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一阵欢笑声冲淡了离别苦,离开万劫谷的赵孝锡,尽管心有不舍。但他清楚,什么才是他当前需要全力以赴的东西,现在还不到儿女情长的时候。
  骑马返回大理的赵孝锡,听着路旁传来的钟声,才意识到难得来一趟。趁着还有时间,去看看那位苦逼的段誉,多沟通一下感情也不错。
  怎么说,也收了原本属于他的两个女人,更应该给这家伙一点心理安慰才行。加上未来大理,最终还是由他掌控。加深一下感情,也有助于以后的合作啊!
  自从上次被枯荣留下来苦练武世,段誉也慢慢理会到武力,不只用来杀人。其实很多时候,它也可以用来救人。
  出于这种自我安慰,他在天龙寺的日子。也算刻苦修炼以争取早日被放下山,继续当他的逍遥世子爷!
  等到正在练武场操练的段誉,看着知客僧领进来的人时,显得非常放心地交:“赵大哥,你怎么来了?我那两位妹妹呢?为何不见她们同你一起过来?”
  对这位于他有救命之恩的高手,段誉无疑还是非常感恩。加上枯荣大师,也跟他说过有关赵孝锡的真实身份。段誉也清楚结交这样的大宋郡王,对大理同样好处甚多。
  每次听到段誉称呼自己大哥,赵孝锡很想说一句‘按年纪你才是我的大哥,还是在大舅哥啊!’,却很享受被段誉叫大哥的感受。
  毕竟,真按四人的实际年龄计算,在乔峰跟虚竹,还有这位段世子面前。他才是真正名符其实的小弟啊!
  看着段誉一身武僧穿着,赵孝锡笑着道:“一段时间不见,段兄弟的武艺看来应该长进不少啊!加油,等你下山之时,我们一起闯荡江湖去。
  到时我给你介绍,几位江湖中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让他们也知道,大理段世子也是位武功高强的江湖新秀。到时一起闯荡江湖,岂不快意!”
  拿着这话诱*惑段誉时,赵孝锡也没忘记跟旁边的枯荣大师见礼。顺便将此次前往大理,跟保正帝商议的事情也说了一遍。当然也没忘记提醒段誉,有时间去看看两位妹妹。
  因为还急着赶路,赵孝锡也只是跟段誉还有枯荣大师等人,见礼一番之后。很快又匆匆离开了天龙寺,以至望着他离开的段誉,更加期望早日艺成下山。
  枯荣大师对于段誉向往下山的渴望,自然也是非常清楚。现在有了赵孝锡入寺一会,他相信接下来,这位大理的希望跟未来,应该会更加努力才是。
  这次再看到赵孝锡,枯荣大师能越发感应到,赵孝锡身上的潜龙之气越发的浓厚。等到这股龙气喷涌而出,也许就是他登顶那张龙椅的时刻。
  这也意味着,大理提前结交赵孝锡的打算,未来还是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加上此次赵孝锡,返程前还特意来此探视段誉,足以证明赵孝锡对段誉还是非常友好的。
  若两国未来的君主能交好,对身为势弱的大理而言,也不用太过担心被吞并。甚至大理国,将疆土往其它番邦之地扩张,也会得到一定的资助。
  有了这些想法的枯荣大师,也清楚他们这些段氏老人,已然替这位王世子铺平了道路。将来大理跟段氏能走到多远,最终还是要看段誉的。
  所以,趁着他们还健在,多教导段誉一些治国治军治民的经验,也能让段誉将来执掌大理提供不少参考意见。让其少走一些弯路!
  告别段誉继续前行的赵孝锡,出于礼貌自然要进大理皇城,跟段正明两兄弟道别一番。对此,段正明自然祝其一路顺风,马到功成打好这对西夏的第一仗。
  相比之下,段正淳在说完正事之后。还是隐晦的向他询问起,有关曼陀罗山庄,以及李青萝的事情来,其中自然包括王语嫣的事情。
  这让赵孝锡很快就意识到,木婉清怕是问过自家母亲。有关王语嫣的身世,才把有关李青萝的事情给泄露了出去。
  看着这位段王爷如今着急的表情,赵孝锡只能道:“伯父,这事情我觉得,等下次有机会。你亲自去曼陀山庄询问王夫人比较好,而我出于师门严训,不能随便透露天机的。
  其实在我看来,这事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王夫人现在放心地交,前次我去曼陀山庄看过她。觉得她虽然很恨你,可她心里还是惦记着你的。
  给她一些时间,我有时间也会替你说和几句的。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再亲自前往山庄,把她接回来也许会更时机恰当一些。
  若是现在去,我保证你非但见不到她,还有可能让她做出伤害你的事情来。更何况,有了钟灵的例子在,你总要给她母女一个缓冲的时间吧?”
  这些话一说出来,段正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拜托赵孝锡这个女婿,一定要好好照顾王家母女。一旦时机成熟,他会立刻前往江南接她们母女回大理!
  
  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义
  
  告别段氏兄弟连夜赶路的赵孝锡,终于在离开骑军营的第五天夜里回到了大营。第二天起床号一响,赵孝锡再次出现在点将台上,为最后的战争动员做着准备。
  在他离开大营的五天时,张亭光带着赵大一些上过沙场的老兵,扮演着游牧骑兵。采用接近实战的操练方式,让五支蓄势待发的千人骑兵队,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战争。
  这种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做法,也让一些自认精锐的菜鸟骑兵们,对即将踏上的撕杀战场有了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他们的技战术,跟这些老兵相比差不少。
  而这些从战场上幸存下来的老兵,都可谓跟游牧骑兵进行过肆死的拼杀,他们更清楚游牧骑兵的骑术箭术这历害。若不提高警惕,阴沟翻船怕是早晚的事。
  考虑到接下来五支骑兵千人队,都将秘密挺进秦凤路,到那里做着战前的最后准备。守株待兔般,等到天气一冷那些就越境而来,在宋朝烧杀抢掠的西夏骑兵。
  告诉五支已然有了一些,进入战争状态中的骑兵将士,赵孝锡下达了组军以来,第一次休息的命令。给他们两天休息调整的时间,好好放松一番养精蓄锐踏上出征的道路。
  这个命令让站在台下的人有些听错了,唯有赵孝锡一脸冷酷般道:“怎么?听不清刚才本将说的话吗?接下来两天,好好吃好好睡,把你们的战马都伺候好。
  两天之后金行营打头,全军连夜出发前往秦凤路边境。为了避免走漏消息,本将替你们选择的路都不太好走。所以,此次长途拉练。你们都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全军解散!”
  清楚一个人始终紧绷着一根弦,很容易出问题。偶尔让他们放松一下,更有利接下来的行军赶路。若没充沛的精力,这趟长途行军肯定也会累坏不少骑军将士。
  习惯了令行禁止的骑军官兵,很快在五位新扎游击将军的指挥下,迅速的返回了各自的营房。突然一下子不用训练。很多人都觉得有些不习惯。
  只有一些出身武勋世家的子弟,清楚这个时候放松一下,意味着后面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去马房领来不少精料,好好陪着分配给他们的战马联络感情。
  做为一位骑兵,马的好坏跟默契度,直接影响他们在战场的生死。这也是为何,不少骑兵将士在看到战马战死之时,比死了亲人般还心疼。
  前世赵孝锡学过的话,是‘枪就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换到骑军营中。就变成,战马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也是他们在战场上必须相信的生死兄弟。
  想在那种激烈的战场中活下来,就必须保证每个细节做到最好。趁着休息的时间,跟战马加深一下彼此的感情。也是这些武勋世家的子弟,从长辈那里得到的宝贵经验。
  有了这些大多担任基层武官的武勋子弟带头,其余不知去做什么的骑兵们,也很快明白了这个一点就透的道理。
  纷纷将战马从马棚拉出来。替它们洗刷一番之余,还牵到军营外面。让这些这几天同样累的够呛的战马。好好的放松一番。
  顺便人与战马之间,也加深一个感情。而看到这种情况的赵孝锡,也觉得有这些武勋子弟树立榜样,对骑军而言也是件好事。
  相比之下,身为这支骑军指挥官的赵孝锡,却没那么容易。需要不断完善。各支骑军行进途中的事情。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后勤这一块。
  好在有了布衣阁的情报网,加上赵孝锡手握钦差大臣之权,沿途的驿站都将对骑军过境,提供物资跟补给。其中物资数量最大的。无疑就是这些战马每天的精料。
  行进途中为保证隐密,赵孝锡不可能让骑兵,将战马放到外面吃草充饥。这就意味着,骑军每到一地,都需要准备充足的马料供应。保证这些战马,在转迁途中不至掉膘。
  这种秘密行军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对骑军一次行军的考验。因此,赵孝锡必须将计划考虑的周详一些,争取在最大可能的情况下。
  将这些近五千人的精锐骑兵,秘密转移到秦凤路边境附近驻扎。等到西夏骑兵入境,打他们一个措手不足。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亲卫军的几支骑兵小队,却没办法休息。他们必须为部队迁移打头站,而他们身上都带着赵孝锡签发的秘密指令。
  将由他们联络沿途经过的州府县衙,让那些官员秘密的替骑军,在接下来的转移途中,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看着亲卫军几支小队离开,赵孝锡也没忘记,跟那些骑军将士一样。替这几天累够呛的白马,洗漱一番还喂它吃了不少爱吃的食物,让这匹白马也享受到难得的贵宾待遇。
  除此之外,赵孝锡也召集留守的武官,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告诉这些骑军留守士兵,他们待在这里,除了保持正常的训练之外,同样需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只是相比骑军大部,进入秦凤路跟西夏骑兵交手,他们需要做好的战斗准备。就是提防,有可能越境的吐蕃小股骑兵。
  若到时他不在,成都路的厢军求援,他们也必须拿出骑军营的勇气,将这些越境的小股骑兵,斩杀于宋境之内。
  为了保证这些骑军,能够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应付相对棘手跟突然的局面。赵孝锡也特意留了一些身连的亲卫军老兵,负责坐镇骑军营提防有变。
  虽然在成都路境内,不适宜大规模骑兵交战,但偶尔也会有小股吐蕃骑兵。在入冬前到边境转悠,看到机会就会越境抢掠一番。
  而到时就有可能,需要出动骑军围歼这些入境的小股吐蕃骑兵。所以说,留守的骑军营骑兵,也并非意味着没仗可打。
  对于如今的宋朝而言,在大雪还没落下前,这段时间最为难熬。整个跟三国接壤的边境驻军,都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
  在这种深秋季节,边境的百姓时不时就能看到。那些边关的狼烟升起,提示后方的人有敌情。还在外面劳作的百姓,一看到狼烟就要开始四处闪躲避。
  要是躲避的动作慢了,等待他们的命运,要么被无情斩杀。要么干脆被这些,也掳夺人口的番邦骑兵,跟牲口一样拉到他们国家去充当免费劳动力。
  这种一到深秋,军民都紧张的日子,这几年宋朝也没少过。而这次赵孝锡,就是要告诉那些喜欢。靠掳掠宋朝发家致富的番邦人,知道人为财死的道理。
  同时赵孝锡也希望,这次他跟骑军营的出现,能提升一下边境军民的士气。每年被番邦人如此欺凌,边民跟边军将士,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只是形势不如人,很多时候为了顾全大局,他们也只能固守城池。等待这些越境的番邦骑兵,找不到人抢不到东西之后返回。这边境才会重新恢复以往的平静!
  只要这次狠狠给西夏一点深刻的教训,赵孝锡相信边民跟边军,除了能提升信心这余。其余打算靠小动作,挑衅宋朝的番邦,也要做好‘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心理准备。
  而这个想法也是如今接掌皇权赵煦所期望的,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收到都是边境的损失。今天那里被番邦骑兵杀了多少人,抢了多少东西跟人口。
  这种一到入冬前,就从来没多少好消息的日子,赵煦也期望能扬眉吐气一次。不至让边境的百姓,觉得他这个当皇帝的太过无能。
  正是两兄弟都有这种,打一仗彰显一下军威国力的想法。赵煦才放权赵孝锡,希望这位皇族中武力最高的郡王,能打出属于宋朝跟皇室的威望来。
  做为接壤两个番邦的秦凤路,每到这个时间,就是边军跟边民最为担心的日子。而这些年,相比与辽国接壤的边境,大多修建了完备的要塞城池,边军可据城防守。
  而秦凤路一直处于三国争相抢夺的战略要地,每到入冬时节,吐蕃跟西夏的骑兵,都会到这里走上一遭。
  那怕最终夺不到,有宋朝边军重点防御的重镇城池,附近的百姓却经常被斩杀甚至掳掠。很多靠近两国边境的地方,甚至都已经很少有百姓居住,被抢怕了杀怕了。
  这对统治这片区域的宋朝而言,无疑也是大大的不利。所以,在这个地方打上几场胜场,无疑能改变当地军民的士气跟信心。
  了 也让那些背后咒骂朝廷无能的边民,知道朝廷还是挂念着他们,会为他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来。有了那些边民的支持,那里的边境防务自然也会顺势加强起来。
  出于这些考虑,赵孝锡最终才选择在这个地方打一仗。因为他相信,在宋朝栽了跟头的赫连铁树,为了找回所谓的大将军面子。此次必然发动,超越以往的入侵行动。
  吃了这么大的亏,回去竟然向宋朝抗议的举动都没有。这意味着赫连铁树,打算把在江南丢的脸,放心地交回宋朝脸上。
  并借战争上的优势,对宋朝提出一些不平等的条件来。这或许也是所谓,以战争胜败做两国谈判的筹码吧!
  
  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 骑兵千里转战
  
  秦凤路做为宋朝,一个与两国接壤的军事要地,在此布置的守军也可谓不少。除了三支实力强大的边军外,各城的厢军团练也不在少数。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三支边军跟厢军团练,大多都是人数众多的步兵。据城打防御战,那些番邦骑兵很少占到便宜。可落在野外碰上骑兵人数一多,他们都是输多胜少。
  两天充足的休息时间结束,当天清晨时分赵孝锡,望着整装待发的骑军将士。说了一番行军途中的注意事项,很快下达了出发的指令。
  除了火字营跟他一起行军,其余四支骑兵,都将通过不同的路径,前往秦凤路治下的州府。而为了便于联络沟通,由武卫骑担任的先遣骑兵,将替他们准备好物资补给。
  具体行进途中保证人马不掉队,则由各支千人军的正副将自行处置。第一个安全抵达秦凤路的千人队,将享有首战出场的权力。
  这对从军之人都爱打先锋的性格而言,拥有首战的优先权,令除火字营外的四个骑兵营,从上到下都可谓干劲十足。
  等到赵孝锡出发的命令下达,四支千人骑兵,立刻快速的冲出军营。跟着打头的武卫骑,往赵孝锡指定的行进路线前进。
  看着四支骑兵营出征,望着留守的上千名骑军营将士,赵孝锡也交待他们看好家。另外接到求援,也要打出骑军营的威风来。
  这话勉励的话,让留守的骑军营将士,也觉得相比这些战友。远赴秦凤路参加大战,他们坐镇成都路,或许也有机会感受一下骑兵交锋的机会。
  几位做镇骑军营的武官,清楚留守大营的责任同样重大。因为这骑军营里,不光有上千名骑兵,还有几千匹战马。若是被人袭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