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只要他把握住机会,未来前途未必没有那些骑军中,担任武官的武勋子弟光明。而这次即将到来的沙场征战,就是给他向朝廷跟赵孝锡证明的机会。
  陆续被带回的骑军将士,回到营房之后,却发现已然没了睡意。不少平时交好的士兵,更是开始交流起明天的考核,以期望得到一个上阵杀敌的机会。
  相比武勋官员出身的子弟,想通过这种上阵杀敌,证明他们的能力。其中不少普通人家出身的官兵,则希望通过这场沙场征战积累军功,完成从兵到官的转变。
  只要成为武官,将来就算离开骑军营,到了地方的厢军之中。他们也能担任上一官半职,一家人的生活也将就此改变,这也是他们平时刻苦训练的原因。
  更令他们兴奋的是,相比在厢军中想得到提升,更多看裙带关系。在骑军营中,只要训练刻苦,有高人一等的武力值跟技战水平,他们同样能担任基层武官。
  虽然这种武官,都只是临时的。可七天后的出征,只要他们能够保住这个职务,那就将由临时转为正式武官。这样的机会,那个平民人家的子弟不期盼呢?
  就在他们兴奋议论着明天的事情时,熄灯的军号再次响起。原本油灯通明的军营宿舍,也很快变得乌黑一片。先前的吵杂之声,此刻也变得安静了下来。
  一些心情相对稳重的武官们,都很快朝这些兴奋的部下道:“行了,赶紧休息。要是休息不好,明天考核出了皮漏,到时就有你们哭的。”
  在军营进入就寝时刻后,赵孝锡很快让今晚随他而来的武卫骑兵,去替换大营执勤巡逻的官兵。也给他们同样的休息时间,准备参加明天的考核。
  至于这些武卫骑兵,七天之后将做为亲卫军随他出征,这考核一项自然不再其中。而亲卫军名额的多少,才真正由赵孝锡自己决定,别人也说不了什么。
  当晚就在军营住下的赵孝锡,也算正式进入身为骑军统领的角色。连夜命人拿来,有关秦凤路的地图,分析接下来西夏骑兵有可能入境劫掠的路线。
  同时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情况,赵孝锡同样需要,好好调整整个秦凤路的军事布防情况。拿着朝廷提供的驻军情况,配合布衣阁调查到的情况,才能更准备的做到万无一失。
  做为接壤西夏跟吐蕃的秦凤路,宋朝也这里布置了三支边军。这三支边军的战斗力,谈不上太高,可比内陆一些城防军跟厢军战斗力还是要强一些。
  这次拿到了秦凤路、永兴军路,两路军队指挥权的赵孝锡。希望在打疼西夏这个喜欢搞小动作的邻居之余,让同样喜欢入境挑衅的吐蕃,也感受一下被打脸的味道。
  从这两路所能节制的军队数量,赵孝锡似乎足够应付一次全面开战的兵力。可赵孝锡清楚,在雁门关方向的辽军,到了冬季少不了也会过境搂草打兔子。
  这意味着,每天冬季来临时,跟外邦接壤的边境地区,都可谓兵力紧张。面对这些来去如风的骑兵,这些大多以步兵为主的边军,更多只能用于守城,根本不敢出城跟对方的骑兵打野*战。
  不断推演着战争可能性的赵孝锡清楚,虽然他前世有指挥作战的经验。可那都是热兵器时期的作战理念,在这种冷兵器盛行的年代,他有些经验未必适用。
  何况这些大规模的集群作战,此次他所带去的五支千人骑兵队未必够用。那就意味着,为了应付到时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他手中至少要掌握一支万人骑兵部队。
  只有这样他能保证,在西夏小股吃亏再大军逼进时,能同样给予对方重创。让这些爱占小便宜的家伙,清楚今年什么都别想在宋朝身上拿到。
  这一个个问题被推演出来,赵孝锡的桌上,需要准备事项也一件件增加起来。至于考核的事情,有张亭光负责相信没太大问题。
  他这位主帅,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考虑战时的对敌策略。这来到宋朝的第一仗,赵孝锡无论如何都输不起,不谨慎一些怎么行呢?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核淘汰选精兵
  
  随着骑军营中的起床号声吹响,这些平时抱怨这号声太扰人清楚的官兵,今天却无比期待着号声的响起。
  穿好衣服随着带队武官进入校场的他们,却得到通知今天的晨训改为队列训练,而不是平时雷打不动的十公里晨跑。
  不过想到晨饭结束,即将到来的全面考核,这些士兵也明白。想必这是为保存他们的体力,以最好的状态等待考核。也就很痛快的接受了一会队伍训练,就被各队武官带回营房,坐等开饭时间的到来。
  一夜未眠被起床号打断思考的赵孝锡,望着一晚做出的备战细则,也觉得想当一名成功的统帅。他前面的路还很远,在这种事情上,他同样需要时间去学习啊!
  想起昨天答应两女的事,赵孝锡让赵大端来一杯冷水,简单洗漱一番就往王府方面而去。陪着两女吃过早饭之后,交待两女今天要是想出门,可以让丫环跟护卫陪着。
  至于他军营这边还有事情,可能需要忙三天。等军营的事情忙完,他再送她们返回大理去见一下娘亲。至于最后她们,也会待在大理等待他出征归来。
  为何会在出征前,还特意定下前往大理的行程。则是赵孝锡打算,跟那位保定帝在进行一下合作。让大理在他与西夏开战时,做出阵兵吐蕃的举动。
  牵制一下吐蕃的兵力,让他们不敢太过放肆加入到,这场有可能会演变成大战的战役中来。
  精楚不亲自过去大理一趟,怕是很难单凭一封书信就让保定帝出兵的赵孝锡,自然只能亲自出马跑一趟。
  那怕是做做样子,也不敢保证吐蕃会不会,真的做出出兵大理的事情来。因此,这个牵制的度必须把握好。
  自从上次大理行,与保定帝达成合作,如今从成都路进入大理的物资。也比以前丰厚了许多。开设在成都路匠作坊,更是替大理打造了不少兵器铠甲。让大理如今的兵力,也比以前强盛了许多。
  手头有了实力的保定帝,自然也会觉得大理安全了许多。而且随着盐铁的加大输入。那些平时需要高价买到盐铁的少数民族部落,如今对这位保定帝可谓感恩戴德。对段家王朝的认可度,也比以往多了几分。
  这种蒸蒸日上的国势因谁而得,保定帝心中自然拎的清。加上大理贩卖良马到骑军,也赚到了丰厚的财富。得到这么多好处,于情于理也应该给予一些回报。
  何况吐蕃本身就一直想吞并大理,若非有大宋这个强大的邻居帮忙,他段氏王朝的日子同样不太好过。现在赵孝锡有打算收拾西夏,还有同样会习惯性入境劫掠的吐蕃骑兵。
  对大理而言,同样也是有利无害。赵孝锡也想不出。这么多好处保定帝会看不到。宁愿冒着失去这诸多好处的风险,不答应他一个阵兵边境牵制西夏的要求。
  只是想的再好,也必须得到保定帝的亲口承诺才行。不亲自去一趟,赵孝锡心里也不放心,保定帝也会觉得赵孝锡不太尊重他一国之帝。
  明白男人还是以事业为重的两女。也很体谅赵孝锡对她们的安排。甚至在离开王府时,木婉清告诉他,如果军营事情太忙,也不用赶回来陪她们吃饭。
  这份理解跟包容,令赵孝锡觉得能找到这样的女人,他还有必要奢求其它更多的吗?跟两女拥抱了一下,很快又骑马往军营中奔去。准备主持今天开始的全面考核。
  当赵孝锡回到军营,除去昨晚带回的武卫骑兵,接管了营地的防卫警戒。其余骑军官兵都集结到校场,就等赵孝锡这位统领下令开始考核。
  因为是骑军的原因,这次的综合考核除了个人体能考核外,更多偏重于骑术。尤其是骑行中的箭术。更是评价一个骑兵在战场生存力的直接体现。
  当赵孝锡来到点将台,下达开始考核的命令之后。全军六千余人,配合一人一骑的战马。再次将这片骑军营地,变得灰尘漫天了起来。
  一个个平时训练无数遍的项目,也被一个个的考核而过。成绩优秀的自然满心欢喜。表现失常的则一脸沮丧。
  先前赵孝锡就说过,所有骑兵们平时训练的项目,每人只有一次机会。就算表现失常,也不会拥有第二次重来的机会。
  因为赵孝锡清楚,这种失常到了战场,不但会让自身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有可能因为他们的失常,导致其它战友的生命受到威胁。
  每项考核都会有被唰下的人,这些人有平时成绩本身就不理想的,也有确实表现失常的。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错过了这次随军出征的机会。
  在这种竞争巨大的骑军里面,比别人慢一步就意味着步步慢。很多被淘汰出来的士兵,都显得非常失落。只有唯数稀少的落选骑军士兵,还 在替平时朝夕相处的战友加油鼓劲。
  提前被挑选出来进行考核的百人队,每支都会有人被淘汰出局。这种丝毫不带犹豫的淘汰,让其余观看的骑军士兵,也不断在心中鼓劲,希望轮到他们进行考核时。不会出现类似这些的淘汰结果,不然他们肯定也会非常失落的。
  今天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一位合格骑兵的挑选。而明天则会进行以百人队,为规模的骑兵操演。那些没办法跟队友配合默契的骑兵,同样将被例为淘汰的对象。
  到了第三天,才是骑兵百人队以上更大规模的骑兵军官选拨。这种军官选拔,优先考虑目前临时担任相关武职的军官,其次有胆量的也可提出试选。
  总之,在骑军里面成为一名合格骑兵,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想成为一名骑兵军官,就意味着除了个人骑战术合格外,还要懂得指挥配合作战。
  指挥的骑兵数量越多,意味着对指挥军官的要求就越严格。若是没点军事指挥水平,这种军职是不可能随便得到的。而在这一点上,武勋官员子弟无疑更占优一些。
  虽然在骑军里面,也开设有教习识文断字的课程,可相比这此武勋官员的子弟,早就接受过良好的军事跟文化教育。
  那些从各地挑选而来的精锐士兵,更多都没怎么读过书。要想参战百人队以上的武官选拔,难度可想而知。可是这种事情,就算赵孝锡也只能默认。毕竟,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没办法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亲自观摩骑兵考核的赵孝锡,看着这些骑兵骑术已然可称上精湛。但在骑行中的箭术上,很多人只能做到合格的上靶。在速度跟准度上面,真正能称的上精锐的并不多。
  这也意味着,眼前这支还有待成长的骑军,想真正成长起来要走的路还太远。不过赵孝锡相信,只要这次出征的骑军官兵,能幸存下来的那批。
  他们就会明白,自身觉得很不错的骑术跟箭术。碰上那些常年生活在马背的游牧骑兵,他们需要走的路还远着呢!
  现在合格的骑兵,也许会觉得他们是幸运的。可到了战场之上,他们或许又会羡慕留守的骑兵。至少他们还有机会,继续在营中将骑战术训练的更扎实一些。
  可不拉到战场上开封见血的骑兵,永远都谈不上真正的骑兵。只有让他们亲自上阵,体验到骑兵对决的残酷性,他们才会真正明白。
  从建军开始,为何赵孝锡会制定那样残酷的训练计划。这都是为了保证,让他们在出征之后,能活着从战场上走下来。
  望着那些被不时淘汰下来的骑兵,渐渐由沮丧变得憋足劲,替那些战友加油助威。赵孝锡也觉得,能知耻而后勇,证明他们还是有成为骑军真正一员的机会。
  至少赵孝锡清楚,这支他准备扩展到五万人的骑军部队,三年后能保证一支成熟的万人队出现。至于要扩展到五万人,他给的时间是五到六年。
  在这种过程中,他既要磨炼一批批挑选而来的骑兵苗子,又要将这些骑兵苗子送到战场开封见血。能够幸存下来的,意味着他们离真正成熟的骑兵已然不远。
  采用这种不断轮换选拨,不断以战代训的方式,将一支真正能跟游牧民族骑兵,相抗衡的骑兵打造出来。
  而为了打造这支,能与游牧民族相抗衡的骑军部队。赵孝锡已然准备了不少好东西,以弥补短时间内两军实力的不均等。
  这些东西很多情况下,是游牧民族所不能跟大宋相比的。赵孝锡所要做的就是,这些被挑选进骑军的骑兵,首先必须拥有自保的实力。
  如果连保命的本事都没学到,送到战场也只有被宰杀的份。他自然不希望看到那样的结局,不然他这幸苦组建这支骑军的心血,不就全白费了吗?
  随着第一天考核结束,看着被淘汰出来的五百多名骑兵,脸上虽然有失落。却更多觉得惭愧,赵孝锡也没多说什么,下令这些被淘汰出局的骑兵,从明天开始负责营地巡防。
  等出征之后,留守营地的军官,会加大对他们的训练量。以期让他们,在下次有可能到来的选拔中,不会再被淘汰出来!
  
  第二卷 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将与五行营
  
  随着赵孝锡回到成都府,住进了骑军兵营,这三天来整个军营都沉浸在,一片紧张跟热烈的气氛当中。
  要不是因为骑军营,方圆十几公里都没有百姓居住。只怕不少百姓都会觉得,这三天的骑军营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天时间,通过层层考核选拨筛选,最终还是有一千多在训骑兵被淘汰出局。那怕最后合格的骑兵,人数达不到五千人,也被赵孝锡将淘汰者排除在外。
  这不是他不讲情面,而是身为将领要为手下这些骑兵苗子负责。不论被淘汰的是京城的武勋官员子弟,还是后面被补充进来的精锐士兵,每个人都是赵孝锡特别挑选而来的。
  他不可能,在这些人还偶尔出错的情况下,把他们送到战场之上。这即是对他们生命的不负责,也是对整个骑军的不负责。宁可此时绝情一些,也不想到了战场,看到这些士兵阵亡,而让他感到内疚自责。
  望着被选拔出来的近五千号骑兵,一脸兴奋跟紧张的表情,赵孝锡清楚。这些被选拔上的官兵,不一定就是幸运的。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把他们推上战场,确实有点太过着急。
  只是时间不等人,组建骑兵用来做什么,赵孝锡心知肚明。只有让这些已然拥有骑兵技能,却还不熟悉战场杀戮残酷的骑兵,到沙场上走一遭。
  这些菜鸟骑兵们才会真正明白,训练跟实战的区别在那里。前者就算犯了错,最多挨几句骂受点伤。后者若是犯了错,丢掉的将是他们仅有一条的性命。
  拿着手中跟骑军副统领张亭光,选择出来的五位千人将人选。赵孝锡凝视着下方,那些参与了此项考核的武官。其中大多数,都是从京城跟其过来的武勋子弟。
  从这一点也能说明,武勋世家出身的武官,在排兵布阵上面。确实比其它普通士兵。或官员子弟更强一些。
  看着这些人一脸期待的眼神,赵孝锡很放心地交:“三天的考核至此已经结束,尽管合格的人数没达到五千人。但本将想说的是,被选上的不要太高兴。
  因为你们即将面对的。就是以命搏命的沙场,能否活下来就看你们,是不是能擅用骑军营中所学到的技战术。实战中,敌人的骑兵是不会给你第二次再来的机会。
  被淘汰的也不要太失望,毕竟你们之中很多人。都很努力很刻苦,本将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许这次没被选上,对你们而言更是一次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你们还有机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