这些年对他们这些年的发展情况都不是很了解。

    他们成功的瞒住了所有的人,却没有想到日本人在他们身上吃了不大不小的亏后,苏联人却也跟着栽了个大跟头,他们暴露出来的强大实力才渐为人所知。据说当时略带看热闹心理的蒋介石听了手下汇报他们的战果后,整整三天没有松过皱起的眉头,身边官员稍有差池就会暴跳如雷……林彪从淞沪战场传来的那些情报,也逐渐剥开了他们军队神秘的面纱。

    “就他本人来说,是个大富之家,出生便拥有了常人所不拥有的一切,至小就聪明顽皮,甚受宠爱。如若不是民国十四年在年幼时候被派遣至日本学习,也不会有今日之李成坤,所见很有可能一生无忧无虑的做个成功的商人或者碌碌无为而过完一辈子,而不是成为一个威镇天下的将军。他年幼在日本的三年可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我曾经比他早几年去过日本,不是去的军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