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鉴定师-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见此物,内行人顿时恍然大悟过来,这竟然是一件博陵第瓷器,而童冬阳更是差点没有笑岔气来。
    元青花真正在国内市场上大受欢迎,便是因为鬼谷子下山大罐在国家上拍出了2f乙多的天家之后,元青花便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宝贝。
    而这个时候,在备地开始发现了一批窖藏的瓷器,便是所谓的博陵第瓷器。
    博陵第瓷器系列相当繁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青花、红绿彩、青花五彩、珐华彩,等等不同风格、不同工艺的品种,其器型也可谓相当的丰富,装饰亦备有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瓷器底部贴有这样一种记载内容的瓷板。
    博陵第瓷器的工艺相当惊人,然而却又伴随着各种未解的难题,于是便在古玩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收藏家认为其是真品,而专家学者则认为是赝品。
    这样的直接后果便是其价格的落差相当大,有可恩能够几百甚至几千块1日能收到一个,但是在拍卖场又能够标上千万,当然,拍卖场上流拍的次数也就相当多了,毕竟既然几百几千都能收到,又何必去拍卖场买呢?
    正因为博陵第瓷器的无可定论,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出现的博陵第大多是落入收藏家之手,束之高阁,等待有一天有人能够为其平反,而拍卖场上出现的就比较少了。
    所以,第六场元明清瓷器比赛,有三百多个参赛者参加,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拿出博陵第的瓷器来,便是因为只要评委不认可,这件瓷器的价格恐怕就会被判定为几百块,拿几百块的瓷器来参加斗瓷节,这不是落人笑柄吗?
    深知内情的内行人看得是大跌眼镜,怎么也没想到赵卓竟然会在第六场冒这么一个险,这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嘛。
    景瑶和纪小帆心头更是凉拔拔的,用力的探了揉眼睛,几乎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又怎么都不明白,这样的东西怎么就能成为杀手锏。
    童冬阳拍腿大笑,若不是这场合严肃,他只怕是要走上去大肆嘲笑一番。
    评委们也都一个个眯起眼来,面面相觑了一阵,这博陵第确实也是块烫手山芋,因为就算是几个评委间也都互有争议,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就算以真品而论,这件瓷器也顶多值上一千万出头,离两千万差了一大截。
    赵卓平静的站在台上,任由着台下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他淡定从容的扫过众人,脸上浮现着一阵高深莫测的笑意,然后伸手从箱子里拿出一叠纸张道:“这是和这件博陵第瓷器同时出土的一封书信,有了它,便可以为博陵第瓷器平反!”
    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宛如一颗深水炸弹,顿时震得场中众人纷纷色变,童冬阳更是重重哼了一声,好大的口气!
    这么多年来,那么多专家学者收藏家,都在为博陵第的争吵不休,谁也没办法说服谁,他竟然敢说要为博陵第瓷器平反?(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完胜
    一听赵卓说出要为博陵第瓷器平反的话,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景瑶和纪小帆更是大为动容,二人对赵卓知之甚深,当然知道他说这话不是开玩笑的,那若是真的,这绝对是一件爆炸性的消息。WWw。
    接着,便见到赵卓将手中的书信一张张摊开,随着摄影机的镜头对准纸张,众人便见到纸张所写的东西。
    无论是信还是瓷器,到目前而言都只有四个人真正值晓它的存在,一个是崔世烟,一个是韩朵儿,一个则是村长李乐德。
    而如今,这封信毫不保留的展现在众人面前,细细阅读纸上的文字,只见上面清晰的写着一封书信,大意是指一个清朝时期的商人从某个友人那里得到了博陵第瓷器的传说,这博陵第瓷器本来是出自元朝浮梁的制瓷师傅之手,代代相传,烧制出为数不多的精品,价格媲美美玉,为当时的上层社会所喜欢。
    由于元代时局混乱,所以商人巨贾们便将这些瓷器纷纷窖藏于地下,以备日后儿孙起用,并且还留下藏宝图或者口信之类的东西。
    商人得知传说后,发现自己家中也有此类文字的物件,于是按图索骥,耗费十几年工夫终于得到窖藏地点,获得了这一件青花大盘。
    此信一出,外行人权当是看个热闹,听听古人的奇闻,或是品品这纸上的书法。
    然而对内行人而言,却是一个个眉头锁紧,脸色凝重,或是眼瞪浑圆,神情专注,每个人心里都很明白,若是这张书信上所写的东西是真的,那它的分量重得几乎无法用价格来衡量,有了它便可以让博陵第瓷器变成真正的元朝瓷器,那么所有的博陵第瓷器将会在一夜之间从几百几千块摇身一变,坐上威百上千万的天价之椅。
    而成败完全就看这封书信是否是真正出自清朝之物了。
    不过,众人心里也都明白得很,比起瓷器来,书信之类实在是好分辨太多,一个有能力辨别出博陵第瓷器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被一篇赝品的书信所糊弄呢?更何况,也没有哪个白痴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证明博陵第瓷器的真假。
    所以几乎在大家心理上,几乎一直都认为这封书信极有可能是真的!
    童冬阳的脸色几乎是一下子变得苍白起来,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赵卓手里竟然还有这么厉害的家伙,这若是真的,那这件博陵第瓷器和书信合在一起的价值又岂是一两千万的东西?
    这可是能够证明所有博陵第瓷器是元代瓷器的历史证据!古玩这东西,平白无奇一件瓷器,一旦和历史牵涉起来,那价值何止倍增啊?就象最开始晚清时期的那些张之洞或者皇帝太后用瓷,若没和这些人牵扯上,绝对值不到那个数的。
    所以很多造假贩卖赝品的,怎么编故事也都会把古玩和名人牵扯到一起,也就是这个原因。
    方右铭眉头纠结得如同一条蚯蚓一般,手紧紧的扣在椅把上,方家在古玩上的门路何其多,所以他能够弄到手的高价瓷器也颇多,所以在他看来,这斗瓷节上唯一能和他争风的便是童冬阳。
    这一点自然是没看错,童冬阳拿出了够实力的瓷器,让他输得倒也心服,然而赵卓这人是什么东西,突然间象在石头缝里一下蹦出来,然后拿来一堆让人眼红掉口水的瓷器,最后居然还拿出这么个宝贝,简直就是要人老命。
    童费宇和方路更是嘴巴张成个鸭蛋,就差下巴没有掉下来了,赵卓和他们年纪差不多,然而人家所拿出来的瓷器早已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而关于这封书信和博陵第瓷器的关系究竟如何重要,也渐渐从内行人口中传递给了外行人,整个会场的气氛变得火烈无比。
    评委们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纷纷走上台来,检查书信的检查书信,检查瓷器的检查瓷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口型都牵动着众人的心。
    谁心里都犯着嘀咕,有着想法,不知道这东西究竟是真是假。
    若是假的,那便是闹了个大笑话,一个看得出博陵第瓷器的人却被一封假书信给骗了,若是真的,那就等于象古玩界投了一磅深水炸弹,肯定会有人趁着消息还没传出去的时候,去到处收购博陵第瓷器,几百块收回来,能卖几千万,天底下哪里还找得到这么一本万利的生意呢?
    评委们也都额头滴着冷汗,一个个显得异常紧张,这就象在见证着历史的某个重要时刻一般,而他们就是见证人,别说日后给子孙后代说起,就算是以后出去给其他人谈起,那也会赢来无比的崇敬啊。
    时间一分一秒的迅速流逝着,大家都同一个心思,整个会场几百号人,静得连根针都听得见,每个人都凝视着台上,眼睛都不眨一下,粗气亦不敢喘,就等着评委们发话。
    相比起众人的紧张而言,赵卓显得平静得多,他神情淡定的站着,嘴角还勾着一分微笑,见到景瑶和纪小帆望过去,微微颔首示意了一下。
    只是这一点头,景瑶二人便是浑身一震,知道这东西确实真货,二人同时欣喜起来,有这东西在,又何必怕那个一千九百万的乾隆粉彩瓶。
    本来鉴定一件博陵第瓷器并不困难,鉴定一封书信那也是几分钟的事情,然而六个评委硬是把时间弄得过了一个小时。
    足足一个小时,让场内的人流下了半斤汗,然后,才有一个年纪最大的评委长长吸了口气,朗声说道:“博陵第瓷器鉴定为真品,书信鉴定为清朝时期的真品,由此便可证明博陵第瓷器乃是真正的元朝瓷器!”
    话还没说完,全场顿时沸腾起来,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大力的鼓着掌,将话打断掉了。
    虽然价格还没说出来,童冬阳已经是双脚一软,若不是有椅子,几乎是瘫倒到地上。
    在卢兆峰家初见赵卓,童冬阳便对这个小子看得很不顺眼,虽然见他有几分鉴定才能,但是更多的是不屑,所以对于提出的斗瓷节比赛,觉得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压力。
    然而,从第一场到第六场,这个不起眼的小子却惊艳不断,每一场都赚足了眼球,而到现在,更是拿一件前所未有的举世之宝来。
    这样一来,赌约已是必输无疑了。
    当然最兴奋的却是几个收藏着博陵第瓷器的老收藏家,几个人兴奋得直差没有叫出声来了,收集那么多,每一个可都能够卖上几百上千万,这简直就是拣来的钱财,放着是谁都得兴奋。
    评委咳了几声,似乎在提醒众人安静下来,众人这才觉得自己都兴奋得过头了,毕竟人家瓷器的收藏者都还没有半点表示呢,而且这样对评委来说也是非常不尊敬的。
    大家收了声,但是表情还是十分激动,年长的评委这才缓缓说道:“由于此物关系重大,所以其价格要经过多方商议才定,但是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判断,觉得此物的价格至少上亿!”
    众人本来心里都有些底数,觉得估摸着怎么也得弄个四五千万的数儿,但是一听到这个数,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一亿是什么概念?那绝对是国宝级的瓷器啊!
    景瑶和纪小帆对望了一眼,嘴角都泛起几分苦笑来,怪不得赵卓如此胸有成竹,原来手里有如此重器啊,本来斗瓷节所展出的价格在高端位上历年来都差不多,那就是一千多万便是高价了,然而赵卓这件瓷器却创造出了一亿的天价,和这一比起来,其他什么瓷器都黯然失色,远远无法匹及。
    第六场瓷器赛很快的就到了尾声,藏品在博陵第瓷器的光环下,这些瓷器在众人看来是了然乏味。
    瓷器赛结束之后,童冬阳早就溜得没了影,哪里有脸面和赵卓见面,不过赌约早定下,所以关于声家财产如何分配那也是卢兆峰的意思了。
    而纪小帆早将这件事情传到了纪渊口中,纪渊听得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了,连问了三句“是真的吗?”
    待到知道确有此事,纪渊也忍不住将事情在那边宣传起来,闹得人声鼎沸的,而这个时候,纪渊更是说什么也想要将这件瓷器弄到白城博物馆来,而这个时候,崔世烟才说出这件瓷器已经是淮海市馆藏之物了。
    纪渊愣得直说不出话来,追问之下才知道这件瓷器是在之前的挖掘工作,被赵卓所挖掘出来的,自然是归属淮海市博物馆。
    白城一战,赵卓的大名也足已让整个白城古玩圈动容了,只是有人又知道他是淮海市鉴宝大会的第一名,更加吃惊不已,原来如此不起眼人竟有如此大的来头。
    白城事罢,赵卓和景瑶等人一起回到了淮海市,翡翠和墨灵轻飘飘的跟在他的左右,相识一笑,至于赵卓和景瑶、韩朵儿的感情如何归属,那已是后话,至少他的人生会写出更多绚烂的篇章。
    (全本完)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