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麻烦,因为棺木都露出来了,需要打开墓门加固。当工人们打开一个碑上写着柏斯加的墓门时,全都惊叫了起来。因为在墓门里赫然坐着一个人,大家都以为是鬼,吓得纷纷逃窜。
这件奇事惊动了警方。警察在调查后发现,其实坟墓里并不是什么鬼,而是一个大活人,只是他是聋哑人,听不到别人说话,也无法亮明自己的身份。而这个人就是墓的主人柏斯加,他还活着。
其实两年前,柏斯加就已经“死”了。那一年的11月,因为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柏斯加在服下感冒药后,就睡在了床上,然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因服用退烧药而引起了突然性的短暂休克。由于抢救不及时,当家人发现时他已经没有呼吸了。缺乏医学知识的家人,误以为柏斯加死了,毕竟人已经没有了呼吸。随后,按照当地风俗柏斯加被埋进了土里。
在短暂的休克后,柏斯加逐渐恢复了知觉。但是,他发现自己在一个漆黑的盒子里。根据经验,柏斯加知道自己被埋进了棺木,他无助地大哭起来,可是他不能说话也听不到别人说话。他似乎都忘记了自己是聋哑人,他用力将棺木推开,可是却再也无法推动上方的泥土。于是,柏斯加以为自己真的死了,进了地狱。没有见到其他的鬼魂,他觉得很庆幸。
在坟墓的日子里,饿了,他就抓来能抓到的昆虫,甚至蚯蚓来充饥。幸好这些小昆虫和蚯蚓有足够水分,再加上当地气候湿润,土壤含水量充足,柏斯加一直没有因为缺水而死。靠着昆虫,柏斯加撑过了一天又一天,持续上演着生命的奇迹,直到被修墓工人发现。
有专家表示,这个奇迹之所以发生,有个大前提,那就是柏斯加是聋哑人,早已习惯了无声的世界,否则正常人是无法在无声无息的环境中生活太长时间的。另一个巧合是,冲坏墓地的大雨太及时了。因为柏斯加已经到了生命的极限,如果再待在坟墓里,也必死无疑。
所有的运气似乎都降临在了柏斯加的身上:如果他不是聋哑人,也许早就崩溃而死了;如果不是大雨冲坏坟墓,并且恰好有工人去修缮,柏斯加也会孤立无援而死。这些不可思议的巧合,就这样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布丁见证的巧合(1)

布丁是人们常见的一种食品,它是由浆状的食材凝固而成的,有圣诞布丁、葡萄干布丁等,常见制法有煮和蒸等。这样一种现代随处可见的食品,没有人能想到,它竟然见证了两位法国人之间的有趣巧合。
福特吉卜是一个经常出差的人,他最早一次出差是去英国。当时,他见到了英国的传统食品葡萄干布丁。出于好奇,他买了一些尝尝,谁知从此他就和葡萄干布丁结下了不解之缘。布丁的美味让他难以忘怀,回国的时候,他又买了很多准备回去吃。法国虽然跟英国只是一海之隔,但当时的法国还没有葡萄干布丁。回国后的福特吉卜十分兴奋,因为他不仅第一次出国,而且还吃到了美味,甚至因为布丁他还喜欢上了英国。
一天,福特吉卜去奥尔良附近的一所边境学校。他看到一个孩子坐在校门口哭泣。出于同情,他上前去询问。原来,小孩名叫埃米尔?德尚,刚刚被同学欺负了。为了不让他再哭,福特吉卜就给了他一块葡萄干布丁,香甜又美味的布丁让德尚很快忘记了不快,破涕为笑。
十年后,福特吉卜已经很老了。他的步履不再灵活,头发也稀疏了很多,不过他的精神还是非常好。一天,他在巴黎一家饭店吃饭,饭店里还有最后一块葡萄干布丁。他立刻将布丁预定了下来,准备饭后享用,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就在他吃完饭的时候,女招待过来告诉他,说有位男子路过饭店的时候看到了这块葡萄干布丁,他本人十分喜欢这种口味,想问福特吉卜先生是否能分一部分给他。福特吉卜很好奇,因为这种葡萄干布丁在巴黎还不十分普遍,一个年轻人怎么会喜欢上它呢?福特吉卜一下子来了兴趣,他让女招待将那位男子带进来。刚一见面,那位男子就欣喜地叫起来,因为他就是埃米尔?德尚。他已经是一个成人了,而福特吉卜一开始并没认出他来。这难得的偶遇让他们聊了起来,他们一起分享葡萄干布丁的美味,聊着各自十年来的情况。德尚说,自从那次吃到福特吉卜的葡萄干布丁后,就一直记得它,可是在法国很难买到,所以刚才见到这种布丁的时候,才执意要跟人分享。这次巧遇,让他们都感慨万分。两个人一直聊了很久。
一晃几年过去了,福特吉卜的身体大不如前,人也开始有些糊涂,经常做错事情。一天,他要去朋友家,可是奥尔良的城市街道已经改变了很多,他已经根本分不清楚了,于是只好坐出租车,可是他提供的地址让出租车无法准确到达。下车后,福特吉卜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这时的他仍然还记得葡萄干布丁的香味。如今,这种食品在法国已经十分普遍了,很多家庭都会制作。正在迷茫的福特吉卜,忽然闻到一股葡萄干布丁的香味,他以为这是朋友为他制作的,于是他顺着香味走去。到了一间房屋门前,他推开门,发现里面有十几个人正在聚会,桌子上摆着刚出锅的巨大葡萄干布丁。福特吉卜知道走错门了,赶忙退出。不过就在这时,聚会中的一个人叫出了他的名字。该有多么巧合啊,这个人竟又是埃米尔?德尚。他是来参加宴会的,不曾想,竟遇到多年前的忘年交。
三次巧合的相遇,都是与布丁有关,有点温馨,有点忧伤,更多的,是一种对命运安排的由衷感慨吧。
幸运的犯人
西方人对上帝是敬畏的,他们认为死刑是上帝的最终的审批,如果犯人被执行死刑,只能一次绞死犯人。假如犯人一次没有被绞死,那就不能再判死刑,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在宽恕犯人。




布丁见证的巧合(2)

在19世纪的澳大利亚,就曾发生过一个被冤枉的犯人被连续绞了三次都没死,最终法官不得不释放他的巧合。当时,澳大利亚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它的最高首脑是英王派去的总督。总督对澳大利亚全岛上的所有人具有最终的司法权,也就是说他有权力关押和审判任何人,也能释放任何犯人。所以,总督是澳大利亚最有权力的人。
一次,澳大利亚总督就曾面临一个抉择。当时一位叫萨尔姆斯的盗窃犯,因杀人被判处死刑,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巧合。萨尔姆斯被绞了三次都因绞绳突然断裂没有被绞死,执行法官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束手无策,只好向总督请示。总督听闻这件怪事后,决定暂缓执行死刑。因为他认为这是上帝在宽恕萨尔姆斯,我们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
其实,萨尔姆斯是悉尼著名盗窃团伙的成员,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只是以盗窃为生。1830年的一天,萨尔姆斯和他的同伙迫于生计,只能冒险盗窃一家商店,他们知道这个商店的一个桌子里装满了金币和银币。他们趁黑夜潜入商店,拿走了那个装满钱币的桌子,顺便偷盗了商店。可是,在他们即将离开的时候,被巡逻的警察发现。为了能拿到他们的“战利品”,他们袭击了警察,将警察打成重伤,然后逃跑。不幸的是,这名警察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在了医院。
随后,警察展开了全面的调查,很快就查到了萨尔姆斯及其团伙,因为他们使用的金币就是被盗的金币。被捕后,虽然萨尔姆斯百般狡辩,而且还找到了当天晚上他不在场的证据,但是,法院依然判处萨尔姆斯犯有谋杀罪,将被处以绞刑。然而,萨尔姆斯拒不认罪,警察就使用了一些非常的手段,在高压逼供下,萨尔姆斯承认了盗窃,但是坚决不承认谋杀。而且,他拒不供认其他团伙。法院认为萨尔姆斯罪刑不能宽恕,坚决执行绞刑。
萨尔姆斯被拉到刑场的时候,几乎绝望了,他看到无数的人聚集在刑场看着他。澳大利亚的绞刑跟其他地方的还不太一样,犯人并不是被吊起来后抽取他脚下的板子,而是犯人被套着绞绳的马匹吊起,只要马向前跑,犯人就会被吊死。
当警察把绞绳套在萨尔姆斯的头上时,按照惯例,他在死前可以说几句话。到了这时,萨尔姆斯再也无法安静了,他大声呼喊自己是冤枉的,真正的凶手是他的同伙西蒙斯,并请求法官的原谅。他的大声呼喊并没有为自己减轻罪责,人们只是默默地看着他,有些人表示同情,但是他一直欺瞒警察和法官,还是无法让人们原谅他。
警察在听他说完后,一声令下,马开始往前跑,萨尔姆斯立刻被吊起来。萨尔姆斯感到脖子被勒得厉害,喘不过气来。就在群众抬头看萨尔姆斯的时候,巧合的事情出现了,绞绳突然断了,萨尔姆斯被重重地摔在绞刑台上。
看到这个情景,围观的群众群情激奋,认为萨尔姆斯已经向上帝说明了一切,他理应得到赦免。但是,行刑的警察换了新的绳子,套在萨尔姆斯的头上,然后马又一次带动了绞绳,萨尔姆斯再次被吊到半空中,让人吃惊的是,绳子的三股竟然同时松开,萨尔姆斯再次摔倒在了绞刑台上。
这时警察下令再次更换绳子,这次拿的是一根全新的绳子,能承受住四百磅的重量。群众已经无法控制了,所有的人都往前挤,将绞刑台推得颤抖起来。然而,这次新的绳子在套往萨尔姆斯的头上时,突然被人割断了,无法执行绞刑。现场的群众高呼,要求释放萨尔姆斯,执行的法官无奈只得向总督请示。
最终,萨尔姆斯仅仅被控告盗窃罪,而真正的凶手西蒙斯则被判处绞刑。连续三次都没有被绞死,萨尔姆斯实在是太幸运了。事后,警察对绞杀萨尔姆斯的绳子仔细检查,并没有异常的情况,但是巧合的事情却实在地发生了。




命大的姆兹塔

“死而复活”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语。如果一个人能死而复活,那真可说是人生中的大幸了。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他一生中三次死而复生,可谓幸运之至。
这个名叫莫卡?姆兹塔的非洲肯尼亚老人,是当地的名人。成名的原因正是因为几次死而复活。
第一次是在莫卡?姆兹塔三岁的时候。当时,莫卡正在家里玩。他爬上了楼梯,结果不小心从上面摔了下来。小家伙当即昏迷。父母立刻把他送到了医院。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医生确定莫卡已经死亡,因为他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悲伤欲绝的父母将莫卡抱回,准备埋葬。在葬礼上,家人按照风俗不停地拍打莫卡的身体。突然,莫卡身体一震,然后就哭了起来。家人惊讶地看着莫卡,非常震惊。“复活”也惊动了整个村子,人们纷纷赶来观看。不放心的父母又一次带莫卡去医院检查。在做过各种检查后,医生也无法解释。
第二次也是个巧合。一天,有位牧羊人为了寻找丢了的羊,去了一个人迹罕至的深渊。深渊地势很险要,也潜藏着各种危险,平时很少有人涉足。牧羊人在深渊里到处找,他没有找到他的羊,却发现了一个年轻人。发现时,他的身体已经冰凉,似乎是从悬崖上摔下来的。虽说已经是个死人,但牧羊人还是把他背出去交给了警察。这个年轻人就是莫卡。家里人以为他失踪了,早已报了警,谁也没想到他竟然掉下了深渊。莫卡的家人非常伤心,之后,准备将遗体下葬。可就在人们把他装进棺木,埋入土中时,莫卡竟然顶开了棺盖,随即爬出棺木。这一变故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的,家人为他的复活惊诧、高兴,其他人则对这怪事震惊不已。
经过两次死而复生,村人对莫卡敬畏有加,毕竟是两次大难不死,人们认定他会非常有福。事实也是如此,莫卡一生衣食无忧,生活快乐,子孙满堂,是村里最快乐的人之一。是的,莫卡是村里比较长寿的人,他活到了七十多岁。当然,这个长寿也来之不易,因为在他六十岁时,村里发生了霍乱,许多人都死在了这场灾难中。就连一向幸运的莫卡也染上了霍乱,而且情况非常严重,最后甚至神志不清,家人都几乎听不到他的呼吸声了,也无法进食。很多人都以为,莫卡要像其他的村民一样死去了。家人开始为莫卡筹备葬礼,可就在为他穿寿衣的时候,他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高声嚷道要喝水。家人全都喜极而泣,为他再次逃过一劫感到万分欣喜。
就这样,莫卡?姆兹塔一生死了三次,却都奇迹般活过来了。谁也无法解释这是为什么。除了巧合、幸运,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倒霉的兄弟

百慕大三角区以神秘莫测的怪事闻名于世。16世纪以来,在这片海域失踪的船只、飞机数以百计,令人不得不对它敬而远之。
巧合的是,这片海域的西岸是美国的弗吉尼亚,有一对兄弟似乎也受了魔鬼三角海域的影响,竟然同一天被同一辆车撞死。
埃斯基恩?劳伦斯和兄弟内维尔两人相依为命,听过太多神秘事件的他们从来不敢到百慕大海域去。一次,埃斯基恩?劳伦斯和内维尔一起驾车出去办事,到金恩大街时,两人分手,各自前往目的地。劳伦斯驾车很小心地行驶在街道上,这时,他看到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和乘客说话,不知为什么,那辆停着的出租车突然间失去控制,直接向自己撞过来。劳伦斯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出租车撞翻在地。司机和乘客都报了警,但匆匆赶来的救护车没能救活劳伦斯,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世界。
内维尔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埃斯基恩?劳伦斯是他唯一的亲人,他们一直相依为命,如今哥哥去世,内维尔的精神几近崩溃。内维尔本想起诉司机,但是警察调查后认为,汽车并不是由司机启动的,当时司机正在跟乘客说话,根本没有触摸到汽车,是车自己动起来,然后撞倒了劳伦斯。所以出租车司机对事故不用负责。
如此解释,让内维尔很是不服,可是他没有证据。所有现有的证据都表明司机没有启动汽车,一切都只是一个巧合。
哥哥的去世让内维尔很长时间都闷闷不乐,这种状况持续了一整年。第二年,在劳伦斯被撞的那天,内维尔想去祭奠一下哥哥。于是,他开着哥哥曾经开的那辆车,来到出事的金恩大街。内维尔边开车边想着与哥哥在一起的日子,不知不觉神情恍惚,甚至没有看到一辆出租车正高速驶来,等发现时一切都已经晚了。他被出租车直接撞飞起来,落下后头部先着地,当场死亡。
可怕的巧合是,肇事出租车正是一年前撞死劳伦斯的那辆车,司机还是那位司机。更巧合的是,那位司机当时还是在拉客人,而且拉的客人正是一年前跟他一起报警的那个人。




同时去世

有许多文学作品讲的是夫妻二人为了爱情,勇于反抗传统势力的压迫,最终以死来结束一切。当然,这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其实人更好地活着,或许比死去更有价值。
有这么一对夫妻,他们非常恩爱,一生中极少吵架。丈夫死的时候,妻子在异地竟然也同时死去,让人唏嘘不已。
这对夫妻就是英国的查尔斯?戴维斯夫妇。他们共有三个子女。戴维斯夫妇在他们社区是出了名的恩爱、默契。他们能猜到对方的心思,心有灵犀。比如,戴维斯回家忘了带钥匙,他的妻子总会及时赶回来。妻子曾解释说,自己会突然觉得心里很着急,想着家里可能有事,就立刻赶回家,当她走到门口的时候,就看到戴维斯已经站在那儿了。
步入中年以后,戴维斯的身体状况开始变糟,他经常无法入睡。为此他特地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令他很震惊,他得了绝症,并且已经时日不多了。一开始,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