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如章惇所想的那样,如果此战由他统领,收复燕云十六州应该不是问题。可问题的关键是,战争打的并非只是抢回失地那样简单。
  用后世一句话‘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燕云十六州除了有辽国的移民外,更多还是汉族的百姓居住。就算难挡大宋兵锋,辽国也可迁移这些人口。
  将那些空无一人的城池,让给大宋进攻的部队,那最终大宋看似收复了城池,实际却还是什么都没得到。如果是赵孝锡领兵,他却会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在他的计划中,只要能攻下高丽,从高丽境内出兵,堵截辽国的后路。要是大辽想迁移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就有被包围的可能性。
  如果他们不迁移走那些百姓,那么收复这些领地的意义,才会变得更具份量。后世金国不就是玩的这一手吗?让大宋吃了个哑巴亏,这意味着人口才是战争的根本啊!
  
  第二卷 第一百零九章 国之根基
  
  望着从京城陆续发到的三封密信,以及布衣阁陆续发回的情报,赵孝锡也清楚。已然启程战争程度的赵煦,是不可能中断做出的决定,他开口阻拦只会适得其反。
  在赵孝锡看来,这位堂弟野心不小,若当个守成之君没什么问题。可真想做个中兴之主,就必须将朝堂拧成一股绳。可现在看起来,赵煦还远不够资格。
  面对布衣阁情报人员,等待的回复,赵孝锡发现他能做的。只是传令在西北的骑兵部队,还有大宋军中那些精兵强将,务必保证赵煦的安全。
  就算此次出征大辽,完不成预计目的,也必须保证赵煦的安全。帝王亲征,略有闪失后果不可想象。看来这次,他的胜利真的刺激到这位堂弟了。
  看着儿子这两天神情凝重,沉浸在喜获孙子情绪中的赵颢。找了个无人之时,略显放心地交:“云儿,出什么事情了吗?看你这几天,怎么神情这般凝重?”
  见父王询问,赵孝锡略显无奈的道:“父王,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工部尚书,前几天都给本王送来密信,告知孩子一件事关大宋兴亡的大事。
  小六,看来真的很介意我的成就,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就算我有心阻止,只怕也会适得其反。我很担心,小六这次出兵大辽,会有不可预知的危险啊!”
  听到赵孝锡说出来的话,赵颢有些意外的道:“你为何会这样说?就现在大宋的军力,攻打大辽的话,取胜的把握应该不小吧?前段时间,你不是说大宋骑兵有十万之众了吗?”
  赵孝锡苦笑道:“没错,现在本朝拥有的骑兵数量,是有十万之数。可父王应该清楚,任何精锐的骑兵,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这必须经历实战的检验。
  眼下真正能跟辽国铁骑抗衡的,只有我训练起来的骑军。可就算骑军现在扩大了不少,实际可战精骑,也不过三万之数,远远比辽国的铁骑相差太多。
  除此之外,父王别忘了,辽国还有一支重装骑兵。如果辽国出动这支骑兵,只怕骑军与其交手,胜负也很有可能各有一半。我最担心的,还是小六会贪功冒进!”
  这个担心说出来之后,赵颢又道:“小六出征,想必朝中那些老将也会出马吧?就现在的臣章惇,也是一个知兵事之人。这些问题,章惇应该会考虑到吧?”
  赵孝锡摇摇头道:“父王,小六的性格,应该不用我说你也清楚。一旦他决定了某件事情,就章惇的性格,能说服一个强势的小六吗?”
  见赵颢没吭声,赵孝锡又道:“其实真要说起来,我倒不是担心小六的失败。而是他这一打,将我收复辽国的计划全部打乱,可这些事情我又不能对他明言。
  根据我的计划,明天开春我会对高丽宣战,将高丽也纳入大宋的疆土之内。而后依托高丽,分兵两路全击大辽,必然一战尽全功。
  在我看来,战争最重要的并非是那些土地,而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百姓。只要有人,到那里都能建城。如果没人,守着一座空城又有什么用呢?
  要是大辽方面,真的阻挡不了大宋的兵锋,他们将生活在燕云十六州的百姓迁走,全部拉到草原之地生活。到那个时候,就算收回失地,对大宋又有何利呢?”
  这种新奇的观念,让不太懂武事的赵颢,想象到燕云十六州变成空城。那收回来,确实没什么作用。相反那里没了人口之后,大宋派兵驻扎也于事无补。
  想了半天,他最终只能道:“大辽人,应该不会想到这种办法吗?”
  赵孝锡慎重的点头道:“父王,不要小瞧了耶律父子的心智,耶律洪基能稳坐这么多年的大辽皇帝之位,还能在大辽经历混乱后,当机立断稳住根基,足以证明此人性格沉稳。
  这样的人,如果他退了,那么此次大宋胜利的机会能多上两天。可关键是,耶律洪基尽管身体不好,可他毕竟还是大辽的皇帝,那些大辽的部族首领,都会给他几分薄面。
  这些年我们与大辽的边境争斗,虽然有兵卒的撕杀。但究其根本原因,每战两国争夺的焦点,不就是那些生活在边境的百姓吗?”
  让赵孝锡这样一解释,赵颢做为大宋王爷,也很清楚人口多少,也觉得一个国家的底蕴。大宋一直被人虎视眈眈,不就是因为大宋的人口最为多吗?
  以前很多人都不怎么重视人口的问题,现在让赵孝锡这样点出来,赵颢也真正明白。为何赵孝锡会说,打仗很多时候打的就是人口。
  只要有人,财富也会源源不断的产出。如果没人,就算做拥金山又有何用呢?想到这里,赵颢也确产有些担心,宋辽之战一起,还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都说战争中真正受伤害的,还是那些朴实的老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总之,眼下大宋的百姓,看上去安享太平,实则不少百姓日子过的都不好。
  尤其生活在西北边境的百姓,每天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不说,还要担心那些不时越境而来的游牧骑兵劫掠。对于百姓而言,除非是想死,不难他们只能任人掳掠。
  很多百姓刚刚被大辽的骑兵,抢到大辽境内生活。没多久,宋军入境又把他们给救回来。这样的来回被掳夺,让边境的百姓都无心生产,厌倦了这种被人主宰一切的生活。
  想到这里,赵颢却略显严肃的道:“云儿,我知道你有野心,可在这件事情上,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要知道,这可是国战,不容有失啊!”
  听到自家父王的这番话,赵孝锡凝视着墙外的天地,感叹道:“父王,你说的不错,儿子确实要那张位子。甚至我以前说过,只要小六活着一天,我便不会去想那张椅子。
  想必你应该知道,在这大海之外,我能征服的国家多的是。如果我想发动战争,一年我就能挑一个国家发动战争。今年李朝,明年高丽,后年倭国。
  如果我想将这些国家吞并,我的疆域比宽大的多。我想要坐那把椅子,并非是为自己的野心,而是为了我们赵家未来被凌辱的命运,也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命运啊!”
  想到几十年之后,那场令北宋彻底成为历史的战争,两帝被掳,皇室女子被凌辱至死的命运。赵孝锡想夺取帝位的心思,就会变得异常强烈。
  见赵孝锡还是分的轻清重,赵颢这才道:“云儿,那怕父王很想你去执掌那把椅子。可父王同样知道,那把椅子不好坐,那需要承担一个国家的命运,很重很沉。
  可现在你既然意识到这种危机,那你就想办法,替小六做好善后收尾的事情。不管怎么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赵字,这大宋说到底不都是我们赵家的天下吗?”
  对于自家父王的理念,赵孝锡虽然不怎么同意。可他清楚,在这种时代,很多大宋都将大宋当成赵家天下。可在赵孝锡看来,这天下应该是大宋百姓的。
  没有这些底层的百姓支持,赵家又怎么可能当稳这个帝位呢?正如那句古话所说‘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根基所在啊!
  想到这些,赵孝锡连续给潜伏在宋辽边境的武卫,开始做好安置百姓的事情。如果大战一起,辽国真的开始迁移百姓,无论如何都要将百姓给截住。
  那些安置在燕云十六州的密营,从此刻开始全部储备粮食跟房舍。一旦截住百姓,在宋军未能攻进燕云十六州时,暂且安置在密营。待宋军破城,将他们送回原城安置。
  另外他还特意书信在辽西的乔峰,将宋辽即将开战的消息告诉他。让其统领的骑兵,在辽西尽可能牵制辽国的骑兵,保证此战百姓不会流离失所。
  虽然赵孝锡明白,对于乔峰而言,他最不喜欢看到的情况。就是宋辽开战,可在辽西生活这么久,他多少也明白,宋辽想结束这种对峙,只有一方获胜才可。
  至少在密营生活的这段时间,乔峰看到赵孝锡对待辽国贫苦百姓,同样一视同仁的善待。他应该明白,相比之下,这些辽国百姓生活在大宋治下,会更加幸福。
  如果乔峰真的不同意,那赵孝锡也会告诉他。眼下他统领的马匪骑兵,真正听命的还是他。只是赵孝锡不希望,到时让两兄弟的感情产生裂缝。
  在他喜获麟儿之时,乔峰跟阿朱的第一个孩子,早就降临人世。尽管是个女孩,可对乔峰而言,也意味着血脉得与延续。
  为了女儿,为了守护的那些族人,赵孝锡相信,乔峰会做出明智的决定。毕竟,让天下恢复真正的和平,本身就是他们两兄弟共同的心愿。
  除此之外,赵孝锡甚至还将原本用于对付高丽的海军,也开始进行集结。他们将在开战之后,充当奇兵突袭渤海境内的锦州或莱州,替赵煦的大军分担一些压力。
  可这样一来,他攻打高丽的计划,就只能暂时缓一缓。可为了确保此战胜利,赵孝锡必须做出一些舍弃。毕竟,有国才有家啊!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骑军现状
  
  伴随着一系列命令下达,赵孝锡也将进攻高丽的计划压后,全力为宋辽之战做准备。那怕此刻距离年关将近,前往登州境内的海军战船似乎开始多了起来。
  这个原本准备用来,当做跳板进攻一海之隔高丽的战略前沿基地。打从定下进攻高丽的计划,这里的海军基地,便进入了大兴土木的兴盛期。
  相比其它基地,还驻扎了不少百姓,这座设立在登州外海无名岛上的基地。一直属于高度保密中,经常有赵孝锡御下的海军,在附近巡逻禁止任何人员靠近。
  为了完善赵孝锡的计划,也为了不至出现变化而来不及。赵孝锡甚至从澎湖基地,调派了一支三千人组成的新式部队,通过一艘艘海船往无名岛上的基地运送。
  除此之外,潜伏在辽国境内沿海各城的布衣阁秘探,也开始打探起辽国的军情来。对于辽国而言,他们也有自己的水军,可水军实力连李朝都不如。
  加上这个地方,也是并未解散的骷髅团骑兵,重点洗劫跟掠夺人口的地方。辽国在这些沿海城市,采取的大多是封海的措施。不想跟海盗们,在海上进行争斗。
  这种封关锁国旁的战略,让登州基地的海军,开始在渤海弯之内。一些适合人居住的岛屿上,开始跟蚂蚁搬家一样,不断的搬迁兵力。
  布置下这些事情,赵孝锡就算再关心也没多大用处。大宋的战争步伐开动。暂时他也阻拦不了。现在唯能期待,这位堂弟能旗开得胜才好。
  绍圣元年对赵孝锡而言,无疑是个收获之年。吞并了一个李朝之后。朝廷对于接下来组建安南各州府的事情,似乎也显得不那么关心。
  除了在李乾德抵达汴梁城,彰显了一下天朝上国的威严之后,赵煦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开春进军大辽的军事准备上。不少南方的禁军,也开始往北方进军集结。
  这种异常的举动,自然逃不过大辽方面的细作。能从这种边境的气氛中。感受到大宋只怕要兴兵攻辽,大辽方面也出奇的。在冬季收缩兵力储存粮草训练骑兵以备战事。
  伴随着赵孝锡慑服西夏,并成功挑起西夏于辽国的纷争,又借助辽国内乱。将原本强大的辽国,也打压的实力受损严重。对于军力复兴的大宋。大辽也有所忌惮起来。
  眼下大宋开始不断调兵遣将,派往西北各地军营冬训,大辽方面只要不傻都知道。这是大宋准备攻打大辽的前兆,那就意味着,这场战事绝对小不到那里去。
  要换以前他们国力强盛,面对这种情况他们肯定挥军南下。可现如今,活跃在宋辽边境的宋军骑兵,让辽国铁骑也略有忌惮,小股骑兵根本不敢犯境。
  现在大宋兵力开始集结。他们还主动凑进去找死,那么结果无疑会得不偿失。以其这样,还不论加强军备。开始在辽国各城,训练青壮以备战事的开打。
  在西北活跃的骑军旧将,得知朝廷要准备进攻大辽,自然觉得非常兴奋。可是当他们得知,统兵将领并非是赵孝锡,而是当今天子。不少骑军将领也觉得有点冒险。
  相比朝中那些不知兵事,只知道拍脑袋下决定的人不同。这些在边境。拿辽军骑兵进行实战的骑军将领,却非常清楚,辽国的骑兵实力有多强。
  眼下他们看似每次都有胜算,可大多都是依靠布衣阁的情报,以多打小取得的胜利。真要一比一的交手,胜负还真的不确定。
  辽军骑兵马术箭术丰富精准,宋军骑兵则装备优良,挑选的骑兵也是各军中的精英。这样的对战,在临战的时候,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至于现在边军中的骑兵,说实话骑军的统兵将领都知道。打打本国的步兵,相信没什么问题。真要跟辽国的骑兵对决,输的可能性非常大。
  骑军打从赵孝锡组建以来,装备武器都是大宋军中最好的。而这些边军骑兵,自然没这么好的待遇。而且边军骑兵的训练,也没骑军训放心地交刻苦。
  现任的骑军指挥使张亭光,收到皇帝发来的秘旨,立刻召集了手下部将议事。这位当年的雁门关指挥使,如今也算大宋军中,实权最重的一位骑军将领。
  可张亭光非常清楚,骑军真正的实力,还是掌握在赵孝锡安排的那些各营骑兵统领手上。除此之外,赵孝锡那怕卸任统领之职,他在骑军的威望依然没人能及。
  另外一个令张亭光有些无奈的是,赵孝锡的离开,也带走了鬼骑军的精锐。以至目前骑军的实力总体不错,可真正能独立成军的小股精锐,却一直没能训练出来。
  做为赵孝锡以前的副手,张亭光清楚鬼骑军的精锐,大多都由武林人士组成。相比眼下骑军中,大多都由普通精兵组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从成都路迁移到真定府,骑军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当中。可在张亭光看来,眼下这支骑军的实力,在他手上只怕未能完全发挥出实力来。
  唯有赵孝锡回归,骑军才能真正爆发出超强的战斗力。只可惜,赵孝锡被一纸圣旨发配到琼州,身为臣子的张亭光,对此也无能为力。
  眼下皇帝发来秘旨,准备兵发大辽,骑军还是此战的主力先锋。做为骑军指挥使,张亭光自然感觉压力甚大。三万骑军,又岂是远超三十万大辽骑兵的对手呢?
  看着满堂的骑军各营统领,执掌帅印的张亭光,很放心地交:“前日,本将收到皇帝发来的秘旨,明年开春之后,皇帝会御驾亲征大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秘旨上面,皇上还特意说明,骑军将是开战先锋。本将知道,诸位都想着跟大辽骑兵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