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跑出门外的禁军,没多久又重新跑了回来,略显忐忑的道:“皇上,殿外哭丧的人,乃是太尉府的管家。他说,太尉大人,在府中自刎了。”
  此话一出,朝堂中还有点爱国心的文武大臣,也忍不住失声道:“啊!怎么会这样!”
  那怕李乾德,得知这个消息,也一屁股跌坐在龙椅上。他明白,这位太尉以这种方式,希望死的光彩一些。如果被宋军杀人,对他而言是一种耻辱。
  没多久,那位满脸泪水,一身素服的太尉府管家。来到大殿之上,哽咽着声音道:“皇上,太尉大人过世前,让小的转告皇上一句话。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短短的十个字,道尽了这位太尉最终做出的选择。其实李常杰也不想死,可当他得知,皇宫外面被下跪的百姓给包围,城上的守军也无心抵抗,便知大势已去。
  这种情况,李乾德身为君主,能做的便是委屈求全。为李朝的百姓,尽最后一份国主之谊。这样或许在将来,他还有机会回到李朝时,能收获到这些百姓的活命之恩。
  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宋军真的开炮,不但升龙城将血流成河。皇族一脉,也将彻底被斩杀至净。这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尽管会感受到耻辱,却总有机会期待未来。
  一些门下跟宋军有所关系的文武官员,知道是时候让这位皇帝下决心。很快下跪道:“恳请皇上,看在全城百姓乞求的份上,看在太尉大人以身就义的份上,降了吧!”
  没等那些所谓的忠臣怒斥,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已然跪倒一大半。看到这些文武官员,都无心再战,他这个皇帝又有什么选择呢?
  觉得有种万念俱灰的李乾德,一咬牙道:“告诉城外的宋军,朕开城投降!”
  艰难吐出这句话,朝堂之上下跪的文武官员,自然欣喜的道:“皇上圣明。”
  而一些不甘就此失去一切的官员,自然横加阻拦。可他们那点声音,很快就淹没在投降派的打击声中。这个时候,已然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只是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李乾德刚刚下达投降时。一支守卫皇城的东门的守军,便悄然的将皇城打开。先皇帝一步,打开城门向宋军投降了!
  
  第二卷 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抛弃
  
  对于赵孝锡而言,他不是个喜欢斩尽杀绝之人。可他知道,要想李朝将来长治久安,就必须让李朝的百姓,看到他释放出的善意。如果给脸不要,那自然是杀无郝!
  包围升龙城的赵孝锡,不想开炮发动进攻。除了给城中这些百姓,释放一个宋军还是讲道理的信号。也不希望,将这未来有可能变成安南都城的升龙给炸平。
  做为李朝的皇城,这里的防御工事修建的不错。这对将来,执掌这里的宋朝官兵而言,也是一个难得的防御屏障。如果破坏了,不又要花钱大修嘛!
  只剩最后一仗,赵孝锡觉得差不多了。能以和平的手段,解决收复升龙的事情,那就少动刀兵。为他即将诞生的孩子,积点福德吧!
  想着即将生产的孩子,赵孝锡其实很想返回琉球,守在木婉清身边。只是这里的战事未平,身为统帅的他,自然不好离开。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牵挂她们母子俩。
  在抵达琼州的时间里,赵孝锡中途就回过一次新南城。陪着木婉清待了三天,便又匆匆的返回琼州。做为王爷,赵孝锡自然是称职的。
  可做为准父亲还有夫君,他却又是不称职的。可这些女人,还是无怨无悔的跟在他身边。这让赵孝锡也非常欣慰,觉得能有这些红颜,确实是他的幸运。
  而且更令他高兴的是。前段时间金妍儿,也已然怀上了孩子。这意味着,他的血脉会越来越多。唯一有些遗憾的是。他的种子似乎不是很好。
  那怕在琼州王府,天天跟他泡在一起的王语嫣跟李清露,还有钟灵三女。硬是不见有一点反应,以至三女很多时候,看到赵孝锡回来,都充满了忧怨的眼神。
  可对于这种事情,赵孝锡也无能为力。用他的话。生孩子是夫妻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播种的方式一样,可如今看到开花结果的。也只有木婉清跟金妍儿两人。
  待在城外大营的赵孝锡,这两天更多都是处理,从占领区送来的公文。随着占领区的增多,赵孝锡培训的诸多新锐官员。也开始接收处理政务。
  只是这些新官上任之后,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请示他这位王爷。以至赵孝锡也觉得,当个王爷都累成这样,将来当了皇帝,只怕每天除了批折子,屁事不用干了。
  为了减轻自身的负担,他提前将雷州知州调到李朝,担任临时的安南路知州。等到升龙城攻下来。他会向朝廷具折,将他扶上这个职务之上。
  收到赵孝锡传召的朱大同,自然清楚这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会。尽管同时知州,可能到安南当首府的知州,他的官职无疑也是一方大吏了。
  有了朱大同的到来,一些民事赵孝锡都推给他处理。在雷州主政这么多年,赵孝锡相信朱大同,应该管理过来这些事情。毕竟。朱大同后面有他这个靠山支持呢!
  好不容易休息两天的赵孝锡,看着一大早开始忙碌起来的炮队。也觉得。离太阳当空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李乾德拒不投降,那也只能炮击龙城,杀进城中砍其脑袋了。
  正在营帐吃着早食的赵孝锡,听到赵大来报,升龙城东门已然大开。赵五派人询问,是否要派兵入城时。赵孝锡却摇摇头道:“不用,说了午时,那就必须午时入城。”
  对于这种国难之际,为一已私利开城投降叛变的人,赵孝锡无疑是非常痛恨的。可身为进攻的一方,他不得不说,对于这种能替其省事的叛徒,他又是欢迎的。
  只是他不想开战,不想让升龙城的百姓,永远仇视他这个琼州王。更向替即将诞生的孩子,祈求一个平安。赵孝锡必须说到做到,绝不在午时前进城一步。
  在东门被人打开之时,城中的将领跟官兵,还有百姓无疑都吓了一跳。可得知宋军并未进城,而是警告城里的赶来的援兵,不许追究开城之人的责任。
  如果这些开城之人,被他们伤害了。等攻城的时候,全部杀无郝。就这样,东城门大开,距离城门不远的宋军,就是不肯进来一步,着实令城里的军民异常不解。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知道,这是宋军的自信所在。不论开不开城门,如果他们的皇帝不投降,午时一过,宋军便兵挥军攻城,到时只怕城里也将血流成河。
  等到负责传信的皇城禁军来到城门口,看着已然大开的城门,自然显得异常震惊。可得知,宋军那怕看到城门大开,也不敢提前进来一步,也明白对方的底气所在。
  不过他们很快道:“通知全城,将城门都打开吧!皇上下令,开城向宋军纳降!”
  随着禁军的命令下达,紧闭了几天的升龙城门,一座座对城外的宋军找开。而来到城外的李朝禁军,也向城外的宋军,传达了他们皇帝愿降的消息。
  面对这样的禀报,吃完早食的赵孝锡,却很放心地交:“既然决定投降,让李乾德来城外投降吧!记得告诉他,将李朝的开国玉玺带上。
  本王打算,将那玉玺送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当玩具!要不是为了给孩子积点德,本王早就攻进升龙城了。记住,时间是午时,过时不候!”
  跪在赵孝锡面前的李朝禁军统领,听到赵孝锡要拿李朝的玉玺,给他快出生的孩子当玩具,也有种要气吐血的感觉。可面对过时不候的警告,他再也不敢迟疑。
  若非那位老太尉,以自刎的方式,让李乾德下定了决心投降。只怕午时一到,李乾德还会尝试一下,跟宋军硬拼一番再投降,以便多要求一些条件。
  很可惜,现在城门已然大开,宋军依然不肯进城。这意味着,这些宋军心里,其实都巴不得他们不投降。只要他们不投降,大炮一响,这些宋军官兵就有无数战功可得。
  如果他们投降了,那对这些参战的宋军官兵而言,无疑是有些可惜的事情。身为军人的李朝禁军,自然不敢怠慢,赶紧将这话给传了回去。
  以至还在祖祠,跟李家先祖请罪的李乾德,直接就听到。以往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已然替他准备好一切,就等他出城投降了。
  这种大臣的背叛,让李乾德有些泪流满面的道:“父皇,看看!这就是忠心我们李家的臣子,此刻的他们,又何等刻薄的嘴脸啊!”
  面对这种质问,这些大臣也不吭声,硬是催促他赶紧上轿。甚至不惜,将他几个尚且年幼的孩子,都一并给抱了出来。等下他们,将陪着李乾德一起出城投降。
  对于这种被绑架般的投降,李乾德真有种,想抽剑将这些大臣给杀了的冲动。可他更加清楚,这个时候,已然没人把他当皇帝。如果他不想死,就必须忍着。
  走出皇宫的李乾德,看着跪在城外的皇城百姓,也有种心死的感觉。可就在这时,不少百姓流泪道:“皇上受苦了!草民将永世铭记你的恩情!”
  类似这种感恩的声音,让李乾德突然觉得,相比这些平时他不怎么放在眼里的百姓。他发着俸禄养的大臣,反倒更加的可恶。没人觉得,李乾德是在替他们受辱。
  望着过来扶他上轿的大臣,李乾德却很厌恶般道:“滚开,朕用不着轿子,自己走过去!朕不象你们,连最后的尊严都不要了!生又有何意呢?”
  说完从几个慌乱的妃子手中,抱过最年幼的孩子。拉着这些妃子的手,放心地交城外走出。而不少感恩于他的百姓,则紧随在他的身后,希望能替其求情。
  在城外的宋军,看到城门口涌出的大批李朝百姓,还有走到最前面,那身穿龙袍的中年人。便知道,李朝的皇帝来投降了,立刻通知赵孝锡出营。
  当赵孝锡骑着战马,来到城门口看到李乾德,手中还抱着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也没想到,皇帝出城投降,竟然把孩子跟妃子都带了出来。
  就在这时,看着赵孝锡竟然如此年青的李乾德,也实在想不明白。宋朝何时,出了如今一个妖孽之资的王爷。而他,竟然一点都没有留意对方,竟然来到琼州上任。
  只是这个时候,想再多也没用。李乾德将孩子,放到妃子的手上。从那位打小跟在身边的太监手里,接过代表皇权的玉玺,有些艰难的在赵孝锡的注视下跪了下去。
  捧着玉玺道:“亡国之君,李氏乾德,向大宋乞降。望王爷,看在百姓无辜的份上,饶我李朝百姓一命吧!有什么过错,我李乾德一力承担。”
  听着这个话,不少跟着出城的李朝百姓,也不约而同的跪下道:“饶我们皇上一命吧!”
  在这种不断有军民跪下祈求的时候,赵孝锡也多少知道。如果不是他的出现,这位李乾德,会成为李朝的中兴之主。甚至在北宋灭亡之后,他还毅立在这里。
  那怕后世元兵犯境,李朝都让元朝吃了憋。由此可见,他的到来已然改变了历史。可他同样知道,想完成大宋跟汉族的复兴,他必须这样做,李朝也必须灭,这点不容改变!
  
  第二卷 第一百零五章 铁血亦有柔情
  
  看着跪在身前的李朝皇帝,赵孝锡并没太大的喜悦感。对于这种结果,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了。既然猜到了,也就没任何惊喜可言。更何况,这是一国之君啊!
  不知为何,在李乾德身上的赵孝锡,似乎看到未来大宋的君主。在金国铁骑之下,不也曾承受过这种苦难吗?而那些金国人,又何曾跟他现在这样仁义过呢?
  落后便要挨打,这话换到这个时候一样管用。伴随着火枪火炮的出现,赵孝锡以劣势兵力,同样能战胜拥有优势兵力的李朝。并且进攻,真的可谓势如破竹。
  从开战到李乾德开城投降,前后经历的时间不到一月。这个速度,能说不快吗?可只有赵孝锡清楚,若非李朝的官道不给力,这速度会更快上几分。
  听着李乾德的乞降,还有李朝百姓的求情。赵孝锡也觉得,这位年青有为的李朝皇帝,看来在李朝的威望不小。不杀他的想法,到是真的选择了。
  朝赵大使了个眼色,站在他身边的赵大很快,将李乾德手里的玉玺给取了过来。转而在李乾德不舍的眼神中,转交到赵孝锡的手中。
  就这样一转一接,便意味着一个王朝的覆灭。从此刻开始,李朝便成为历史,这里只有一个大宋的安南道。而赵孝锡会在接下来,数年的时间里,让这里的人遗忘李朝的存在。
  拎着这枚同样有些年份的国主玉玺。赵孝锡落马上前,放心地交:“大越王,起来吧!”
  大越王。则是李乾德这位李朝国主,在大宋的正式称呼。就跟大理国的段正明一样,他在大宋君王面前,也只能被称为大理王。
  听到赵孝锡让自己起身,清楚此刻他已然没有选择的李乾德,很快便从地上起身。而这个时候,赵孝锡走到他身后。那些军民身前道:“尔等都起身吧!”
  看着跪下的李朝军民全部起身,赵孝锡显得很平静的继续说道:“尔等肯定好奇。为何此番本王会兴兵讨伐李朝,并不允许李朝割地赔款,硬要将大越国吞并。
  现在本王可以告诉你们,这一切都是你们自找的。身为番邦跟邻邦。这些年李朝对大宋做了什么?你们这些百姓不知道,大越王跟你们这些文武大臣也不知道吗?
  打从李朝太祖建立大越国,尔等不思敬仰中原天朝,三番五次兴兵犯兵。神宗期间,更在邕州杀戮我大宋十余万军民。你们说,本王讨伐你们,有何不对?”
  虽然赵孝锡用不着说这些话,可他同样清楚,武力可以震慑。道理却能说服人心。那怕他的这番道理,说不服这些李朝君臣,却能减轻宋军入侵在李朝百姓心中的仇恨。
  见李乾德等人不说话。赵孝锡却转身道:“大越王,你应该庆幸,本王不喜杀戮。同时,本王第一个孩子,这几天就要诞生,本王想替为他祈福。才饶你李家一门。
  若是你真觉得,本王不敢将你李家满门抄斩。那你真的想错了。你即是大越国主,也是这些孩子的父亲,这些女人的夫君,本王不想做什么恶人。
  从此刻开始,本王会派人,将你送去汴梁城。也会奏请皇上,给你一个王侯的身份。只要你安份待在京城,相信你早晚会知道,当个闲散王侯其实更不错。
  如果今日攻破升龙城的,不是本王而是那些游牧番邦王侯。别说你李家一门,就是全城都有可能尽皆被屠。所以,本王希望你能记住,今日你一门能活命,是本王恩赐你的。”
  被警告了一番的李乾德,想了想也很老实的道:“乾德,多谢琼州王恩情!”
  灭了人家的国,还要人家反过来感恩。或许只有赵孝锡这种胜利者,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可在赵孝锡看来,这些话必须说,也必须让李乾德说出感恩的话。
  说完这些话,赵孝锡一改之前的冷酷,反倒很温善的走到。先前被李乾德抱在手中的孩子前,笑着道:“大越王,这孩子是你最小的孩子吧?男孩还是女孩?”
  不明白赵孝锡此举有何用意的李乾德,显得非常放心地交:“王爷,孩子是无辜的?”
  听到这话,赵孝锡显得很生气的道:“大越王,本王连你都能放过,难不成还放不过,尚在强褒中的幼儿吗?本王只是想感受一下,抱孩子的感觉。
  为了征讨你们,本王的王妃即将临盆,本王却不能陪伴左右。你应该清楚,做为父亲的本王会是何种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