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魔幻手机-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芽闯稣飧龉业那绷Φ摹
    在不敢保证德国一定会战胜苏联之前,魏晨东是绝对不会冒然加入到德军阵营中的,再说,就算届时德军战胜了,炎黄军的活动区间也很大,面对庞大的苏联,相信德国是没有多少兵力来防守炎黄军了,届时,炎黄军进可深入苏联,打着光复苏联的旗帜,退可入蒙古和西伯利亚,相信德国人也拿炎黄军没有办法。
    当然,眼下德军强势异常,魏晨东现在还不想得罪他们,假装着和戈培尔谈价格,但拒绝先付定金,双方的谈判一时处于僵局。
    戈培尔这才意识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乐观,于是给国内发报,将这边的事情大概说了一下,并且,还把自己所见到的炎黄军军力表述了一下,电报中充满敬畏的语气:炎黄军兵力看似只有不到两百万,其实,只要魏晨东一召唤,立即可以组建五百万的军队,甚至还会有不下五百万的民兵,这个民族的底蕴比元首估算的还大,而且炎黄军的军力也非常强大,装备极其精良,一些武器,较似比之与德军的先进武器,也是毫不逊色,特别是炎黄军的喷气式战机的技术已经成熟,这绝对是一场创世纪的**,望元首重新定位与炎黄军的关系……
    当希特勒接到戈培尔的汇报时,心中也充满震惊,对戈培尔的判断,他是相信不少的,这魏晨东有如此强大的军力却好像并不愿意深入战争,他究竟是何意?这时,自诩聪明绝顶的希特勒,也是有点摸不准魏晨东的想法了。
    无奈之下,希特勒只得命令戈培尔,尽量处理好与炎黄军的关系,至于谈判方面,可以适当让步,另外,看有没有可能将炎黄军的一些先进技术搞过来。
    其实戈培尔和国内的联系内容也是被魏晨东掌握了不少,基本上摸清了德国人的用意,所以在谈判上,魏晨东占了不少主动。
    这边谈判还未尘埃落定,苏联人以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的谈判代表团却是来到了沈阳。
第三四二章 与苏联人的谈判(求票票~~)
    第三四二章与苏联人的谈判(求票票~~)
    对于苏联人的到访,魏晨东也是做了安排,没让戈培尔一行碰到他们,也对德国人封锁了这方面的信息。
    此次陪同莫洛托夫来的还有新中国的**副主席,魏晨东隆重的款待了一行人。
    莫洛托夫显然比较心急,着急着谈判,但魏晨东好像并不关注这个似的,整天带着刘副主席,毛岸英等深入到广大农村和工业区进行访问和考察,请求思想先进的刘副主席提出宝贵意见,以把新中国的成功经验借鉴到东北来。
    对于魏晨东的求知性和实践性的行为,刘副主席表示了高度的赞赏,一个领导人,就要有这种气魄,不要有自傲心理,活一生学一生,不管对谁都是行得通的,他魏晨东这一点做得比较好。
    刘副主席也没有藏拙,只要是自己有异议的地方,他都会主动的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有补充和改进的,也是提出了宝贝的意见,像毛岸英一行晚辈也是受益匪浅,这可是结合新中国和东北的双重经验啊,不说是百分百正确,但绝对是比较成功的典范。
    刘副主席可谓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位来到东北的中央高层,中央对东北等地的发展也是比较关注的,此次**也是有交待,深入了解一下东北的发展情况,借这个机会,刘副主席看到了东北蓬勃发展的景象,新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公社化制度,而东北实行的是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两方都发展得比较好,一时也比较不出来哪个制度更有优势,不过,公社化制度才更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如果两种制度的结果差不多,新中国铁定是会将公社化制度进行到底的。
    对于制度上的问题,魏晨东现在没多说什么,虽然他知道公社会制度前期效果不错,但随着时间的进行,这种制度肯定不行,因为人的思想都是有惰性的,现在大家之所以一起吃大锅饭,一起下地耕种而不在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方针,那是因为大家以前的苦日子过惯了,现在突然有好的新制度,当然会一股脑儿的拥护,也不在乎其他一些东西了,只要吃饱穿暖就行。
    但是随着人们的日子好过一些,下一代渐渐长大,他们的思想肯定就会发生转变,比如说,他们会看到,同样的两个人,一个吃的饭多,一个吃的饭少,而吃饭多的就不一定干活多,反而有可能还干活少,这样,吃饭少的就明显吃亏了,凭什么我吃的饭少,反而还干活多呢?
    这样长期下去,人们的工作漏*点就没有那么高了,公共化制度就会开始腐烂,也就开始证明这种制度的不行。
    目前魏晨东在东北,不能越权管这些事情,而且现在谁也不能说公社化制度就不行,盲目的进行批判反而效果不好,那还不如做出一些实践来看。
    现在毛岸英和刘副主席看到了承包责任性的生产模式,在他们的浅意识里,肯定会将两种制度进行比较,慢慢的就会发现问题,届时在公社化制度出现问题时,改革起来也会容易很多,这也是魏晨东将后世的理论慢慢来影响这代领导人的一个措施,一句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至少到目前为止,承包责任制是可行的。
    相比与炎黄军与苏联的谈判,刘副主席反而对东北的发展模式特别感兴趣,比如耕地的承包到户的责任制度,把农田分到每家每户,一切由自家种植,多劳多得,相比于新中国的大家一起下田干活有着本质的区别,还有就是工厂的生产模式,采用流水线工作模式,计件来算取工资,并且,工厂还给工厂买了各种人性化的保险金,甚至还有听都没听说过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等,这让员工的工业积极性高涨很多,也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还有就是教育模式,采取半工半读,高校学生一边学习一段时间,然后会被分派到所学对口专业进行实践性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到学校补充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样,学生的进步就会越来越快,而且对人生也有了一个目标,毕生之后上岗也会很快上道……
    这一种种的生产模式和工作模式,让刘副主席欣喜不已,暗道魏晨东这帮家伙是怎样想到这些先进的东西的,他琢磨着,回去之后一定要和主席一起探讨探讨,去陈留精,然后再进行试点运作,确实可行的话,就在全国展开,现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缺乏的就是经验,反正一穷二白,走错路了也不怕,多试几次,总能找到最适合新中国的道路。
    莫洛托夫感觉好像被人冷落了一般,刘副主席在来之前就声明了,只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对于双方的谈判一概不参与,所以在整个谈判过程几乎都没有参加,参加时也只是当旁听,不作发言。
    而魏晨东好像对与苏联人谈判也不大感兴趣,只派陈炳南等几人将炎黄军的意思表述了一番,苏联要答应就答应,不答应,我们也不在乎。
    莫洛托夫也知道炎黄军会趁机大量要价,却没想到是这种要法,作出一种不稀罕的态度,想讨价还价都没有余地。
    正当莫洛托夫思索着怎样扭转不利的局面时,却是不小心从一栋楼内看到了一群西方人,其中一个熟悉的面孔让他惊恐不已。
    “戈培尔,德国佬什么时候来了?他们和炎黄军谈了什么?”不敢耽搁,莫洛托夫立即暗中将此事向国内汇报了,并把炎黄军所要求的条件说了。
    斯大林得知这个信息后,大为光火,大骂魏晨东狼子野心,趁火打劫,居然与德国鬼子暗中有联系,现在德国佬已经快打到基辅了,苏军也是把百分之八十的主意力放到了这里,根本就没能力顾及到炎黄军,如果此时的炎黄军再在后面捅一刀,就算不把苏联捅死,恐怕也得去半条命。
    “莫洛托夫同志,相对于苏联灭亡,还是尽量答应这些条件吧,如果可以的话,能减少一些条款最好,实行不行,全部答应也是无可奈何,一切尽由同志尽情发挥”。
    收到斯大林的电报,莫洛托夫并没有独享决定权的喜悦,反而是忧心肿肿,他不知道自己答应这些条件算不算苏联的罪人。
第三四三章 敲诈斯大林(求推荐~~)
    得到了斯大林的应允,莫洛托夫也只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他首先找到陈炳南,表示一些条款还可以继续谈。
    陈炳南没多说什么,也没有开正式的谈判会议,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是按我们说的办,那么现在就可以签字,不然的话,那还是不要谈了,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无谓的谈判上。”
    莫洛托夫心中暗恨,这魏晨东明显是不给自己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心里还是抱着一丝幻想,希望能减少一些条款,所以态度也有些强硬,表示其中有几点不能答应,其余都没有问题。
    陈炳南二话不说,直接走人,也不再接待莫洛托夫一行人了,让他们自己到外面找吃住的地方,炎黄军一概不管,但他们也不准扰民,更不准违反东北的治安。
    作为苏联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但却又不敢置苏联的危险于不顾。
    炎黄军方面没再管苏联人,仿佛把这件事情忘了一般,部队又不停的加大了对苏联的防务工作,大量的军需物资运抵外兴安岭地区和蒙古地区。
    还有消息透露,说几天之后,炎黄军将会对盘踞在蒙古达达尔汗的苏军进行攻击,以彻底将苏联人赶出中国的领土。
    得知这一消息,斯大林大骂莫洛托夫是饭桶,这是在将苏联置入危险的境地,催他快些落实谈判。
    在被炎黄军不管不问了几天之后,莫洛托夫终于打消了心中仅有的希望,再也坐不住了,主动去联系炎黄军方面,表示愿意答应炎黄军方面所提出的所有条件。
    这回,魏晨东没有做作,主动接见了莫洛托夫一行,态度非常和蔼,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宴会,刘副主席也一直陪同。
    19第二天,炎苏的谈判终于有了一个定数,《炎苏双边友好协定》在炎黄军代表,苏联代表,和新中国代表的见证下鉴定了。
    协定的主要内容为:第一,苏联归还清朝时期所占领的中国土地;第二,苏联势力退出蒙古;第三,苏联东经110度以东地区的资源和矿藏等等任由炎黄军进行开采,时效为九十九年,但炎黄军在这一地区的驻军不得超过五万;第四,炎黄军所开采的资源优先供给苏联,当然,苏联必须按照国际上的价格进行购买;第五,苏联在东线的防御兵力不能超过三十万……
    除了上述主要内容,还有不少的附加内容,都是偏向炎黄军这边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条约有着明显的不平等性,这可谓是苏联建国,乃至沙俄时期都没有鉴过的,但相比于苏联灭国,这也是无奈之中的办法了,他们也终于尝到了恶果,中国人的东西是不那么好拿的,吃多少,以后迟早是要双份还回来的。
    莫洛托夫带着屈辱的协定回国了,斯大林却是一下子翻脸,惊呼莫洛托夫为什么会鉴定这么卖国的协定,这是赤祼祼的卖国罪,随即将其打入监狱,只经过一道简单的秘密审判,就将其秘秘密处死了。
    这时,莫洛托夫才知道,自己完全被斯大林算计了,他不敢承担这样的责任,找了自己这个替死鬼呀,心腹又怎么样?还不是一个利用的棋子而已,到该舍弃的时候,就会被毫不犹豫的舍弃。
    虽然莫洛托夫被处死了,但毕竟他能代表政府,所鉴的协定是有效的,斯大林不可能当着全世界的面进行反对,而且他自己也是知道真正原因,更不可能嚷嚷了。
    东经110度这条线几乎将苏联国土的三分之一划掉了,对苏联唯一的好处就是,没必要再在这些地区浪费太多兵力驻守了,所以苏联政府立即将东线的兵力大举调入西线来支援,一下子缓解了不少的压力。
    当希特勒得知苏炎的谈判内容时,也是一脸的惊意,不可思议的道:“魏晨东为什么会选择势弱的苏联而放弃强大的德国呢?”
    这回,希特勒也是有些摸不准魏晨东的想法了,因为,如果炎黄军出兵的话,得到的利益将更多,也更加巩固,但他们却并没有这样做。
    苏炎协定刚刚一定,炎黄军就将苏联刚还回来的一百五十万土地上的苏联人全部赶走,将蒙古的苏联人也全部驱逐出去。
    同时,整个东北也立即活动起来,五万军队带领三百余万东北和蒙古的百姓直接进入西伯利来地区,一批批的各种物资和器械随即跟上,他们大修通往东北的铁路和公路。
    魏晨东也是亲自深入西伯利来地区,用魔幻手机来探出各处的资源,然后根据资源的分布来规划交通。
    苏联当局也没想到这炎黄军的行动会如此快捷,更没想到会衔接得那么好,好似不愿意浪费一分钟似的。
    苏联人不知道,魏晨东可谓早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他不怕苏联人不答应这些条件,在几个月前,东北就已经开始准备各方面所需要的物资,在得知德国准备入侵苏联前,炎黄军就开始大量招集百姓,只说挖矿,至于到哪里挖,都没有说明,炎黄军的声誉一向很好,打算大规模招集百姓,肯定会有不少好处。
    可不,炎黄军的告示一公布,成千上万的壮丁开始报名,为了不影响东北的耕种,炎黄军只收成年男子,除非家庭中确实还有劳动力剩余,才允许女人参加。
    短短几个月时间,三百万劳力迅速组建而起。
    那西伯利亚就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宝库,再多的人,魏晨东也不闲多,亲自给**打去了一个电话,要人,而且是很多的人。
    **问需要多少,魏晨东回答,一千万也不闲多。
    **二话不说,开始在几个离东北近的省份征招起来,不到一个月,一千万的农民加民兵组成的庞大队伍开入了东北,东北当局进行了登记接收,然后一股脑儿的送到西伯利亚。
    魏晨东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做如此动作,他其实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西伯利亚的资源开采到中国来,哪怕是暂时放弃开采国内的资源也在所不惜,毕竟国内的东西放在那里始终都是自己的,而西伯利亚地区,只有开采到了手上,才能算是自己的,虽然炎黄军从苏联人那里勒索了九十九年的开采权,但谁敢保证苏联人就会这般遵守规定。
    魏晨东也没想过开采九十九年,可他没那么好心给苏联人客气什么,既然不能用时间来挽回开采力度,那么我就用人力来保障这点,十万不行用百万,百万不行用千万,就此,一场浩浩荡荡的“西伯利亚大开采运动”开始了。
第三四四章 全球归还中国文物(求票票~)
    第三四四章全球归还中国文物(求票票~)
    现在二战的大致情形已经定型,历史也大幅度改变,日本因为少了中国的牵制,可投入的兵力就更多了,太平洋和东南亚,大洋洲,印度洋地区是他们现下力图争夺的目标。
    美英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到亚洲来,在亚洲投入的兵力多了,那么在北非和欧洲用来对德的兵力就少了,对德军的兵力一少,那么德军就有更多的兵力来针对苏联了,而苏联刚被炎黄军砍了一刀,虽然损失不少利益,但却节约了不少兵力,这样,他们就有更大的潜力来应对德国的入侵了。
    这样一算起来,这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只要哪个环节出现一些动静,那么,整个战局就会立即发生变化,而能让这个循环出现大动静的,非中国莫属了,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