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QY同人)[综QY]立志做寡妇-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当其冲需要成立起来的毫无疑问是玻璃厂,现在玻璃镜的制造依然是秘密,在秘密公开之前,毫无疑问能成为挣钱的大杀器!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0。2吨。
  其次需要成立的是制革工业,碳酸钠用于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东北地区的皮革完全可以在本地进行加工成为漂亮的皮制品销往世界各地。
  然后同样需要紧急成立的工业是食用级纯碱,用于生产味精、面食等,食用碱在全世界都是畅销品,以后大清的百姓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白馒头,而不是发酸的酸馒头。
  再然后是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
  最后化学工业可以用于制水玻璃、□□、硝酸钠、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等。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当然这些东西现在是用不到的,毕竟世界工业还没有发展到这种时候。
  在兰馨的计划中,宁古塔、黑龙江城、雅萨克、尼布楚与乌扎拉将成为盛世华联工业三角区域,一旦成为工业金矿,乾隆就舍不得将这块地割让出去了。宁古塔由松花江连通大海,乌扎拉由黑龙江连通庙屯,这两个地方将成为出海口,连接整个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个五年计划

  兰馨到达几日后,苏合、斗魁、伽南和胶南也来到了东北,3月中旬,扶黎与绮罗香来到了东北与兰馨会和,几日后,凤生姣也与法拉第一起来到了这里,同行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名字叫爱迪生,据凤生姣说这孩子是个孤儿,在私自做实验时烧着了房东的房子,于是被赶出来了,凤生姣正好一直在找他,顺便就拐回来了。
  兰馨高兴的几欲在无人处仰头放声大笑。
  人员到齐了,兰馨决定召开盛世华联第一次高层会议。
  首先是兰馨将盛世华联改成股份制,自己拿91%的股份,剩下的由对盛世华联贡献大的高层们分割,杨梅、苏合、斗魁、伽南、扶黎,在总股份中占有1%,占有总股份的5%;各大会馆的领头人,各在本人负责的会馆工厂的股份中占有5%的股份,占有总股份的4% ;如果法拉第能建成电力网络,他将占有总股份2%以上,爱迪生如果能发明出电视电话照相机之类的东西,他也将占有总股份2%以上,这些股份将从兰馨所占有的股份中切割。
  其次是在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之后,兰馨决定制定第一次五年计划,誓将东北一步一步建成工业重镇。
  第一年:开荒,建房,建成现代化战争单兵训练场,建成碳酸钠提取工厂,建成食用碱提取工厂,建成皮革加工厂,开始建立电力网络,初步建成玻璃厂,以及和俄罗斯进行交易接轨,联系那边的科学家。
  第二年:初步建立电厂,建成玻璃加工场,初步建立东北大学府及附属小学、中学,单兵训练场投入使用。
  第三年:东北移民,初步建成东北大学府,初步建立东北大学附属研究院,扩大碳酸钠提取工厂,扩大食用碱提取工厂,完善皮革加工场,建成玻璃厂。
  第四年,继续扩大生产,争取第一条铁路开工建设,扩充盛世华联船队,扩招护卫。
  第五年,扩大商队,扩大生产,购买战舰,建成电力网络。
  计划是很美好,现实有些艰难,兰馨决定一步一步来,这么大的蛋糕自己吃不下,不如大家一起分,资本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然人手严重不足怎么办,法拉第和凤生姣建议购买黑奴,兰馨想了想,同意了,苏合立刻放鸽子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黑奴贸易商人搭上了线,四个月之后,第一批黑奴就会登上东北土地。
  扶黎建议将单兵训练场放在雅萨克,苏合建议将大学和研究院放在火茸城。
  火茸城兰馨是第一次听闻,苏合三言两语解说后兰馨明白了,火茸城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东京城”,或“龙泉府遗址”
  上京龙泉府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市,在宁古塔地区的荒野中,流人吴兆骞、方拱乾等人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城废墟。倾倒的宫阙殿台、遍地的砖瓦和高耸的浮图石灯使人们感到震惊,这座古城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期建造的呢?在代代流人留下的诗文中记录的这座古城“宫殿犹存”、“墉垣宛然”,并称这座古城为“火茸城”、 “古大城”、“东京”、“东京城”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东京”和“东京城”。
  他们曾经推测这座古城是金朝的上京会宁府遗址,但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后人的认同。直到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清朝政府才将这座古城认定为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
  兰馨同意了,并要求建设校园的时候注意保护遗址,法拉第很喜欢古中国的建筑,答应兰馨只要真的能建成四季开花的室内温室,他很愿意留下来任教。
  第一件事就是建成住宿的房屋,这是很重要的,现在兰馨手里暂时有200户,500口人,其中男性青壮年200余人,妇女100余人,剩下大约160余人的是老年人和孩童。
  这里大多采用一个很牛的流人的发明的建屋方法,此人名叫杨越,他带人一起入山伐木,盖成房子用树皮盖顶当做屋顶,这种建屋方式被当地人效仿,广泛普及,一改当时掘地为屋的习俗,顺便说一声,俄罗斯也是这种房屋,不知道是不是从这里流传过去的,还是从那里传过来的。
  兰馨决定建成工业城镇,这种房子现任不利于工厂厂房,更不利于长远发展,毕竟山上就那么些树,砍完了怎么办?
  兰馨决定把水泥和红砖烧制方法发明出来,再将俄罗斯和印度的钢铁能买的买,能偷的偷,盖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厂房。麻烦的是受限于兰馨自己的冶炼技术,多层楼是不要想了,三层楼勉强可以。厂房都是一层楼的,三层可以作为员工宿舍。
  宁古塔开垦土地暂缓一缓,兰馨将这些人拉去了大布苏湖,在大布苏湖畔划了一道线,男人们沿着这道线挖掘地基,先盖村舍房屋。
  男人们都去盖他们要居住的房子,女人就为男人打下手,老人负责一日三餐,孩童捡拾柴禾。
  兰馨放弃了树木建房,在水泥和红砖制作出来以前,她只能入乡随俗,打土墙盖房,好在这里有大量煤矿,采用烧煤取暖绝对能行。
  根据设计好的图纸,一座座四合院形制,样子又很像缩小了的福建土楼的建筑渐渐拔地而起。根据设计,这种四合院小土楼坐北朝南,一个院子可以居住十户人家,采用火炕火墙供暖,院子宽敞可以种植蔬菜和果树。因为四周房屋均热气腾腾,院子里也坐不住雪,兰馨计划中的塑料厂建成之后,用塑料拢住院子上空,到了冬天也可以种些青菜食用。
  房屋建设热火朝天,土地开垦也刻不容缓,4月份就是种植水稻的时候了。
  水稻种植是在乾隆那里打了包票的,非种不可,于是兰馨决定将主要种植区设在辽宁。
  辽宁历来第一主要农作物为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第二主要农作物为油菜、马铃薯。目前看来,大清百姓明显偏爱种植价格较高、效益较好的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另外,效益较好的油料、蔬菜和药材等非粮食作物也倍受青睐。
  受限于人手等原因,辽宁种植区主要还是种植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作物。东北辽宁水稻4月份席苗 5月份插秧 10月份成熟收割,为单季稻,眼下正好赶上种植。
  然后是吉林,这里也将成为主要种植区,种植玉米、大豆。最后是黑龙江会种植小麦、大豆和向日葵。
  东北地区是全国大豆的主要产区,一年可以播种两茬,春播在谷雨前后,夏播六月前后,榨油之后在全世界都是畅销品,兰馨计划在吉林和黑龙江各购买和开荒一万亩田地。
  兰馨预料,在辽宁的水稻种植成功后,盛京的贵人们肯定会一窝蜂来此种植,兰馨计划在辽宁、吉林首先购买和开荒四万亩田地,不管是自耕还是卖与他人都是稳赚不赔的,可以使用先进的农业工具加速开荒,还可以按天给流人提供食物和银钱,雇佣他们开荒。
  斗魁和伽南分别前往辽宁和吉林进行开荒。而扶黎和绮罗香离开了东北前往俄罗斯,兰馨早已同那里的一位老人建立了亲密的笔友关系,绮罗香将用她的外交特长将那位老人劝导到东北来。
作者有话要说:  

☆、熏陆来信

  兰馨坐在暖暖的火炕中读着熏陆寄来的信件,越看表情就越奇怪。
  杨梅忍不住问道:“是不是盛际飞将军的事?”
  “你知道?”兰馨惊讶的说。
  “盛将军怎么可能会留下公主一人在盛京?”杨梅道,“公主在此最少停留五年,宁古塔的监司轮换恰好也是五年,将军大概申请了监军一职吧?”
  “不是监司,是三将军制度,际飞任黑龙江将军。”兰馨难以置信的说。
  “什么三将军制度?”杨梅道,“整个东北地区,都归盛京总管统辖吧?”
  “清入关之初,是在东北设置盛京总管统辖东北地区,但是由于前段时间俄罗斯的入侵,皇阿玛觉得是该加强东北地区的防务,际飞他上书说明了三将军制度,军机处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决定设立吉林和黑龙江将军辖区。”兰馨说。
  “形势远远不到设立如此防卫吧?”杨梅道:“盛将军所说的三将军制度难道是公主告诉他的?”
  “我是提过一两句……”兰馨无语了,沙俄的入侵对东北地区行政区划的设置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清朝正是设定了东北三将军辖区体制,才取得了抗俄战争的最后胜利。
  “将军真的很有心。”杨梅道
  兰馨翻看着熏陆的信件,眉头挑了挑,笑了:“杨梅你猜紫薇格格和还珠格格如今怎样了?”
  “公主,小燕子早已不是格格了,如今只是一个宫女罢了。”杨梅纠正。
  “五阿哥和紫薇格格不是还纵容宫女太监们称她还珠格格吗?皇阿玛不是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兰馨笑了笑,“话说当初他们放走了香妃,皇阿玛要砍她们的头,你猜发生了什么事?”
  “一定没有砍成吧?要不然,公主怎么会如此问属下?”杨梅道。
  “真可惜啊,”兰馨毫不在意的说,“熏陆来报,有一伙儿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人在京城煽动百姓为还珠格格请命,说她们是代表民间的格格,是老百姓的格格,要求皇上收回成命,再次册封小燕子为格格。”
  “肯定不是五阿哥的手笔吧?”杨梅睁大眼睛。
  “五阿哥恨不得立刻娶了小燕子为妻,怎么舍得让她做妹妹,”兰馨道,“煽动百姓的带头人名叫萧剑,熏陆怀疑他是天地会的成员。”
  “五阿哥竟然与反贼有联系?难道他……”杨梅吃惊的说。
  “他没有那样的脑子。”兰馨叹了口气。
  “皇上什么意思?”杨梅道。
  “据说福尔康和五阿哥也变成蝴蝶飞走了,皇阿玛气坏了,说对他们杀无赦,然后五阿哥、福尔康、萧剑等人劫囚带走了小燕子三人。”兰馨道,“与他们同行的武林高手据说和小燕子一样,都是大杂院出身,皇阿玛怀疑那里是什么武林高手的聚集地,将那些人全部锁拿下狱,十四岁以下的小孩倒是放了回去,其他的老人孩子本来是要问斩的,他们的子女和父母苦苦寻人却无人理会,熏陆和他们搭上了话,寻人改成了流放,即日启程往宁古塔,他们感恩不尽,要重谢熏陆,熏陆看他们也没多少银钱,就没收什么,只写了封信给了他们,让他们来寻找我们,看样子要不了多久就会过来了。”
  “那五阿哥和香妃那些人现在何处?”杨梅道。
  “在一处农家院子。”兰馨笑了,“主家叫做老欧,熏陆正在调查这家农人和天地会的联系,看究竟是不是天地会的一处落脚点,在熏陆写信的前一天,他们分成了两路,香妃和她的情人恐怕会回去回疆,小燕子紫薇众人会前往云南……”
  “公主怎么知道的比熏陆都多?难道公主还有别的眼线?”杨梅问。
  “当然了,我这眼线可是一个难以形容的女人呢。”兰馨忍不住笑了。
  四月中旬,伽南来信说辽宁的水稻已经种植了四百亩,受时间限制,没能扩大种植,但是赶四月下旬必定能开垦种植三百亩的大豆和五百亩的玉米。斗魁来信道已经在吉林开垦六百余亩的玉米和大豆。因为时间太赶了,这两人都采取了使用囚犯、流人和高价雇佣平民的手法,其中辽宁的种植园之所以能开垦如此之多,是因为东印度公司贩运来的第一船黑奴都给了伽南。
  第二船黑奴将在四月底到达,兰馨深思熟虑决定在庙屯靠岸,然后抵达大布苏湖畔,吉林那边就不要使用黑奴了,大清素来排外,辽宁沿海港口因为常年见识外国人,倒不会对此惊奇,吉林那里恐怕会把黑奴当成妖怪活活烧死。
  “公主,二十六个四合院土楼均建设完毕,是否可以开始建立厂房?”杨梅问。
  “是该建设厂房了,”兰馨道,“这次还是采用四合院土楼形制,四合院建的大一些,通风要良好,烟筒……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减低粉尘,还有厂区尽可能多植松柏绿化。”
  “这次又招来很多流人,一个土楼2000个人……十余天就可以建设完了,”杨梅道,“那么建设几个?”
  “一共几个人?”兰馨惊讶的问。
  “大约有3000余人务工,我和苏合担心资金不够,没敢多找,”杨梅道,“我们的资金确实快要见底儿了。”
  “麻烦呢,”兰馨烦恼的说,“水稻和玉米的收成也好,稻田土地倒卖也好,都等到10月份丰收之后才能见到呢。”
  “公主担心银钱,这里倒是有几个财神爷送钱来了,”苏合笑眯眯的进来了。
  “谁送钱了?”兰馨没精打采的说。
  “老九门。”苏合道,“九门的人听说公主打算建城镇,他们也算功成名就了,打算开始洗白,让一部分后代能够置些家业捐个功名,他们都对公主说的开玻璃厂、食用碱厂、皮革工厂这些感兴趣,想来分一杯羹。”
  “有人送钱就好,只是随随便便就想占了玻璃厂,这是不行的,不过玻璃厂建成之后可以把世界经销权分给他们。”兰馨说。
  “还有张大佛爷也来了。”苏合道。
  “张启山也回来了?”兰馨惊讶的说,“他来东北了?”
  “当然还在路上,但确实要来了,”苏合笑了,“张启山买了大船,打算开始做生意了。”
  “张家一直在做生意,多数用来掩护明器交易,现在看来恐怕也是忍不住这种巨大利益了。”杨梅道。
  “张起灵和他一起来了吗?”兰馨问。
  “没有,”苏合道,“张启山拒绝我等接近张起灵,张起灵恐怕留在了北京或者广西,甚至有可能随着张家船队出了海。”
  “我去,真是个小气鬼,看来收养张起灵的事儿真的黄了?”兰馨自言自语。
  “百草厅白家老号的白景琦老爷希望能够在东北药材上交易加大份子,江南皇商范家希望能够代理食用碱的销售。”苏合道。
  “白景琦的可以考虑,范家……还是算了,他们的食盐交易已经够可以的了,食用碱的国内交易还是交给我们自己人,还有九门,八大皇商走盐路就行了。”
  “终极版珍妮纺纱机成品400台已经做好了,都是可以同时纺织24根纱线的那种,沉水不知道‘珍妮’这个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