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掀起国学盖头来-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回  飘然欲仙
第三回  飘然欲仙

  上回说到,光当在楼上放贴。第二天,就见楼主“正勤仁者”发布一条惊人消息:

  “请反儒者反传统文化者看一看现代西方科学家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成果:

  ”

  打开链接,是留美博士钟茂森先生的一篇演讲。说西方有医学家、心理学家证实,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而且可以永世不停地轮回转生。

  光当不看则已,一看便觉身轻如燕,心旌也随之飘荡起来,于是跟贴如下:

  拜读了钟茂森博士的演讲,光当激动不已:人生轮回已被科学证实了!

  感谢正勤仁者传播了科学的真理。可光当还是忍不住要埋怨两句:干嘛说“请反儒者反传统文化者看一看”这些成果呢?光当不是“反儒者”,更不是“反传统文化者”,难道就不能“看一看”?幸亏光当犹豫再三之后,终于鼓足勇气看了,否则不就与真理失之交臂了?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理嘛,怎么光请“两反”者看呢?不可太小气啊,正勤仁者君!

  光当并不反儒,也并不拥儒。但光当并不十分愚笨,看了人生轮回的案例之后,很快就有些认识。当然,要大彻大悟,步入拥儒境界,恐怕还得有个过程,但这并非没有可能。我非常了解光当,很早就听说他绝无门户之见。无论什么体系,只要经过思考,认为确属真理,光当定会毫不犹豫地服从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

  钟博士说得相当好:“伽利略是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了木星也有卫星围绕,发表了‘地球并非宇宙中心’的观点,被当时斥为‘异端学说’,被一些愚昧的宗教徒活活烧死。今天我们都知道,地球不过是太阳系里一个小行星而已,伽利略学说是对的。然而他当时的发现却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巨大挑战。而今天轮回的发现对于现代科学与医学也是一种巨大挑战,必定带来震撼性的影响。”

  南怀瑾大师就曾说:“假定有一天,科学证明了死后灵魂的去向,许多宗教将成问题,站不住脚了。其次,唯物思想将被完全打垮,连影子都没有。世界文化也将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基于唯物思想,因而从事科学发明的,许多科学理论,乃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其他许多哲学上的观点,都成了问题。”

  原来,当今世界对于生命轮回科学的研究,已经印证了南先生的预言。这不能不让人信服啊。

  钟博士最后说:“大量的科研成果固然为我们证实了有生死轮回,然而留下更多的思考:例如,无尽的轮回中的生命形态仅仅以人身的形态吗?抑或存在其它生命体的轮回?轮回中的生命层次是由什么决定的?我们如何能在轮回中不断提升我们的生命层次?这些都有待于科学去探讨。”

  光当觉得,关于生命轮回的科学验证,钟博士并没有盖棺定论,这不就是科学的态度吗?希望我们都能敞开胸怀,以科学的眼光,科学的思路去认真思考。

  贴文发出,有叫“水库青湾”的网友,当天就热烈欢呼:

  “向实事求是的光当先生学习致敬”。

  人人都喜欢顺耳之言。您瞧,光当一激动,称轮回说是“真理”,是“科学”,正中青湾先生下怀,于是青湾便欢呼起来。

  您再瞧,青湾一句“向实事求是的光当先生学习致敬”,更叫光当飘飘欲仙,竟在身轻如燕的基础之上,又似大鹏展翅一般,扶摇直上重霄九,一心想和升天的魂灵握手相拥,甚至想会会蟾宫嫦娥了。

  于是,光当晕晕乎乎地漫天飘舞起来……

  看样子,光当一时半会儿还舍不得下来呢!

  正是:

  后羿空流泪,嫦娥满绝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回  紧急呼救
第四回  紧急呼救

  话说光当还在漫天飘舞。

  往下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往上瞧,除了令人目眩的阳光,则空空如也,连半个升天的魂灵也没有,更别说蟾宫嫦娥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光当颇有些失望,不禁感念起陈子昂的凄苦悲凉来。原想那令人憧憬的神仙生活该是多么的消遥自在,可这“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哪有飞机里舒服,更不如家中妻儿老小围坐炉旁那般温馨快乐。

  果然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心诚”才能“则灵”。光当遇不着升天的魂灵,当下生疑,立马觉得身子就象灌了铅,直往下坠,一头又堕入谜团之中……

  光当终于回到了现实,仔细推敲钟博士的演讲,越看越困惑,越想越迷茫,便将“有感于生命轮回”一文发到网上:

  这几天,光当苦苦地思考了不止一番(将近两番,大约1.99番)。不能说毫无心得,但很多问题,光当越是思考就越是弄不明白,简直有些恍然大糊涂了。特择其要者向诸位阁下请教:

  一、伽利略发表了“地球并非宇宙中心”的观点,被当时斥为“异端学说”,被一些愚昧的宗教徒活活烧死。这应该是宗教戕害科学的例子。钟博士承认“伽利略学说是对的”。说明科学家可能被残害,但科学并没有被战胜。

  钟博士同时说:“轮回的发现对于现代科学与医学也是一种巨大挑战,必定带来震撼性的影响。”

  光当这就开始糊涂了:

  1.“轮回的发现”究竟是科学的发现,还是宗教的发现?能否界定清楚?

  2.如果属于宗教向科学挑战,怎见得17世纪的战败者,今天就“必定”能给科学“带来震撼性的影响”呢?

  3.震撼性的“震级”有多少?“震撼”以后是趋于平静呢,还是兀自晃个不停?“震撼性的影响”能否与伽利略对“地心说”造成的“毁灭性打击”相提并论?

  二、钟博士介绍说,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教授指出:要彻底了解生命真相,“科学必须借助于宗教”。

  钟博士同时说:“当然,目前的科学界和医学界对轮回的研究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定能更全面地认识生命的奥秘和找到解脱轮回苦难的方法。”

  钟博士是希望科学对轮回研究成熟起来,意思是宗教要依赖科学,而钟所敬仰的英国佬却已经断言“科学必须借助于宗教”。到底谁该借助于谁呀?

  再者,现代科学与医学已经被“轮回的发现”“巨大”地“挑战”了,“震撼性”地“影响”了,还能指望科学、医学对轮回说进行逐步成熟不断进步的研究吗?

  光当“难得糊涂”之后,竟又开始怀疑了:

  博士的思维是不是乱了?是不是不要逻辑才能让钟茂森当上博士?是不是先要养成自相矛盾的习惯才能成为轮回学专家呢?光当刚刚立志研究轮回,可象我等偏爱逻辑又难以放下的笨人,还有没有“轮一两回”的前途啊?

  三、认真研究这些轮回案例之后,光当不禁对钟博士有些愤愤然了:我们都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可钟博士至少曾经也是个中国人,却大讲特讲外国人的轮回,无视中国的轮回。其母赵良玉居士竟然予以默认,完全忘记了祖宗根基。

  轮回说果然是洋鬼子的专利吗?

  否矣哉!

  轮回之说佛家古已有之,而且早就深入人心了。戏文有曰:“人生百岁谁无死,不如早死早托生”。老辈人传说猫有九条命,而且是享福的命,人要九辈子行善才得以托生成猫。俗话有云:“下辈子变牛变马也要报答您(某人)”。可见国人不仅知道生死轮回,而且知道变牛变马远不及托生成猫。另外,还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更是家喻户晓。所以光当以为,中国的轮回学说绝不比洋人差,而且早就弄清了“无尽轮回中的生命形态”不“仅仅以人身的形态”,还“存在其它生命体的轮回”。并且,中国人至少和猫、牛、马共同参与了互动轮回。况且,洋人“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不得不靠什么仪器和催眠术,而中国早就懂得释迦牟尼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揭示了。您瞧,中国的传统那一点比不上洋人?钟博士即便不是“反儒、反传统文化者”,至少也是个民族虚无主义的崇洋派!

  仔细想来,中国暂缓推行轮回制度也挺好。请君看看那个凯瑟琳。她总共在地球上轮回86次,而且在其它星球上也有轮回。有一次,“她”还曾经是个金发男郎,在一次水战时被一个敌人用刀刺入喉咙,临死认清那个敌人正是后来这一生的未婚夫斯托特。细一琢磨,竟害怕起来:万一哪个不长眼的看上光当,企图在某世作恋人,就象斯托特那样先把我给杀了,以便将来“不是冤家不聚头”,光当此生岂不是太惨了点?而且,如果我上老几辈皆行善之人,连着托生都是猫,一直不能与仇人相见、相恋,那俺这辈子不是白死了?

  光当吓出一身冷汗,想到干儿子他妈懂些传统,忙去请教。她说,轮回之事确实是真的。她的往世就当过男的,曾经教过孔子识字,是孔子的师父,跟孔子的父亲情同手足。她儿子还曾经是孔子的曾祖父呢。照她这说法,辈分岂不都乱套了,哪里还有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对她这说法,光当当然不信,可又没有证据能够推翻。您想,她的逻辑和洋人一样,洋人使得,国人为何使不得?不过她又嘱咐我:“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这话似乎比鲁迅所言“说不清楚”要高明许多,既能不负责任,又能把可信度自自然然提高几分。她还告诉我,中国是不兴恶人随意托生的。杀人放火者和江洋大盗等坏家伙都要下地狱,哪有机会托生谈恋爱?

  想不到一个农村来的妇道人家,竟把快修练成知识分子的光当开导得似懂非懂了。但听了她这番言论,毕竟让我对自身安全放心了许多。只是这些老百姓对孔圣人实在是大不敬焉,未免让光当替三纲五常捏了不大不小一把汗,对中国儒家学说的前景愈发恻隐起来。

  如何既能用科学的态度追求真理,做到实事求是,又能用科学的态度和真理的标准来挽救儒道释学说,也做到实事求是?

  噫嘻!光当只怕是“说不清楚”了。诸位救我!

  正是:

  民风急切切,宦雨慢腾腾。

  要知有谁来救光当,看官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回  诚惶诚恐
第五回  诚惶诚恐

  上回说到,看了钟博士的演讲,发现诸多矛盾无法自圆,光当大惑不解,故大声呼救。

  第二天,还是水库青湾先生跑了来。

  人总是喜欢奉承,这差不多就是真理了。

  按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是真理,但是“忠言逆耳讨人厌”,则好像是更加现实的真理呢。

  您瞧,光当对于轮回的真实感受,不合青湾心意了,所以他这回跑了来,并不是为了欢呼,也不是听到光当呼救赶来相助的,而是扳起了面孔,居高临下地训人了。他阁下好像只感到光当缺少恭维的话“讨人厌”,并未觉得“利于行”;只知道“逆耳”,并未看作“忠言”吧。不过,对于青湾的教训,光当还是一如既往,要感谢的。

  青湾训斥道:

  “光当先生还当深入研读经典,不可执着一位妇人之言以为究竟,这样也太贻笑大方了”。

  光当答复说:

  多谢教诲!水库青湾一定是看出光当的肤浅了。光当秃笔如柴,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水,的确不敢妄谈水平。

  据说鸿儒很有些特点:生怕丢面子,死怕下地狱。好在光当鸿也不鸿,儒也未儒,没有鸿儒之忧,故请先生及各位大方尽情见笑便是。不留神笑掉大牙者,医疗、食宿、交通等诸项费用还请阁下自理。勿谓光当言之不预也!

  但有相关事宜尚需请教:如何一眼甚至不到一眼就能看出类似光当般的老朽“还当深入研读经典”的肤浅来呢?倘若老朽稍显不服,是否还得再加一句:“敢说你满腹经纶,博览群书,饱读天下圣贤经典而万无一漏乎?”

  另外,在“太”“贻笑大方”之余,光当还想对大方之家的诗作“深入研读”一二:

  光当曾有“澄清狡诈驱鬼火,笃信诚实映红光”的词句,引起青湾反感。于是,青湾回应诗作一首:

  修身亲民君子行,

  怎可污谤说欺民?

  先生尤自在迷途,

  谁真狡诈岂澄清?

  笃信诚实须博学,

  慎思明辨重笃行。

  时人寡闻眼不明,

  香花毒草每不分。

  光当深入研读之后,提出一孔之见如下:

  一.韵脚“行”、“清”属“中东”辙,“民”、“分”属“人辰”辙。合辙押韵是骈文的基本要求,格律诗词要求尤为严格。先生韵辙乱了,可否改进?

  二.“明”字合了中东辙,但尾联的上联不是韵脚,不宜用韵。敬请斟酌。

  三.“先生尤自在迷途”,“尤”乃“更”“甚”之意,换成“犹”字是否更准确些?

  四.七律四联仅五十六个字,就有两个“民”字、两个“行”字、两个“笃”字、两个“明”字和两个“不”字相重。而且两个“行”字还重在韵上。可否把重字替换掉,或者尽可能少重些?

  五.能否讲点平仄?如首联:

  平平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

  六.对仗,用典……

  总之,除了言志、明理、抒情,中国传统诗词还多少需要讲究些格律。恳望博学的阁下闲暇之时,不妨顺便浏览(无须“深入研读”)一些诗词常识(如“诗词格律十讲”等等)。

  阁下谆谆教导:“笃信诚实须博学”。至理名言如雷贯耳,令光当茅塞顿开。老朽一定谨记在心。

  然而,就在谨记的过程之中,忽觉阁下类似偈语的教导好像有点问题:“笃信诚实须博学”,那咱这不够博学的绝大多数平头百姓岂不连诚实的资格都没了?丧失诚实资格,岂不只配狡诈了?被儒家亲民宗义“亲”了千百年,并欲继续“亲”下去的“民”,岂不大都成了狡诈无赖的刁民了?常闻作了大官的鸿儒往往惊堂木一拍:“大胆刁民,竟敢犯上,给我大刑伺候”!伺候者,服务也。这是不是“亲民”的方式之一呢?面对如此众多的刁“民”,阁下们还有决心、有信心、有诚心继续“亲”下去么?

  从逻辑上看,诚实和博学究竟有多少必然联系?为什么诚实必须博学,不博学就无法诚实呢?反过来,是不是诚实就必然博学?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天真诚实,是不是可以由此断定刚刚出生的婴儿最博学呢?再者说了,博学的量化标准是什么?是不是能作出象阁下那样的诗才有博学的资格呢?博学的美称是否有必要让“刁民”也承认?是否应该由儒家或儒者端起“博学”的乌纱或桂冠朝自己的头上戴或扣呢?

  尽管疑问多多,阁下的教导我还是要谨记在心,而且已经牢牢记下了。在下说到做到,绝不食言。光当虽不博学,诚实之心倒是敢剖给世人过目的。

  在下才疏学浅,谨小慎微惯了,偶尔抖胆质疑一回,怕也难免狂妄之嫌。但光当绝非技痒卖弄,实在是没有能够忍得住。兴许光当的肚量、修养、忍术等等,也都在“还当深入”的改进之列吧。

  坦言阁下不足,不啻班门弄斧。光当无奈,只得再次“太”或“太太”贻笑于大方之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