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军魂:西藏武警传奇-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一川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也听不懂这几句藏语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那应该是祝福的话语。他觉得藏族同胞的祝辞犹如唱歌一般,韵律激荡,悦耳动听。“他们说的啥子意思哦?班长。”罗一川用胳膊拐了拐身边的李大军,轻声问道。

  李大军低声回答说:“我也只晓得个大概意思。就是祝福我们吉祥如意,吃穿不愁,出入平安,处处康泰,年年幸福,岁岁繁荣吧。”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队列里边少说话哈!过年过节的,被中队长指导员骂两句,不安逸嘛!”

  “晓得了!”罗一川抑制不住地兴奋。今天又学了几句藏语,收获实在不小。他在心里把那几句藏语祝辞重复了几遍,心想,以后一定会有用得着的时候。

  恰巴乡乡长洛桑在中队长指导员的陪同下,躬身俯首,双臂前伸,一一为中队官兵敬献了哈达。

  敬献哈达是藏族同胞最普遍的一种礼节。罗一川曾经看过一些关于藏民族文化方面的书籍,他知道,哈达是萨迦法王、元朝国师八思巴首先使用,后来慢慢得以流传的。公元1260年,八思巴被封为帝师返回萨迦寺后,向卫藏地区各大寺院供奉的佛像及活佛、官员敬献了哈达。此后,哈达逐渐在藏区流传开来。哈达颜色很多,但以白色最为常见,因为藏民族认为白色是纯洁、吉祥和繁荣的象征,因此他们格外崇尚白色。洁白的哈达是他们表达真诚、友谊和敬意的主要媒介。

  “警民本是一家人。你们不仅是我们的亲人,更是我们的保护神啊!你们不能回家过年,也是为了保证我们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我代表恰巴乡所有牧民群众,向子弟兵致敬、致谢,祝武警玛米新年快乐,扎西德勒!”洛桑乡长一边说,一边躬身将哈达挂在官兵们脖子上。

  紧接着,乡长身旁手捧切玛的一名壮汉迅速将寓示五谷丰登的切玛端上前来,披上哈达的战士按照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马上象征性地拈起一撮青稞面,凌空抛洒,敬献天地。

  尔后,一位牧民手捧一只比脸盆小不了多少的银碗,从另一名牧民手中的酒壶里接上满满一碗青稞酒,恭恭敬敬地端到战士们面前。个别战士酒量有限,面对那么一海碗青稞酒,脑袋先就懵了,赶紧用眼光去寻找中队长指导员。然而,平时一再强调不许酗酒的中队长指导员,这时候似乎完全忘记了他们提出的禁酒要求,根本不为大家说句好话,反而相当兴奋地为牧民群众帮腔:“你现在面对的不是酒,而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没啥说的,一个字——喝!”

  藏语称青稞酒为“乃羌”。在藏族酒文化中,敬酒颇有讲究,像过年这般喜庆的日子,银碗边上总会黏有一小块代表吉祥的酥油。被敬者必须先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酒,由上至下对空弹洒三次,意为敬天敬神敬地。之后,再接过酒碗,先饮上一口,然后由敬酒者向酒碗中添一次酒,如是三次,方能喝干。藏族同胞把这规矩称为“三口一杯”。显然,这时候中队官兵需要解决的已经不是“三口一杯”,而是“三口一碗”的问题。饮酒的难度成倍放大了,需要的酒量和胆量也得相应放大。

  无奈之下,当牧民群众添完第三次酒后,酒量再不济的战士也只得低头牛饮。可是,那么满满一银碗青稞酒,岂是轻易喝得下去的?战士只得使劲喝上一口,又捧着银碗拼命喘一会儿粗气,再为自己寻找祈求“赦免”的借口:“我酒量不行,这,这确实,确实喝不下去了。”

  喝不下去不要紧,洛桑乡长一个眼色,牧民群众马上亮开嗓子唱起了敬酒歌:

  啊!这银碗盛的甘露汁,

  是去年酿成的褐色年酒,

  是月内酿成的清凉月酒。

  是白青稞之精华,

  是内地米曲之祖源。

  ……

  是如愿成功的胜利酒,

  是长命百岁的益寿酒,

  是载歌载舞的欢乐酒,

  是民族团结的合心酒,

  是警民一家的亲情酒。

  ……

  歌声一落,牧民群众马上齐声高呼:“噢呵呵,拉索,拉索!”气氛欢快而热烈。由于为难而对着酒碗愁得不行的战士只得重新鼓足勇气,将一大碗青稞酒咕嘟咕嘟地灌下去。一碗酒刚一见底,牧民群众马上又吼响一串“噢呵呵,拉索,拉索”的洪亮声音,仿佛是对战士终于战胜自己,成功喝完那么一大碗青稞酒进行表扬和表示感谢。

  第一拨慰问的队伍走了,第二拨、第三拨四拨紧接着又来了。慰问中队官兵的人群,有共建单位的职工,有官兵们长年照顾的敬老院老人,还有大家一直关心的县完小师生。有结伴而行的,也有单独前来的。中队官兵应接不暇,忙得不亦乐乎,也高兴得不亦乐乎。

第四章25  最奇特的礼品
下午四时许,县委县政府慰问团到了中队,给官兵们带来一个天大的喜讯,大家高兴得差点把牙齿笑掉。

  县委书记李成发是全县唯一的汉族干部,他和县长达瓦雅杰一起,代表县里四大班子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向子弟兵表示了由衷感谢和亲切问候。

  “县武警中队全体官兵扎根高原,立足警营,情注人民,无私奉献,为维护岗嘎社会稳定、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你们用一家不圆的牺牲换来万家团圆的幸福,县委县政府感谢你们,岗嘎人民感谢你们!今天,我和达瓦雅杰县长带着全县人民对子弟兵的无限感激和无限拥戴之情,前来看望大家,给大家拜年!”李成发书记说着,回头向县委办公室主任泽巴多吉招了招手。泽巴多吉趋步向前,双手递给李书记一包东西。

  李书记接过那包东西,继续对官兵们说:“由于今年大雪封山时间提前,县里很多工作都没来得及落实——包括商品进货,也耽误下来,致使县里今冬明春各类物资相当紧缺相当匮乏。我听说,中队官兵抽的烟全改‘马粪牌’了。这都是因为县委县政府工作没做好啊!在这里,我诚恳地向大家道歉!”

  李书记面向官兵,深深鞠了一躬。官兵们分明看见,李书记眼眶里含着一汪亮晶晶的液体。等到李书记抬起头时,那汪液体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浅淡的欣慰笑容。

  李书记举起手中那包东西:“我知道大家都喜欢抽烟。过年了,县委县政府也没什么好东西送给大家。今天上午,我到县百货商场仓库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一条不带过滤嘴的乌江烟,由于存放时间太长,已经有些发霉。不过,我想啊,即便是霉变了的香烟,也比你们的‘马粪牌’正宗,比抽‘马粪牌’过瘾。现在,我就把这条烟作为过年礼物送给大家。另外啊,我还带来了一箱上海肉蓉方便面,祝大家新年快乐,扎西德勒!”

  香烟加肉蓉方便面?天哪,这个年过得太他娘的丰富、太他娘的奢侈了!官兵们兴奋不已,眼睛全都涂了荧光粉似的发亮,不约而同地发出“噢”的一声狂叫,紧接着,“书记万岁,县长万岁!”的呐喊声在队列里轰然炸响。

  “现在,我先为大家每人发一支烟。剩下的,由中队党支部平均分发。”李书记拆开“乌江”,从左至右,由前至后,一支一支地发给每名官兵。然后,他抬起头找到龙刚和文兴钊的眼睛,“今天,我破坏一下队列纪律。大家在队列里面,把这支烟抽了,好好过次烟瘾!没问题吧,中队长指导员?”

  龙刚和文兴钊赶紧点头:“没问题,没问题!”

  文兴钊转身面向队列:“同志们,我们一定要铭记县委县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厚爱。这条烟,是今冬明春全县惟一的一条烟。大家知道,李书记和达瓦雅杰县长也抽烟,但是,他们却把全县独一无二的这条烟给了我们。这说明党委政府记得我们,人民群众也没忘记我们。这让我们倍感亲切,倍受感动,倍受鼓舞。为在新的一年里把中队全面建设搞得更好,把执勤维稳任务完成得更好,现在,大家点燃烟——抽!”

  “抽!抽!抽!”兵们群情激昂,吼声如雷。

第四章26  罗一川悲惨遭遇
罗一川端着一碗方便面,激动得浑身发抖。

  岗嘎县向来同新鲜蔬菜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官兵们一直不容易吃上那么高级的玩意儿。大雪封山后,就更不用说了。四五个月时间,除了做梦,罗一川连新鲜蔬菜是什么样子都快想不起来了。远离新鲜蔬菜,其实就是远离维生素。远离了维生素,基本上就等同于远离了身体健康。罗一川眼看自己和别的战友一样,皮肤越来越干燥,嘴唇越来越皲裂,指甲也一天天严重凹陷下去,却无计可施——别说他无计可施,就连中队长指导员和司务长肖海清,也同样无计可施。原以为在明年雪融路通前,已经没有吃上新鲜蔬菜的指望了。可是,就在这个除夕之夜,县委县政府居然送给了中队官兵每人一包方便面!虽说方便面并不是新鲜蔬菜,但它怎么说也比那些天天吃得人心里发毛的压缩干菜强吧?起码能给大家的肠胃换点新鲜内容!更重要的是,方便面作料中有几粒葱花之类的东西,那颜色可是绿的啊!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还有什么比绿色更让人激动更让人兴奋更让人忍不住想掉泪的颜色么?没有了,当然没有了!

  方便面是在炊事班煮的,每人一碗。分到手后,大家就捧起碗咽着口水往自己选定的地方奔去——过年放假,中队管理比平时松散多了。中队长龙刚早就发了话,食堂太冷,大家可以打上饭回宿舍吃去。

  罗一川端着连汤带水满满一碗热乎乎的方便面,冲出伙房迅速向外跑去。中队营区里,积雪正厚,很多地方的雪,已经不能叫雪了,完全凝成了冰。罗一川皱起鼻子嗅着方便面的清香,顶着狂风,踏着冰雪,径直往宿舍奔去。

  除夕真好啊!久违的香烟抽上了,久违的方便面眼看也快吃到嘴里了。白茫茫一片冰雪真美,直往骨缝缝里钻的寒风真美!罗一川轻声哼起《打靶歌》:“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

  一个“飞”字还没出口,罗一川就及时收了声。不是罗一川想收声——当时罗一川完全是身不由己,不得不止息了愉快的歌声。

  歌声虽说停息了,但另一个声音却清晰地传进了罗一川耳中:“啪哒——彭哧!”

  罗一川的兴奋明显有些过头。他完全忘记了乐极生悲这个古训。忘记古训必然付出沉重代价,这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马上在罗一川身上得到了验证。

  罗一川以为在冰雪上小步快跑,就能消解冰雪带来的威胁。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冰雪并不甘心轻易被他制服。趁罗一川得意到几近忘形,失去起码警惕性的机会,冰雪终于实施了反攻计划,向罗一川扬起了毒手。

  罗一川只觉得脚下一滑,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整个身体便向后倒去。他的双手因为异常固执地要与身体保持步调一致,刹那之间就随着身体的后仰圆满完成了上举后挥等连贯动作。大约在罗一川的身体与地面呈四十五度或者更小角度的时候,盛满方便面的磁碗立即挣脱罗一川双手的束缚,越过他的头顶,疾速向后飞去……

  “啪哒”一声,罗一川重重地摔在了雪地上。

  “嘭哧”一声,盛满方便面的磁碗也飞到了雪地上。

  罗一川可怜的屁股、可怜的后背、可怜的长满新皮不久的双手,依次同地上的冰雪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罗一川也顾不上理会它们。他的心思全在那碗方便面上。只要方便面没事,疼痛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呢?!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罗一川失望到了极点,或者说让他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罗一川强忍疼痛,爬起来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差点摔到了一道坎坡下面。坎坡大约两丈多高,披了厚厚一层冰雪,滑得估计连苍蝇都站不稳脚——当然,岗嘎并没有苍蝇。夏天没有,冬天更没有。罗一川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觉得那道坎坡滑得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语言来形容。

  事情就坏在这道坎坡上。

  那碗热乎乎的上海肉蓉方便面,已经随着磁碗一道全部飞了出去。从坎坡中间到坎坡下边平地的冰雪上,方便面撒了一溜,正在无尽的冰雪寒冻中散发出最后一丝热气。而那只从新兵连一直陪伴罗一川的磁碗,已经被摔得瘪塌塌的,完全没了饭碗的样子。

  坎坡下面两只觅食的野狗,正饿得发慌,忽见天上飞过来一篷东西,顿时大为惊惶,心想这真是屋漏又遭连阴雨,行船偏遇打头风啊,眼看都快饿得撑不下去了,又他娘的飞来个天外横祸,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两只野狗怀着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赶紧掉头,怆惶而逃。可还没跑上几步,就发现了更加稀奇古怪的事情:耶!天上飞来的东西不仅没打着俺狗大爷,反而还传来一阵阵扑鼻的香气。难道,难道是上天赐给我们裹腹充饥的美味?!

  两只野狗停下逃命的脚步,想回去看个究竟,又怕中了什么圈套。犹豫了一小会儿,终于敌不过滚涌而来的香气的诱惑,相互使了个眼色彼此壮胆,然后奔着那香气一涌而上。

  哈哈,果然是上天恩赐的美味!两只狗迅速作了简单的分工:你,吃洒落在雪地上的美味;我,吃那个瘪塌塌的什么东西里的美味!

  罗一川从地上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坎坡边沿,伸长脖子往下看的时候,那只毛色杂乱的野狗正伸长舌头,有滋有味地舔着摔变了形的磁碗,根本舍不得漏掉任何一点从来没吃过的如此味美的食物。

  罗一川绝望了。好不容易分到一碗方便面,竟然全喂了野狗!你他妈的狗杂种,你吃什么不好,非得吃老子的方便面!

  罗一川伤心欲绝,一屁股坐在雪地上,扯开嗓子指天捶地嚎啕大哭:“妈耶,我的方便面啊,我的方便面哦……” 

  两只野狗正津津有味地享用罗一川无私奉献的美食,罗一川的哭声骤然响起,它们当即被吓得心惊胆颤,四条细腿下意识地敏捷往后一跃,相当自然地做好了奔逃的准备。等到抬头观察一番,确认那位涕泪滂沱的战士对它们并未构成威胁后,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哭去吧!只要别跟咱们争食,他怎么哭都行,毕竟咱们吃的是人家的食物啊!汪汪,人的食物就是好吃,汪汪!两只野狗用犬语交流了意见,一致同意不再理会罗一川悲伤绝望的情绪,继续埋头狗心狗肺地舔食雪地上那点方便面的残渣剩汤。

  两只野狗惬意无比,开心无比。在它们看来,罗一川的号啕声完全称得上世界上最美妙的用餐伴奏乐,比回荡在大城市高档餐厅里的钢琴声优美得多、浪漫得多。

第五章1  挺进边关哨卡
二班长孙玉龙带领贾小虎、殷兆宁和尼玛次仁前往秀登尼玛山口执勤的时候,已经是公元1985年3月底了。

  岗嘎的3月比不得其他地方的3月。岗嘎的3月没有鲜花,没有绿草,甚至连完*露褐色土石的荒山都没有。3月的岗嘎,每一座山都还披着或厚或薄或传统或时尚的白色外套,即便露出了固有的褐色肌肤,也只是象征性的,含羞藏怯的,连遮带掩的。

  说起来,从岗嘎县城到秀登尼玛山口并不远,也就二十多公里路程。但那条半是冰雪半是泥泞的山路相当难走,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