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被喻为金兰结义传奇的四兄弟,其中大哥萧峰。是当年丐帮最年青的帮主,也是中原赫赫有名的武林高手。现在被封安辽侯,执掌辽东军政事务。官职一品大都督。
  三弟段誉,如今同样被封大理王,执掌一个番邦国。其武功虽比不上乔峰,却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其轻功还有段家的独门武术,同样倍受江湖人称赞。
  四弟赵孝锡,那就更加不用说。在江湖拥有武帝称号。开创大宋盛平之世。除了江湖人人敬仰之外,天下百姓对其同样爱戴有加。这也算是一个江湖传奇!
  唯独二弟虚竹。现在虽进入长老院,陪伴在少林长老身边礼佛学艺。单论武功的话,他是四人中最差的。如果论身份,也就少林一个普通的虚字辈僧侣,根本没有可比性。
  知晓这桩秘事的江湖人,也想不明白为何赵孝锡,会认这样一个普通的僧人为二哥。原本以为那是笑传,可今日山脚下,赵孝锡叫的‘二哥’,江湖人都听的非常清楚。
  想不通归想不通,可虚竹这份机缘,却令江湖人为之羡慕。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眼下虚竹拥有三个,位高权重的兄弟,未来前途只怕不可限量。
  得到苏星河亲自领路的虚竹,多少有些受宠若惊。可只有坐在后院八角亭中的赵孝锡清楚,如果这世没有他,或许眼下虚竹便是逍遥派的掌门。
  就连对赵孝锡帮助甚多的灵鹫宫,还有那位西夏公主,如今的大宋皇妃,同样应该是虚竹的。别人不知道,赵孝锡却不能装不知道,他觉得对虚竹有所愧欠。
  看着略显拘谨的虚竹出现,赵孝锡起身拱手道:“二哥!让你久等了!大师兄,幸苦你跑一趟。这里交给我好了,没事不要让人打扰,我跟二哥重聚!”
  苏星河很快道:“是,掌门!”
  见虚竹又准备行礼,赵孝锡一把将他拉到椅子边坐下,笑着道:“二哥,这里没皇帝,只有兄弟。眼下大哥、三哥不再,只能我们两兄弟喝酒,你就放松点,可好?”
  听着赵孝锡这样说,虚竹难得有些无奈的道:“四弟,你这样,真的折煞我啊!”
  面对虚竹无奈的表情,赵孝锡却笑着道:“你啊!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好,兄弟相见有什么折煞你呢?抛开这个皇帝的身份,你认不认我这个四弟呢?“虚竹想了想很困惑的道:“可你就是皇帝啊!”
  得!对于这种扯皮,赵孝锡只能无奈的道:“二哥,你啊!到了这里,没什么皇帝,只有四弟。只有那个,当年带你进林子烤兔子的师弟。
  我现在是皇帝,可除了皇帝之外,我同样也是你的四弟。你老是这样拘束,让我觉得请你喝酒,看来真的是个错误。相比你,大哥跟三哥都要开通许多啊!”
  没等虚竹开声,赵孝锡突然道:“二哥,我知道你精通佛礼。那你应该知道,《妙法莲华经文句》有云:‘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这应何解呢?”
  虚竹想了想道:“好吧!算二哥说错话,我陪酒谢罪。”
  说着话,虚竹也只能咬牙喝了一杯酒。虽说喝酒破戒,可到了这个份上,想来晚上喝酒是免不了的。至如此,他又何必再犹豫不决呢?大不了,回寺抄经赎罪了。
  看着虚竹终于想通,佛家有言‘众生平等’的道理,赵孝锡也显得很高兴。开始陪着虚竹喝酒聊天,谈到隐居少寺山的母亲,虚竹同样显得很高兴。
  ‘前次娘亲的义弟,那个脑袋很大的将军,看过娘亲后。我娘心情好多了,现在每天陪着孩子,她过的也很快乐。她说过,不勉强我还俗,有孩子陪一样开心。’
  脑袋很大的将军,对于这个评价,赵孝锡很快便想到,那人应该是岳老三。前次岳老三被封琼州将军后,亲自带着孩子跟两位夫人,特意到少寺山看望叶二娘。
  对于曾经的四大恶人,如今三位都弃恶从善,也算赵孝锡做的一件善事。看着老大段延庆,成了大理天龙寺的一位高僧。老三岳老三,也是堂堂的大宋将军。
  就算曾经杀小孩为乐的叶二娘,如今却收养武卫送来的孤儿。以这种方式,去赎曾经犯下的罪孽。这也算是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听着虚竹真的无心还俗,赵孝锡显得很认真道:“二哥,你真的想好,这辈子就常伴佛祖。真的不肯还俗吗?你若还俗,四弟许你一世富贵荣华。”
  对此虚竹笑着道:“富贵荣华,也只是过烟云烟。能侍奉佛祖,颂扬我佛之法,虚竹觉得很开心也很满足。所以,多谢四弟好意,我还是当个和尚比较自在。”
  见虚竹真的做好这种打算,赵孝锡又道:“即如此,那四弟也送你一场,真正能将佛法发扬广大的机会。二弟,似乎知道大唐时期,东渡倭国的鉴真大师?”
  看到虚竹点头,赵孝锡很快道:“如果二哥愿意的话,四弟可以给你一个类似鉴真大师的机会,前往倭国宣传大宋之佛法,甚至其它番邦之国也可以。你肯吗?”
  听到这话,虚竹愣了一下很快道:“有这样的机会,能为我佛做点事,虚竹自然愿意。只是我现在,只是一个少林寺的普通僧众,这样的大事,只怕我做不来。”
  赵孝锡笑着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在二哥愿意,从明日起,我便可以下旨,封你为大宋传佛使,向天下诸国传承交流佛法。
  我也没说过,让你立刻出海传扬我中原佛法。我同样可以下旨,准你到中原任何寺院交流佛法,让你增加佛法理论跟功德。等你什么时候觉得能行,我便派人送你出海。”
  其实对于佛教,后世也流传甚广。在某些事情上,佛教劝人向善还是值得肯定。而赵孝锡也希望,虚竹能成为大宋,向天下传播佛道理论的大师,顺带宣传大宋之文明。
  虽说佛教文化,也属于文化交流的一种。可赵孝锡非常清楚,相比佛法传的再远,让别人学再多也不影响大局。其它大宋的文化传播出去,却需要多加留意。
  另外赵孝锡也希望,在将虚竹塑造成佛道大师的同时。随其一起出使各国的大宋使者,也能将大宋的强大,向天下进行展示,让大宋真正享受万邦来朝的待遇。
  如果谁敢对虚竹的传教,进行抵制或者打击报复。那么大宋会用刀枪,告诉这些番邦另一种大宋威严不可辱的道理。这也算一手软一手硬的大宋外交政策!
  
  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移民天下的计划
  
  在逍遥派同天下武林名宿的见证下,赵孝锡正式卸任逍遥派掌门之位。将逍遥派的第三任掌门,交到函谷八友中,拥有‘书呆’外号的老三苟读手上。
  其余七人,也正式晋升为逍遥派长老,至于苏星河的身份自然晋升一级,成为逍遥派的太上长老。而卸任掌门之位的赵孝锡,同样兼任着逍遥派名誉太上长老的职务。
  这样一来,赵孝锡也算完成了无崖子的嘱托,终于将他一手创办的逍遥派,在中原武林中延续下去。至于将来会如何,那就看这些逍遥派弟子如何经营门派了。
  在随后召开的武林大会之上,赵孝锡以皇帝之名,感谢前段时间武林人士参与杀胡令。对其中一些不怕爆光的武林新秀,也给予了极大的荣誉。
  其中一条,能佩戴武器面见三品以下官员的待遇,也让这些江湖新秀,感觉到啥叫万众瞩目的感觉。这也让不少武林人明白,不管何时他们跟大宋,都是绑在一起的。
  来时就想过,如何规范武林人正常发展的赵孝锡,也跟中原几位武林大派掌门,进行了一番商议。跟他们达成协议,从此以后武林跟官府,还是各自发展互不干涉。
  可武林门派必须遵从朝廷的法度,对违反朝廷律法的武林人,各门派都有责任对其实施惩罚。相同的,官府对于他们招收弟子授艺,也不会多加干涉。
  这些事情做完。赵孝锡带梅妃四女,都暂留逍遥派让其陪伴时日无多的天山童姥。离开的时候,虚竹也与其同行回京。正式进入相国寺挂单修行佛法。
  经过那晚的谈话,虚竹也明白,赵孝锡是给他一个圆梦的机会。而对于少林而言,他们虽然属于佛门,却更多讲究禅武结合的理念,虚竹能出名,少林自然同样能出名。
  甚至为了配合虚竹。玄慈跟几位长老决定之后,打算派出少林十八罗汉。做为虚竹的护法僧。陪伴未来的虚竹,前往番邦诸国宣扬佛法,同时宣扬少林的赫赫威名。
  结束江湖行,再次回到京城的赵孝锡。看着三年时间不到。偏居平壤的高丽王朝,最终还是发现了农民起义。便指示在高丽另一边的部队,做好接收高丽全境的准备。
  面对高丽使者,派来的求援使者,大宋驻军自然不予理会。甚至高丽王朝有关注的话,便会发现那些农民起义军中,或多或少都有大宋的影子在其中。
  随着起义军攻占平壤皇城,将那位多当了三年皇帝斩首示众,一众皇室宗亲同样被起义军所杀。这个高丽王朝。也彻底扫进了尘埃当中,令大宋朝臣也感叹变化之快。
  一般而言,如果大宋吞并高丽。为彰显大宋之仁义,就算杀了高丽皇帝,也会给他留点苗跟种。可面对起义的农民军,他们所想的就是杀光这些贵族。
  在农民军打下平壤,还没来及商讨如何论功行赏之时,本就苦不堪言的高丽国。也彻底进入了混乱时期。很多百姓,打破皇城却发现。并没抢到太多的钱粮。
  除了一些皇宫的金银物件,如今的高丽皇宫里,同样穷的可怜。有见识的百姓,便知这几年,高丽皇帝剥削走的财富,都被另一面的大宋人给抢掉了。
  被引导的愤怒情绪,很快让不知死活的农民军,开始进攻大宋管制下的高丽故土。同样准备多时的大宋驻军,自然愤而回击,将士气高涨的高丽农民军,打的溃不成军。
  与此同时,接到皇令的乔峰,亲率麾下铁骑从辽东,长驱赶往杀入平壤。将还放心地交,享受胜利果实的几位农民军起义将领,全部推出城外斩首示众。
  那些参与起义的农民军下青壮,虽然逃过了被斩首的命令,却不得不接受辽东铁骑的整编。开始拖家带口,离开高丽前往辽东居住。
  与此同时,辽东跟大宋西北的百姓,也开始迁移到搬迁一空的高丽境内。在这里,这些新移民能享受到,诸多的朝廷补助,只要勤劳一些,未来日子比在老家更好过。
  这种一迁一补,让不少高丽人,彻底离开了故土。等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在辽东跟大宋生活一段时间,他们也会慢慢遗忘,他们身为高丽人的事实。
  收复高丽全境,赵孝锡便下旨,将高丽半岛并入大宋版图,将其命名为新罗郡。算是成全当年答应金妍儿的条件,让新罗之名永传这块半岛之地。
  当高丽彻底覆灭之日,金妍儿在皇宫之内,焚香以告先人。告诉这些当年,被高丽皇室诛杀的先人,她做为新罗皇族后裔,算是替他们报此大仇了。
  虽然从此之后,新罗郡将成为大宋的疆土。可金妍儿也清楚,能做到这点,多亏了赵孝锡的成全。不然,以她一介弱女子,只怕此生也无机会覆灭高丽。
  伴随着高丽全境被吞并,以之一海之隔的倭国,很快派来了使者进贡。对于这个倭国,赵孝锡自然不会让它存在于世间。可眼下,他还没打算动手。
  前段时间,倭国派遣到新南城的学徒,根本没学到新南城真正拥有的技术。返回倭国之后,他们最擅长的事情,便是修路挖矿,对倭国根本起不到多少作用。
  而且随着新南城的贸易,不断侵食倭国本土的工业,让如今的倭国同样混乱不堪。皇权与贵族之间的暗斗,也在不断的增长之中,只差一个火花将其点燃。
  为此,在处置倭国移民的时候,赵孝锡更多从倭国购买妙龄女子,给大宋的子民配亲。至于那些男丁或整家的移民,同样安排到比较偏僻的州府之地。
  甚至还被严格控制了数量,对于不遵皇令的倭国偷渡人员,抓到一批杀一批。这种情况,令倭国天皇跟贵族,同样感受到,有种大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
  或许是感受到,来自大宋的威胁。在高丽覆灭之后,高速扩张的大宋海军。在后世的济州岛,大肆扩充海军实力,让倭国也是胆战心惊。
  只是对于赵孝锡而言,这支海军的另一个目的,将从倭国海域,开始登陆后世的沙俄之地。甚至沿着海岸线,慢慢扩张到南美州,现在还比较荒凉的美洲。
  相同的,在琼州跟安南路的海港之内,大宋的海军同样在扩充着实力。相比而言,大宋的陆军实力,却在不断的减少,慢慢改变打仗靠人多的观念。
  暂时还存在大宋周边的西夏,还有吐蕃两国,同样感受到了压力。只是面对大宋不动,他们便不敢动的局势,两国的君主其实都很被动。
  至于偏居辽西的大辽残部,因为乔峰坐镇大辽的原因。看到那些没离开的辽国百姓,在辽东都督治下,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开始发现大批牧民逃跑的事情。
  对于不甘失去大辽这面旗帜的辽西残部而言,没了百姓便没了扎根辽西的土壤。派兵阻拦的话,便会被布置在那里的辽东骑兵痛击。
  如果不是赵孝锡严令,暂时不用理会这些辽国残兵,必须让他们明白大势所趋,他们才会知道加入大宋的机会多难得。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对付顽固不化的人最有效。
  开始乔峰也有些不以为然,可随着辽东跟辽西百姓,生活的巨大差距。那些以前忠于大辽,逃到辽西的百姓,在意识到坚持没有意义,逃回辽东后可谓安份守已的很。
  那怕对有些,大部落出身的人,安置他们前往大宋或其它地方定居。他们似乎也没太过犹豫,表示只要是在大宋治下生活,那他们便听从大宋官府的安排。
  很快这种民族融合的方式,让生活在大宋治下的百姓,开始遗忘原有的故国。真正老实本份,当起大宋的百姓,享受这份难得的安定生活。
  而一些想混水摸雨,甚至制造混乱的人,在大宋严密的监控之下。任何妄图制造混乱的移民,都会毫不留情被捕杀。所以,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也难免经历一些阵痛。
  可为了未来天下一统考虑,赵孝锡觉得有些事情,还是必须去做。只有真正完成这个目标,他开始准备征服世界的计划,才能真正的彻底拉开。
  如今遍布各州城的工学院,也将一批批成熟的工匠,开始投送到大宋各个新兴发展起来的工坊之中。很多大宋百姓也发现,越来越多新奇的物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
  就在所有人觉得,大宋是不是真的停止征讨四方的时候。赵孝锡却开始,下令大宋的海军,还有调派到沿海进行登陆作战的步兵,下达了准备出征的命令。
  一纸皇令下达,那些训练多时的海军将士,还有那些同样训练多时的步兵。便知道,接下来他们又能替大宋开疆拓土。只要能活下来,便能替家人谋一份百年家业。
  下达这个命令的原因,也是赵孝锡根据新南城的贸易收入做出的判断。一些沿海的番邦岛国,如今已经支付不出,每月向新南城购买的各种物资。
  这便意味着,这些番邦岛国也到了吞并的时间。要知道,随着高丽跟辽东的吞并,大宋的人口急速增长。是时候,开始执行移民天下的计划了!
  
  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九章 征讨海岛三国
  
  随着大宋各府城的驻军,似乎开始进入备战的状态。一直担心大宋兴兵的吐蕃,自然显得非常紧张。生怕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