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元风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崔璎珞没心没肺的笑了出来,旁边的看客也发出了嘘声,嘲笑王维前后那种“反差萌”,明明之前一副英勇无比的模样,但关键时候却掉链子。

    王维对众人的嘲讽视若不见,只是不爽的瞪了戴着帷帽的崔璎珞一眼,然后继续拉弓,说起来第一支箭shè不中的原因,自然是他还没有完全适应这具身体,虽然接受了原来王维十几年练习弓马的技艺,但使用出来,倒还是有些偏差的。

    果然,等到王维再次shè出一箭,此箭以比之前更加迅猛的速度向车边的那只饿狼shè去,那只狼仿佛察觉到了危险,刚刚抬起脑袋,箭矢便以摧枯拉朽之势shè入了狼的眼珠之中,一时鲜血四溅,还有一声极其凄厉痛苦的狼吼之声。

    可这匹被shè中的狼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击之力,吼过之后,便毫无悬念的倒下,而其余诸狼也不在意,依旧啃食马尸。

    王维这一箭的表现,瞬间就征服了刚刚喝倒彩的看客,嘘声变成了赞美之声,而崔璎珞则神sè兴奋,觉得刚刚王维shè杀饿狼的动作实在是帅气,而饿狼那痛苦的吼声也让崔璎珞觉得由衷的痛快,她觉得自己内心深处似乎觉醒了什么。

    不过让王维有些头痛的是,他的箭术虽准,但箭矢却不过五支,已经shè出两支,还剩三支,可剩下的饿狼却还有数十之多。

    王维也没空多想,只是将剩余的三支箭冷静shè杀三头饿狼,然后下马,提剑悍然往车队中冲去,他自忖可以通过jīng妙的剑术力敌,刚刚一共shè杀四头饿狼,已经让其余诸狼惴惴,看到这个穿着纯白汉服的人,便有几头胆小的饿狼退去。

    显然这其中有些狼并不是一个族群的,要不然以狼的团结,才不会有先退去的狼。

    崔璎珞捂着嘴巴,难以置信的看着那个白sè的背影,只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这个儒雅男人的另一面——勇猛、凶悍,那种与他清俊外表极大的反差感,让崔璎珞心神动荡,连提醒王维要小心的话语都忘了。

    而诸位看客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整个官道上,只有那呼呼的风声,那个充满霸气的白sè背影,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有勇气被激发的看客,想要直接提起手上的农具冲上去屠狼,却又被理智的亲人拦住……

    终究有几头凶悍的狼敢于冲上前来围攻王维,它们的速度极快,模样骇人,而王维却神sè不变,只是用长剑冷静的刺击,他的剑术并不以快为特点,反而显得jīng准而稳健,可以稳稳的刺中扑上前来的饿狼的眼珠,丧失视力的饿狼往往便失去了战斗力。

    并不是没有章法的硬拼,朴实无华的剑术也无法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但那冷漠的刺击是那般让人心头震撼,这个白衣剑客的无敌高大形象,深深的留在了所有看客心目之中。

    饿狼的鲜血不可避免的溅shè在王维那纯白汉服之上,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红牡丹……

    仅仅一会儿,遭受屠杀的饿狼似乎丧失了向王维进攻的勇气,动物那敏锐的直觉告诉它们这个煞星不是它们可以对付的,所以剩余的几头饿狼叼了块肉后便匆匆逃离,仿佛丧家之犬。

    看客们都纷纷欢呼起来,而原本被包围的车队中的人也终于从惊恐中恢复过来,望向王维时都露出感激之sè。

    “啊,终于得救了,多亏了这个太学生!”

    “不愧是在太学就读的学子,文武双全,可谓国之栋梁!”

    ……

    而车队的主人终于在一位美貌侍女的搀扶中从马车中走出,这是一位约三四十岁的妇人,姿sè寻常,身材也不怎么样,不过观其衣衫服饰,显然是富贵人家。

    看到王维身上的制式汉服,这中年妇人露出了然之sè,显然已经知晓这个英勇的年轻俊才是太学生,她向王维行了个礼,然后颇为感激的说道:“奴家吕氏,多谢英雄救命之恩。”

    声音并不动听,却显得庄重大方,王维面不改sè,也郑重的回了个礼,淡然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既然夫人无恙,王某还要赶路,就不作陪了,还请勿怪。”

    王维的声音总是显得清正平和,能安抚人心,他很快便翻身上马,在上马时他的目光却像车队最后那辆不同标记的马车看了一眼,神sè微讶。

    那位美貌的侍女用羞涩热切的目光看着他,显然已被这位文武双全的太学生所迷,倒是中年妇人见王维这姿态不似作伪,只是微微一愣,然后连忙叫道:“这位恩公且慢一步,还请留下姓名,奴家夫君在长安为官,恩公若至长安,奴家也可让夫君一酬救命之德。”

    “施恩望报岂是君子所为,夫人有心了,却是不必,王某告辞。”王维在马上拱了拱手,带着微微迟疑的崔璎珞潇洒离去。

    那美貌侍女望着王维渐渐小去的背影,悠然神往,中年妇人也感叹道:“这小郎君还真是有君子之风……”若此时李白那首《侠客行》已经流出的话,这妇人定然会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来形容王维了。

    美貌侍女忍不住幽幽道:“真想知道那人叫什么名字。”

    “老夫倒是知晓。”一个略微苍老的声音响起,循声望去,却是一位jīng神矍铄的老者,他的气质极好,和蔼慈祥,还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味道。

    “老人家你怎么知道?”这美貌侍女倒是活泼,一点都不惧老人身上显露的淡淡官威。

    “绿珠不得无礼,这位老人家可是太学的贺博士,文动天下,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弟子叫什么。”吕氏却是已经替这位宫女解答了。

    贺知章听到“文动天下”四个字,也不推辞,他为人本来就旷达不羁,自号四明狂客,少时便以诗文闻名,而且还在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了乙未科状元,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后,又升迁了太常博士。

    不过贺知章显然对这位吕夫人微微敬重,倒也可以看出这吕夫人的那位夫君确实权柄显赫。

    没有卖关子,贺知章便用赞赏的语气说道:“此子名为王维,出身太原王氏,如今年已十七,据说他九岁便能写诗了;在太学已经学习了两年,其文采风流,让人惊艳,确实是个才子,不过老夫知其文采,却不知他还有如此勇力,真不愧是太原王氏的名门世家子弟。”

    贺知章毫不吝啬的溢美之词显然是有在吕氏面前推荐王维的意思,他身为博士,自然明白如今科举考试中的一些猫腻,能够中进士的,除了才华以外,还要名声与人脉,要知道唐朝时期的“行卷”可是极其普遍的。

    行卷便是把自己的诗赋等作品制成卷轴,向社会贤达人士投递,恭请他们评点提携、制造舆论并向主考官(礼部侍郎)进行推荐,行卷以jīng为要,只要诗几首、赋几篇即可,也有连篇累牍者,如杜牧行诗一卷,一百五十篇,皮rì休则有十卷二百篇作为行卷,都是惊人之举。而历史上那位“诗圣”杜甫在长安闲居十年,此事也没少做,不过他名声是有了,但人脉不行,所以科举并不怎么顺利。

    而在进士考试之前,为了制造声名,应试者不择手段,如原是浪荡不良少年的陈子昂,就是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初唐诗人,他忽然发奋读书而进长安城考试,他刻意制造了一次新闻事件,即他在人们极度关注之下买来一名贵古琴却当众摔毁于街上,其声名顷刻传遍长安城。

    绿珠听了贺知章的话,对王维更加犯花痴了,只觉得那个出身名门,文武双全的青年真是太出sè了。

    吕氏微微颔首,也附和道:“这小郎君德行cāo守确实不错,贺博士教的好弟子啊。”

    贺知章抚须轻笑,其实他这个太常博士当得异常随xìng,平rì里更爱与一些名士清谈饮酒,哪会真的去教授学子,况且太常博士一职更偏重于祭祀这样的事情,他能知道王维,最大的原因便是王维在太学生中极其耀眼优秀;诗才虽然还稍显稚嫩,但那种雅致淡然的韵味已渐渐形成。

    不过贺知章对王维那种豪门子弟的繁文缛节很不爽,觉得太拘束麻烦,与他那旷达不羁的xìng格不符,所以也没有刻意去结交王维,但经此一事,他对王维的形象大为改观,觉得此子虽然迂了些,但确实算得上真君子,有侠客之风。

    而这次偶然被王维所救,他当然要投桃报李,在吕氏面前说王维的好话,虽然他并不是掌握实权的官员,但在文坛确实挺有声望,说话很有分量,所以吕氏对贺知章的话深信不疑。

    =============

    求收藏票票~~~~~~
12、长安
    ()    先一步离去的王维与崔璎珞两人两骑,并行在官道之上,此时已渐渐看到那繁华古都气势磅礴的厚实城墙,仅仅是外郭城,便已有当时世界最繁华都城的风范。

    崔璎珞忍不住将憋在心头已久的问题问出:“为什么你救了那人,却不领对方的报答之情?”

    王维脸上带着迷人的浅笑,总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舒服感觉,他略带敷衍的说道:“当然是因为那个欧巴桑长得太丑了,让一心想英雄救美的我很失望……”

    崔璎珞无奈的将自己的秀发缠绕在指尖,没好气道:“欧巴桑?这是rì本话吧,没想到你涉猎挺广。”

    王维心头一惊,刚刚一不留神居然很随意的说出了比较现代的词汇,而崔璎珞居然能听懂,他只能略带疑惑道:“rì本?不是该叫扶桑或者东瀛之类吗?”

    崔璎珞随意解释道:“武周朝时,倭人来朝,便赐名rì本,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

    王维暗暗佩服崔璎珞的博学,忍不住赞一句:“你还是真是什么都知道呢。”

    崔璎珞眨着美目,玩着自己的头发,微笑道:“我只是知道我知道的而已。”

    王维觉得此时崔璎珞的模样漂亮极了,而无疑只有他才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这又让王维忍不住想到,历史上出名的美人很多,并且因为名气而对美貌有所加成,而更多的却是那些美丽却毫无名气的女人,就这样散落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崔璎珞忽然抚额,郁闷道:“阿维,为什么话题偏的这么远了啊,别以为我会信你刚刚的鬼话!虽然那个欧巴……啊呸,妇人长得不怎么样,但很明显她背后站着的人颇有权势,这不正是你期待的吗,可你却白白浪费了别人报答的机会。”

    王维却反问道:“你就不认为我是真正的救人不图回报的侠客?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崔璎珞骤然听到那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忍不住赞道:“咦,这一句诗倒是极好,你什么时候又走豪迈风格了……啊,又被打岔了,阿维,你就不能别卖关子吗?”她当然不会相信王维是真心不图回报,这不是对他救人前说的话出尔反尔嘛。

    崔璎珞有些撒娇,咬着丰润的樱唇,唇红齿白的模样有种诱人的美感,而那种对王维自然而然的亲昵也随时都流露着,能够让男人觉得挺有成就感。

    “真拿你没办法啊。”王维面带从容的微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么简单的yù擒故纵你怎么看不透,若当时便留下已获取回报,哪里有现在这么让人印象深刻,想要更加高大的形象,不作秀怎么行?”

    我只是一个政客,王维对自己默念道。

    崔璎珞虽然痴迷算学,但出身豪门大族的她同样心思玲珑,几乎一点就透,她恍然道:“原来如此,真没想到阿维你生了一场病之后整个人忽然就开窍了啊,以前的你哪有这么多歪歪绕绕……”

    见王维听到她的话后神情有些不自然,崔璎珞却温柔的抓住王维的手,柔声道:“我更喜欢这样的阿维,以前的你就是太君子了,太柔弱了,就像一只小兔子,完全不能给人安全感,不过现在不同了,你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只伺机而动的毒蛇。”

    被崔璎珞那柔若无骨的手握着,王维极其享受,对崔璎珞的话,王维也颇为理解,身在豪门之家,虽然享受荣华富贵,但其中的竞争也实在激烈,若太过懦弱,显然会被人欺,况且王维志在官场,所谓宦海险恶,太过单纯的人进入后永远只会是上位者的垫脚石。

    “不过,你为何连个姓名都不留下呢?”崔璎珞终究有些不甘,作为女人,她的格局还是有些小,觉得王维费了那么大力救出别人,就这样走了,有些亏。

    王维这时才耐心解释道:“无妨,若那人连探查出我的名字的本事都没有,那我觉得这回报也无所谓了,况且……我还在那里,碰见了认识的人,想必我的姓名也无需自己留下,总有人帮我的。”

    “是那个留在车队后那辆马车上的人吗?是谁?”崔璎珞好奇道,心里却异常佩服王维的心思缜密,而王维那种**裸的利益至上的风格,实在让她觉得愉悦。

    “四明狂客贺知章,正七品的太常博士,却比国子祭酒还威风,不过这老家伙向来不拘小节,整rì饮酒作乐,虽然他也算对我欣赏,不过大约看不惯我那副谨慎有礼的样子,觉得我虽是世家大族出身,但实在毫无情趣。”王维根据这个身体中的记忆,回答了崔璎珞的问题。

    其实他本人倒是对贺知章这样旷达不羁的风流人物很欣赏,毕竟这位文动天下的大诗人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留下过《咏柳》《回乡偶书》这样脍炙人口的诗篇,而别看他现在只是个博士,但rì后可是官运亨通,显然与这位大诗人结交,对王维的仕途很有帮助。

    崔璎珞却笑道:“阿维你以前确实毫无情趣,只知埋首于佛经之中,看起来这次你救人最大的收获,便是这位贺博士了,只要他为你吹捧一二,名扬长安可期。”

    王维也不介意崔璎珞话语中的调侃,比起贺知章,他更加期待那位不明身份的妇人,大概是因为贺知章作为太常博士,他这个太学生可以随时接触到,以前的王维并不善于交际,空有才华却不太会炒作自己的名声,但现在的王维可不同了,作为一名来自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何博人眼球实在太过简单。

    像之前那救人之后不留名的英雄举动,被那些围观的看客看到,肯定会传扬出来,加上又有贺知章这样掌握舆论的名士证明,王维想不出名都难。

    不知不觉两人已来到长安城下,王维颇有些激动的看着这气势磅礴的长安城,那种时空的错乱感让他觉得异常奇妙,他在见证历史,也在创造历史。

    唐长安城,隋朝称之为大兴城,其兴建于隋朝,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首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伟壮观的都城,一度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它是隋文帝君臣建立的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反映出大一统王朝的宏伟气魄。为体现统一天下、长治久安的愿望,城池在规划过程中包揽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法天象地”,帝王为尊,百僚拱侍。

    长安城中各个坊市规划得极其齐整,用“百千家似图棋局,十二街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