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谍海泛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俄联邦安全局反间谍措施之二是加紧审判并广泛揭露外国间谍在本国的行为。同年5月,俄联邦科学院科学家芬克尔因叛国罪被判处12年徒刑;同年8月中旬,原俄外交部北美司二秘普拉顿·奥布卡霍夫被控向英国提供秘密情报而受到法院的审判。此后,一名美国人、一名伊朗人和一名俄海军军官,因涉嫌从事间谍和窃、泄密活动而先后被逮捕。对于这些间谍案件,俄安全情报部门授意媒体广泛报道,已达到警示国人的目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俄罗斯间谍情报活动评点(2)
除了媒体宣传之外,俄联邦安全局反间谍措施之三是通过“宽大政策”以收买“谍”心。1998年6月19日,俄前外交官马卡罗夫因间谍罪和叛国罪被判7年徒刑。10月8日,叶利钦总统为其发布了赦免令。马卡罗夫获释后,以亲身经历劝告那些还为外国效力的人们“赶快回心转意”,不要自毁前程,继续破坏“祖国亲人们安宁的生活”。赦免间谍在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是罕见的。此举意在表明:“国家愿意原谅误入歧途但肯改悔的任何人。”
  此外,建立专门的情报传输系统以防泄密,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反间谍工作的第四条措施。俄罗斯通信和情报署自1998年初开始,为国家权力机关建立安全可靠的情报传输和远距离通信系统。同年8月,署长马尔科缅科又宣布,俄机密情报处理系统不再连接公共通信网,也不进入国际互联网,并使用国产密码技术,以防止外国谍报部门的渗透,确保机要通信安全。由于“扎紧篱笆”行动政策得当和打击措施到位,近几年来,俄罗斯国家安全局反间谍部门先后阻止28起外国谍报人员的窃密行为,逮捕29名外国间谍;辨明了400多名外国间谍人员的身份;粉碎了18起俄国公民为私欲向外国人出卖情报的事件。
  尽管俄罗斯联邦安全情报系统的对外谍报活动和反间谍能力在逐步回升,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也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和难题是:
  在国家解体和国力衰退的过程中,外国谍报人员乘虚而入,在俄罗斯国内的间谍活动愈演愈烈。近年来,由于经济困难、社会问题严重,且国家机构在改革与调整中失去管理功能,使得一些国家在俄罗斯的谍报活动猖獗。俄联邦安全局局长科瓦寥夫曾经在俄国家安全会议上指出,由于国家的崩溃,使得外国间谍在俄罗斯异常活跃,“莫斯科还不曾有过如此多的外国间谍”。该局反间谍部门负责人佩琼金称,西方谍报机构一直在“有目的、有计划”地招募俄国公民充当间谍,同时还“肆无忌惮”地搜集俄罗斯武装力量及其武器装备、军事研究和发展计划等方面的秘密。俄联邦对外情报局局长特鲁布尼科夫则强调指出,东欧一些前盟国的国家谍报部门,正在利用过去与克格勃的密切关系,毫无顾忌地在俄罗斯境内招募间谍,搜集情报,以充当西方间谍机构的代理人,以换取早日加入北约组织和其它经济上的好处。
  除了外国谍报机构乘虚而入之外,俄罗斯国内民间情报信息组织大搞非官方情报,也令俄情报当局头痛不已。近年来,由于俄罗斯的改革摧毁了原苏联的庞大官僚机构,使得大量的官员们纷纷下海,自谋生路。这种情况在谍报部门中也同样存在。于是,一些老资格谍报官员或专家投身商界,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创办私人保安公司、侦探社等。他们中的一些人利欲熏心,肯为出大价钱的任何国家、组织或个人去干任何事,包括窃取工业秘密、寻觅政府各类报表、提供市场调研报告、分析预测投资风险和社会环境等。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涉及乃至泄漏大量国家秘密。实际上,这些人中有的已经成为外国间谍机构获取俄罗斯机密的谍报工具。但是,由于他们深谙谍报工作规律,精于侦查与反侦查技术,而且掌握着先进的手段,于是便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的心腹大患。
  当然,大批唯利是图的人们存在,企图以卖情报赚钱的人增多,这也是俄罗斯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之一。由于国家经济情况不好,公务人员薪水低,导致企图以情报赚钱的人渐多。不少老特工人员置国家禁令于不顾,靠在回忆录中泄露秘密召来西方出版商和谍报部门的青睐,大发其财。另外,安全情报机构在职工作人员到私人公司兼职也已成为时尚。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惜以国家秘密去换取蝇头小利。近几年来,俄罗斯安全谍报系统已有数十名现职特工因出卖情报被收审或逮捕。为此,俄联邦安全局在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同时,还警告各私营机构不要再拉现职情报人员下水,要求它们停止刺探国家秘密并以之牟利的活动。
   。 想看书来

俄罗斯间谍情报活动评点(3)
此外,俄罗斯安全谍报部门人员素质下滑,专家高手后继无人,也使得国家谍报安全机构效率锐减。一些私营保安公司不断在现国家安全谍报机构中发展力量。致使这些机关中人员流失严重。据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的文件披露,近五年中,俄安全谍报系统中至少有几千人离职他就。这只是严峻现实的一个方面,在另一个方面,谍报机构的人员缺额又难以有优秀的人才补充,因此,安全谍报队伍素质不断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0年,前苏联克格勃官员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这位精明强干的政治家在任命其旧日朋友谢尔盖·列别杰夫中将为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局长的同时,也在筹划着对俄罗斯间谍情报组织的新一轮改组,据说,其改组方向将是“合”,也许一个类似于克格勃的庞大机构将再一次出现在世界谍报舞台上。
  

陆军情报局
陆军情报局建立于1882年,简称为ARMYG…2。陆军情报局在编制上属于国防部情报局,但是实际上也同时受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挥。陆军情报局局长由陆军参谋部情报助理参谋长担任。该局下属的分支机构主要有情报处、情报联络处、反情报处等单位。另外,陆军部还有导弹技术情报局、外国科技中心和情报支持活动局等职责专一的特殊情报部门。陆军情报局除了直属的情报机关外,在陆军编制的每一个师及师以上级别军队单位中设有情报分支,全方位地搜集各种战术性情报,同时也搜集军队的普通情报,以便更好地管理军队。
  陆军情报局负责全陆军范围内的安全保密、反间谍、反渗透、策反等领域的工作。具体说来,它的主要指责是:
  通过驻外使领馆的陆军武官在海外开展间谍活动,搜集驻在国的陆军规模、数量、机构组成,各兵种部队的装备,驻在国陆军的驻扎布防情况等方面的专业情报。
  协助联邦调查局在军事反间谍领域工作,特别是搜集驻美各国陆军武官的各种活动情报,对其进行严密的监视。另外也加强自己的保密措施,防止叛变、策反等事件的发生。
  执行一些特殊的情报活动或者行动任务。如,陆军情报局内就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绘制军事用途的地图,为进行地面作战的陆军服务。
  陆军情报系统有万人,每年经费预算7亿美元。与海、空军情报机构相比,它是三军中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情报机构,较少使用高技术设备,它主要搜集战术性情报,为地面部队服务。
  

海军情报局
海军情报局是美国三军情报系统中规模最小的一个,但它又是美国间谍组织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1776年美国就成立了海军谍报机构;1882年,美国海军在航海局设立情报科,1889年改为海军情报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扩大为海军情报局(也称海军情报部),简称ONI。
  海军情报局局长由海军部作战部部长助理担任。局内设国外情报部、技术情报部、特别活动部(又称特别行动部)等,另外还设有许多独立的组。
  海军情报局的主要职责是:
  搜集世界海军、港口设备及外国舰队的情报;
  综合整理海军情报单位的情报,统筹海军各情报系统的活动;
  监督海军的保密工作;
  训练、派遣和领导驻国外的海军武官,搜集外国海军情报。
  海军情报局有万人,年度经费预算为12亿美元,是发展较快的情报机构。它不仅承担海军系统的情报任务,还担负着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电子监听任务。美国海军情报局拥有现代化的传感器、雷达及其他监听设备。
  1991年,美国海军部将海军情报局和其他5个独立的海军情报机构合并,成立了国家海军情报中心。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但是该情报中心的秘密程度仍然很高,依然沿用了“冷战”高峰时期的各项保密措施,使人们至今对它仍然知之甚少。
  冷战结束后,海军情报局对其任务进行了调整,由主要针对苏联,转为针对所有对美国构成现实和潜在威胁的国家,调整后的主要任务是:为地区冲突预警和为联合作战提供情报保障,并着力提高情报的可靠性和时效,提高情报的质量和综合判断能力。
  

空军情报局
空军情报局是美国三军情报局系统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历史最短的一个,更是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一个。空军情报局建立于1947年,由美国空军部负责情报工作的助理参谋长直接领导,简称A…2。
  空军情报局总部主要的内设机构有:国际情报联络处、目标侦察处等单位。其中国际情报联络处主要负责联络美国驻外使领馆的空军武官,协调并指导他们的情报搜集工作;目标侦察处负责有重点地针对美国有威胁地国家以及同美国敌对地国家进行间谍活动,刺探这些国家地空军力量和潜在力量,研究战时美国首先应该攻击地战略目标。另外,空军情报局还有专门的情报传递以及海外的军事基地中设有许多情报分站,利用大量的尖端技术设备搜集情报。空军情报局的所有工作成果都汇集成《空军情报摘要》,不定期出版,在美国政府要害部门和军事部门中内部发行参考。
  空军情报局的主要职责是:
  刺探外国空军实力;
  综合整理空军系统的情报。
  空军情报局是拥有大量高技术设备的情报机构,总局下设19个支队、6个工作站及50个装备基地,共有专业人员万名,年预算多达40亿美元。
  空军情报局不负责反间谍、反颠覆活动,美国空军的反间谍任务由美国空军的特别调查处(又称特别侦察处)负责。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国防部情报局
美国国防部情报局是美国秘密情报机关中历史最短的一个,是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中,在美国国内关于“导弹差距”的带有恐惧的喧闹声中于1961年10月1日成立的,它的缩写为DIA。当时,正值苏、美冷战的高潮,苏联领先发射了人造卫星,使美国政府认为苏联的导弹尖端技术已远远地把美国抛在后面。这种所谓的“导弹差距论”,使美国不少的上层人士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心理,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他们敦促政府必须设法获取苏联方面有关导弹和卫星的真实情报,加强军事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弥补这种“导弹差距”,这是国防部情报局成立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国防部情报局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对陆、海、空三军情报局的情报进行综合、协调和管理而设置的。
  国防部情报局直属美国国防部和参谋长联系会议管辖,其总部就设在五角大楼内。国防部情报局总部有专门与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联络官以及行政管理处、情报处、行动处等直属机构。国防部情报局还设有一些专门的情报技术学校,负责为整个国防部情报系统招募和培训谍报人员,除国防部情报局的人员外,陆、海、空三军情报局和国务院所属情报机关的人员也到这些学校来留学。
  国防部情报局除了利用自己的直属机关进行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外,还直接管辖陆军情报局、海军情报局和空军情报局以及美国各大军区司令部的情报部门,如大西洋司令部情报处、欧洲司令部情报处、太平洋司令部情报处、南方司令部情报处、后备司令部情报处等。目的在于对所有的军事情报单位进行综合协调,防止任务交叉重叠,提高情报工作效率。
  目前,国防部情报局的人员编制为5000人,每年经费预算为2亿美元。规模与以前比有所缩小,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会对整个国防部的预算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逐步减少。冷战结束后,国防部情报局也随之对其机构进行了改组,任务也有所调整。调整后国防部情报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代表国防部情报部门参加有关的全国性会议,并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供情报,向美国情报委员会汇报国防情报系统的工作,有时可直接向总统提供情报;
  统一协调管理全军的情报机关,进行情报工作策划,并指导下级情报机关的工作;
  在世界范围内派出军事间谍从事搜集军事情报和其他军事间谍活动;
  将所有搜集到的情报,包括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等其它情报机关送往该局的相关军事情报,一起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然后将研究成果报送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防部。
  此外,国防部情报局还编制军事情报性质的杂志、期刊,如《情报摘要》、《每日文摘》等,在美军内部机要部门发行。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