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选拨进骑军中担任骑兵,他们特殊的出身也决定,只要他们能够跟上骑军的训练跟扩充。未来他们被提拔成军官的机率,也比其它骑军中的士兵要快上一些。
  这些出身高贵的武勋子弟,也替他们获得了高人一等的机会。加上选拔结束,大宋皇帝赵煦同样授于,这些预备武勋子弟官职,以彰显一视同仁的皇恩。
  当然这并非是实职授权,具体到了骑军中,他们能担任什么职务,还要看他们的水平。相比皇帝赵煦做好人,那么赵孝锡则充当那个恶人的角色。
  充当了两次选拨赛观众的京城禁军骑兵,此次也将进入考核当中。只是相比武勋子弟的考核,王子殊说实话看不太上这些骑兵。这些骑兵看似骑术精湛,可都是一些花架子。
  有意将考核难度提高了一些,让这些天天待在皇城的禁军。也明白一下边境的番邦骑兵,到底凶悍成什么样子,特意向赵煦提出实战挑选。
  此次很多朝中官勋,尤其是这些眼高于顶的禁军骑兵,都觉得骑军的战功过于夸大。连西夏的铁鹞子都能斩杀大半,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加上此次骑军选兵,连禁军骑兵都必须接受筛选,这让平时高高在上的禁军统领们。对王子殊这个年青的游击将军,更多的认为他是靠关系走到这个职务上。
  不习惯跟人争执这些问题的王子殊,很快就提出实战筛选骑兵的方式。采用团体跟个人战,跟此次护送骨灰盒回京的骑军正式较量。
  面对这种筛选。赵煦却略显放心地交:“子殊,进行这样的实兵对抗,会不会太危险了?”
  王子殊很快放心地交:“回禀圣上,考核的时候。骑兵所使用的弓箭。都是卸点箭头。包上一个白灰包的铁箭。虽然射到身上有些痛,却也不至害人性命。
  至于团队战中。更多考核骑兵在交战中,临机应变的能力。末将觉得,这样的筛选更容易选中精兵良将,让圣上的骑军始终保持最高的战斗力。”
  望着王子殊这样一说。禁军的骑兵统领很快道:“圣上,既然王将军要考核我们禁军骑兵的战斗力,末将也觉得这样的方式,最适合我们军人的考核,还请圣上恩准。”
  清楚这些禁军都不太服气,赵煦虽没带过兵,却也清楚骄兵必败的道理。很快故作沉吟片刻道:“既然许统领也同意。那朕就准了,一切按王将军的意见执行。”
  ‘遵令!’
  两个得令的将领,一年青一中青,都可谓互相较劲。得知王子殊提出这样的对抗。随其返回的官勋子弟骑兵,自然也想着给这些禁军好好上一课。
  这些年禁军的骑兵,除了窝在皇城进行着所谓的操练,很少有动用到他们的时候。除了每年皇宫举行骑术汇演外,那些骑术表演的不错,上了战场根本不顶用。
  很快整装待发的骑军官兵,尽管只有三支百人队,而他们需要面对的则是禁军的一个千人队。这一千骑兵,也算是禁军中的精锐之师。
  来到了骑兵操练的大操场,赵煦点头示意下,身边的太监总管很快挥动了一下小旗子。示意可以开始进行团体作战,检验一下两军的骑兵对攻。
  憋着一股劲的禁军统领,很快提着手中的木制武器,朝前方喊道:“杀!”
  相比禁军千骑队,拉开一字阵形往前面冲去。王子殊左右手同时一挥,除了自己所在的中军百人队不动,其余两个百人队迅速往禁军两侧冲去。
  看到这个时候,仅有三百骑的骑军还敢分兵,禁军统领就一脸的嘲笑之意。命令手下的骑兵,拉大包围圈将其包围在战场之内,不让他们跑出一兵一卒。
  做为军中的长辈,这位禁军统领要教教这些年青的骑兵,什么才叫大宋精锐。他的这番举动,看的王子殊何尝又不是一番嘲笑呢?
  面对跑动起来开始慢慢变形的禁军骑兵,王子殊手中用着一根包裹了石灰包的棍子。
  很冷酷无情般的吼道:“骑军出战,有我无敌!兄弟们,杀!”
  尽管只有一百人,其喊出的杀声还是让观赏的君臣为之一震。等到两军战马开始接近之时,原本直冲而去的骑军,突然稍稍侧身一番发动了游射。
  这超出禁军骑兵,所能达到的射程箭术攻击,让禁军骑兵开始不断有人中箭。按照先前的规定,身上要害中了灰色包,就必须退出骑军对抗。
  而其余两支游离到两边侧翼发动攻击的百人队,则丝毫不惧挑战般,往袭来的禁军骑兵直冲而去。无论箭术的准确度,还有其在战马上躲避箭枝的方式,都要高出禁军许多。
  眼看着禁军骑兵,一个个被射出点点白斑,不得不退出对战。王子殊所指挥的百人队,在面对禁军统领的大股骑兵合围时,却开始选择了逃跑撤退。
  打不过想跑?
  这个想法在禁军统领心中一产生,立刻指挥骑兵加速冲出。可等到追击的禁军骑兵,看到这些逃跑的骑兵,几乎人人都会一招回马箭时,也只能在追击中不断减员。
  看着王子殊的骑兵队,似乎成了一块得誀,不断吸收着禁军骑兵去追击。虽然王子殊的在百人队,也有骑兵中枪被宣布退出战斗,可相比禁军淘汰的比例多多了。
  而且盯着王子殊百人队,咬牙切齿的禁军骑兵统领,还不知道他的两翼骑兵。已然被王子殊的两支百人队,给消灭的差不多。反过来,两支百人队开始对他们进行合围。
  等到禁军统领发现,他的千人队只剩下不到五百骑兵时,王子殊身下的骑军数量。还有二百多人,这还只是在箭术对抗中,两军形成的战损比例。
  就在禁军统领大骂王子殊,只会依仗箭术不敢与他们硬碰硬时,王子殊很快让身边的骑兵加快速度。抢占了演练场一块小形坡地,迅速的掉转了马头。
  望着王子殊终于不跑了,禁军统领最终兴奋的指挥全军冲上。可在他开始进行冲锋时,从两侧掩杀而上的骑军百人队,又开始吞噬着他剩余的骑兵。
  被逼的有些队形混乱之时,王子殊却提着木棍直指前方道:“众兄弟,随我杀!”
  一声令下,刚刚停下休息片刻的骑军官兵,很快从山坡上直冲而下。两军展开了正面的博杀,可令禁军统领有些脸上挂不住的是,此刻他身边剩下的禁军骑兵,已然所剩无几。
  尽管还能看到,禁军骑兵的数量比骑军多,可相比骑军是融合在一起集体作战。禁军骑兵却队形混乱,有点顾此失彼的感觉,整个战场禁军骑兵完全失去了方向。
  就在禁军统领不断招呼骑兵向他靠拢时,从山坡上冲下的王子殊,已然对他展开了进攻。兵对兵,将对将的展开了博斗。
  面对王子殊直逼而来的木棍,禁军统领也只能迎刀而战。只是让他脸上挂不住的是,王子殊利用木棍,所使用出来的骑枪术,逼的他一个老军伍也团团转。
  不到十招他身上,已然被王子殊点中了三处。可他还是不肯主动退出对抗,直到王子殊一枪挑在他的手腕上,禁军统领手中一痛,手中的木刀自然也飞了出去。
  没等他反应过来,带着石灰包的木棍枪头,已然顶在了他的咽喉位置。这一幕看的还剩余的禁军骑兵,也彻底明白他们败了。
  一千禁军骑兵,还打不过骑军三支百人队。无论是箭术还是骑术,甚至于马上的搏杀之术,他们全部都输给眼前这支,看似年青实则强悍的新锐骑兵。
  看着演练战所有骑兵都停下动作,王子殊很快收回木棍道:“许将军,承让了!”
  说完之后很快一举手中的木棍,剩余的骑兵又快速的与其集结一起。至于其余的禁军,望着有些难以接受这个失败的统领,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正在这时王子殊很快道:“许将军,我知道你很难接受这个现实。可我想说的是,这次并非我骑军拿你们立威,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番邦骑兵真的很强悍。
  如果单对单的骑兵对抗,我手下这些兄弟,只怕也输多胜少。现在你们觉得败在我们身上,非常难以接受。可许将军试想一下,它日要是你们出现在战场呢?
  这次演练对抗虽然检验不出真正的实战能力,但毕竟不会死人。如果到了战场,你们才真正醒悟到,番邦骑兵的强悍,下场会是什么样不用我说了吧?”
  说完这些话,王子殊也没继续落井下石,很快带领剩余的骑军官兵。很快回到了演练场交令,而这一幕也令赵煦等君臣,真正感觉到军力的虚弱。
  看着兵强马壮的禁军,却在这种演练中,败于人数少三倍的骑军。这要拉到战场上,面对那些番邦骑兵,会有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卷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理新萧府
  
  尽管这对骑兵对抗开始前,不少武将就意识到,人数多未必就一定胜利。可看到这种可以说大败的演练结果,武将们也感受到这支骑军的强悍之处。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这些新骑兵就能成长到这个地步。可想而知,赵孝锡练兵的方式有多么强。当然他们也明白,这些骑兵所承受的训练量,只怕超乎想象的大。
  难怪事前进行考核时,王子殊会说那些考核项目,只是骑兵日常训练常见的项目。那不常见的考核项目呢?又会是何等的艰苦呢?
  一帮原先京中的纨绔子弟,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就转变成真正的军中精锐。身为他们的父辈,自然清楚所谓多流汗、少流血并非一句空话。
  面对禁军骑兵精锐的失败,赵煦却想起赵孝锡以前说过的一句话。训练再好的士兵,不拉开战场见见血,永远都称不上精兵。
  眼前这支禁军骑兵,无论装备的武器还是技战术,看着似乎跟骑军一般无二。可面对骑军官兵的进攻,他们更多都显得有些死板,不知如何临场处置敌情。
  有了这场骑兵对抗演练,赵煦也终于清楚,大宋要想改变目前三面受敌的状况。军队就必须首先做出改变,每年花费大量军饷养这么多兵,派不上用处有什么用呢?
  相比边军军饷虽少,可大多都能上阵杀敌。朝廷这些禁军,享受的待遇是最好的,可战斗力却未必是最好的。这样很少进行实战的禁军,充当国家军队的根基,真的对吗?
  如果说骑军严格的选拨,是为了挑选可战的精锐骑兵。这次的禁军骑与骑军的对抗。则令这些天天幻想着,本国军队是多么强大的君臣,第一次明白这种强大有多么的虚假。
  建立在沙堆上的城堡,无风无浪自然宏伟壮观。可一旦遭受大风大雨。这看似坚不可催的城堡。片刻间都将划成沙粒,让其真正显露原形。
  面对此次对战带来的反思。赵煦这个少年皇帝也出奇的冷静。并未批评禁军骑兵的不甘,反倒大度的安抚了一番,继续放心地交着骑军的个人战。
  结果骑军精选细选择的千人骑,最终被王子殊收进骑军营中的骑兵。也堪堪百人左右。这种选拨的方式,令赵煦这位皇帝将风度保持到最后。
  回到皇宫之后,将枢密院的几位大臣骂了个狗血喷头。至于兵部的大员,同样没说的被狠狠训了一顿。连护卫京城的禁军,战斗力都只有这种程度,那其它的厢军呢?
  以前听赵孝锡说过,兵贵精而不贵多。赵煦一直觉得这话太夸大。在骑兵力量不足番邦的时候,大宋就必须保持比番邦更多的军队,才能震慑住番邦各国。
  可今天一看,将来一旦边关失守。让番邦的骑军闯进中原腹地。那几乎可以说,番邦的骑兵马踏连城都不过份,这种危机感让赵煦终于龙颜大怒。
  做为君主他不可能,亲自去操练护卫大宋的将领跟士兵。他要做的就是收拾这帮整天说着,大宋战斗力有多强,大宋军队多么牢不可靠的大臣们。
  今天这番比试让赵煦终于忍不住,开始对枢密院大臣,以及兵部进行一番人事调整。当然这种人员调整,赵煦也特意请示过那位皇祖母。
  做为大宋管理军队的最高机构,枢密院的主理大臣,都可谓是士人而非武人。为了改变这种统兵却不知兵的情况,赵煦提议由王子殊的爷爷,出任枢密院主理大臣。
  这种打破常规的任命,让一直由文人统兵的观念,算是来了此颠覆。以往担任主大臣的文臣,此次却只能担任副使,正使由真正领兵出征过的武将担任。
  面对两宫一致同意的决定,有心反对的文臣们,也不敢太过阻挡。这让一直处于被压迫状态的武将们,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至于出任枢密院正使的王师约,也清楚这个职位不好当。若非他有个附马爷的身份,加上那位太皇大后,对其也算恩宠有加,这个正使根本轮不到他。
  当了这么多年卫将军,好不容易到了迟暮之年,却被任命担任枢密院正使。王师约也非常清楚,肩上的担子有多大。
  大宋这些年兵冗严重的现实,做为曾经的领兵将领,他如何又不清楚呢?
  看似朝廷养了这么多兵,可真正可战之兵,除了镇守边关的一些长战之军。其余朝廷同样需要承担军费的内陆厢军,能拉到战场跟番邦作战的真不多。
  结合这段时间,孙子与他进行过的军制讨论,王师约也清楚这位年轻的皇帝。想必也是要整顿军队,为接下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做着准备。
  很快做出了撤编一些内陆厢军,扩大一些边境驻军的奏折。将这些用来凑人数的军人,全部淘汰出宋军的系列中,对全国的军队做一个详细的统计。
  并不清楚一次骑军选拨,会带来这么大军队改革的赵孝锡。在分派完骑军各部的任务后,很快乐带领着乔峰一行人,继续往大理方向赶。
  等到了大理之后,赵孝锡送完阮星竹母女三人入住皇宫之后。将乔峰带到距离皇城不远的一座府院中,让乔峰也是倍感困惑。
  原以为赵孝锡是带他来这里会晤什么人,可乔峰看到赵孝锡直接带着他走进院子,转了一圈之后笑着问道:“大哥,觉得这院子怎么院?”
  乔峰愣了愣道:“很不错,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怎么?这院子你想买不成?”
  想到两人进来转了一圈,什么人都没看见。乔峰还以为赵孝锡打算买这幢院子,这才多嘴问了一句。这一圈转下来,乔峰也觉得这院子非常不错。
  让他没想到的是,赵孝锡却笑着道:“大哥,这院子我早就买下来了,以前是打算做个避暑山庄什么的。现在想来,这院子买的还真对了!
  大哥即将成婚,你跟朱儿总需要一个住所完婚吧?此处距离皇城不远,依山傍水很适合居住。小弟就将他送与大哥当婚房,还望大哥不要拒绝。”
  愣了半响的乔峰,也很愕然的道:“云弟,你说这院子送我了?不行,这太贵重了!我已经欠你太多,这院子我真不能要。”
  面对乔峰很直接的拒绝,赵孝锡却笑着道:“大哥,我们兄弟结义时,似乎说过有福同享吧?那小弟送你一幢院子,你又何必如此快的拒绝呢?
  而且大哥你想想,马上小弟要代你去向段王爷提亲。你总要有个房子,做为你与阿朱的家吧?你总不会想,洞房花烛夜还留在皇宫过吧?
  我知道你将来想带阿朱去草原过逍遥日子,可你总不能刚一成亲,就带着阿朱离开吧?这里毕竟是阿朱父母生活的地方,你在这里安个家,也算有了个寄托。
  不要多说什么了,你也说欠我甚多,那以后你跟阿朱有了孩子。认我当干爹好了!这幢房子,就算我送给大哥孩子的礼物,大哥总不能拒绝吧?”
  望着赵孝锡说完话,不带乔峰拒绝,又带着他来到门前。看着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