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斗星 :一部草根的图腾-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写在前面——《北斗星》:一部草根的图腾
《圣经&;#8226;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样一个寓言: 

  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

  然后,这人就往外国去了。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奴才,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精英与草根的生存压力,向他们的社会地位一样,天壤之别。

  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以钱论英雄的时代:以前那个时期,会把人们按财产多少来划分贫、下、中农,现在流行的,是草根与精英的落差。

  谁是草根,谁是精英?是那两个成功的奴才可算精英,还是那一个没有商业头脑的奴才甘于贫穷的草根?

  中国5000年的历史,是一部精英史,还是一部草根史?

  中国的老百姓,是顽强如野草,还是苦难似浮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还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永远都是任人宰割、沉默的羔羊?是自己创造了生活,还是像蝼蚁一样,在生与死之间被生活所选择?

  我们所在的地球,从来都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最底层的草根们,为了活命,何其艰辛?

  草根化这个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草根?什么是草根性?什么是草根化?什么是草根文化?

  中文没有专门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并没有这个词条的解释,但总算是找到了比较满意的解释。

  草根(grass 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有人认为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一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

  ① 群众的,基层的;

  ② 乡村地区的;

  ③ 基础的;根本的。

  所以“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众化等等,但从各种文章来看,实际应用中的“草根化”的含义远比以上的解释来得丰富。

  草根应该有两个特点:

  一,顽强。应该是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

  二,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

  近来文化研究,学人多有引用“草根”一说者。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野草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野草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野草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

  野草赋有民众精神,它甚至于带着顽固的人性弱点,草根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 

  草根文化(grass…rooted culture),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草根文化所能表述的是一种非主流、非正统、非专业或曰爱好者,甚至纯然出自民间草泽的人所构成的群体,他们使之区别于那种固步自封、惟我独尊的所谓正统的,主流的声音,有其独立存在的理由和独特优势。

  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双手劳作,靠老天吃饭;一代代繁衍,随遇而安,只求温饱和生存,决不苛求上苍。这就是中国的老百姓。

  10年前,我们还生活在农村,30年前,我们的父母也在农村,100年前,我们的祖辈大都在农村——我们都曾经是草根。

  身为草根的老百姓苦啊。草根中的草根——农民更苦。

  天灾人祸,旱涝虫灾,野狼肆虐,土匪横行,乡绅霸道,官吏腐败,政治黑暗,军阀混战,外侮入侵,疾病流行。直至今日还没有解决吃饭、住房、医疗和教育四座大山的难题,可草根依然比我们这些伪精英活的坚强。

  是什么让草根如此坚韧?是什么信念支撑着草根生命不止,奋斗不休?

  仅以此篇,献给生我们、养我们的草根一样的父亲母亲。 。。

北斗星:开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8226;潼关怀古》

  古人一首散曲,说不尽草根的苦辣和酸甜。

  华夏文明五千年,得山东者得天下。而扎根在山东大地的布衣百姓们,更像是满山遍野的荒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年年、一代代,顽强地生存下来。

  山东,自古以来就以“中华文化图腾”的发源地之一闻名天下,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是中国最早的直立人之一,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则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龙山文化的发掘之中,有最早的汉字陶片。

  黄河之畔,北海之滨,泰山脚下,位于华北平原东部的山东很早就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

  商朝建立之前,山东西部曾是商族的活动中心,也是商统治的中心区域;对山东东部未汉化的东夷人,商王朝通过盟国奄国、薄姑国等进行统治。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子牙于齐,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则封于鲁。

  齐鲁大地,从此成为山东的代名词。而在这片并非想象得那么富庶的土地上,过于庞大的人口和相对稀缺的资源之间,草根们面对生生繁衍的祖传重任,不得不与天抗争。

  据《左传&;#8226;僖公四年》记载,齐国定都临淄,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黄河)、南至于穆陵(今沂水与临朐交界处)、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盐山)”。

  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融合“东夷文化”、“因其俗,简其礼”,“举贤而尚功”,务实革新、兼容并包,国力相当鼎盛。

  齐国的工商业与技术也非常发达,山东得海盐之利,有冶铁之功,桑植、纺织业也很发达,所以有“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

  鲁国都于曲阜,其疆域在《诗&;#8226;鲁颂&;#8226;宫》中描述为“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尊尊而亲亲”,农业发达,民风淳朴,加上孔孟文化的熏陶,山东遂成为后世推崇的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 

  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

  生于鲁都曲阜的孔夫子在这里创始了儒家思想,成为后来中国社会框架与价值观的基石。孟子、庄子、孙子、墨子、鲁班、扁鹊……

  在这些圣贤、达人的背后,是无数草根的默默耕耘,每一次朝代更迭和战乱纷起,则是“千村仳离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草根的命运,如同蝼蚁、浮萍。

  春秋时期,山东境内还有其他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仅见于《左传》的就有55个国家之多,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莱、莒、滕等国,他们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并吞。

  公元前221年,地处西方的秦国经过百年励精图治,“远交近攻”,将战国七雄之中的六国一一剪除,齐国成为最后被秦国吞并的诸侯国,华夏中国首次实现了大一统。

  孟姜女哭长城,千百年来一直在控诉秦始皇的穷兵黩武,五月五端午节的由来,一代代纪念着不肯随波逐流的忠臣屈原,秦朝的建立,是无数草根的累累白骨和妻离子散。

  祥云色的大汉王朝是中国人真正崛起于世界之林的第一次,也是最扬眉吐气的一次,大汉王朝与罗马帝国东西遥遥呼应,而山东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誉,秦汉以来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山东的粮食不断沿黄河西溯,供应关中。山东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全国的三大纺织中心,大量精致的纺织品自此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

  西汉时期,山东地区有1700余万人、390余万户,接近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汉朝在今山东设2个州(一级行政区):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兖州。

  及至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争战频仍,经济有所破坏,草根百姓们一次次陷入水深火热的颠沛流离之中。

  到唐代,山东恢复发展,当时主要属于河南道。开元天宝年间,山东每年都有几百万石的粟米运至关中,而青、齐(今青州、济南)等地的物价仍远低于中国其他地方。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精美织品。

  唐朝至隋朝初年,山东地区的户数占全国总数的21%。

  至唐后期,山东战乱又起。天灾、人祸不断,于是黄巢起义,延续了历代反民必出山东的惯例。

  到北宋时期宋江等人在水泊梁山揭竿造反,替天行道,这个故事后来被施耐庵先生写进了《水浒传》。

  到元代,山东只有126万人、38万户,与金代相比,人数减少约87%、户数减少约75%,更不及西汉时期的十分之一。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明朝灭元朝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山东,也有了“山西大槐树老鸹窝”千里移民的传说,以及后世子孙寻根的执著。

  明初光复时,山东“多是无人之地”,政府奖励人民垦荒。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山东的耕地面积有7240余万亩,是北宋时期的倍,居全国第三位。1421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

  明朝开始设立山东省,疆域除了齐鲁大地,还包括隔海相望的辽东半岛,这也是山东、辽宁渊源的开始,后来清朝、民国期间近300年间的移民浪潮——“闯关东”,山东人成为主力军,既是天灾人祸,也是寻根溯源。

  老百姓难得过上舒心的日子,“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种理想在内忧外患之下也成为一种奢望,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人的大门。

  山东的老百姓敬天敬地敬祖宗,可是老天爷不开眼,山东十年倒有九年旱,一年不旱来水灾。

  清光绪三年至光绪六年(1876—1879年),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五省发生特大旱灾,延续时间之长,波及地域之广,古今中外罕见,据历史记载:仅仅饿殍就达一千万人以上,被称为古所仅有的“大祲奇灾”,以“丁戊奇荒”闻名而载入中国近代灾荒史。

  李鸿章时为直隶总督,正处重灾之区,赈灾工作十分繁重,他在天津设立了直隶筹赈局处理赈务,盛宣怀以候补道的身份参加该局工作。盛宣怀在晚年回忆:“光绪四年,河间大灾,赤地千里,天津遍设粥厂,途为之塞,李督派余往视河间,先入献县境,即见饿民扶老携幼,乞食于道,风吹即倒。”

  “丁戊奇荒”仅仅是千百年来天灾人祸的典型之一,山东,这个开垦最早的中华大地之一,似乎已经不再被上天庇佑。

  1883年,黄河在山东境内决溢43次,口门53处,章丘等处一片汪洋,冲塌齐东县城数十丈,城内水深二三尺。

  1884年,黄河38次决山东境内,灾民百余万,仅齐河县死伤千余人。

  1885 年,黄河数决山东境内没,历城、章丘等处灾区甚广,被淹人口30余万;长清至济阳、齐东尽被水淹。

  1886年,黄河数决山东境内。

  1887 年,黄河数决山东境内,寿张、东明、东阿等县受淹。

  1895年,黄河及卫、运河决山东境内,20余县被淹。

  这一年,大清王朝与近邻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日军在黄海上大捷,继而攻占威海卫,号称“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黄河连年水灾,1896年,山东巡抚李秉衡奏称:“自光绪八年黄河桃园决口以来,或一岁一决,或一岁数决。”

  1897 年,黄河在山东境内凌汛决口,10余县被淹。

  1898年,黄河再次决口,“水势之大,灾情之重,从未有如今岁伏汛之甚者,溯自历城南岸杨史道口等处民埝漫溢后,各属报灾者纷至沓来。”

  “其水挟徒骇河而行,纵横泛滥,各州县平地水深一二尺至三四尺不等。”这次水灾波及历城、章丘、东阿、平阴、肥城、阳谷、汶上、郓城、茌平等29个州县。

  1898 这一年,黄河决口山东境内,30余县受灾,人员伤亡严重。

  天灾不断,外来入侵也接踵而来——1898年,青岛和威海卫分别被租借给了德国和英国。

  大清王朝大厦将倾,草根只有自寻生路。

  继1898年大涝之后,1899年山东又遭遇大旱,“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省被旱之区甚广。”

  据《续修济阳县志》记载:“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旱,日赤如血。”

  又据《清平和临清县志》记载:“二十六年,复大旱,饥。”据统计,山东全省受灾多达76州县。

  同时,山东又遭虫灾。

  据记载:1899年“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