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叶芳菲心-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

  记得小时候做梦,梦境多是在爬山,脚步是奇妙的跳跃的感觉,顺着一条山路向上爬的时候竟可以双脚一蹬跃上一块高耸的坡峰,总还想爬得高一些,两眼还在四处地搜寻一些稀奇古怪的野花野果,渐渐地就到了山崖边,一不小心竟摔下了悬崖,然后就感到了身躯的疼痛和地面的冰凉,醒过来一看原来是真的从床上掉下来倒在了地上。

  小时候的我爱哭,在大妈家的后园门口捡到了一颗剥得干净的菱角米,看了一下就丢在嘴里吃了,很甜嫩。还在回味的时候突然想起妈妈曾交待过不要随便捡地上的东西吃,开始有点疑惑,这是谁丢在地上的,吃了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就跑去大门口找妈妈,妈妈和一班婆婆大妈们坐在门前纳鞋底,听我结结巴巴地说完,反问了一句:“真的吃了?”一旁的大妈拍了自己的大腿,说:“坏了,丢在那里的是天上龙王爷的娇子,吃了就要升天的!”我说:“妈妈说过丢在地上的糖是娇子,我吃的是干净的菱角米,才不是呢!”“谁说不是,只要是丢在无人处的东西都是,看你怎么办!”“呜,我不要当娇子,我不要死,我还没长大呢!”我鼻涕眼泪都随着哭泣流了一脸蛋。妈妈这时候才笑起来:“你呀,大妈是逗你玩的,丢在地上的东西不干净,以后不要再捡着吃了。”

  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院场里,大人们都在神秘地说着死亡的消息,追着小猫小狗玩耍的我有意无意地听着这些,突然我听到从天空中传来嗡嗡的声音,抬头仰望,天上只有若有若无的浮云,我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道是谁看到了我的傻态,有人说:“那是云里的飞机在飞呢,是去唐山救地震后活下来的人的。”他又接着说:“飞机只救老人,不会救小孩的。”听了他的话,我害怕的很,心想万一我们这里地震了,只救老人不救小孩,我可怎么办呢?我跑去问婆婆,看是不是真的会这样,婆婆坐在屋檐下,听了我转述的话,点了点头说:“是的哦,小孩子太调皮了,飞机懒得救呢!”婆婆话一说完,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不要地震,我不要死,要飞机救小孩子!”

  某一天。婆婆和伯伯从沙市回来,拿出来一张婆婆的照片,说是刚在沙市照相馆照的。大人们看过之后,我好奇地接过一看,是婆婆的一张半身像,头上包着青色的包头,带着微笑的神情。婆婆看我仔细看的样子,便问我这照片照得好不好,我说:“好得很,和婆婆的样子是一样的。”婆婆说:“这是死了后挂在墙上用的,你怕不怕婆婆死呀?”我说:“婆婆不要死,等我长到象大姐那么高,那么长的辫子后再死,这个臭照片,把它撕了去。”说完哭了起来,我的话逗得家里人都笑了起来,尤其是婆婆对我说的话十分满意,她擦着我不断涌出的眼泪,说:“好,婆婆等到我的乖孙子长得象大姐那样长的辫子了再死。”

  拭一拭眼角涌出的泪水,已过去了三十年,可想起来的时候,仿佛就是昨天刚发生的事。

  3

  这个深秋,天气一直晴好,倒希望能下一场雨来彻底地洗涤一下沾满了尘灰的环境还有灰暗的心情。雾的天气不期而至,据说雾是由于空气中含水量大,再遇到较冷的气温时产生的。在半山腰看浓雾弥漫的山城景象,那些高楼大厦一律不见踪影,而在山腰,雾却停住了扩散,留在眼里的是在雾的衬托下的松柏依旧挺秀清雅。

  雾起的日子,穿行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一切都是朦胧的,观察雾的聚散是很有意思的事,雾起时带来一丝凉意、一丝神秘,白色的雾滴渐渐地越来越浓,从远山开始,道路、树林、房子都在雾中开始模糊了起来。雾的消散是在阳光陡然变得明媚的瞬间,站在雾中的人两肩感到阳光的温暖时,再将视线投向远处时,雾已无影无踪,那些在雾中隐没的房子、树林、道路、远山在阳光下镀了一层金边,闪亮着光泽。是的,浓雾的笼罩下的只是暂时的,它们从未消失过。

  雾让人失去方向感,不只是看不清远处,连近处的情形也在迷蒙中,虽然有防雾灯,但太浓的雾还是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不要急于咒骂雾吧,还是让我们用宁静的心来等待雾的消散。雾和梦有着相同之处,它们给人插上了幻想的翅膀,让人总是怀着希冀忘了有些事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如果人世间少了雾的迷离,少了梦的虚幻,将会少了许多的乐趣。

  雾,让我记住了这个秋天的特别之处。

  2004…11…24。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叹生死茫茫
(一)

  怀念

  时光的流逝像是捧在手心的水,稍一松懈便不知不觉从指缝中溜走了。婆母的离世己是一月,回忆她病情恶化前,因为相距较远我们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在一起相聚,平时很少来往,可自她去世后,我却常常想起她的音容笑貌。有一次在梦中,她坐在那儿对我们说,唉,病反正是看不好了,不如死了还好些。醒来后我知道梦是相反的,她曾是多么地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她还有那么多的牵挂呢。今年初春,她还带病和公公一起开垦了几块菜地并喂养了几只小禽,她是热爱生活的人。 

  在一个月前,婆母的尿毒症到了晚期,那些昂贵的药物对她衰竭的身躯己失去效果, 

  被医生下结论医治无效。回到镇上老家之后不到一星期就处于弥留状态。支撑到端午节后,接到姑姐电话,我们就坐车赶回去。清晨的车外是向后飞驰的一块块刚插完秧苗还显得稀疏的水田,一条条清亮的水渠间杂其间;一群群小白鹅欢快地游来游去,路旁农家屋后新发的嫩竹直冲向上生长,眼前闪现的图画是如此的充满勃勃生机。 

  到家见面后,婆母己不能开口说话,连孙女叫奶奶也听不见了,她只是大睁着无神的双眼茫然看着我们。正是阳光明媚的日子,她却要静候着死的召唤。到了下午,原本平静的好呼吸开始急促起来,在她病中始终细心照顾的公公忍不住大声呼唤着老伴的乳名,姑姐则摇着母亲干瘪的胸膛嚎哭。在一阵呼呼的剧烈喘息后,在亲人的泪眼注视下,她终于平静地伸直了四肢,闭上了双眼。65岁,人死万事空。本来不管贫穷还是富贵,终究逃不过这灵魂飘散的一天,只是觉得婆母如果不是病痛的折磨,她应该走得更好一些。

  2002…07…30  

  
  (二) 

  
  记念

  周日恰逢婆婆的百日忌日,我们作为儿子媳妇,自然要回去祭奠一番。因为我们离得远。家中平时只有年近七旬的公公独处,偶尔由姑姐接他过去吃饭。 

  公公自从 端午节婆婆患绝症去世后,终日无所事事。我想其实他应该是有事做的,可以有很多事用来打发闲遐时间的。他不是很喜欢操心,每月又有固定的退休费因而不用为生活伤神去做生意。公公年轻时读过师范,当了一辈子的教师。退休后一直为一些家中琐事忙碌,现在终于闲下来了,可以趁机重拾起书本或培养一个爱好,写书画、下棋、打牌等。但看来他没有去做。他还是老样子。我说,爸,你可以到我们那儿去玩一阵子,老在一个地方不好的。他摇了摇头说等过一阵吧。 

  吃过午餐后,我们到婆婆的墓地去。那里是一片荒地,三个月过去了,农家在附近种的一些绿豆,花生之类都可以收获了。烧纸钱、放鞭后,公公苦笑着对坟墓说,哎,你早点接我来做伴,免得一个人寂寞呀。伤感溢于言表。 

  从墓地回来,时间已经是傍晚了,我们又要急着乘车返回。在送我们到车站的路上,姑姐指着前面一位老婆婆的背影对我说,看到了没有,有人给老爸说了那个人,老爸有点心活了,她要求交养老保险金,你说气不气人。我吃了一惊,想起了公公在墓地的话,我无话可说。姑姐还在愤愤地说,她比爸小不少,子女成家另过,她在外面打零工,以后根本不能照料爸,也不知爸爸是怎么想的,要找找个年纪差不多的能互相照顾倒可以,找这样的不行,我反正是生气,过了半个月没有理他。听了她的话,我准备说点什么,扭头一看,公公拉着我女儿的手走在后面不远了,结果也不好说什么了。 

  我知道姑姐说这事情给我听的用意,但我能说什么呢?同意,不同意,好像都没有决定的意义,因为我们不住在一起,我觉得我根本上没有发言权。上车后孩子和同来送行的表伯伯嬉笑打闹离别的场面还算热烈。 

  2002…09…23 

  
  (三) 

  
  为人子的烦恼

  今天是他老弟三周年忌日,三年前的今天,饱受车祸后遗症折磨十来年的老弟终于瞑目了,当时无论如何是想不到会与父亲反目不想回家。这一切都源于母亲的离世,母亲的死是无可奈何的,死者长已矣,却给活着的家人留下了难题和考验。

  他一早起来,老婆劝他还是回镇上老家一趟。他说:“你代替我去吧,反正我是不会去的,老娘去世才半年,想想在家中会见到那个陌生的女人都不舒服,父亲把我说的话完全没听,过忌日这样的事总不是做给活人看的,过年的时候我再去他们坟上祭奠一下算了。”已经是人到中年的他,成天为生活为工作的事四处奔波,在外伤神 也就罢了,家人又怎么样呢,几乎没有人能为他分忧。不久前,远方的老父亲打来了电话,那么亲切的号码却象一根钢针刺入心头,当时他没有接通,而是按下了断开键。几天后通过姐夫转告,原来是老弟三周年忌日快到了,父亲要他回去一趟,姐夫说:“爸那个后伴还行,我们都在他们家吃了几次饭了,你就收回说的话,同意了吧。”

  还是两周前堂兄过四十岁的生日,与父亲见面后当着亲友的面,他指责父亲找了个后伴,儿子说:“你马上和女方不要再来往了,母亲死了才多久呀你就忙着找人。”父亲 说:“我寂寞的很呢。”儿子说:“我也不是故意反对你们,也不吸取教训,想想老娘是怎么死的吧。”父亲 说:“她虽然没退休金,可是她儿子在这镇上开批发店,有钱的很!”儿子说:“她儿子有钱又不是她的,要不然也不用去扛包了,她找了你每月有退休金,不用再去出苦力打零工,她当然要缠着你。两人吃饭生活是没问题,现在是没病 ,要是病了的话,没有保障又和老娘是一样的下场。你等我去给你找个有退休保障的也不迟,不然从此以后就不要谈父子关系了!”父亲也不示弱:“你是我辛苦从小养大,你不认我那是不可能的,还有法律呢。”结果是父亲和儿子谁也说服不了谁,不欢而散,宴会完了各奔东西而去。

  今天他真的不愿回去,也不能回去。远方活着的父亲在为死去的小儿子悲哀,活着的大儿子正为活着的父亲的未来悲哀。

  2002…12…29  

  
  (四) 

  
  小宝贝

  在新年的第一天,一早我就独自坐车上了这条通往他家的路,去看望老公的出生才两天的小侄子。这条路的路况因为不远的地方正在修高速公路,车流过大的缘故,路况极差,经过了半天的颠簸,到站下车时两腿竟已经麻木了。

  买了一些时令的水果提在手上,只有这种沉甸甸的感觉才能让我适应这尘世的生活,是啊,家中添丁这么高兴的事却只有我一人回来。本来报信的姐姐是要我们一家三口都回来的,可是他是个固执的人,自从年迈的父亲寻找第二春找了个后母,他就一直不肯原谅父亲,他不想见后母,甚至于有了添丁这样的喜事都不愿意回来了。他对我说,家这个方向都不想再看了,你一个人作个代表去看看算了。我是觉得不以为然的,但是看到他默然的神情,不好再责怪他。

  家很快到了,单元楼的门口有新鲜的红色鞭渣印,我想起了当年前生女儿时,从医院回来也曾放过鞭,这细小的礼节让我有了相识的喜悦的感动,这个小小孩子是老公他们家下一代中的唯一男孩,是他奶奶去世前的唯一牵挂,小家伙长得怎么样呢?我急于看到他。推开虚掩的大门,屋中静悄悄的,只有大外甥女丹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着书,见到我连忙站起身打招呼,丹又长高了,比我还高不少。把东西放到茶几上后我问,噫,你妈不在呀,小舅他们呢?丹说:“妈有事出去了,小舅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小宝宝他们在房里,快去看吧”。从房里传出了声音,我轻轻进了房间,孩子的妈妈身体还没恢复,还在睡着。小孩子就躺在他外婆怀里,很乖的小宝贝,头发因为刚洗过澡还是湿的,我说:“小宝,真漂亮,长大了一定和姐姐们一样可爱。”他外婆听了笑着说:“是呀,多谢大妈夸奖。”我说:“小宝,长大了要象一个男子汉,要报答爸爸妈妈呀。”“是呀,我们小宝有出息也不会忘记大爸大妈的,你看,大妈从那么远回来看望我们呢!”外婆的兴奋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说话的时候 ,弟妹醒了,我送上了我的礼金;又说了一些关心的话。

  进屋这么久,还没有见到孩子的爷爷,正在疑惑间,房门又被急急地地推开了,进来了一个又高又瘦的老太太,她问弟妹是不是饿了,要不要煮鸡蛋吃。从她额上的包头一看就是农村的装束,看到坐在门边沙发上的我时她愣了愣,我想这么随便的样子,这人是不是弟妹家来帮忙的亲友呢?小宝的外婆对着老人笑起来:“亲家,这是孩子的大妈”。我对她点点头,人的心思是很微妙的,这时候我想起了老公的皱眉头的神情,尴尬地说:“您好呀。”她又愣在那里了好久才出去。外婆神秘地说:“看到没,那就是你爸找的后娘,说是来伺候小孙子的,其实根本就用不着,也就一个月时间,满月了我把孩子他们接到我那儿玩,以后慢慢带;孩子不就大了么。” 我岔开话题,便问外婆怎么没见着爷爷,她说爷爷去走亲戚没回来,房门重又打开了,后母端来了一只茶杯,送到我面前,说:“来,喝杯茶。”我摇摇头说:“别客气,我不渴。”她就站在那儿不走也不说话,我只好将杯子从她手中接过来放到沙发一旁。她终于走了,她胜利了,一杯不知是冷是热的茶让我听到了心中最初的漠然的坚冰溶化的声音。不一会儿,她给弟妹端来了荷包蛋。

  时候不早了我要回去,两位老太太把我送到大门口。虽然没见着公公的面,但是老公委托的任务我应该是完成了。我也有了说服他的理由:有缘能成为亲人,也就只有这么短短的数十年;珍惜吧,不必对于一些事情耿耿于怀。                      

  2003年1月1日

烦恼一家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我们在安慰一个人,劝他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往往喜欢这样劝他:“你呀,没有当官的命,发财的命还是会有的!”这个充满哲理的论点,有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它的切实存在。当然了,当官或者发财都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种,它们和幸福与否有时候是不相干的,因为有的人二者都没有,人生过的也很充实。

  人到了五六十岁的年纪,退了休,安享晚年,是很幸福的事。不用像年轻人为生活满世界打拼,他们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准备一日三餐,帮小辈们带带小孩呀等等,有的素质高的还可以重新到社会上去应聘工作“发挥余热”。

  十多年前,像他们这个年纪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