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朝天厥 一代权相严嵩-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嘉靖来到这犹如仙境的西苑,从此不再上朝,把朝中诸如财政、赋税、军事、工程、刑律等,交给内阁首辅夏言及其他大臣去处理,每日与陶元吉说经论道,修练仙丹。他令西苑的太监、宫女,习会道家设醮的各种礼仪,都会吹奏道乐,做法事。

  虽然如此,精通帝王之术的嘉靖,朝野大事,事无巨细洞若观火,清楚异常。他掌握着庞大的锦衣卫、东厂,通过这些效率极高的鹰犬,控制与监督着文武百官的动向;又利用六部互相制约,他独断专行。他只需掌握住满朝文武的生杀、升迁、褒贬大权,就能独断朝纲,且纲举目张。他紧紧抓住这个纲垂拱而治,将天下运于股掌。一旦有事,他就在“直庐”召见大臣,而内阁首辅、次辅,及各位大臣,轮流在“直庐”候着,听候他的差遣。

第二章 借刀杀人(3)
陶元吉在乾清宫内没有炼成的“天葵”,终于在西苑出炉了。嘉靖服了“天葵”,效果奇好,每日里红光满面,精神振奋,他的食欲大开,因此被御膳房的美味佳肴养得膀大腰圆,瘦削的脸也圆润了。更使他惊喜的是,他的那只金枪真的不倒了。可以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取枪杀敌,且所向披靡,百战百胜。西苑里只有他一个男人,锦衣卫守在宫墙之外,那陶道士原来住在宫里,嘉靖在城里为他建了“真人府”后,陶道士就住到了宫外。嘉靖*极强,贵为皇帝也没有控制、收敛的必要,他想发泄就随时舞枪弄棒,肆无忌惮。也不管是王妃还是宫女,只要是个女子,他需要就放倒在地,供他淫乐。

  自从壬寅宫变后,嘉靖不再动那些用来取经血的少女,一想起那恐怖的场面,他就心悸。渐渐地,他身边的皇后、嫔妃、宫女,他都玩厌了,思念起曾令他一度消魂的王、曹二妃。那两个*发明的“比翼双飞”,配合得完美无缺,侍候得他如醉如痴。两人与嘉靖在戏玩中,还能浅唱高吟,逗得他心旷神怡。而今,宫中有姿色的女子不少,能像王、曹二妃那样使他兴趣盎然的人,一个也没有。

  一日,嘉靖无意中听见太监议论,说少女谋弑一事,并非王、曹二妃主谋,而是方皇后借刀杀人。他免了太监的杀头之罪,叫他们如实招来。太监们说两位王妃深居朝阳宫,平时不出宫门一步,与供经血的少女们素未谋面,何来勾结、主使之说?

  嘉靖为之心动,他召陶元吉到永寿宫与他饮茶论道。虽然时值初春,但北方天寒,嘉靖令人在地上铺就地毯,四周放上火炉,又在地毯一周摆满点燃的长明灯。茶过一巡,他直言不讳询问道士对壬寅宫变、王曹主谋有何看法。

  陶元吉受宠于嘉靖,有关道事方面嘉靖也言听计从,但宫闱中他从不涉足,高处不胜寒,嘉靖又是生性多疑,奢杀之人。他淡淡一笑,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嘉靖是极为聪慧之人,闻言如梦方醒。王、曹二妃受自己宠幸,她们的父老兄弟也为此赏的赏赐,升的升官,她们没有理由要谋害自己呀!他调来锦衣卫经历做的审讯笔录,原来是柳相莲等十六名少女贸然之中酿出的突发事件,不是方皇后说的阴谋。嘉靖骇然了,想不到仪表端庄的方皇后,竟然有着蛇蝎之心,趁他不能言语、难辩是非之际,假传他的旨意,杀了王、曹二妃。而且动用的凌迟之刑!嘉靖愤怒了,他拍案而起,正要呼侍卫前去拿人,陶元吉不阴不阳说了一句:“陛下,当时,多亏皇后赶巧来了配殿,才救陛下于杀戮之中……”

  嘉靖听了陶元吉一番话,颓然坐下。是啊,要是方皇后不来,或是晚来一步,又将如何?方皇后于己有救命之恩,但她假借自己之名,杀了王、曹二妃,他咽不下之口恶气。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方皇后,你不仁,我必将不义!

  恰在此时,方皇后耐不住寂寞,从大内来到西苑。嘉靖不想见她,厌恶的吩咐太监带她到殿内的御榻上休息。方皇后不知就里,还以为嘉靖要临幸她,喜滋滋的随太监来到御榻,*了衣服钻进被窝,痴痴地在等待。

  大内为了迎合嘉靖,新从江南各地选了一批姑娘进宫。在送进西苑之前,事先训练了一番。能歌者,令其练歌,善舞者,让其训舞,并由宫内乐师、舞者授其业,直到有了个模样,才送到西苑。嘉靖的贴身崔太监先让这一百多名姑娘候在水榭,他从中挑选了十名来到永寿宫,带着身穿一红一白的两个姑娘请嘉靖过目。嘉靖一看两位来自江南水乡的姑娘,身着透明的轻纱,年龄都在十六七岁,一个个娇滴滴、水灵灵,模样姣美,身材修长,比起他现在的嫔妃、宫女,宛如天仙。

  嘉靖大喜,下令重赏办事的人。早已按捺不住的嘉靖,抱过穿红的姑娘搂在怀里,迫不及待的欲撕去她的衣衫。崔太监笑吟吟的奏道:“我的万岁爷,先莫急,瞧瞧她们的能耐,再御驾亲征不迟啊!”

  能耐,她们有何能耐?嘉靖疑惑的望着崔太监,松开了手。红衣姑娘像燕子般轻盈,从嘉靖怀里飞走了。崔太监高举双手在空中拍响,大内的乐师们应声而出,手持乐器从殿外鱼贯而入,在大殿一则席地而坐。一声清脆的笛声,引领出美妙的乐曲,那一红一白的姑娘踏着舞步,各领四名姑娘飘然而至。她们云髻高挽,身着嫩绿色的开胸短袖长衫,合着乐曲在嘉靖面前翩翩起舞。

  嘉靖顿时惊了。姑娘们跳的舞,有着浓郁的江南风情,跳得整齐有序不说,还热情洋溢,活泼多彩。自他痴迷道术以来,这类歌舞升平的娱乐,他是孤陋寡闻了。

  一阵急切的快板之后,乐曲变成抒情的慢板,姑娘们的队形渐渐收缩在一起。不知是谁把照明的灯灭了,殿内只有炉火与长明灯的光在暗中闪烁。嘉靖正在惊讶之际,黑暗中响起钟磐之声,当灯光再次照亮大殿时,姑娘们已经褪尽身上的衣衫,*着身子跳起轻盈的舞步。嘉靖霎时呆了。姑娘们长伸玉臂,扭动着娇艳的身体,在凌冽的玉磐声中,如一片飘浮的云在追月,似盛开的花在向阳……随着优美的动作,响起一阵悦耳的银铃之声。嘉靖往乐师中望去,没有看见有人击铃。

  女子*的身体,嘉靖已经熟视无睹,见惯不惊。一旦见到这十名洋溢着青春气息,美仑美奂,*的姑娘,他还是怦然心动,心里一阵燥热。当姑娘们来到嘉靖面前,他更是惊愕的张开了嘴。十个姑娘尖尖的乳房上,都系着一只银铃,那小小的银铃,随着坚挺的乳房在晃动,发出清脆的响声……嘉靖感觉他就像一座快要爆发的火山,燃烧的血液如融化的岩浆,要喷薄而出。他大吼一声,从地毯上跳了起来,扑向正在起舞的姑娘。崔太监见状,做手势要十个姑娘向皇上迎上去,并叫其他太监与宫女退到殿门处,不许离开一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祸起萧墙(1)
嘉靖自从被宫女谋弑之后,从不单独临幸女子,一定要贴身太监守在身边,随时与宫墙外的侍卫保持着联系,他才心安。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游龙戏凤,习惯后也就变得心安理得,何况,太监在他眼里,并非是个男人,甚至连人都不是,是他豢养的狗。

  陶元吉见嘉靖被姑娘们七手八脚脱得精光,在花丛中恣意纵横,想退下去。嘉靖看见了,哼了一声,吓得老道士又坐在原位上不敢动。嘉靖叫来崔太监,附在耳边说些什么,崔太监贼笑着离开了大殿。陶元吉不知嘉靖想干什么,也猜不透这个反复无常的皇帝。他索性不去想了,端起清茶,慢慢饮着。然而,姑娘们的莺声燕语,放浪的笑声,嘉靖粗重的喘息声,声声传到他的耳里。陶元吉虽然是道中高人,仍然是凡人、俗人。既然是凡人、俗人,也就有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他极力克制自己,用意念堵住耳朵不听,闭上眼不看,还口念魔咒,让身体急速发生变化的部位不动……

  崔太监带着在水榭候驾的两个姑娘进入殿中,直接带到陶元吉身边。他向陶道士高声喊道:“陶道长领旨:……”

  陶元吉赶紧翻身跪在地毯上。

  “奉皇上口喻:道长炼丹劳苦功高,特赐两名江南女子予汝,以示恩宠。着道长褪去法衣,与朕同乐。钦此。”

  陶道士一听,惊得目瞪口呆,他毕竟是出家道士,与在俗者不同,有着道规的管束。而身为道中高人,约束的条例更多,这不事淫亵就是首要一条。尽管他有贼心,为了保持他在道中的地位与声誉,他也没有贼胆。

  嘉靖见陶元吉不动,他恼了,大声向崔太监呵斥。崔太监手一召,两个带刀侍卫进入殿中。崔太监阴阳怪气的问陶元吉:“道长,你恐怕不会不知道吧!抗旨之罪,轻者坐牢,重者是要杀头的呵?”

  陶元吉一惊,嘉靖是说得出做得出的,忤了他的心意,怕是项上的头过不了今夜,他只有端坐在蒲团上,向崔太监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崔太监一挥手,两个姑娘脱下自己的衣衫,开始解陶元吉的道袍。老道士闻到一股从姑娘身上散发出女儿香,眯缝开眼睛,正好望见姑娘胸前颤动的乳房,他不禁心襟动摇。待姑娘解下他的裤子,他下面早已湿了一大片。老道士见嘉靖饶有兴趣的望着他,不由落下几滴眼泪:“陛下,想不到贫道五十余年的童贞,今日给破了……”

  嘉靖大笑不止:“朕不信你会是童身……朕看锦衣卫的密札,道士娶妻生子的多的是,仅京城观中的道长,十有*都有作奸犯科之罪,只是朕好道教,不予追究罢了!来呀……”

  崔太监赶紧去到嘉靖身边,嘉靖指着陶元吉说:“道长既然说他是童身,叫那两个姑娘给朕验过!如若真是童身,朕有赏;若不是,那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陶元吉赶紧伏在地上,崔太监悄声对嘉靖说:“如若不是,皇上看在他是师傅的面上,网开一面?”

  “多嘴!”嘉靖瞪了崔太监一眼:“还不给朕验明他的正身!”

  陶老道被嘉靖这一吓,心里的贼胆也给吓没了,那突起的部位跨了下去。两个姑娘扶起趴在地上的陶元吉,他接触到她们的肌肤,心理与生理上已经没有反应。这两个姑娘在大内受过训练,知道如何使老道士亢奋,她们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夹击着他,手在他身上游动,胸脯紧靠着他的嘴脸,不到一会儿功夫,陶老道就嚷嚷起来,语无伦次喊着叫着他受不了了。陶元吉还真是个童子,男女之事没有开窍,还真不知道云雨之事该如何进行。两位姑娘只有骑在他身上,套上缰绳,作奔腾状。

  只听陶老道大叫一声,随即没有了声音。嘉靖停止与姑娘们的动作,好奇的望着他的师傅。陶元吉闭着眼睛,脸上看不出有何表情,两个姑娘轮番上阵,一路打马狂奔。嘉靖怕他真的出了事,就推开围着他姑娘,来到陶元吉面前。

  “道长!……”

  陶元吉睁开眼睛,望着嘉靖。

  “陛下……”

  嘉靖见陶老道没事,就问骑在他身上的姑娘:“道长真是童身?”

  两个姑娘羞赧一笑,向嘉靖点着头。

  嘉靖又问陶元吉:“道长初御女子,感受如何?”

  老道士贸然说道:“若能天天如此,神仙也不做了!”

  嘉靖笑了:“这两名姑娘,朕己赏赐于你,道长可带回府中,日日享用。”

  陶老道翻身爬了起来,向嘉靖跪谢。有了姑娘在上的经验,老道士知道该如何进行了。他搬倒姑娘,如下山虎般扑在他们身上。嘉靖受此刺激,回到姑娘阵中,新的一轮大战开始了。

  嘉靖像一匹野马,一头闯入羊群的狼,在姑娘们中横冲直撞,将地毯周围的长明灯打翻。火、油流在地上,引燃了地毯,烧着了从梁上垂下的帷幕,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片刻之间殿内燃起熊熊大火。太监、宫女们乱作一团,还是崔太监急中生智,用一张毯子包裹住嘉靖,叫来侍卫把他抬出了大殿。

  众人纷纷逃出永寿宫,火势借着大风之力,很快将整个永寿宫吞没了。崔太监猛然想起方皇后还在殿内御榻上,一时吓得三魂掉了两魂,忙叫侍卫进去救皇后出来,他自己也顶上一床毯子,就要往火里钻。嘉靖喝住了崔太监,他眼里浮现出王妃、曹妃娇美的面容,两位爱妃凌迟时的惨状。方皇后忘了,一报还一报之说,只是这报应来得太快了。

  嘉靖默默望着越来越大的烈火,他笑了,眼里闪出一丝解恨的光……

  古驿道上,五匹黄骠马卷起尘埃,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四野的宁静。锦衣卫副将沈中,带着四个侍卫向着河套急驰而去,他奉嘉靖之命,前去密捕三边总督、都御史公孙朔。临行前,锦衣卫都督陆炳告诉他,兵部已经要驻扎在公孙朔周围的十万军队做好准备,若公孙朔有所动作,可随时进剿。并要他多带些人马,以防不测。陆炳提醒沈中,公孙朔不仅武功了得,手下还统领着近六万大明边塞的精锐之师,身边的副将、偏将均是如狼似虎之人。沈中谢过都督的好意,说若是带去的人多了,反而坏事。你就是带去京师三万御林军,也难敌公孙朔久战沙场的铁军。他决计只带四名亲信侍卫,到了河套见机行事。

第三章 祸起萧墙(2)
沈中刚近不惑之年,中等身材,一脸善像。只是他那双眼睛,令邪恶之人害怕。他靠忠勇与一身好武功,屡建奇功,从士卒一直升到殿前带刀侍卫,锦衣卫副将。在他头上,除了还有一位将军、都指挥使,就只有一个都督陆炳,同僚们都说他前程远大。可沈中不这么想,他在朝中看多了,也见识多了,一直萌生去意。再加之他秉性刚烈,得罪了不少人,也想早日急流勇退。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他想走就走得了的。这不,把抓捕公孙朔这件棘手的事,皇上就交给了他去办。而那位公孙大人,沈中曾在他手下听过差,大人也待他不薄。一次大战后,因沈中作战英勇,大人破例提拔他升为校尉,也才成就了沈中的今天。沈中时刻难忘公孙朔的知遇之恩。如今叫他去密捕公孙朔,对他来说不仅难以接受,也是恩将仇报。

  然而,皇命难违。沈中思虑再三,只带上四名与他颇有交情的手下随他上路。一路餐风宿露到了河套,公孙朔的大营在望,沈中放慢了速度,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心里己思考成熟:他要救出恩人的公子——公孙子兰。皇上在密诏中,只说是密捕公孙朔,并没有要他将家眷一起拿下。公孙朔这次被捕进京,不知是祸是福,但先为恩公留下后裔,这未雨绸缪之事,还是先做为好。

  沈中来到辕门,要中军去通报都御史,说是旧将沈中前来拜见。中军进去不久,就听大营内响了三声炮响,沈中官居从三品,而公孙朔是一品大员,督抚三边的大帅。沈中明白是恩公破格待他。果然,片刻功夫,公孙朔亲率部将迎了出来,令沈中非常感动。

  公孙朔看见沈中,真诚的说道:“将军驾到,为何不早知晓一声,本都也好在十里长亭设酒接风!”

  “公孙大人,末将有何德能受此恩典!”

  “闲话少说,本都己令在大营摆下酒宴,欲与将军痛饮,以叙别后之念!”公孙朔指着数十名部将:“他们得知将军出自帐下,均以将军为荣,想与将军痛饮一番!”

  沈中悄悄对公孙朔说:“末将有事禀报,与诸位将军饮酒,稍后再说……”

  公孙朔望着沈中,眼里闪过一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