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高太后殡天到入葬。赵孝锡都不离不弃,始终跪在灵堂守灵。根据太皇太后的贴身太监传出的消息,这位郡王爷从高太后去世,滴水未进也未开口说半句话。
  如此赤诚的孝心。任何上了年纪的大臣,都忍不住说句‘孝子贤孙’。可除此之外,很多人也开始担心,接下来这位掌权的皇帝,会如何对待于他呢?
  就在墓室关上的那一刻,坚持了七天七夜的赵孝锡。终于直直的在满朝文武大臣,还有那些赶来的王公贵族眼前,丝毫没有知觉般倒了下去。
  这一倒,令葬礼现场的文武大臣们,也被吓了一跳。这个时候,徐王府那位,据说好象伤心过度时日无多。如果这位皇帝也过世,那别人会怎么看待赵煦呢?
  太皇太后刚死,大宋朝唯一的皇叔也过世。那怕事情不关赵煦,可别人会怎么想呢?别人只会说,这位少年天子太过冷漠无情,连皇叔也逼迫至死。
  等到随行的太医,替赵孝锡诊治后道:“官家,郡王爷应该没事。只是这段时间,不眠不休滴水未尽,导致此刻他身体极度虚弱。抬回去,休养一段时间即会恢复。”
  有了这句话,围在一旁的文武大臣,也忍不住长松了一口气。就算是对赵孝锡心情复杂的赵煦,也觉得心头轻松了一些,吩咐徐王府的人将其抬回王府休养。
  结束了这场国殡,赵煦终于名正言顺的成为大宋的皇帝。可很多文武大臣都感觉,这位应该为掌权而高兴的皇帝,似乎变得越发冷漠了起来。
  很多时候,这位皇帝都会在下朝后,来到高太后居住的宫殿下徘徊。这种现象,也令待在家中休养的赵孝锡,明白赵煦终于会有所醒悟了。
  看似大宋的权力全部集一身,可谁又知道,要治理好若大的一个天下。岂是件易事呢?
  以前高太后在世,赵煦这皇帝当的轻松,甚至可以说当的清闲。可现如今,没了高太后的帮衬,赵煦终于意识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孤力无援般的局面。
  正如后世有句话,有些东西,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想必此刻赵煦的心情就是如此,他终于明白,有位皇祖母帮衬是多么好的事情。
  现在贵为一国之主,他所做的每件事情,下的每条旨意,都涉及到万千百姓的生死。新旧大臣的争斗,更令赵煦觉得无比的头疼。
  在这种时候,赵孝锡终于再次进宫,面见了精神显得有些疲惫的赵煦。提出了打算离开皇城的话,这京城他不想再待人,没有一点人情味跟归属感。
  看着赵孝锡一脸平静的面容,赵煦开口道:“你真的不愿意留下来吗?”
  听着赵煦的话,赵孝锡很放心地交:“回官家,微臣觉得太累了,打算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而且这个时候,微臣也必须到时候离开了。不走,只怕会令官家更为难!”
  是啊!最近那些新近提拔的文武大臣,都在鼓动着赵煦,替换骑军的统兵将领。这支赵孝锡一手组建的骑军,如今成了满朝文武大臣嘴里的香勃勃。
  为了掌控住这支目前大宋实力最强的骑军,赵煦也没有拒绝这种轮换。可这对于赵孝锡而言,又岂能随意接受呢?不走,留在京城碍眼吗?
  赵煦听到这里,终于狠下心道:“你走可以,但皇叔还有徐王世子,都必须留下来。”
  对于这个问题,赵孝锡继续很放心地交:“官家,微臣的父亲,如今就算想走也走不了。可我兄长,还有母妃,微臣都要带走。就算官家不同意,微臣早晚会将他们带走。”
  这话听的赵煦一怒,拍桌而起道:“赵孝锡,你不要逼朕!”
  对此赵孝锡还是那表情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如果官家执意将他们软禁在皇城,未来我们再相见之日,也只能兵戎相见了。”
  听着赵孝锡的话,掌握了暗卫的赵煦,对于赵孝锡的实力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很清楚,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赵孝锡造反,就算威胁不了他的帝位,也会让大宋动乱不堪。
  根据暗卫统领的分析,放赵孝锡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至少从目前查到的情况,赵孝锡将手头更多的实力,都用于对付番邦各国,替大宋出力。
  如果这些力量,转移到大宋来,那情况会变得非常严重。最重要,那怕是大宗时期组建的皇族暗卫,如今也不能完全查清赵孝锡手中的实力。
  除了知道,赵孝锡拥有不少江湖人士替其卖命,组建了一个类似暗卫的谍报组织外。境外几支势力强大的马匪,也直属赵孝锡的心腹死士统领。
  面对这样的情况,赵煦终于忍不住道:“好,既然你要走,那就跟我走的远远的。滚!”
  对于再次暴怒的赵煦,赵孝锡似乎还是那个样子,拱手道:“谢官家,微臣告退!”
  就在踏出御书房的那一刻,赵孝锡却停下脚步道:“小六,在你有生之年,我都不会与你作对。你完全可能放心,那怕你怎么想我,可我还当你是兄弟。保重!”
  抛下这句话,赵孝锡很干脆的离开了御书房,回到徐王府之后。也没跟皇城的任何大臣告别,通知徐王府的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京城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至于冒充徐王赵颢的中年人,不知是身体不行,还是这种冒充太过受到了惊吓。从太医那里得知的消息,这位中年人只怕活不了多久。
  面对这种情况,赵孝锡也只能将其留在皇城。而且从历史上知道的消息,这位徐王似乎也在高太后去世不久,因病成疾而过世的。
  看来这个冒充的中年人,最终还是替自家父亲挡了灾。那让他享受一把,当朝皇室的厚葬,也算前世修来的福气了。至于以后赵颢回归,还不知那年那月呢!
  就在赵孝锡准备出城时,一队皇城禁军却冲了过来。那位赵煦的贴身太监,突然尖叫道:“郡王爷,稍等!官家有旨意下达!”
  听到有圣旨,赵孝锡愣了一下,很快翻身下马道:“微臣接旨!”
  就在这城门口,这个小太监宣读了赵煦的旨意。听到自己这个郡王,竟然变成了实权的王爷,赵孝锡也觉得有些意外。可对于这个王爷的封地,赵孝锡却免不了露出一丝苦笑。
  只是稍稍犹豫不久,赵孝锡还是接旨谢恩。因为他觉得,有了这个封号,对他而言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事情。而且有了一块专属地盘,不是更好发展势力吗?
  
  第二卷 第八章 蛟龙入海待风起
  
  领旨谢恩继续离城的赵孝锡,等到出了城门之后,却吩咐车队停了下来。望着眼前这座对他而言,不知何时才能重新回来的皇城,突然有种留恋不舍的心情。
  也不知那里来的情绪,赵孝锡突然下马来到城门前,恭恭敬敬的跪下,朝这座代表大宋皇都的城门嗑了九个头。随后,亲自用黄绸在路旁装了一捧土,才上马带队离开。
  这一幕,落到不少有心人眼中,也忍不住觉得眼睛发涩。谁都清楚,赵煦给赵孝锡的圣旨,看似从郡王提到了王爷,还拥有开府练兵的权力。
  可琼州是什么地方?
  那是大宋用来流放犯人跟大臣的地方,说的简单点,那就是个蛮荒之地。到那里当个逍遥王爷,跟流放有什么区别呢?
  不错,赵煦最后给赵孝锡的圣旨,赐封其为琼州王,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这样一块不毛之地,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未必听说过这个地方。
  虽然圣旨上给了赵孝锡开府招兵的权利,可谁都清楚,那种地方时不时都会出现风暴过境。连琼州岛的百姓,都不愿生活在那里,去那种地方当王爷,不是流放是什么呢?
  虽说琼州也有大宋的衙门所在,可谁都清楚,那里天高皇帝远。有时候,朝廷就算有什么命令,等到送达到那里,基本上黄花菜都凉了。
  加上不少罪犯跟犯官,都被流放到那里,整个琼州真可谓蛮荒混乱之地。去这样一块地方当王爷,说流放还是轻的,说厉害点就是让赵孝锡去死。
  不少得知这个情况的大臣,也忍不住长叹一声。明白赵孝锡在城门的举动。怕是也清楚这个后果。最终带走一捧故乡土,希望以后留个念想吧!
  只是谁又知道,本身还打算去琉球称王的赵孝锡。得到这张圣旨之后,无疑有了合理合法的名义。琼州目前混乱不假。可要说他蛮荒却真的未必。
  有了开府跟练兵的名义。赵孝锡就能招收流民,对这座暂时还不被重视的地盘进行开发。一个位于西南的琼州岛。一个位于东南的琉球岛,绝对是送了一份大礼了。
  觉得很满意的赵孝锡,一扫离京时的伤离别,突然意气风发的道:“出!”
  刚走没多久。前面的王府卫队,就碰到拦路的几位家丁打扮的人。看到这些似乎在此久候多时的家丁,都是代表他们背后的主子,前来替赵孝锡送行。
  看着这些家丁送上的信件,还有那些金银细软,赵孝锡也显得很感动。很快道:“尔等回去告诉你们大人,今天这份情。孝锡记下了。
  它日有机会,孝锡会百倍偿还。另外告诉你们大人,不必替我担心。此行琼州,对我而言尤如蛟龙入海。要不了多久。我琼州王的威名会传遍天下的。”
  听着赵孝锡如此自信的回答,这些家丁虽然不明白,去那种蛮荒之地,为何还显得这样兴奋。却纷纷表示,一定会把赵孝锡的话如实带到。
  随着收下这些都欠过赵孝锡人情,文臣武将的礼物,车队继续前进。没过多久,赵孝锡一行人很快来到了码头之上。直接坐上一条来此通商的货船,在不少人的关注下扬帆而去。
  等到这些家丁回到各自的家中,将这个话转达了出来。这些替赵孝锡担心的文武大臣,突然觉得今天这份礼,或许会让他们家族受益终身。
  能安全的从皇城脱身,还把家人给带出京城。如果说赵煦仁慈,只怕这些大臣也觉得不可能。那就只有另外一个可能,赵孝锡有实力令赵煦低头。
  别人畏之如虎的琼州,赵孝锡却坦然的接了下来。想必没点底气,赵孝锡也不会说出这样自信十足的话。威名传天下,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啊!
  带着这种期待,这些大臣都清楚,这个事情让皇帝知道,肯定少不了又会责难一番。可在这些大臣看来,他们的身份跟地位,也不是一朝一代赚下来的。
  欠了赵孝锡人情,他们就应该还,而且这种送别,又不牵扯到其它事情上。皇帝如此斤斤计较,也要考虑一下,他们这些文武大臣联合的后果。
  一句话,当大宋的官员,有时候真的很幸福。很多时候,皇帝有什么做的不对或不妥的地方,有些文官都敢在朝堂上直接诫言顶撞,还不用担心因此受罪。
  至于皇城里的赵煦,在发出这封圣旨的时候,也是为了考验一下赵孝锡。当然,恶心为难赵孝锡一下的心思也有。可听到赵孝锡坦然接招,他又觉得是不是做错了。
  可不管如何,暗卫回报赵孝锡已然登船离开。这意味着,赵孝锡这位巴蜀郡王,已然从朝廷中驳离了出去。从此,只有一个未得旨,不许回京的琼州王。
  在船上的赵孝锡,得知父亲跟母亲,平安抵达他的秘密基地琉球岛,也显得非常高兴。这些年,他对于琉球岛的投入,无疑是最为巨大的。
  更令他欣喜的是,如今活跃在东南沿海的海盗,几乎都被他的骷髅海盗团,兼并的兼并,消灭的消灭。而以明州海商为主的海商船队,如今可谓商通四海。
  负责在琉璃岛处理事务的金妍儿,如今也在谋划着反攻高丽的计划。可她一个妇道人家,兵权全部掌握在赵孝锡的手下那里,也根本指使不动。
  等到赵颢等人抵达琉球,住进了建设在岛上的王府时,才知道控制这个岛屿的女人,竟然是赵孝锡的女人。除此之外,这些剽悍的部队,也是赵孝锡组建起来的。
  感叹这位儿子,不知不觉在海外,竟然打下这么一片基业的赵颢。也越发期待,这位儿子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可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赵孝锡要平安出京。
  望着对夫妻俩恭恭敬敬的金妍儿,得知其身世的徐王妃,终于道:“妍儿,等云儿来了,我亲自替你们做主,让你们完婚。如果可以的话,让他领兵替你报仇。”
  一听这话,金妍儿自然喜不胜收。对于赵孝锡当不当王爷,其实她真的不怎么在意。接触赵孝锡的事情越多,她越对赵孝锡的能力有所了解。
  从运河入海的赵孝锡的船队,经过几天航行,终于抵达了琉球岛港口。早就得知消息的琉球岛官员,全部都早早的等候在码头上。
  对于这位人不在却没人敢违背的尊主,岛上的文武大臣跟百姓,都非常好奇。而看到那浩浩荡荡的舰队出现,码头上立刻传来震天的欢呼声。
  包括目前改邪归正的海盗,还有被接到琉球生活的百姓,都知道今天终于能看到,给予他们新生的主人。而随着赵孝锡走下船,阁主、首领、王爷的称呼显得非常混乱。
  反倒是赵孝锡同样很放心地交:“大家都请起来吧!此地能有今日的局面,各位都劳苦功高。放心,待我见过家人,自然对大家进行封赏。”
  确实!赵孝锡有时也感叹,这个年代的人心思太纯朴。大多给点恩惠,就会不离不弃的追随于他。那怕琉球政府成立,还没出现什么重大的叛乱事件。
  看着这个已然形成规模的居住地,赵孝锡也清楚,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这里就吸收了近一万户百姓入住。人口更是达到了十万以上,成为琉球岛最大的聚集区。
  可赵孝锡很清楚,这还是他不在的情况下,发展到这种地步。而随着他的重心,从番邦转移到海外,想必这个速度还会不断加快,占领全岛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有了这个基地为大本营,赵孝锡下一步,就是四面开花,将整个琉球岛纳入管辖下。至于目前琉球存在的几个原住民部落,赵孝锡的处理就是,不服王统便杀!
  反正这个时候,琉璃国还没正式建立。这个地方,更多都是海盗打打野食进行补给的地盘。可随着他的到来,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这里已经成为他一家独大。
  有这么一块基地,赵孝锡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孤悬海外的大本营。到时候,从内陆不断的吸收百姓加入。相信这座琉球岛,会比历史上扬名的更早。
  除此之外,还有一块等着他接收的琼州岛。赵孝锡敢说,给他几年发展时间,他能在大宋南方称王称霸。将那些孤悬海外的小国,通通给他们来个殖民统治。
  进行原始积累,无疑是个比较血腥的过程。可赵孝锡非常清楚,此刻在大宋之外的沿海小国,根本称不上什么国家。相比大宋,他们还蛮荒的很呢!
  那怕目前距离高丽国不远的倭国,更是赵孝锡用来锻炼大军的磨刀石。这个有点恶心的民族,赵孝锡在开始进行海外布置的时候,已经定下将其亡国的打算。
  虽说那个地方常年有地震,时不时还会有火山喷发,可用来殖民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总之,后世那些东南亚的岛国,都将在未来承受他的兵锋洗礼!
  
  第二卷 第九章 琉球初议事
  
  自从下令组建海外基地,琉球岛就成了赵孝锡选定的第一个战略要地。当年剿灭明州朱家,收服的那些海盗,也陆续搬迁转移到这里,建造了第一幢房子。
  伴随着这支海盗在此开始扎营,赵孝锡又下令组建在松江的海军,陆续搬迁到这里来。随同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不少当年招收的船工家属跟百姓。
  就这样,靠着不断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