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一具已然死的不能再死的尸体,直接甩抛而去的赵孝锡,趁着那些亲卫军分神之际。再次往赫连铁树身边挺进,这一路无论被他踩中还是挑起的西夏,无一例外立刻毙命。
  万夫不敌之勇将!
  这是看到这一切赫连铁树,对这位突袭而来的黑衣骑将第一反应。等到赵孝锡终于逼进身旁时,那些亲卫精锐骑兵立刻抽刀扑了上来。
  面对这些西夏骑兵中的精锐,赵孝锡手中一杆银枪,配合他越发强悍的枪术。这些亲卫骑兵,同样无法抵挡赵孝锡的突进。
  看到这样的凶神逼进,亲卫骑兵们自然清楚,一旦让对方近身。他们的大将军,只怕生命危在旦夕,很快指挥更多的亲卫阻击时,掩护着赫连铁树不断往后方撤退。
  对这些几乎以命相阻的西夏骑兵,一身黑衣已然成为血衣的赵孝锡,立刻大笑道:“赫连铁树,你这只缩头乌龟,不敢与本将一战高下吗?
  抛弃了那些步兵,你还要抛弃这些亲卫吗?这的大将军就是这样得来的吗?老子瞧不起你,连跟老子战斗的勇气都没有,你还有什么脸面,自称西夏大将军呢?”
  如此嘲讽的话透着大笑声,传遍了整个交战的战场。西夏骑兵心头狂怒的同时,也确实觉得这位大将军,未免有些太没用了,连与对方交手的胆量都没有。
  不过这,看到此刻演变成一尊杀神般的赵孝锡,那个骑兵都清楚。跟这样的杀神对战,以他们大将军的武艺,只怕过不了几招就会必死无疑。
  就在赫连铁树气的怒发冲冠之中,其余的黑骑突然也大笑道:“赫连铁树,缩头乌龟!”
  在这种己方主将被嘲笑之中,西夏骑兵也觉得非常泄气。可听到这些话的宋军骑兵,却觉得非常提气,那‘缩头乌龟’的嘲笑声音响彻整个战场的上空。
  清楚这样下去士气将受挫的赫连铁树,望着前方拓跋族同样战斗情况不明。这些阻击的宋军骑兵,无论骑战还是步战,都不比拓跋族的骑兵逊色。
  就在他观察战场情况时,赵孝锡再次从交战的地面之上,踩着西夏骑兵的身体腾空而起。快速突进抡起银枪,来了个犀利秋风扫落叶般的横扫千军。
  在赫连铁树一脸惊骇的表情中,突然掀开脸上的面具狂笑道:“赫连铁树,上次在江南你当了回丧家之狗。如今在这战场之上面对小爷,又要当回缩头乌龟吗?”
  望着露出一脸年青脸庞的赵孝锡,赫连铁树跟当日南海鳄神一样,脱口而出道:“是你!”
  当初带领一品堂武士,打算拿中原武林的丐帮开刀。结果却被突然出现的赵孝锡,带领一帮精锐的武林人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品堂幸苦培训出来的武士,在那一战中几乎伤亡殒尽。还导致了四大恶人中,只剩下段延庆一人继续担任供奉之职,其余三大恶人一死两下落不明。
  听到赫连铁树说出这番话,已然近身踢下一个亲卫坐在战马之上,威风凛凛的赵孝锡显得异常放心地交:“不错,正是我!”
  望着那些已然被杀怕不敢近身的西夏骑兵,赫连铁树已然清楚,前次有段延庆跟慕容复保驾护航,他才有幸得与逃脱。可今天,他再难有幸免的机会!
  不想战死太窝囊的赫连铁树,很快抽出腰中的弯刀,深吸一口气道:“你到底是谁?”
  前次一直觉得赵孝锡,不似武林人的赫连铁树,非常想知道眼前这个年青人到底是谁。为何自从遇上他,每次他都会出现生命危机呢?
  命中注定的克星吗?
  带着这种浓浓不甘问了一句的赫连铁树,得到的答复却是赵孝锡,用沾满了血液的银枪,冷冰冰的道:“想知道我的身份,胜过我的银枪再说!”
  清楚单凭一己之力,万万不是赵孝锡对手的赫连铁树,也顾不得什么大将军的颜面。清楚此战西夏失利,很有可能是此子一手策划。
  抱着一个死前拉对方陪葬的遗愿,赫连铁树直接带领身边为数不多的亲卫迎了上去。相比其余骑兵坐壁上观,这些亲卫可谓主将死,他们就无生的可能。
  望着赫连铁树不再逃避,赵孝锡胸中豪气大涨,手中银枪再次泛出夺命的银光。将那些抱着必死之心,冲上来的亲卫死士冷酷挑死枪下。
  等到与赫连铁树正式交锋时,赵孝锡发现这位大将军的武力值,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相比他而言,赫连铁树还差一点。这也意味,此次他再无活着回西夏的机会了!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二章 兰州大捷
  
  在如今这个冷兵器横行的时代,两军对垒之时。为了提升各自部队临战前的士气,各国军队都比较热衷于斗将。因此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武力值自然不能太差。
  若在斗将中失利的一方,则会造成士气受挫的情况。一旦开战不顺,导致全军溃败都很有可能。因此士兵的士气如何,很多时候也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败。
  将为兵之胆!
  若身为统兵之将的将领,都显得胆小怕事,不敢与敌军的将军挑战。那对其在军中士气中的形象,也会大大打折扣,甚至不能得到手下将士的拥戴都有可能。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有些排兵布阵历害的儒将。同样也会通过一场场胜利,让手下的士兵相信他们的将领,就算没武力有智力,也能战胜对方那些有勇无谋的战将。
  于是在赵孝锡跟赫连铁树,终于展开了将与将之间的交锋时。现在处于下风的西夏骑兵们,也急切的希望看到这位大将军,能斩杀对方的将领提振士气。
  西夏骑兵的愿望自然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非常残酷的。在与赫连铁树交锋之中,赵孝锡还能游刃有余般,清理那些亡命的亲卫骑兵。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等到赫连铁树身边,已然没有一个站着的亲卫骑兵时,面对真正的单打独斗。赵孝锡那雷霆般的枪击之下,坚持了近百回合的赫连铁树,已然被一枪刺穿了肩胛骨。
  那惨叫声响起之后,紧握在赫连铁树手中的弯刀,无力的坠落在地。望到这一幕的西夏骑兵,都有种不敢置信般的感觉。
  望着枪锋刺穿肩胛已然失去还手力的赫连铁树,觉得畅快至极的赵孝锡。手中银枪丝毫不带停顿,将枪尖顶在了对方的喉咙之上。
  冷冷说道:“赫连铁树,你败了!现在下令你的手下放下武器,我或许可饶你一命!”
  面对赵孝锡神情平静说出的话。清楚这次失败,就算活着回去也唯有一死。搞不好,还会成为此战替罪羊的赫连铁树,才不会去贪婪什么活下的机会。
  惨笑道:“哈哈。你未免太小瞧我西夏骑兵的血性,我可不是你们软弱的宋人。想杀你就痛快点,想让我堂堂的征东大将军下令投降,你死了这条心吧!
  不怕告诉你,此战就算你们取得了胜利。我相信国主跟西夏的铁骑,它日一样会踏过黄河,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的。我会在地下等着你!”
  对赫连铁树死硬不肯下令投降,还口出狂言要报复。赵孝锡觉得,跟这样的人再多说什么,都有些浪费口舌。
  手中银枪一抖。枪尖瞬间刺破赫连铁树的喉咙。望着似乎有些不甘死去的赫连铁树,赵孝锡立刻大吼道:“赫连铁树已死,尔等还要负隅顽抗吗?”
  随着赵孝锡这声‘赫连铁树已死’的怒吼之声,西夏骑兵的士兵再次受到重挫。
  等到宋军骑兵,适时喊出‘放下武器。可免一死’的劝降话。还有勇气继续对抗的西夏骑兵,已然没有多少。
  处于前军中还在外往突围的拓跋野,同样听到了赵孝锡的怒吼之声。清楚赫连铁树实力的他,非常清楚那个领兵的宋将。如果找上他,只怕他也同样难以幸免。
  还不想就此死在这里的拓跋野,立刻下令骑兵向他靠拢,从宋军骑兵的一个薄弱处。依靠着部族骑兵亡命的战斗。终于打穿了一个缺口。
  听着部族骑兵被扎穿身体,还紧握至宋朝骑兵的铁枪,高喊‘将军快走’的声音。拓跋野也是虎目含泪,带领突围而出的几百部族骑兵,头也不回的快速抽打战马离开。
  看到有人突出包围圈,宋军骑兵队中。也分出一部分骑兵前去追击。这样一来,前军形成的包围圈,很快就出现一些小范围的漏洞。
  待到鬼骑军赵孝锡的带领下,加入到清剿的队例中,听到赵孝锡‘降者免死’的声音。清楚拓跋野已然逃出重围的拓跋族骑兵。也终于无力的放下手中的兵器。
  望着这些脸上还流露庆幸表情的拓跋族骑兵,腾出手来的骑军将士。就准备继续派兵追捕拓跋野一行,却被赵孝锡拦了下来。
  吩咐各军检查损失,同样收容俘虏押回兰州城。这一战,他们已经完成了预定的作战目标。没必要,再为几百个逃出包围圈的骑兵,再浪费骑军将士宝贵的生命。
  待到各骑兵部队开始清点伤亡时,负责阻击的重骑兵跟五千骑兵,付出了上千阵亡的代价。就算鬼骑军,也战死战伤上百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后军的五千骑兵损失比较少。对付那些抵抗力不是很强的步骑兵,他们只付出了百余骑兵的伤亡。
  一番统计下来,宋军方面负责战死战受伤的骑兵近二千人,歼灭西夏骑兵近五千人。还俘虏了近五六千人。战马的数量,同样多达几千匹,也可谓大获全胜。
  这近二千人的伤亡中,骑军中的数量占到近千,其余都是边军骑兵的伤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骑军的实力已然超过了边军骑兵。
  尽管预料到这种骑兵阻击战,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可赵孝锡还是觉得有些难受,那近千骑军官兵的伤亡。意味着,未来大宋骑军中的近千骑兵武官的消失。
  虽说此战有锤炼摔打骑军的意愿在,可出现这么多伤亡,赵孝锡却没法跟其它骑军一样欢欣鼓舞。命令几位还算完整的骑兵千人将,打扫战场押送俘虏返回。
  至于赵孝锡自己,则在众骑军开始带着战利品返回兰州时。带着手下的鬼骑军,沿着拓跋野逃亡的道路,再次出现在黄河岸边。
  吩咐沿途的侦骑加强军情搜集之后,赵孝锡决定就在这处拓跋野等人逃脱的黄河口,等待西夏的下一步行动。此次解决了赫连铁树,兰州边境已然不再拥有敌情威胁。
  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看西夏人在吃了这个亏后,会做出什么选择。是大兵入境,还是选择吞下这个苦果,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等待。
  当然他也不会忘记,来自已然一个多月时间,却从未向京师汇报过战报。从目前布衣阁送集的情况,今年的宋辽边境,同样出现了往年一样的敌骑骚扰情况。
  至于西夏今年,也许是特别渴望收复兰州,才着重攻击这一处。结果却被赵孝锡,来了个迎头痛击,损失了近二万精锐骑兵,相信他们也会好好心疼上一段时间。
  亲自书写了一封报捷的战报,赵孝锡交给骑军侦骑,让他迅速送至秦凤路知州处。以八百里加急的情况,向京师朝廷报捷。希望这次的大胜,能让今年朝廷的官员们好过一些。
  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封密折,交由身边的亲卫亲自递送进京。转交给那位此刻,想必心里也非常不痛快的皇帝赵煦。
  里面除了说出骑军此战的伤亡,还对后续的一些事情做出了预判。有些东西,赵孝锡现在只是一个钦差,他的命令更多只能传达到秦凤路跟永兴军路。
  若此次西夏真想拼命,那朝廷必然有所应对才行。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安排了两组伏兵。打算进入与西春接壤的吐蕃跟辽国捣乱,以此转移三国的注意力。
  别看目前三国似乎都喜欢欺负大宋,但在三国的边境地区,到了这种时节,同样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
  赵孝锡在密折中所提及的伏兵,就是化装进入三国的边境地带。将这种小冲突尽可能的扩大化,让他们无力顾及骚扰宋朝,替宋朝争取崛起的时间。
  在赵孝锡将两封密折,通过不同的渠道递送京师时。这段时间,天天上朝听到都是,与番邦接壤地区有多少人被掳。多少村子被杀消息的赵煦,可谓心情极度的不佳。
  一直希望听到点好消息的秦凤路,直到赵孝锡领兵进入也有一个多月,却没任何消息。这让赵煦也有些担心,这位堂兄会不会把事情搞砸了。
  直到报捷的战报,通过驿卒的八百里加急。在汴梁城开门没多久,朝廷还未结束早朝时。那背着战报的骑兵驿卒,飞奔进城一路高喊‘兰州大捷’,引来京城百姓驻足观望。
  等到这个背着捷报的驿卒,直奔皇城脚下,被守卫宫门的禁军拦下。望着那驿卒一脸的疲惫,还有那兴奋至狂的表情,禁军也清楚这种事情拖延不得。
  很快将情报上报,清楚这段时间皇帝会边境战事苦恼的小黄门太监。立刻领着那位驿卒,往朝堂走出还喊出‘兰州大捷’的尖锐声音。
  正在讨论御敌事宜的赵煦,还有一众文武官员,听到这‘兰州大捷’的声音。几乎同一时间停下了争论,将脑袋望向了宫门之外。
  想到这个大捷应该是那位堂兄送来的,赵煦不顾天子形象已然走下龙椅,往朝堂的宫门中走出。那些文武大臣们,自然也跟了出来。
  在那进入朝堂的台阶上,望着不断小步快跑的太监跟驿卒。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那驿卒端于手上的报捷盒子,期望这里面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好消息!
  
  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三章 是战是和?
  
  做为一个皇帝,不管年纪大小,他都渴望听到边关大捷这种消息。尤其对年幼接掌大宋朝的赵煦而言,他更加渴望在位期间,能成就超越前几任皇帝的功勋。
  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可赵煦同样明白朝廷如今的形势并不乐观。加上他这位皇帝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那位皇祖母手里,朝中掌权的大臣又有些厌战或者说怕战。
  想想三个番邦之国虎视中原,会心存担忧也是很正常。为此,面对那些封河后屡犯边境的番邦骑兵,朝廷能做的就是避免边关城池的陷落。
  至于那些没有大城庇护的普通百姓,也只能寄托他们靠运气,能逃过每天必来的一次洗劫。这种洗劫运气好点,最多失去一些财富。运气不好,也许就化身一具横于野外的尸身。
  清楚这段时间,这位皇帝多么渴望好消息的文武大臣,自然清楚那位郡王爷。从封河前就进入秦凤路,准备给西夏国一次深刻的教训。
  只是随着对方进入秦凤路之后,朝廷虽然没收到那里,令人心感不悦的消息,却也没听到任何战事的消息。仿佛秦凤路那一块,今年被朝廷彻底遗忘了一般。
  这段时间,赵煦也询问过兵部,是否有接到秦凤路那边的战报。结果这一等,今天终于等到一个大捷的战报。至于这个大捷有多少,还要看了战报才知道。
  从跪倒在地的驿地身上,拿到报捷战报的太监,恭恭敬敬的将奏折递给赵煦。迅速打开奏折时,看到上面熟悉的字眼,赵煦就知道这份报捷的战报,出自赵孝锡的亲笔。
  等到上面详细记载,有关此次西夏大军进犯的消息,还有歼灭西夏骑兵的数量。以及那近五千号被俘的西夏骑兵,边境诸城安然无恙。边民死亡的数字可以忽略不计。
  赵煦紧锁的眉头终于绽放,放心地交:“好,好,好。巴蜀郡王不负朕望,带领朕的亲卫骑军,终于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阵前斩杀西夏征东大将军赫连铁树,歼灭敌骑近一万有余,还俘虏敌骑近五千余人。自身伤亡才不过二千,这可是本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