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方之王-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锋,在范清平麾下却极为平常,每当部队进攻受阻,团旅长亲自带领部队发起冲锋的不在少数。在这支部队最辛苦的要属那些参谋长和参谋们,所有作战计划全局都要靠他们掌握,这些完全依靠战功升上来,培训逊于友军部队的军官队伍。军事主官能力上的缺点也要由他们来补足,有时候军事主官丢掉指挥权带队发起冲锋地时候,参谋长们不得不留在后面,累死累活的指挥部队。

    有什么样的军官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兵。这就是对范清平最真实地写照,那些中高级军官的这些作风都可以在范清平身上找到影子来。原本总部对他们地这种方法也颇有微词。早期和日军交战时候并未有任何的优势,很多部队都采用了这种伤亡极大的作战方式和日军拼命,军队每次战斗过后,指挥官伤亡比例均十分高。后期军队进行了更加正规化的整训,将指挥官的职责进一步的明确起来,中级尤其是高级指挥官亲自参与进攻的机会锐减。可是在范清平的大力争取下,而且他的部队也的确表现出超乎意料的战斗力,在进攻中,这种硬朗的作风也的确十分能鼓舞起军队的士气,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李成坤也同意了他的主张,让这支善于进攻的部队保留了这个传统。只是根据他们军事主官作风让军校给他们选派了一批能够对他们起到互补作用的优秀参谋人员来协调他们的不足。

    范清平电话刚刚打过去,四十三师就开始集结起来,范清平没有加强四十三师目前的编制,却把他们的两个补充团抽调了上来。加上补充加强上来的后勤运输部队以及超编的医疗人员,四十三师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人。时间紧迫,但是部队还是抽出了时间召开了一个简短誓师大会,范清平头戴钢盔,腰上佩戴上手枪走上简易的高台,对着先头部队的八千官兵只说了简单的一句话,“我的部队现在被狗日的给困在了前面,我们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你们的兄弟安全的带回来,告诉我你们有没有信心?”回应他的是声振九霄的叫喊,只有听到这些士兵坚定不移的回答的时候,他如冰冻起来毫无表情的脸上才有了几分颜色。

    范清平坐在汽车中,内心并不平静,这么多年的征战,看似卤莽的外表下,也有着他独有的细腻。他做出这个决定是几乎是自己性格的真实写照,做出了决定后他就开始思考起来,而不是茫然、毫无准备的蛮干。这次抽调了三万人后,留下的部队只有四万多人,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后勤人员,手中能够给予自己支援的力量已经所剩无几,在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战斗真的可能是背水一战了。倘若战事不顺也和他们一样被困,那么两天之内是没有生力军来支援的。日本人这次计划极为周密,发现的东西越多,对日本人的企图就了解得更多,对即将展开的行动可能遇到的麻烦认识也就越发的清楚。

    —

    从现在手头上得到的情报显示,不仅是在中国的日军在动员,就连日本本土也出现了大规模的调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日本人由于种种原因,被迫采取渐近式的作战方式,部队和物资都是一点点的增加,而不是猛增。长期以来,日军一直想寻找一个有利的时机发起规模较大的战役来击败中队,尤其是关东军,他们在这方面准备出来的计划并不比中队进攻他们的计划少,只是这些计划很多都只停留在了纸面之上,没有受到关东军司令部和大本营的重视。木村兵太郎在关东军担任参谋长期间,许多计划都是在他的策划下制定的,当他面临中队压迫式进攻的时候,很快就能回想起那些被束之高阁的作战计划。由于他在关东军内关系良好,关东军也迫切需要一场难得的胜利来鼓舞士气,抵御中队的进攻,他的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关东军司令部上下的一致同意,大本营的参谋本部对他的计划进行研究认为具有极大的可行性,至此,他不仅得到了关东军更始得到了国内的大力,足以让他放开手脚来策划这场战斗。

    这场战斗在双方并未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爆发了。一方面日军的各种物资调配、兵力部署并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前期战斗为邓熙创造了良好的作战环境,大量的日军从他的作战区域被抽调,他指挥的装甲部队迅速横扫整个吉林,这让日军感到了阵阵的恐慌。他们不得不要求那些和邓熙作战的日军誓死抵御他们的进攻,拖延时间,为他们的调动和作战赢得时间差。另一方面,范清平的部队步步进逼,倘若不抓住有利时机、占据有利作战地点,战机就会一闪而逝,所以日军不得不冒着尚未准备好的危险提前的启动了作战计划。而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战斗激烈程度和伤亡远远超出了双方的想象,这场战斗成为了中国在战斗被影视部门反复拍摄得最多的一场战斗…………………………………………………………………………………………………………

    这个小段写完(还有几章),就会加快进程,这是很早就构思好了的情节,但是写起来才发现无论怎么修改都不大满意,而且越些越慢,只好先写出来再说,以后有机会在慢慢修改了。

    喜欢本书的:追忆一票。点击本书的首页书评置顶的红色公告连链便可参与投票。

第二部 第二部 第一百一十一章 鏖战29

    战之折翼六

    不久前的一场大雨给中国的北方带来了一阵清凉,接下来的几天内温度又迅速的攀升,连日酷热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烈日下即使站立不动也会汗流浃背,更不要说有高强度的运动量,在这种天气下人如同从水中刚捞起来一样浑身上下流淌着汗水。数日没有洗澡的士兵身上的军服外面一片片满是汗水凝成的白碱,大多数的士兵都已经脱掉了上衣,赤膊着上身带着被汗水浸透的软帽忙乱不堪。

    相比之下,那些人还算幸运,在刚刚结束的战场上,一群日本士兵却不得不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清理战场。顶着刺眼的阳光的拖尸体可不是个让人感到开心的事情,尤其是这种天气下蚊虫泛滥,很多尸体很快就腐化发臭,苍蝇很快就在上面安家,整个战场散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尸臭和大量的有毒气体。他们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士兵和中国士兵区分开来,很多血肉横飞的尸体根本就难以分辨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们的残肢和尸体就那样纠缠在一起,难以分开。

    对待本国士兵的尸体,他们不得不忍受高温和恶臭将他们小心翼翼的整理出来,剪下头发和指甲。能分辨出身份来的士兵的头发和指甲被标上名字装进了袋子里,很大一部分面目全非的难以分辨的士兵不得不集中起来存放。那些和中国人交错在一起难以分辨的尸体只能和中人的尸体拖在一起浇上汽油燃烧起来。中队留下地尸体,虽然他们百般不情愿,可是也不得不处理。这么炎热地天气不处理很可能要造成瘟疫。他们还必须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只能将所有尸体就地焚毁干净。

    实事上这些天来,每一天晚上都可以看见对方在焚毁尸体。由于每次双方都派遣极少的人来整理,只要超出了机枪射程外,双方都没有加以猛烈攻击。这不是不愿意去攻击,而是一来每次对方派出的人数都极少,而且分散,更重要地他们处于机枪射程外。如果用迫击炮或者大炮去射击多少有些大题小作;二来就是双方都难以忍受那些渐渐腐化的尸体散发出来的味道,更害怕可能导致的瘟疫,只要不保持接触,在一定范围内小规模的焚毁尸体事情也是极为平常的。

    即使如此,那些狙击手还是没有闲下来,他们时常潜伏过去,一个个撂倒暴露在火光下地活靶子,有时候炮兵也会对那些整理尸体的部队猛的一阵炮击。在焚毁尸体的过程中。大的交锋没有,这样小的交火却是从未中断过,直到中国部队开始从这里撤离,留下了一个长达两公里的真空地带。这里尸体密度远远超过其它地方,而且双方都没有加以清理。每次只要对方在这些地区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导致另一方地猛烈攻击,这也导致这里的尸体越积越厚,在漫天的炮火下,这里却成为了苍蝇的天堂,每次攻击地时候都不得不佩戴起防毒面具,一个卧倒就顺手就能抓出一大块变成腐肉的残肢碎片来,上面蠕动地虫子在眼前清晰可见,更为要命的是这里水源缺乏,很难有机会洗澡,每次进攻下来,每个人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劲的用泥土擦掉身上沾染的那些污秽,但是那味道却怎么也抹不去……

    当第八师的官兵在林志的率领下到达第九师收缩的防区的时候,王宪忠简直有些忍不出来这支好像刚从难民营出来的部队了,仅仅从他们有些低落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杀气才能认出那支刚刚经历过残酷厮杀的军队。王宪忠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握住林志的手,径直将他带进了大营,在这里的部队也将他们的营地腾让出来给了刚刚抵达的战友。所有的人都尽量的帮忙照顾他们,只要看了他们几乎人人带伤、疲惫不堪的样子,都无法说出任何的话来,相比之下,他们在这里所遭受到的攻击根本不值一提。

    那布满血丝的眼中透露出的神情让所有看见的士兵的心都在流血,第九师的官兵看看自己身上,再看看第八师士兵他们被血浸透已经发黑的绷带和军服,仅仅只是简单一眼扫过就足以让他们触目惊心了。而第八师的兄弟们却对于身上的伤势他们毫不关心,他们已经毫无意识,脚步只是麻然的跟着队伍前进。当他们抵达第九师的所在地的时候,久未合眼的他们再也忍受不住疲惫,在发觉已经脱离了激烈的战斗后,酣然入睡。在他们入睡前,所经历的血战在眼前不断的闪过,无数的战友倒下,但是进攻依然不止,负伤、战斗、再负伤……最后定格在撤退时候师长决然的神情,“老子还会回来的!”

    第九师的官兵对第八师的兄弟们未能攻破日军的防线原来还尚有一丝的埋怨和置疑,在他们看见了第八师的官兵后彻底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些在帐篷外疲惫不堪就地酣然入睡的兄弟让他们感到阵阵心酸,他们轻轻的将他们的武器收了起来,集中放在了中间,然后毫不在意,轻轻把这些浑身散发着异味兄弟抬进了自己的帐篷,帮助医务兵来清理他们的伤口。虽然他们动作很轻,很多退下来的士兵,这么长时间战斗的神经还是绷得紧紧的,在警醒后第一件事就是摸自己的武器,发觉武器不在身边的时候,就开始大叫了起来,当他们真正清醒过来的时候,发觉周围都是兄弟部队的战友的时候才松了口气。

    吸取经验后,照顾这些士兵的战友也不拿开他们的武器,只是小心翼翼的将他们武器子弹退出来,将刺刀下下来收藏好,看他们的样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抱着武器睡不着觉了。这也是精神紧绷,在激烈地战斗中遗留下来地后遗症。好在这里虽然

    ,可是空军的运输机常常可以在战斗机的掩护下飞临继续地医药品和食物以及部分的武器装备,那些受伤稍微严重的士兵都被注射了少量的吗啡,让他们安然睡上一觉。伤员数量实在太多,仅仅能先为那些伤势严重急需立刻手术的伤员医治,其余的人只能尽量保持他们地伤势不恶化,等待那些重伤员做完手术后再处理了。

    战斗以前就已经加强过编制的部队。能带回来却只有这么点人,而且各个带伤,足以见证他们到底经历了一场何等艰苦的战斗!在建军十年来,即使在哈尔滨保卫战条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未遭遇到如此沉重的打击。这次战斗持续的强度和激烈程度也是历年战斗所未闻。看着那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忍受疼痛的伤员……这些都是自己的兄弟,他们知道这些兄弟心里有多难受,他们再也不能忍受他们受到任何地委屈,他们已经尽力了!荣耀并未只能给那些胜利着。他们也清楚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不败之旅,只要它存在就会有失败的一天,可是看见自己的兄弟地样子还是忍不住的伤感。

    川岸文三郎如同一个斗胜地公鸡,翘起了尾巴。战场上弥漫的各种臭味让随行的参谋苦不堪言,然而川岸文三郎对此却毫不在意。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骄傲。的确,他是有资格来骄傲,支那攻击力最强的步兵师之一就是在他的面前刹羽而归,扔下了无数的尸体狼狈而逃,还有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值得骄傲的?战场上的这些尸体正在被焚毁的尸体正是他创造的荣誉见证,这些旁人闪躲不及的味道在看来简直美妙无比。

    他已经忘记了无数次被在中国人攻击下所承受担惊受怕,那些毕竟已经过去了,自己还站在这里,而中国人的进攻已经被击溃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他可以当之无愧的说自己是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者,无论过程有多么的曲折,自己的损失有如何的重大,毕竟胜利了,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他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浑浊难以忍受的空气,回想起这几天来和中国人的战斗,感觉如同做梦一般,胜利来得如此的突然,简直让他有些不可置信,直到亲眼看到了战场上无数被抛弃的遗骸才真正意识到这一切是如此的真实。

    四天前,当中国人发起第一次冲锋的时候,就让这些刚刚上战场的士兵吓破了胆子,一个营的中国士兵在迫击炮和机枪的掩护下凶猛扑过来的时候,担任敢死队的中国士兵端着清一色的冲锋冲到了近身射程内,猛烈的火力如同收割麦子一样撂倒了那些暴露在他们射程内的日本士兵,其余的人也被这如暴风骤雨般的子弹压制得抬不起头来,第一道简易防线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就在这些悍勇的中国士兵的冲击下崩溃了。

    川岸文三郎并不是没有见过凶狠的士兵,可是望眼镜中看到的一幕还是让他咬牙切齿却毫无办法,在他们攻击下步步溃退的日军让他真正的意识到,在中队中素来有善攻之名的第八师果然名不虚传。攻必猛,一鼓作气集中火力迅速的在阵地上撕开口子,后续部队从他们撕开的口子中向两翼发起进攻,在他们这种攻击下,只要防线上有一点突破,那么整个防线的崩溃也就不远了,要防守住难度极大。

    以川岸文三郎从军的经验来看,那些士兵在无论是匍匐前进还是发起冲锋,动作都极为果断干脆、决不拖泥带水,身边落下的炮弹和呼啸而过的子弹丝毫没有对他们的行动产生阻碍,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们却显得游刃有余。望远镜中的这支部队是让他寒而生畏的,只有经历过血战的熏陶和无数的苦战才能有如此表现,那怕训练如何的逼近实战、官兵如何刻苦的训练,都无法做到这种程度,这是战斗经验的沉淀和平日严格不怠的训练才能做到的。川岸文三郎手中捏得紧紧的拳头,心中立刻有种明悟,要阻止住中队的进攻势头,就必须要将他们这些精锐的敢死队消灭干净。第八师在如何精锐,也不可能全部都是这种战斗经验丰富的战斗精英和骨干,消灭掉他们,对自己的威胁就要小得多。

    —

    就是他此时的一念之间,让日军为来得及撤退的部队和这些发起猛攻的中队一起丧生于炮火连天的火海之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林志必须在短时间内打开缺口,发起的冲锋是一波接着一波,双方都被毫不休息的攻防战累得疲惫不堪,到了后来第八师完全是凭借着毅力在战斗,而日军却只能依靠那些新来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