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半仙文明-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不是这种原因!”旁边,陈锋忽然跳了起来,“你们看,星云虽然很大,但是看上去和内燃机很相似!内部热量膨胀,却通过做功来降低温度!内部巨大的压力和温度在不断地膨胀过程中,将热量和温度转变成了辐射和动力。不断地推动外部的膨胀。

    而后因为是在太空,可能涉及两个机理。第一个就是膨胀做功;而另一个就是热量的传播也需要时间,而星云的膨胀也很快;刚好发生一个巧合,那就是星云的前端刚好和辐射的热量重合了!这就导致最前面的温度偏高,而后面的温度其实并不高!

    那么,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星云内部的核心的温度,有可能低于零度!”

    陈锋并不是天文学家,只不过在这个时代,科学家们都或多或少的接触一些天文学。还有就是陈锋本身就是一个自身的工程师和专家,设计的知识范围非常的广泛;而现在。这膨胀的星云,让陈锋灵光一闪的和内燃机做功联系到了一起。实际上,虽然现在内燃机等已经几乎被电动机取代了地位;但是在一些地方,内燃机依然在研究——科学的理念就是:没有无用的技术、只有没有用对的技术!就比如蒸汽机,这个老古董的技术,但是改头换面后,就是核电厂发电过程中,蒸汽机的技术,是几乎所有的发电工业中最核心的装备之一。

    而也就是因为负责帝国的前沿技术研究,让陈锋接触面广泛,第一时间将幸运的膨胀和内燃机做功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还别说,这种说法真的是有根有据、而且不是无理取闹的那种!

    “调整探测器,观测后面的空间!”张承业当机立断!后面星云的温度,直接关乎未来人类发展的方式!要是温度持续降低,那么就需要采取另外的科技发展方式和生活手段;而要是温度恒定,就是先前的计划;而要是温度升高,就不得不采取最后的防御措施——将星球直接与阳光隔绝,防止温度过高;地面完全用核能、采用冷光照明。当然,没有人希望是最后的一种状况。

    探测后面的空间并不是三言两句就能决定的,宇宙空间太大了,哪怕是采取拦截宇宙光照这种比较简单的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更别说,为了数据更加的准确,必然要主动地探测、比如利用射电望远镜,主动地搜寻数据;这个时间,至少需要持续一年。当然,适当地采取部分数据验证,短时间就可以完成。

    太空中,超弦通信装置为金星带来了强大的通讯能力,可以在十秒钟内联系到位于奥尔特云范围内的探测器——他们距离金星至少有上百亿公里、围绕太阳旋转一圈都需要七万多地球年!

    诺大的研究室内,只有电子仪器工作的声音,所有的人都在等待后面宇宙空间的数据信息。

    已经探测到的区域被划分成了26份;但是星云和太阳系是在快速的运动过程中,其区域不断地向前蔓延、叠加,只要一天时间,已经划分的区域就会前进一个梯度。

    而探测器重新调整角度,第一时间就接收到来自星云内部的光线和辐射,这些辐射来自几千年之前、几千光年以外的距离,经过数千年的衰变,已经很微弱,携带的信息并不是特别的多。但是仅仅用来判断温度变化,无疑是足够了!

    从z分区向后,相关的数据不断地被传递回来,一组组的数据不断地为科研人员带来惊喜。温度高,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星球本身厚厚的大气层就是天然的棉袄——而要是宇宙空间温度上升,必然会导致星球“中暑”,对星球的生态造成巨大的影响。

    而现在,科学家们惊喜的发现,温度果然在一点点的下降、下降的速度很慢、但是很均匀!但很坚定!几乎每隔十亿公里,温度就下降1摄氏度!而按照现在太阳系和这个超新星残骸的相对运动速度计算,只要12年时间,星云的温度梯度就不下降一摄氏度!

    “意外发现啊!行啊,陈院长你又立大功了。”张承业笑呵呵的。

    “又”立“大”功了!这一句话,让太多的人只能羡慕。有些人,着的是嫉妒不来,那灵机一动的闪光,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追赶得上的!

    当年,陈锋一个想法,塑造了如今强大的星空巨炮!不仅仅是恐怖的攻击武器,一个具有摧毁星球能力的超级武器,更是如今帝国探索太空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如今发往宇宙空间的探测器,全都是通过星空巨炮加速的!

    而现在,这家伙更是一句话,就解释了星云温度变化的问题!这问题是如此的简单,但是短时间愣是没有人想到!而现在,又被这家伙抢走了!

    这就是科学,有的时候百分之一的灵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智慧都无法弥补的!你连方向都找不到,再努力也是白瞎!
 第六六六章 科学家的战斗
    第六百六十六章啦……这数字真心不错!

    ——————————————————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宇宙中的训练和旅程注定是艰难的,但是没有人畏惧。再踏上这条路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而在这时候,太阳系也终于彻底与这个超新星残骸完全的接触、并迅速的冲入这个超新星残骸的怀抱。

    太阳系影响力最大的前端、也就是皮壳位置,大约有70亿公里半径;宇宙中太阳前进的速度足有240公里每秒,超新星残骸的速度现在依然有上千公里,双方大约呈现45°的方向。超新星残骸在太阳系靠近银河系核心的方向上;如果从上到下俯视看,是在太阳系前进方向的右前方位置。而现在双方相对之间,正在用近乎1000公里每秒的速度接近。

    超新星残骸的前沿,只要1900多个小时,大约80…81天,就可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其前锋达到地球和金星附近。

    为了迎接这个来自宇宙的灾难,被称之为死亡恒星之诅咒的超新星残骸,在这一刻,地球和金星联手保卫人们的家园。

    数以万计的携带了磁场装置的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团团包围地球和金星。这些年来,地球和金星共享了人造磁场发生装置技术,而现在这些磁场发生装置被巧妙地安排在太空不同的轨道层面,从最低的近地轨道到最高的50万公里高度,都有运行。他们有的利用所携带的核电、有的直接吸收光能工作。数以万计的人工磁场发生装置为地球和金星穿上了厚厚的防辐射层,让两个星球的防辐射能力,直接达到了地球的标准防辐射磁场能力的一千多倍!这样的磁场下,绝大部分带电粒子都会被扭转、然后扔出去!

    除此之外,还有地球和金星与太阳之间布置了巨大的遮阳板。随着超新星残骸的到来,必然会导致宇宙空间温度的整体上升,要想保证地球和金星上环境的正常。适当地遮挡部分阳光来降温,也是必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

    这样的超新星残骸,要是百年前到来,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但是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完美的界解决这些问题!只要不是那种恐怖的射线流,普通的辐射等等,如今已经无法对人们造成巨大的影响了。

    帝国历63年4月。公元2127年8月,两个人类的星球都进入紧急防御阶段,在接下来连续一年的时间里,人们将尽量的避免室外运动,防止一些看不见的辐射突然爆发。毕竟,这是一个超新星死亡的残骸、正像人们所形容的。带有死亡恒星的诅咒。这些辐射光看不到,尤其是如紫外线、伽马射线等等,不带有电荷的辐射,根本就无法被磁场拦截,只能直接的照射到地球上。而这些射线,必然能够轻松地将这些倒霉的人送到地狱中!

    金星和地球依然在太空中坚定地盘旋,而远方的残骸却已经发威!

    帝国历4月中旬。太阳系皮壳被撕裂,蔓延了四分之一个太阳系皮壳的闪电流消失,但是高温的残骸,冲入了太阳系稀薄的星云并不能对太阳系本身造成任何的困扰,甚至这些尘埃还会为太阳系带来新的能源,比如太阳需要的氢和氦等等。但是对人类来说,这就是一个灾难。辐射……巨大的辐射已经先一步到来!他们用近乎光速的速度首先光顾了金星,然后再次光顾此刻处于太阳另一头的地球。

    天空中。所有的带电粒子流都被强大的磁场所干扰、化作漫天的流光,为星球穿上了彩色的婚纱。就像是在庆祝人类的新生,人类文明走入新的纪元。

    全世界各地的警报疯狂地响起,人们就近寻找无法被直接照射的地方躲避。当然,为了这些问题,帝国这些年来在路边建设了太多的避难所,他们是一个个拱形的大厅。建筑夹层中,有细密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可以在轻微通电的情况下,隔绝一定的辐射。再里面。还有经过特殊加工的铅,保证就算是核爆炸10公里以外的辐射,都无法穿透。

    这是一场对人类来说,极为严峻的考验,虽然说已经做了全方位的准备,但毕竟是以人的力量来抗衡宇宙的力量。超新星,宇宙中最灿烂、也是最残酷的景象之一。地面上,最美丽的东西往往具有毒性;而在太空,这个最灿烂的天体——超新星,同样具有无法比拟的“毒性”。在生命的最后一颗,释放出亿万年来积累在体内的所有能量!当然也就有海量的辐射被激发。

    处于太空中的帝国科学研究基地首当其冲,但是这里的科学家们却忙碌的脚不沾地!有时候,不仅仅是军人需要上战场,科学家同样如此!在这个面对宇宙灾难的时刻,军人都要靠边,能顶在最前线的,只有科学家。

    张承业亲自压阵,那些有爵位在身的科学家们,全都在场。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至少为了给公民信心,就算是不相关的领域,都要前来压阵。最起码,要保证机器的流畅运行。这个机器——就是整个人类防御辐射和防高温的体系!从太空遮阳板到太空中数以万计的携带人工磁场发生装置卫星,再到大气层中,释放的纳米级悬浮磁颗粒,形成了三重防御;要是再加上星球本身的磁场,就是四层防御。

    诺大的太空基地全都是警报声,虽然之前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是现在毕竟是上战场了,所有的人精神都高度紧绷。处于这一场战场的最前沿,没有侥幸!要么成功,人类继续安全的在这里生存;要么失败,科学家首先殉职!

    此时此刻的地球、金星、乃至整个太阳系都如梦似幻,极光一样的流光如同飘带,将太阳系笼罩。而地球和金星附近,更是仿佛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棉花糖,极光如同丝絮如同飘带一样来回穿插。

    刚刚接触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也是这个超新星残骸威力最大的部分,那就是辐射。只要撑过这一段时间,接下来人类就可以享受美味的“未来”——一个温暖的宇宙空间!

    ps:最近这几章为了快速过度情节,天涯可是压缩了很多的章节字数。我知道,情节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有些着急了,我也尽可能的圆润的转折。
 第六六五章 太空演习
    太空实况演习,是太空时代勇士们必须要走的路。虽然在虚拟学习已经很拔尖了,但是不接触现实的状况,就是不行!虚拟的东西呢,为了让系统运转正常等等,有些东西不可避免的要做些优化的。

    只不过现在终究是高速运动,而且是0。55倍光速下的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所以,在真正的训练演习开始之前,还需要释放探测器和试验战斗机。

    退出游戏,直接将虚拟场景切换到视频观看模式,可以看到宇宙飞船正在太空中“缓慢”的前进,看周围的星光,感觉总是一成不变,而不是电影中那样,在快速的后退、最后变成一束束的流光。

    不过也仅仅是一点感慨吧了,现实中就是现实。只是,在现实中,在这个走进星际文明的时代里,人们同样不缺少幻想,同样想要有机会感受到那种只存在于幻想中、赶超光速的速度。人类之所以能走到现在,不就是因为敢想敢干么!

    呼……从战斗机仓库中,发射出足足10个测试战斗机,还有一系列的大大小小的探测器,实时监控空间、飞船和战斗机的一切状态。

    战斗机全都切换到全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指挥的模式。在不发生战斗的情况下,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指挥足以保证战斗机的运行。只不过战斗的时候,却不得不人工操控,很多东西是需要智慧和经验来操作的,而不是简单死板的程序控制。那种感觉与直觉、那种对时机的把握、预判断和对战场的分析,甚至更进一步的战术问题等等,永远是需要人类那伟大的智慧来支撑的。再强大的武器,它也终究无法摆脱一个“工具”的名头。

    不过还好,哪怕是在如此高速度下,依然遵守着基本的物理定律,比如惯性。释放出去的十架战斗机。稳定后,全都保持与飞船同样的方向和速度前进。只不过在这样的高速下,战斗机的质量、时间等,和虚拟世界里有很大的变化!

    在虚拟世界里为了简单。并没有考虑到高速(十分之一光速以上)下战斗机的状态——也就是说,在虚拟的星际争霸战争中,哪怕是你将战斗机开到0。99倍光速,战斗机的时间和质量等,都不会发生改变。

    之所以有这样的设定,并不是仅仅考虑易操作性的,还有就是战斗机本身携带的能量等问题,让它很难达到0。1倍光速以上;所以也就没有考虑这个。还有就是,其设定太麻烦、技术有瓶颈!

    但是现在问题出来了,飞船本身就有0。55倍光速。同样,寄居在飞船上的战斗机,也就理所当然的具有了0。55倍光速的初始速度!当然,作为一个帝国,连太空飞船都能够建造。这小小的战斗机本身,当然没有问题,各方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比如高速下时间和质量的变化。因此,现在的测试非常的完美。

    但是对于那些一直在接受普通的虚拟训练的战斗人员来说,这就有些要命了——这个速度太快了,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玩坏了!迷失在宇宙当中。但是这又是战斗中必须要接受的一部分!

    就像是当初的航空母舰。现在的宇宙飞船同样是一个“母船”,母船太笨重了,它很难改变既有的运动。那么,防御和战争,就必然要交给灵活的战斗机来完成。除非某一些攻坚战,才会动用母船上的超级巨炮——这东西虽然没有留在金星外太空的星空巨炮厉害。但最长的也有40公里,足以将小一些的弹丸加速到0。1倍光速。而要是加上飞船本身的速度,这个攻击速度就足够恐怖了。

    当然,现在是战斗机训练的时刻。

    在自动化控制下,试验是成功、完美的。那么。接下来就是战斗人员的训练了。这次前往鲸星座,其实是一场征服战争,必须要做好完备的战争。也许从返回来的信息看,那个文明科技发展是水平大约只相当于人类150年前的技术水平,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从信号返回到飞船出发、抵达,至少要35个地球年!35年啊,也许在这其中忽然爆发出某一种关键技术,就能扭败为胜呢!这种情况,电影中太多太多——而事实上,在人类的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