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鉴定师-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法门寺位于陕西扶风法门镇,系唐高祖李渊定名,寺中供奉佛指舍利。这枚舍利是佛教的至宝,由七个函套装着,一个套一个,最里面的函装着舍利。
    因为法门寺的塔突然塌陷,国家在抢救性挖掘时,发现塔下有个地宫。这个地宫从埋好到发现,中间没有任何人骚扰过,埋了一千一百一十三年。所有的物品都是当时埋下,文字写得清清楚楚,一共出土了2499件文物。
    而在这些物品入库单上,明确的写上了“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
    直到这个时候,秘色瓷才真正的展露在世人面前。
    在法门寺发现秘色瓷之前,中华古瓷之冠为汝窑瓷,赵卓在状元村偶得的那件宋仁宗款的花浇便是汝窑瓷。
    汝窑瓷作为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其和玛瑙为釉,宫内禁烧,存世量极为稀少,据有记载的数量全世界约一百多枚,然而,秘色瓷的数量却不超过三十枚
    汝窑瓷除了皇室外,朝中大臣及民间富有者亦可使用。而秘色瓷则不然,由于她极其高难的外表雕饰工艺以及严格的釉面退火技术,使得秘色瓷成品率既低、加工时间又长,虽成为世上最为稀少珍贵的宫廷专门御用品。并严格规定:臣子和庶民皆不可用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秘色瓷的出现,瓷器便开始有了宫廷特征,虽然官窑的概念是从宋代形成的,但是惟独唐朝的秘色瓷,却开始有了官窑的雏形,汝窑瓷在北宋末年徽宗时期宫廷用瓷,距今约900余年,然而秘色瓷作为皇宫用瓷,却距今1100多年。
    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色彩造型上,秘色瓷都一点不逊色于汝窑瓷,而且在数量上更加的稀少,这一切也都让每一件秘色瓷成为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第四十章 前往临水乡
    第四十章前往临水乡
    见到赵卓脸上未曾蜕去的惊讶表情,刘老不由有些担心的道:“赵先生,这件瓷器……能值多少?”
    李诚亮等人也都把目光集中到赵卓身上,不知道他究竟会给出个什么价位。wWW。
    赵卓此时才镇定下来,细细的抚摩着小罐上的花纹,慎重的说道:“我还没办法给出一个恰当的价位。”
    “莫非这很不值钱?”刘老不由叹了一声。
    赵卓却摇摇头道:“不,因为这件瓷器的价格相当昂贵,所以就连我也没办法一时间下判断。”
    刘老顿时大喜道:“这么说,比刚才那个小碟还值钱?那两件一卖应该能够到一百万吧?”
    李诚亮等人听到这话也都松了口气,只要能够卖到一百万,那么刘老老伴治疗的钱也就不愁了。
    只是,却听赵卓一笑道:“何止一百万,至少也得上千万啊。”
    众人听得齐齐的一愣,一时间没回过神来,好一会儿,李诚亮才指着这青碧色小罐颤声道:“木……木头,你没搞错吧,这么小个罐子能值千万?”
    方陵微微一笑,补充了一句:“至少千万,因为这小罐可不是普通的青瓷罐,而是唐朝时代生产出的秘色瓷,据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判断为真品的秘色瓷仅有三十几件,每一件都可以说是稀世珍宝。”
    李诚亮等人不由得倒抽了口凉气,众人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秘色瓷,但是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既然世上仅有三十几件,又离现代有上千年的历史,那么自然贵得有理由了。
    刘老眼睛一直瞪得直直的,直到现在才回过神来的,惊愕的道:“赵先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赵卓微微摇头道:“我说的句句属实,如果刘老不信我的判断,我们可以将其拿到鉴定师分会去,由其他鉴定师给它做鉴定,我敢担保,得出的结论和我的是一样的,这东西拿到拍卖会上去,绝对能够一鸣惊人,一千万的价是绝对能够拍到的。”
    刘老连忙说道:“我信,我当然信,赵先生虽然年轻,但是一看就是实在人,我也很相信你这份眼力,不过,我没有时间等到拍卖,我现在就需要现金。赵先生你认识的人,要不帮我介绍几个能够直接给钱的,这件瓷罐我也不奢望能卖到上千万那么多,五百万就够了。”
    赵卓便说道:“那要不这样吧,我先给刘老你一百万,然后你将这两件物品委托给我帮你拍卖,等到拍卖之后,再将拍卖所得的钱交给你,这样一来,既不误事,又不失价。”
    李诚亮多了个份心眼,小声在一边说道:“木头,你要出一百万?你可得看准了,要是看走了眼,那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大头等人也在一边说道:“对啊,一百万诶。”
    赵卓微微一笑,自信的道:“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
    刘老感激的握着赵卓的手道:“赵先生,你这真是雪中送炭,不过这样麻烦你我实在是过意不去。”
    赵卓微微一笑道:“刘老言重了,能够在有生之年见到这样完美的秘色瓷,这才是我的荣幸呢。”
    接着,赵卓便和刘老等人带着秘色瓷一起赶往了鉴定师分会,因为赵卓并不想秘色瓷的事情让太多人知道,所以这件事情就直接找到了余唯洋。
    余唯样见到许久没见的赵卓突然来到协会里,还带着几个人进来,而且一进来便将门关上,再看看怀里抱着的囊套,便知道肯定是弄到了什么价值不菲的古玩。
    然而,当他见到小罐子,经过仔细鉴定,断定这就是传说中的秘色瓷时,也不由得倒抽了口凉气,看着赵卓苦笑不得,这赵卓自从上次考试之后就没来过协会,如今一来就带了这么重量级的东西,别看这么个小罐,却是国宝级的文物啊,随便放在哪家博物馆,那可都是镇馆之宝。
    这全世界仅有三十几件的东西,他也只见过一面,但是象这种散落在民间的却是听都没听过。
    有了协会会长这样重量级人物的鉴定,刘老是彻底的放了心,因为秘色瓷是赵卓第一个鉴定的,所以鉴定书自然也是由他来出具,接着,余唯洋又找来了协会的律师,由刘老和赵卓签订了委托协议,之后,赵卓也将一百万的现金直接支付给了他。
    赵卓当然是有私心的,这秘色瓷对于斗瓷节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它在,还真不怕方右铭他们拿出的唐朝瓷器了。
    而对于刘老而言,那一百万现金比起这秘色瓷来说更加的重要,若不是赵卓劝阻,他恐怕真会将这东西贱卖给其他人。
    回到淮海市一趟,偶然得到了秘色瓷的处理权,赵卓的心情也是十分愉快,虽然六场比赛,到目前只找到了宋朝瓷器和唐五代瓷器,但是已算非常的幸运。
    而且赵卓也坚信,一定能够赶在斗瓷节来临前,将其他的四件瓷器准备好。
    三天后,期末考试也到了尾声,最后一场考试是罗德文负责,考试结束之后,赵卓也和罗德文闲聊了几句,顺口就说起了斗瓷节的事情,对赵卓而言,能够多一个渠道得到可用的瓷器当然是最好的,虽然淮海市没有古玩市场,但是收藏瓷器的人却很多,而且很多也是没有对外界展示过的。
    罗德文也显然知道斗瓷节上展出瓷器的分量,听完后直摇头,他的朋友虽多,但是瓷器的收藏品最贵的也就两三百万,在斗瓷节上虽然能拿出手,但是却显然没有胜算。
    离开学校,赵卓回到住所的时候,韩朵儿正在忙着收拾东西,因为放寒假,所以要暂时搬到家里去住。
    如今赵卓父母和韩家共同开的陶瓷加工厂也开始步入正轨,加上赵卓拿出了鉴宝大会上一半奖金的投入,赵卓父母也在淮海市购置了房产,算是在这里安家了。
    就在赵卓帮忙搬东西的时候,接到了崔世烟打来的电话,一接通,崔世烟便问道:“师弟,听说你现在正在找陶瓷?”
    “对,师哥有什么路子吗?”赵卓知道他肯定是从罗德文那里得来的消息,连忙问道。
    崔世烟便笑道:“路子是没有,不过现在我要去临水乡抢救一座古墓,顺便收购下古玩,你反正闲着也没事,要不要跟我去碰碰运气,临水乡也是一个在明清时代都出过大官的地方,虽然偏僻了些,不过说不定能淘到好东西。我也顺便借借师弟你的眼力,万一找到合适的,便开个后门借给你用用。”
    赵卓听得一笑,连声答应下来,刚在状元村淘到了宋仁宗的花浇,所以他对这个临水乡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韩朵儿在一边听得清清楚楚,一听又是古墓又是淘宝的,顿时大感兴趣。
    于是,赵卓便带上韩朵儿,来到博物馆后和崔世烟等人汇合,同行的几个人都是馆里老资格的鉴定师和工作人员,当初也都去看过鉴宝大会,深为赵卓的眼力所折服,一见面就热情的寒暄起来。
    接着,众人便坐上博物馆的专车,前往昌县文物局,文物局便派了一个职员给几人带路,同时一边介绍起临水乡的情况来。
    和状元村一样,临水乡也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山村,群山围绕,只有一条崎岖山路可以通行,而且这条山路不仅险峻,而且一侧就是悬崖,下面有一条滚滚大河流过,十分的危险。
    古墓是在前几日下了几天的暴雨之后在山上冒出头的,因为破坏得十分严重,昌县的文物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经验不足,所以才请市博物馆的来帮忙。
    沿着崎岖的山路,直开了两个小时后,临水乡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临水乡是一个在河边开辟出的小乡村,村落依山而建,一层一层的象梯田似的,每一层都有着农田和楼房。
    文物局的人立刻找到了村长,在他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北山,便见到山脚下果然有着一座古墓,已经露出了一片砖制的墓顶,还有两个村民在这里守着。
    古墓似乎因为埋藏在地下多年,受到山体挤压,墓顶已经有些变型,那些本来十分紧墓砖似乎稍一受力便会掉落到墓穴中。
    赵卓和韩朵儿都是第一次亲眼见到发觉古墓,都十分的新奇,当然赵卓更关心的则是墓里的随葬品,若是真能挖出个稀世珍宝,那可就省了一番力气。
    不过,墓还没有挖掘,里面究竟有没有随葬品,随葬品有多少也并不知道,更何况,很多花大力气挖掘出的墓,到最后才发现早就已经被盗空了。
    崔世烟显然对古墓发掘十分有经验,立刻命令工作人员开始沿着古墓两边清理,所有的人都显得小心翼翼的,一铲一铲的将土铲起来,村民们也都得到消息,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围在外面大觉希奇。
    渐渐的,古墓渐渐露出真容,乃是一个带着苍穹顶的墓室,足有三、四米高,墓门是一块很厚重的大石板,上面还雕刻着一些花纹。
第四十一章 元代墓室
    第四十一章元代墓室
    古墓一出现,工作人员便都朝着其外部观察着,幸运的是,并没有发现盗洞,这么大一座墓穴,若是没有被盗,那极有可能出出土不少的随葬品。wWw、
    不过,要想从墓门进去显然会费些工夫,还好墓门一侧的石砖已经被挤得错开了。工作人员在认真分析了之后,决定对门侧的石砖进行拆除。
    随着一块块石砖拆掉,便露出了墓室里的甬道来,众人拿着手电,小心翼翼的钻进了甬道里,韩朵儿虽然怕鬼,但是有这么多人在,也大着胆子往里面钻。
    赵卓站在门外,扭头看着身边的墨灵,墨灵正歪着头看着墓室,转着头朝他说道:“大哥哥,谢谢你,要不是你把我从墨玉中叫出来,我恐怕会在里面呆上一辈子呢。虽然墨玉是我出生的地方,但是呆在那里,却和呆在这墓穴中没什么区别。”
    赵卓微微一笑道:“我才该谢你,若不是你,我又怎么能够变得这么厉害呢?”
    说笑着,他便跟上韩朵儿,走进了墓穴中。虽然整个墓室有三、四米高,其实边长也不过2米多,赵卓和韩朵儿都大着胆子往里面钻,一进去便闻到一股腐朽的气味,地面上似乎还躺着几块石碑。
    赵卓便蹲下来,拿起手电指着上面,石碑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好象是铭文一般,只是因为碎成几块,所以一时间无法判断从哪块读起。
    墓室里显得阴暗而干燥,甬道由规整的灰色墓砖砌成,上面用白、黄两种颜色画着两幅壁画。
    崔世烟拿着手电在墙壁上认真看着,然后说道:“是元代风格的壁画,看这墓穴的形制也颇有元代风格,应该是元墓不假了。”
    韩朵儿一脸新奇的道:“刚才听村长讲,这里元代的时候就出过大官,该不会就是那大官的墓吧?”
    崔世烟笑了笑道:“有这个可能,我们朝里面走吧。”
    经过并不宽阔的甬道,便来到了墓室里,主室的两边还有着两个小耳室,只可惜耳室的屋顶早已塌陷,按照耳室埋藏的规律,一般都是生活器皿之类的东西,大多是陶瓷木质之类,估计已遭到损毁。
    整个墓室呈四方形,内墙由白色的墓砖砌成,墙壁顶部镶嵌着灰色的斗拱,在四面墙上都有着颇为精美的壁画,画上展示着墓主人生前所过的富足生活。
    在墓室的正中央是一副大棺材,因为年代久远,表面上已经呈现出了一些腐朽,在棺材的两边,放着一些瓷碗、陶罐等随葬品,上面都覆盖着厚厚的泥土。
    崔世烟走到棺材前看了看,用戴着手套的手摸了一下,试了试后笑道:“这墓不算小,还带着两个耳室,显得中规中矩的,而且这棺材的木质也颇不错,这人估摸着不是官也是个大财主,里面肯定少不了东西。”
    “那要现在开吗?”韩朵儿睁大眼问道。
    崔世烟笑着摆摆手道:“现在不行,瓷器这些还好,衣服在里面隔绝空气这么多年,一旦打开后会迅速的氧化**,所以要等其他工作人员到这里,搭上帐篷,将这里的温度控制好,然后将保存的工具也都带来,才能开棺。”
    说到这里,他看着地上的随葬品笑道:“不过能够看到的大件随葬品就有二十来件,够得我们清理了。”
    因为墓穴内的光线并不明朗,所以崔世烟就让工作人员在上面将券顶处松动的墓砖给拆了下来,这样一来,整个墓穴就暴露在了阳光下。
    紧接着,便是清理随葬品。清理随葬品是件精细的活儿,因为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谁也不知道墓穴里的随葬品是否遭受了破坏,所以在清理的时候必须十分的小心,对于泥土覆盖着的,要用小刷子一点点的将这些泥土刷开。
    韩朵儿对清理文物倒是很感兴趣,拿了把小刷子开始清理一个小瓷碗,赵卓对清理的事情自然也很上心,他现在所得到的瓷器只有宋代和唐代的,还有四场比赛,即元明清时期、六朝时期、原始青瓷和晚清民国时期,这四场比赛所需要的瓷器都没有着落。
    而这一个元墓里,若是能够出土一件能够用于斗瓷节比赛的瓷器,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而且崔世烟也早答应可以借给他用一下。
    第一个瓷碗很快的被清理了出来,是一件青花水山纹碗。
    此碗口沿微撇,深腹圈足,器形规整,拿在手上便能感觉到细腻的胎质,一摸那釉面即能感觉润泽如水,不消说,绝对是元代的真品。
    再看此器的花纹,腹外壁绘画着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古木寒柯,并有溪泉飞瀑,小桥流水,其间点缀以庭院人家,松竹掩映,一派乡林野趣、隐逸桃源的诗情画意。
    “这画画得真好呀。”韩朵儿赞叹道。
    崔世烟凑过来看了看,也不由颔首道:“确实相当传神,不过不是官窑的东西,只是普通民窑的出品,算不上什么精品。”
    赵卓也微微颔首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