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夺舍成妻-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嫁他的时候就知道是这种情况,再说你宋哥也理解我不容易,一心想着补偿,只要他对我好,再委屈也都值了。”最后两句绝对真心,只是凭她的本事,似乎还没人敢给她受委屈。
 

☆、第120章

  姐妹俩在厨房里边做饭;边笑着忆从前,屋里的俩男人;一人拿着杯新沏的茶水,边瞅着孩子边喝茶聊天。
  “宋哥你不知道;我前年就想咬牙买台电视机来着;可想了想房子的首付,愣是没下得了这个狠心,其实现在想想;当时买了也就买了;哪像现在这样,每月都得还房贷?我想买手里都没有余钱。”瞅着卧室里的大彩电,徐德明有些感慨,下了班回来看看电视多好?可惜他现在没这个条件。
  “行了,你就知足吧,至少咱们住的是自己的房子,多少本地人都没住上楼房呢,他们还羡慕你呢。”宋长林笑着拿起茶壶,又给对方添了半杯水,看了看时间,才四点半,他心里总觉得,这时间过的有点慢。
  “也是,我这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该知足了。”想着公司里那些没有房子的人,徐德明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又升起了雄心壮志,他现在房子儿子都有了,就差个电视,有什么难的?过几年一定能买上。
  正这时,小佐把手里的橡皮小鸭子一扔,颠颠的跑到爸爸的面前,指着爸爸的水杯道:“爸爸,喝水。”
  宋长林一听儿子渴了,忙用儿子的小杯倒了些凉开水,递到孩子的嘴边,哪成想小佐摇了摇头,很认真的指着他的水杯道:“爸爸的水。”爸爸的水是带颜色的,一定好喝。
  宋长林看着儿子坚持的小样,就往他的小水杯里,加了一点点的茶水。
  见自己的水也带了颜色,小佐满意的喝了一口,然后皱眉瞪着茶叶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会喝,这么难喝的东西?
  见儿子的小眉头,都快纠成个小疙瘩了,宋长林好笑的拿了粒小奶豆,塞到儿子的小嘴里。
  嘴里甜甜的滋味,让孩子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小家伙扑到爸爸的怀里,拉着宋长林的手撒娇不肯走。
  “小佐拿好,给两个弟弟一人一粒。”把两粒奶豆放到儿子的小手里,宋长林想让儿子学会相亲相爱。
  小佐很听话的拿着两粒奶豆,回到了弟弟的身旁,先给小佑嘴里塞了一粒,又给一帆嘴里塞了一粒,见俩弟弟都满足的含着奶豆,笑看着自己,小家伙兴奋了,又小跑到爸爸身边,仰起小脑袋,继续等着爸爸给豆豆。
  结果就是,宋长林被迫和儿子玩起了分豆豆的游戏,小佐吃一粒,给弟弟送两粒,又跑了七八趟,宋长林一看不行了,再这么吃下去,一会儿就不用吃饭了。
  他偷偷的把奶豆倒进了饼干的袋子里,在小佐又来拿奶豆的时候,才拿着空袋子,很惋惜的对儿子道:“小佐,奶豆没有了,咱们不吃了,明天爸爸再给买好不好?”
  小佐探着小脑袋,瞅了瞅爸爸手里的奶豆袋子,看到真的没了,才确认的朝爸爸道:“爸爸买?”
  “嗯,爸爸明天一定买。”
  小佐得到爸爸的保证放心了,笑眯眯的转身,和弟弟们玩积木去了。
  一旁的徐德明看的肚子都疼了,见孩子走了,才憋着笑对宋长林道:“宋哥,我还不知道你对孩子这么有耐性?”他可不行,没事抱起儿子稀罕稀罕还可以,让他耐着性子哄孩子?简直太奇怪了。
  宋长林喝了口水,很淡定的道:“自己儿子有啥没耐性的?我爸就特严肃,从小对着我们就板着个脸,所以大了我就想,要是我有孩子,一定要做个慈父,绝不做严父。”不然太伤感情了,就像他,有啥想法都得憋着,从没想过和自己爹说。
  “那两口子总得有一个严的吧?你是慈父,难不成我嫂子是严母?”徐德明不信,张巧芳那温柔贤惠的样,他都想不出,对方大喊大叫是什么样子?
  一听这个,宋长林很自豪的道:“不用啊,别看他们小,很多事你给讲明白了,他们就不要了,就像刚才那奶豆,小佐见没有了,我也答应明天会给他买,他就不要了,用不着骂。”反正他们两口子没骂过孩子,他俩儿子也特别乖。
  徐德明被说愣住了,难不成,有时候真不是孩子不懂事,是大人的错?如果换了自己,刚才儿子来要水,他很可能直接就着自己的杯,就给孩子喝了,然后这么浓的茶水,他儿子一定会觉得苦,有可能就会哭,他就会觉得是孩子闹,给你了你还哭,这不是闹是什么?总之绝对不能处理的这么好,更不会有后面奶豆的事,就算后面真给了,也是为了哄他不哭难道,是他对孩子没有耐心吗?
  正想着,电视上的广告结束,画面一转,出现了一个色彩绚丽的大舞台“全国第三届艺术节,今晚八点,将在M省正是拉开帷幕”
  “艺术节今晚八点?我差点把这茬都忘了,宋哥,你们几点睡觉?晚上我看一会儿,不耽误你们睡觉吧?”平时这话他绝对不会问,可对这轰轰烈烈的艺术节,他真是期待已久了,谁让他们公司外面,都挂着红色条幅?上标着‘热烈庆祝第三届艺术节在我省召开’?
  “没事,我和你嫂子晚上也要看,到时候让仨小子先睡觉,咱们几个消停看。”他就是把啥忘了,也不能忘了这艺术节,上面可还有他媳妇的绣品呢。
  哥俩的话题,很自然的从孩子身上,跑到了艺术节的身上,然后发展到本省的前景,最后又开始展望未来,没等俩人进军世界呢,张巧芳姐俩的饭菜做好了,招呼大家可以开饭了。
  都是自家孩子,也不用讲究这个,大大小小都上桌,两家人坐到一起开始吃饭。
  张巧芳在做饭方面,可是研究了不少的书,绝对下过苦功的,当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家能吃好,虽然目标不怎么高尚,来个人吃饭却是很有面子,荤素搭配六个菜,把徐德明吃的赞不绝口,直道让媳妇好好和嫂子学学,就这手艺,完全可以做大厨开饭店了。
  宋长林喝着酒,在一旁笑眯眯的听着,既不帮腔也不谦虚,在他心里,他媳妇确实什么都好,不过大厨什么的太委屈他媳妇了,他家巧芳可是艺术家呢。这位有事自己偷着乐,一顿饭喝的特别满足。
  吃过饭收拾完碗筷,徐德明和媳妇说了,晚上要看艺术节的事,高秀芝一听心里有些不快,来人家吃顿饭就罢了,还要在人家不走,等着晚上看电视?可丈夫做了决定,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淡淡道:“你在这看吧,我先领孩子回家,哄他睡觉,你也别太晚了,免得耽误宋哥休息。”
  “嗯,知道了,那你先领孩子回去吧。”徐德明没在意的点头应着,想着妻子这两年,一心在家守着孩子,对社会这些事从来不在意,也就没有勉强她。
  男人本来就没有女人的心思细腻,而且在他心里,他和宋长林是好哥们,去哥们家吃个饭看个电视,用得着想那么多吗?
  张巧芳劝了两句,可听高秀芝说,一帆人多睡不着,也只能放她们娘俩回去。
  小哥俩习惯很好,八点之前必保睡觉,在小屋哄睡了俩儿子,她回到大卧室一看:嚯,这哥俩连啤酒都摆上了,什么时候买的?她怎么不知道?
  见媳妇诧异的眼神,宋长林嘿嘿一笑,指着电视对媳妇解释道:“我们哥俩一会儿再少喝点,今天高兴。”没说的是,刚刚他趁媳妇哄孩子的时候,特意下去买的,标准的先斩后奏。
  张巧芳好笑的瞪了他一眼,叮嘱道:“差不多就行了,真把德明给喝多了,看秀芝不找你算账?”瞅瞅干巴巴的四瓶酒,她转身出去又拿了些花生米,喝都喝了,索性支持到底吧。
  “嫂子放心,我酒量不错,喝不多。”见张巧芳不但批准了,还给拿了下酒菜,徐德明笑着拿过一瓶啤酒,用牙嗑开瓶盖,直接对瓶吹了一口,喝完后,还暗暗赞叹:喝啤酒看电视,真是人生一大享受啊。
  “电视前的各位观众朋友们”
  “演了演了,巧芳快过来。”宋长林见电视里的主持人开始报幕了,忙起身叫洗手间正在洗脸的媳妇,那急切的样子,把徐德明都闹的一愣,嫂子很喜欢艺术节吗?用得着这么着急吗?
  张巧芳一听,忙擦把脸走了过来,她不是急着看绣品,那东西她都看了八百遍了,有什么可看的?她急着想知道,对方会不会报自家公司的名字?要不是为了能让公司露脸,她能冒着被骂的风险,拿出这《清明上河图》?
  一开始,歌舞中穿插着一些武术表演等,带有本国特色的文艺节目,特别是两幅字画的出现,让宋长林的心起起落落,急的差点骂娘,他想看他媳妇的作品,不想看文艺表演。
  徐德明不知道身边两口子的复杂心理,难得看回电视,配着啤酒,倒是看的津津有味。
  等四瓶啤酒下去两瓶了,终于见到电视里的主持人,重新站到了舞台上:“我国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勤劳、质朴的人们,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化,刺绣,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宋长林忙把电视调大了两个声音,一手抓着媳妇的手,他紧紧的盯着电视里的人,恨不得把对方的一字一句都背下来,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提起刺绣,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深闺绣楼里,少女纤纤玉指拈着花针,在绣绷上一针一线地绣着,针线无声地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张巧芳,虽然没有闺阁绣楼,却用她勤劳的双手,绣出了长达八米的精美绣品,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手法,让我们叹为观止,现在,就让我们为大家呈现出,这最美丽的画面——《清明上河图》。”
  “这么巧?她和名字和嫂子一样,也叫张巧”徐德明笑道一半的话语,在看到宋长林满脸的自豪和兴奋时,渐渐没了声音。不会吧?难道还真是嫂子?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敢置信,他调头重新看向电视。
  

☆、第121章

  两名身着刺绣旗袍的古典少女,捧着一卷绣品;面带微笑的来到了舞台中央;修长的手指拿着绣品的两端,朝着舞台的两侧;缓缓展开。
  会场的人和电视前的人;见到如此巨大的绣品,都不免睁大了双眼;其实;这是沾了舞台的光,这时候的舞台才有十来米长;前面歌舞也好;后面字画也罢,都没有这差点占满全场的绣品;给人来得震撼。
  “这副《清明上河图》,乃是”听着主持人娓娓道来原图的出处,宋长林激动的心情已然平复,他不避嫌的,用手包住妻子的手,放到自己的腿上,看着电视里被镜头放大的绣品,脸上带着说不出的自豪和满足。
  张巧芳则是听的满心不耐,她怎么还不提自家公司?竟说这些没用的东西浪费时间。
  与此同时,村里的两方父母,脸上也是激动异常,特别是张母,不住的和老伴道:“我听她提咱闺女的名字了,她说这是咱闺女张巧芳绣的,我听她说了。”
  “是巧芳,是巧芳,这么大的绣品,也不知道绣了多长时间?这孩子”张母心里也是兴奋,上次一副《马到成功》卖了八千八,这副《清明上河图》这么长,还上了电视,这得卖多少钱?
  再想到卖了后,长林家的贷款也许能还了大半,她忍不住拉着张母的手夸赞道:“亲家母,你这个闺女是真好,我那两个儿媳妇加起来,也没有她一人可心,最让我心疼的是,这孩子真能干啊,他们那个小家,要是没有巧芳这么干,也不能有现在的局面。”至少长林的车不能买的那么痛快,两口子的首付钱也没有着落,长荣媳妇要是有巧芳的一半能耐,他们家早就发了。
  张母听到亲家母夸闺女,腰板拔溜直,脸上都笑眯了眼,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我这几个闺女里,就属她心灵手巧,从小就喜欢那些针头线脑的东西,绣个花手绢,织个小袜套,我都比不上她。”美呦美呦,她闺女咋就这么好,这么优秀呢?
  张父诧异的盯着老伴,她嘴里说的是谁?真是他三闺女张巧芳?
  他不知道,不只是他老伴吹的不着边际,他闺女吹的更是没谱。
  
  张巧娟对自家妯娌得意地道:“我妹妹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绣个猫啊狗啊的,上初中就开始偷着绣□□像章,结果被我妈发现了,怕有影响,又给烧了,现在想想多可惜啊。”
  她丈夫在一旁疑惑道:“你不是说三丫小时候从来不动针线吗?扣子掉了都是你给缝的?”
  张巧娟狠狠的瞪了丈夫一眼,没好气道:“那是四丫,你什么耳朵啊?”敢在老娘吹牛的时候拆我的台,你长了几个脑袋?
  
  张巧静对自家公婆和一众大姑姐,泪眼朦胧的欣慰道:“唉,我早就知道我们三丫会有今天,小时候就喜欢缝这缝那的,为了练绣花,没少被我妈骂,就说她浪费东西,这孩子终于出头了。”妹妹有出息了,她开心的好想哭。
  她大姑姐怯怯的提问:“不是说,婚后这两年才练习的吗?小时候就会了?”没听说啊?
  张巧静脸一板,横着大姑姐冷冷道:“那是谦虚,我妹妹在家干点啥,还要跟你报个到?”真是的,想给三丫小时候贴贴光,还碰到这么个不长眼的?
  
  张巧珍在男友家也是激动异常:“我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我三姐,那真是样样拿手样样强,当初我姐夫啥都没有不说,还整天不在家,结果她就一门心思认准了他,现在我姐夫对她那个好就别提了,要是我三姐想吃啥,外面下刀子都立马去买,绝不含糊。论做菜做饭整理家务,我这手把比我三姐差远了,同是姐妹,我咋就差了这么多呢?”三姐威武,三姐万岁!
  
  在张巧芳不知道的情况下,她已经被这姐几个,吹成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正面人物,而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假话听多了,也就成了真话,即使她小时候的老师同学,听多了夸赞她的话,也会忍不住深刻的检讨自己:这么用功的一个人,我怎么会把她和谁谁谁给搞混了呢?唉,果然是记性不好了。
  再说张巧芳,她终于等到电视里的主持人,磨叨完了那个张择端,又重新提起了自己的名字,她精神一振,聚精会神的等着听自家的公司。
  “本副绣品的刺绣者张巧芳,今年24岁,生于其实我们这次艺术节,是想请她本人亲自过来的,不过由于她家里,还有对出生不久的双胞胎宝宝,实在是脱离不开,我们也就无缘得见,这位年轻的刺绣者,实在是深感遗憾。”主持人笑了一下,而后郑重的指着身后的《清明上河图》,对观众道:“经组委协商决定,这副《清明上河图》,将获得本次艺术节的特等奖,而它的制作者张巧芳,也因为A市领导的申报,被授予‘A市民间艺术家’的称号,让我们在这里恭喜她,我们年轻的民间艺术家——张巧芳女士。”
  听着下面雷鸣般的掌声,宋长林再也抑制不住的大笑着,一把将媳妇搂到了怀里:“媳妇,你成艺术家了,《清明上河图》获得了特等奖,你成艺术家了。”
  宋长林在公司成立那天,都没有今天这么兴奋,他媳妇简直是太棒了。
  被丈夫紧紧搂住的张巧芳,心里已经开始抓狂了:她被骗了!她上当了!什么长林的公司能跟着上电视?那女人连提都没提一句,难道那个女人不知道,什么才是重点吗?她要给自家公司做广告啊!
  兴奋过后,想到身后的徐德明还在,宋长林终于放开了怀里的媳妇,结果就见到他媳妇委屈的脸:“巧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