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刘绪义诗经 心得-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兄妹俩故态复萌。齐襄公竟然带着妹妹文姜整天外出游逛,卿卿我我,情同恋人,有时一个月不回朝宫。
  原本齐襄公怕周天子进攻他的西线,打发了两个将军去守葵丘,约好了一年时间为期,到第二年吃甜瓜的时机就派人替换下他们,就好像今天美国总统答应驻伊拉克士兵那样。可是,到了时间齐襄公早把这事忘在脑后了。他和妹妹文姜还处在情意绵绵之中。而其中一个将军叫连称的,他妹妹本来是齐襄公夫人。见到齐襄公这个骚狐狸抛下夫人而成天与文姜欢爱,心里更有气了。于是便和朝中的公孙无知联络,准备趁机除掉襄公。
  一次齐襄公去打猎,一只硕大的野猪猛地一下子向他扑来。襄公赶紧抓起弓来朝野猪射去。不料中了箭的野猪竟像人一样站了起来,一声大叫把襄公吓下车来。被吓得魂飞魄散的襄公以为野猪是公子彭生的灵魂,就在这时,连称和另一个将军带着兵马杀过来了。襄公身边一个叫孟阳的见事紧急,就冒称襄公躺到床上,襄公则躲到了角落。想趁乱逃走的齐襄公冒称是车夫,但最终还是被连称认出来了,一刀杀了襄公。另立公孙无知,由此拉开了齐国之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纷纷逃奔国外。
  遭此大乱的齐国人对文姜这只“骚狐狸”恨恨不巳。于是又有诗人写下一首《载驱》。
  说起来,《载驱》似乎没有《敝笱》那么辛辣,其讽刺意味也不明显,无非是大写文姜回国的招摇。但细读之,自会明白这种写法也是一种“春秋笔法”。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载驱:时光洗不去尤物身上的油彩(2)
马车奔奔响声疾,红革饰车花竹帘。鲁国道路多平坦,齐女出发天明前。
  四匹黑马多健壮,缰绳垂下软又光。鲁国道路多平坦,齐女启程喜洋洋。
  汶水奔流浩荡荡,行人熙熙往来忙。鲁国道路多平坦,齐女一路好游逛。
  汶水奔流浪滔滔,行人熙熙多如潮。鲁国道路多平坦,齐女一路好逍遥。
  诗人巧妙地写出了文姜回国的张扬与无忌,把一件无礼而无耻的事情写得那么明丽和堂皇。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对比手法,越是这样写越是显得其反常。并且,诗人连续用了四章反复叠咏和渲染,相同的句式,相似的文字,起到了强化的效果。
  文姜回国为何如此令人关注呢?前一首诗也写到“鲁道荡荡”,这一首诗同样如此。其实,“鲁道荡荡”并不是说齐鲁之间的大道真的就那么平坦宽敞。其实质是说文姜回国就好像是走大路似的,家常便饭,根本不受任何礼制的约束。史载,鲁桓公死后,文姜虽然居住在那个“两不是”的禚地,但实际上更方便与齐襄公幽会了。鲁庄公二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庄公四年,“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庄公五年,“夫人姜氏如齐师”;庄公七年,文姜“会齐侯于防”,同年“会齐侯于觳”。文姜俨然鲁国的外交部长。
  她这样频繁地回国干什么呢?读者读到这里,不免会这样发问。还能干什么呢?就是为了回来看看哥哥呀,与哥哥享受鱼水之欢呀。
  由此可见,诗人和史家尽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但其实也有相通之处。一个只是道出事实,把史家之见隐于文字中间;一个只抓住事实中的细节,反复强调,来表达诗家之见。
  两种不同的人,通过各自不同的手段,都达到了各自的目的。文姜也因此成为齐国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但按现在的说法,文姜应该算是一个鲁国人。这一点,聪明的鲁国人也十分清楚。本来,文姜出嫁前称齐姜可也,出嫁后应该称桓姜才是。但是,当鲁庄公二十二年,文姜去世时,鲁人称之为“文姜”,此前都称“夫人姜氏”,表明这个“文”字基本上就是她的谥号。为何不按惯例称桓姜呢,恐怕是鲁国人不愿意把他与可怜的鲁桓公那段屈辱的历史联系起来吧。
  可见,鲁国人在此一事上也用破机心。殊不知,在人们尽情嘲骂文姜之时,我们也不禁为鲁国害羞。作为大圣人周公的后裔,当年鲁桓公为结交强齐,主动求婚,连礼节都不顾了。杜预明白地说:“公不由媒介,自与齐侯会而成婚,非礼也。”此一也。按先秦礼法,夫妻不能一起出入,况他国,故桓公同夫人一起入齐,本是违礼。此二也。有此二条,说“周礼尽在鲁”,只怕也是一种外交辞令吧。
  算起来,文姜也是鲁国的一代国母,作为女人的文姜,自有不光彩的斑点;而作为国母的文姜,也算是鲁国的有功之人。文姜频频往来于齐鲁间,也是鲁国为借文姜之力促成齐鲁外交、或协调齐鲁关系的工具。史上有明文,齐襄公在世时,齐鲁无战事,文姜之力也。她还两次到过莒国,同样是为强化莒鲁联盟。可以说,文姜是史上较早参与国政的女性之一。之所以造成这样一个结局,无非是鲁国无人之故罢。
  不管怎么说,时光是洗不去尤物身上的油彩的。若是世上没有“尤男”,又何来“尤女”?
   。。

猗嗟:一声叹息,哀艳(1)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齐风·猗嗟
  我真的越来越怀疑,齐国是不是盛行男风?在11首诗中,赞美男子汉的诗竟占了近三分之一。《还》诗中的男子汉互相赞美,这首《猗嗟》同样也是赞美男人的射技。而历史上齐国还有两个著名人物,一是管仲,一是鲍叔牙。史上说他们两个人关系好得不得了,甚至留下了“管鲍分金”的典故。本来两个人一起做买卖,鲍叔牙拿的本钱多,管仲出的本钱少,可赚了钱呢,本钱少的倒多拿一份。鲍叔牙手下的人都不服,但鲍叔牙一味偏袒他。这就是有名的“管鲍分金”。后来两个人又一起打仗。一出兵的时候,管仲就躲在后头;退兵时,就跑在前头。士兵见了就笑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又给他争理,说,像他这样有勇气的人天下少有。他老母亲病了,不能不留着小命去养活她,你们以为他真不敢打仗吗?管仲说:生我者父母,了解我的,只有鲍叔牙。这两个男人的关系是不是太亲密了,亲密到有些不正常了啊。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各自保着自己的主子出逃,管仲保公子纠逃奔鲁国,因为纠是鲁国的外甥;公子小白则由鲍叔牙保着投向莒国,小白是莒国的外甥。后来,齐国国内之乱被大臣们平定,鲁庄公亲自带兵送公子纠回国继君位,而那边鲍叔牙也保着公子小白回国继君位。两支部队在半路上碰上了头。管仲趁小白不注意,用箭射中了小白,小白故意咬破舌尖,装做快要死了的样子。管仲于是得意了,就不紧不慢地回齐国去。谁知鲍叔牙早已抄小路把小白送回齐国,做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
  于是齐国就逼迫鲁国杀了自己的外甥,交出管仲。鲁庄公怕了齐国势大,只好杀一个放一个。管仲一回国,鲍叔牙又在齐桓公面前力保他,而齐桓公不仅不追究射自己一箭的罪过,反而拜管仲为相。这一切若是没有鲍叔牙,管仲只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鲁庄公见上了当,很是气恼。于是准备报仇。齐国得知消息,先下手为强,派鲍叔牙带兵,一路打到了鲁国的长勺。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在这次有名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一个叫曹刿的小老百姓替庄公出了主意,竟然把强大的齐国打败了。于是齐鲁两国修好。
  本来鲁庄公在娶正妻之前就已经有两个小妾。一个叫党孟任,一个叫风氏。当初娶党孟任时,党氏担心庄公未必真爱她,竟然不同意。鲁庄公便越想娶她,并且对天为誓,将来立他为正夫人。这样,党氏才答应嫁给他,并生了个儿子公子般。鲁庄公便决定立党氏为夫人,公子般为太子。这时庄公母亲文姜出面干预,要儿子娶自己哥哥齐襄公的女儿做夫人,理由是齐国强大,可以作鲁国依靠。庄公不好违背母亲的意思,只好放弃立党氏为夫人的盟约。
  鲁庄公二十四年也即公元前670年,35岁的庄公前往齐国亲迎哀姜。
  眼看一幕类似文姜的悲剧即将重演。而齐国的诗人为此又写了一诗,就是这首《猗嗟》。
  “猗嗟”是什么意思呢?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啊呀”。这一声惊叹叹得好,似乎诗人有先见之明似的。
  诗主要是写庄公的射技。但也赞美了他的漂亮,展示了齐人眼里的庄公形象:
  啊呀,长得真精壮呀,身体高又长呀。眉宇宽又广呀,美目又抬望呀,步履多矫健呀,射箭尤擅长呀。
  啊呀,长得多英俊呀,美目多纯情呀。仪式已行过呀,整天射靶心呀,箭箭射得正呀,真是好女婿呀。
  啊呀,长得真漂亮呀,眉清目秀妍呀。合乐舞蹁跹呀,射箭靶心穿呀,四箭着一点呀,足以平叛乱呀。
  诗人眼里的鲁庄公确实是个人物,后人也从诗的字面意义上看,认为这是一个赞美诗嘛。而《毛诗序》则认为是,“刺庄公也。齐人伤鲁庄公有威仪技艺,然而不能以礼防闲其母,失子之道!人以为齐侯子焉”。故以诗刺之。
   。 想看书来

猗嗟:一声叹息,哀艳(2)
此诗的妙处就妙在以惊叹的语气开头,从外表漂亮一直写到动作潇洒,写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庄公。可是就这么一个人物,却听任其母在父亲死后仍然与齐君勾搭,明知自己要娶的女人又是杀父仇人的女儿,却不敢违母意,乃至于历史在自己身上即将重演。
  这一次,美丽的哀姜是带着自己的妹妹叔姜一同嫁给了鲁庄公。庄公内心里并不爱她,故而哀姜也一直没有生育,倒是她妹妹叔姜给庄公生了个儿子叫公子开。而夫人哀姜从庄公身上得不到爱,却另外找了个情人。并且这个情人不是外人,我一提一句名言,你就知道他的大名了。鲁国有句话叫做“庆父不死,鲁难未了”。这个庆父便是哀姜的情人。庆父正是庄公的同父异母哥哥。这个庆父不但跟哀姜热乎得不行,还拉上了公子叔牙,三人合伙,结成一党,准备有所作为。
  鲁庄公三十二年,庄公得了重病,眼看不行了,他也看出庆父不安好心,便把兄弟季友叫来,商量后事。庄公试探他,叔牙认为庆父有才能,应该立为国君,你看呢?季友心肠好,他知道庆父和叔牙都不是好鸟,坚决反对。但不久庄公就死了。季友便假传庄公命令,叫叔牙饮药酒自杀,而立公子般为国君。
  公子般即位不久,庆父便打发一个大力士马夫去刺杀了公子般。季友也只好逃亡国外。哀姜便打算立他的情人庆父为国君。但狡猾如狐狸的庆父认为还不到时候。于是便立公子开为国君,他就是鲁闵公。
  八岁的鲁闵公很聪明,他知道母亲哀姜跟庆父之间的勾当,于是他找到季友,让季友到齐国去请求舅舅齐桓公帮助。这样,季友成了鲁国宰相,公子申也站在闵公一边,庆父和哀姜不敢动手。
  可是,闵公二年,哀姜和庆父就沉不住气了,竟然派人暗杀了自己的儿子闵公。不料这一回却引起了鲁人的公愤。大家要和庆父来拼命,庆父只好逃走了,哀姜也跑到邾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季友带公子申回国即位,他就是鲁僖公。
  不久,庆父在逃亡途中被迫自杀。哀姜后来也觉得无脸回鲁国,上吊自杀了。
  历史上齐国的三个美女:宣姜、文姜、哀姜,竟然到一个地方就弄得一个地方不得安宁,这也算是很有意思的巧合了,难道是历史的宿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