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进入地道的士兵,很快将一根小指粗细的线拉出地道口。负责指挥的援兵统领,又亲自进洞检查了一遍,确认手下这些事情,都设制无误便走了出来。
  朝护卫他们的骑兵武官道:“去将杨将军请来,让他在一里外做好冲锋的准备。我这边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发动攻击了!”
  清楚这些援兵,都是出自赵孝锡的手下。这些火字营的老骑兵,对他们自然很尊重。没多久,就将带着骑兵在城外,耍的辽兵紧张不安的火字营骑兵引来。
  望着这些骑兵,果然在南门完成集结。城头上的辽军守城将,也觉得他没意料错,这些骑兵果然是冲着南门来的。可骑兵跟地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昨夜一夜未眠的守城军,可盯着城中布设了大缸的地方。根本没听到,有宋军在地下挖掘地道的声音。这意味着,城道应该没挖掘进城里来。
  可地道不挖掘进城里,又有什么意义呢?难不成,这些宋军还能直接从地下钻出来不成?而且骑兵参与攻城,在他们看来是很愚蠢的事情,宋军又为何这样做呢?
  命令骑兵在地道一里外进行集结,五千精锐加上近一万赶来支援的步兵,看上去确实有点攻城主力的意思。这意味着,接下来南门才是宋军主攻的地方。
  一直拿着千里镜观察城中举动的援兵统领,看着城门上那一帮明显是辽军将领模样的辽人。显得很放心地交:“杨将军,来点助威声吧!兄弟们,点火!”
  看着这些士兵将火折子,将铺设好的火线点燃。这些人很快翻身上马,退到骑兵集结的地方。而杨金豹开始骑马,来回呼应着骑兵喊出震天的杀声。
  就在城头上,那些辽军将士觉得这些宋军是不是傻了时。援兵统领却道:“杨将军,让你的骑兵捂着耳朵吧!最好安抚一下战马,很快石破天惊的场面就要出现了。”
  不解其意的杨金豹,还是很放心地交从了这位援兵统领的建议。因为他看到,这些援兵似乎不用这位统领下命令,全部下马捂住耳朵。
  当城上的辽军觉得,这次攻城的宋军,怎么这么奇怪时。站在城墙上的辽军,就感觉他们脚下的城墙伴随着几声,沉闷的巨响开始摇晃了起来。
  而站在两里之外的宋军骑兵跟攻城部队,也看到城面开始颤抖。那原本坚固的南门城墙,似乎开始随着地面抖动了起来。直到一声声巨响跟火花出现,城墙似乎一下化为灰烬般消失。
  那如雷般的巨响之声,以及那不时能看到,似乎飞到半空的辽兵。烟雾弥漫的南门,变成了一片地狱火海般的景象。这一墓,令其余三门攻防的部队,都停下了攻击跟防御的动作。
  真正心有震撼的,还是站在南门前,等待破城时机的杨金豹跟一万精锐步兵。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这原本坚固的城墙,怎么就塌了变成眼前这血与火的地狱场景呢?
  如雷般的巨响声平息,这道毅立朔州几十年的城墙,已然变成一片瓦砾碎石。至于城墙上还是城墙下的辽军士兵,已然看不到什么活人的存在。
  就在杨金豹发呆之时,那位援兵统领却发出如雷般的吼声道:“兄弟们,上马,攻城!杀辽狗了!”
  这声巨吼,将杨金豹等人的魂魄似乎喊回来。训练有素的他们,立刻翻身上马。在杨金豹重新下令之后,自己举枪一马当先,往已然看上去平坦的南门攻去。
  在骑兵之后的步兵,也清楚没了城墙,这朔州城对他们而言,已然不设防。就城里那些战斗力低下的汉属军,他们又怎么可能对付不了呢?
  领兵出征的步兵统领,也一脸兴奋的道:“兄弟们,杀辽狗啊!冲啊!”
  这个时候,不用管什么队形,他们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甩动双腿。沿着倒塌的城墙杀进城中,将朔州这座城池,收归到大宋的手中,其它的暂时不用考虑!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贪功
  
  对于守卫朔州的辽军而言,他们幻想过宋军破城的方式,也清楚朔州被宋军攻占是早晚的事情。可从来没有一人,会想过朔州城这么快就被宋军攻下。
  更令辽军有点恐惧的是,他们从来没想过朔州城,会以南门城墙彻底瘫塌的方式结束战斗。那震天的巨响,那未散的硝烟,都令城中的辽军有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人,对于任何未知的事情,总是充满着敬畏之心。他们从来没想过,这种坚固的城墙,会在瞬间被外力所催毁。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宋军,何城不能破呢?
  随着杨金豹一马当先,第一个冲进朔州城。看着那散落的城墙破,还有到处都是碎肉尸体的瓦砾,他也稍稍有些失神。毕竟,这场面太恐怖了!
  这个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后,杨金豹也觉得,一段时间没见到那位老统领。他的手段,越发令人猜测不透,越发令人敬畏有加啊!
  看着那些有点失魂落魄,看着他统领的骑兵入城,还有点呆若木鸡的样子。杨金豹也清楚,这些亲眼目睹这种惨烈场面的辽兵,已然吓破胆吓傻眼了。
  对于这些呆滞的辽兵,杨金豹也没心情出枪,直接往朔州城的城主府冲去。对他而言,拿下城主府,便是结束这场收复之战的节奏。
  其余骑兵倒没忘记他们的使命,直接往城中其余三门冲出。在辽国守城军的阻挡下,顺利的打开了三座城门。一时间,城外的宋军蜂涌而入。
  伴随着‘放下武器不杀’的声音响起,还有二万多辽兵的朔州城,已然没多少人敢于抵抗。至于那些,用来逃跑的辽军铁骑。面对堵住营门的步兵,同样无力回天。
  骑兵失去战马跑不起来,跟步兵没什么区别。在主将被彻底埋藏的不知何处后,他们同样不想无谓的死在这里。向宋军投降,已然是最明智的决定。
  对于城中的百姓而言,他们倒没太担心。不管怎么说。战争很多时候,还是不会牵连百姓。尤其对一些,急切想摆脱现实的辽国百姓而言,他们对宋军是持欢迎态度的。
  只是辽军在城里的时候,他们根本把这种心态表现出来。因为谁敢表露这种情绪,迎接他们的将是辽军的屠刀。而他们,大多都是心向大宋的汉族百姓。
  跟先前收复那些小城不同,收到赵孝锡密信的杨士鹏,望着朔州城绝大多数的汉族青壮百姓。下达的第一道命令。便是让这些百姓回归以前的城池与家人团聚。
  当然,他也没忘记,将朔州城的储备全部取出来。用来安抚其它小城的百姓,这样也避免拖累大军的物资补给。同时,也让大辽的毒计落空。
  于此同时,入主城主府的杨士鹏,对于赵孝锡运筹帷幄的本领,也不得不说个服字。就派这么一支人数仅有二十的援兵队。便将朔州城不到两天拿下。
  这对于他而言,无疑是个再好不过的开门红。只是看着已然破烂不成样的南门城墙。杨士鹏也担心,到时辽军反攻他们又要如何做呢?
  就在这个时候,前来协助的援军统领,却适时的道:“杨老将军,请恕我等要先行告退了。此次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也是时候离开了。
  另外杨老将军不必太过担心。如果不出所料,今天就会有人,带来物资修建新城墙。有他们帮忙,这些倒塌的城墙,相信要不了一到两日便能修建起来。”
  听到这些人要离开。杨士鹏略显不舍的道:“许将军,你们不随大军继续前行吗?”
  许统领笑笑道:“不了,王爷说过,我们这些人,只能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不能抢了大军的风头,这一仗我们只是尽了点力,功劳还是大军的。
  如果可以的话,王爷的意思是,不要提及他插手此次事情的消息。当然,现在想瞒只怕也瞒不住。反正,王爷的原话,如何向皇上禀报,一切将军拿主意。”
  清楚这位许统领话中意思的杨士鹏,也明白什么叫功高盖主。这样强悍的杀手锏,平时他们都不知道。等到赵孝锡拿出来,确实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
  以那位皇帝好面子的性格,不说只怕会怀疑他的忠心,说了只怕又会觉得赵孝锡跟他抢功。现在这些人,做完事就离开,倒也省去诸多麻烦。
  身为臣子,杨士鹏很敬佩赵孝锡这种不计个人名利,为国为大军出力的风格。可他同时清楚,眼下他是大宋的将军,必须遵从赵煦这位皇帝的命令。
  想到这里,他也清楚不好再挽留这些神秘的援兵。让杨金豹亲自将这些人送出朔州城外,又很快想着,应该怎么给皇帝报这个捷呢?
  直到杨金豹走进城主府,看着握笔却难下的杨土鹏,好奇道:“叔父,你是要向皇上报捷吗?怎么看你的样子,好象迟迟不敢下笔啊?”
  杨士鹏苦笑道:“你小子懂什么,此战我们能这么快拿下朔州城,一大半的功劳要算到王爷头上。要真这样写,你觉得皇上看到,心里会怎么想呢?”
  被训了一句的杨金豹,愣了愣却很快道:“叔父,我觉得这种事情,其实大可不必过多去担心。皇上也好,王爷也好,他们都是自家兄弟,我们都是外臣,只知国事便行。
  眼前朔州城拿下,意视着左路军首战告捷,这是再好不过的大好事,也能提升我军的士兵。至于报捷的文书,怎么拿下朔州你怎么写便成。
  皇上的心思,岂是我们这些臣子能随意揣测的呢?你不写,那便是不忠,写了就算皇上心里不舒服。可这毕竟是国战,王爷派人帮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更何况,这些援兵除了几个统领,知道他们是王爷属下并不多。只要我们不说,别人不会照样觉得,这是皇帝统兵有方吗?而且,皇上应该不是这么小气的人!”
  让杨金豹反驳了一句的杨士鹏,同样有些发愣半响道:“好,看来你真的成熟了。你说的不错,相比你的直接,我倒真的有些老人。没错,我们当好外臣良将便可。”
  说完这些话,杨士鹏很快写了一封报捷的战报。打上火漆之后,但让骑兵快马送至中军大营。在他看来,这是首攻,杨家必须拿下。
  在骑兵拿着报捷的战报,往中军大营方向赶时。下午时分,果然又有一帮以运送粮食之名的宋军抵达。可他们送来的,根本不是可食用的粮食。
  看着眼前年过半百的工匠,杨士鹏略显放心地交:“李匠头,你先前所说是真的。之倒塌的城墙,一日便能修复好?不是说笑吧?”
  这位工匠笑笑道:“小人再怎么说笑也不敢欺瞒将军大人啊!只是一天修好城墙,少不了还需将军多派些工匠过来配合。当然,帮我们打打下手便可。
  此次我带了二十名工匠,有他们负责堆砌城墙。保证后天清晨,给将军一个全新的南门城墙。如果不信,到时将军随时派人查看便可。”
  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杨士鹏,最终还是跟对待离开的许统领等人一样。让杨金豹专门负责照顾这些人,那怕这是一帮工匠。可真能做到,一日修起一面城,那便是神匠啊!
  随着这些工匠马不停蹄,直接赶往破碎不堪的南门城墙过。工匠让那些请来帮忙的百姓,将那些倒塌的城墙砖石,全部给清理出来。当然,太碎不能用的便算了。
  在拾掇这些老城砖的同时,城里也有一批人,在不断担着砖石送到南门。而这个时候,杨金豹就看到,这些工匠拿着马车运来的木桶,开始搅拌泥沙。
  看上去,有点马虎行事般,就在城墙旧址上,重新堆砌起城墙来。这样堆砌起来的城墙,真的能用,真的不会倒塌了吗?
  对于他的担心,工匠头却笑着道:“将军,别小瞧了这种水泥,这东西在王爷那里,也是几两银子一桶,普通人根本就没用过。运到这里来,那价格更高了。
  有了这种水泥,现在堆砌上去的墙砖,可能看上去不结实。只要过了今晚,明天保证你用力都未必能打掉。更何况,这城墙可有两层房那样高呢?不结实,可砌不上去的。”
  听完工匠头的解释,杨金豹觉得,一段时间没跟随赵孝锡。他都不明白,赵孝锡到底弄出多少新鲜的东西。那许统领所说的炸药,这工匠头所说的水泥,都是闻所未闻的东西啊!
  不管杨金豹信不信,在赵煦收到大军的报捷战报,也觉得不可思议。可更多的还是欣喜,这意味着燕云十六州中,一州之地已然被收回。
  那怕从信上看到,赵孝锡似乎有出手相助。可赵煦同样觉得,这位堂哥似乎还记得他是皇帝,也记得是赵家的子孙,没在这时扯他后腿。
  既然他愿意在背后支持,那赵煦也乐的当个站在前面的英雄。毕竟,这一仗,赵煦所希望的,便是让大宋军民知道,他这皇帝同样不差啊!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战争主动权
  
  当刚刚结束统治轮换的朔州城,又迎来一次天明时。不少来到城门前的百姓,望着一夜拨起的半座城,觉得非常意外跟震惊。不明白,这城怎么修的这般快。
  同样一早起来,便赶到城门工地的杨金豹,看着眼前这已然完工一半的城墙,同样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觉得这帮工匠修城的速度,真有点快的过份。
  虽然为了修建这面被炸毁的城墙,杨士鹏从城里找了不少青壮帮忙。可杨金豹还是觉得,这速度是不是有点太快了。这样快速修建的城墙真的坚固吗?
  看到过来检查的杨金豹,同样只睡了半晚的工匠头,也来到城门前。笑着道:“杨将军,看来你还是担心,这城墙不坚固。那么你试试,那边的城墙暂时还没往上砌!”
  指着一面暂时还未继续往上修的城墙,工匠头信心满满的让杨金豹去检查一下。看着已然凝固结实的水泥墙体,工匠头很确信,杨金豹很难橇动这种城墙。
  果不其然,当杨金豹用手中的铁枪,试着攻击了一块墙砖。发现这种看上去,下面只添加了一些所谓水泥浆的墙砖,竟然纹丝不动的粘在下一块墙砖上面。
  明白这种粘合度,足以保证城墙的稳固性,杨金豹也忍不住感叹道:“王爷真是神人,有这种东西,只怕几天便能修起一座城啊!”
  对此工匠头也点头道:“将军此言有理。若将军有机会,去新南城或者琼州看看,你就会知道。王爷的神奇之处随地可见。那里,才是真正一夜见,崛起的奇迹之城啊!”
  听到这话,杨金豹也很意外般道:“李工匠,你是从新南城那边来的吗?”
  李工匠点头道:“不错,我是前年以流民的身份,被王爷招揽到新南城去的。后来得王爷器重。看中我这点浅薄的砌砖手艺,才给了一个工匠头的身份。
  此次得知王爷有需要。我老汉也是西北人,以前没少受辽狗子的欺负。就主动带着一些徒弟,还有西北出身的工匠,过来帮忙出把子力。希望给大军做点贡献。”
  说到身份的转变,李工匠也很庆幸,当年他咬牙赌一把。带着一家六口,乘座那些前来招收流民的海军战船,从西北迁移到新南城生活。
  除了最初日子过的苦一些,可至少衣食无忧外。如今他在新南城,除了当上工匠头外,一家人的生活也过的和和美美,有吃不完的粮食。也有穿不完的新衣。
  就连以前很担心不能完成的事情,随着李朝被吞并,他两个儿子也娶了一对来自李朝的女子为妻。这意味着。他李家也算真正诸事如意了。
  这次得知赵孝锡,要招收一批工匠到西北帮忙。李工匠便主动报了名,除了能享受不菲的工钱之外,李工匠这些受过辽人欺凌的工匠,也希望能替朝廷做点事。
  当然,在李工匠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