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古典白话传奇:梼杌新编-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头的一个跨着赤兔马杀将过来,在距安得错仅仅几寸的地方停了下来,幸好安得错有功夫在身,听到风声,一个鹞子翻身,避了开来。

  为首的赤兔马上是一紫衣剑客,名紫竹,青城派三弟子,本想在五师妹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功夫和拿捏的准头,却见安得错身法极快,不由有些面皮发红。

  安得错哪知他在显摆什么,看到第二位公子白衣胜雪,神情孤傲,径直下马,也不向这边望一眼。第三位黄衫女子,眉目如画,身态轻盈,跃下马来对着安得错盈盈一笑。第四位跟着下马的是个红衣小姑娘,手里还拿着一串冰糖葫芦,落地身法却是极稳,一看都是名师家传弟子。

  安得错自幼伴着酒剑圣,不是喝酒便是练剑,几时见过如此美丽清纯的女子,真是人若流云天外飞,一枝芙蓉出水来,安得错看那黄衣女子看得痴了。(3)

第一回 遇酒圣离乡成剑客 闯江湖出水现芙蓉(4)
紫竹师兄见安得错死盯着自己的五师妹,看得甚是无礼,右手按着剑柄,走上前来,一字一顿地指着安得错说:“小子,拔你的剑!”

  安得错此时也魂收魄回,定下神来,见紫竹的服装及架势,估计是本门旁系,因酒剑圣辈份很高,这些应该是自己的小辈,心想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也不计较,略一抱拳,说声:“承让”,走了开去。

  紫竹见安得错不接招,想他也应是个怕事的,如今谁敢惹咱青城派,哼了一声,大声召呼师弟师妹们,一同进去游玩。

  最后下马的红衣女孩是小师妹清尘,人小嘴利,用冰糖葫芦指着安得错离去的方向嗔道:你这怪人,呆子吗?看我家师姐好久了,若是被你看掉了根头发,要你赔来,你还赔不起呢。

  安得错似是没有听见,越走越快了。

  次日下午,安得错再到了杜甫草堂游玩。

  只见正门一幅联为: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

  安得错自幼在山上,练剑喝酒之余就是看书,酒剑圣早先是位不第的秀才,科场失意后方醉心武学的,所以满屋尽是诗书。安得错在此间长大,对诗词对联均比较有兴趣。游客渐多,安得错随众入正门,转大廨一路咏读进去。一路楠木参天,梅竹成林。

  诗史堂正中有杜甫立像,栩栩如生,左右是些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令人留念不已。

  工部祠内供奉有杜甫画像,并有杜诗传人陆游、黄庭坚陪祀,安得错伫立许久。

  及至水槛,看到一联甚美:

  此地经过春未老;

  伊人宛在水之涯。

  心中不由十分喜爱,随口轻轻念着,忽然旁边一声轻笑,安得错回头一看,回廊中,已是夜色阑珊,一人黄衣青髻,长身而立,正在清冷的夜风中含笑看他,这不正是昨天巧遇的青城师妹。

  安得错对黄衣女子温和地笑了笑,急想上去询问她的姓名,从哪来,到哪去,却又怕自己太过莽撞,惊吓了她。正搓手局促不安间,黄衣女子又一声轻笑,说:你从哪来?哪一派的?安得错答:峨嵋派。黄衣女子眼波转过,心念转了几转说:看你这只葫芦,倒有些眼熟,是你的吗?安得错老老实实答道:是下山时师傅所赠。

  五师妹曾听师傅说过峨嵋山酒剑圣平生只收过一个弟子,心想莫不就是他。

  于是施礼道:我叫芙蓉,青城派余道长门下五师妹,请教兄台尊性大名,安得错见芙蓉豪爽活泼,老老实实一一回答。又问芙蓉要去哪,之后能否再相见。

  芙蓉眼珠一转道,我出一联你对,若对得上时,你我自会在一个特别的地方相见。

  这时小师妹清尘寻找芙蓉师姐的声音传了过来,黄衣女子回头一笑:云绕青峰潭似镜,山魂水魄,说罢翩然而去。(4)

第一回 遇酒圣离乡成剑客 闯江湖出水现芙蓉(5)
安得错听得亲切,知佳人名芙蓉,却不知姓氏。

  回去后,通宵无眠。莫道莽汉不知情,此时暗结有相思,只是不知何时再见佳人面,师傅说:一切随缘。缘啊竟然是啥子?曾听师傅说过,青城派余道长非常注重弟子习武修文,常派弟子外出历练。安得错狂灌几口酒,又细细回味芙蓉的联,喜其清新动人,文思敏捷,意思深远。一时不知如何对来。

  自此以后,安得错四海旅游,在各大书院找寻芙蓉,只不过除酒之外,落下了一个新好习惯,就是时时日日念念不忘辅导文学女青年之嗜好。

  安得错在成都呆了几日都没见得那黄衣女子,有一日在酒楼听人说,青城派遣派弟子高足去各书院进修,咋日已沿长江顺水向东出发,安得错也匆忙灌满了酒葫芦打马东来。

  这一路日夜兼程,又贪恋青山绿水,眼见暮色渐合,已是错过宿头。安得错心下着急,忙打马加紧赶路,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前面竟已出现一个凉亭,一点灯火,在风中摇曳,甚是妖异。

  凉亭里,一个驼背老人正在收拾茶碗水壶放进担子里,看样子是打烊回家,安得错下得马来,对老人抱拳问道:老丈可是回家,请问此地可有宿头?

  驼背老人慢慢抬起那白多黑少的头,对安得错说:年轻人,此地非同他处,老头已收拾好了,如不嫌弃,请随同到老头家吧。

  安得错不明所言,但不知身处何地,只得牵着马,跟着老人七弯八拐地摸夜路,只是奇怪,周围夜幕深沉,阴风阵阵,山风再大,老头的灯笼被吹得一晃一忽的,就是不灭。

  转了几道弯,下得山来,不一会,走上官道,来了一座罕见的城外,只见城池高大,门楼宏伟,城外草丛中星星点点的流萤甚是诡异;一簇簇,妖异动人,城头上灯火通明,点燃黑夜。

  老头说:这就是酆都城。我家住城外西郊恶人谷。

  安得错看着心痒,极想拜访一番这传说中的鬼城,只是现在夜间,这老头又如此神秘,权作罢。

  胡思乱想了一会,见老头已在不远处一座竹楼前等他,不由跟了进去。

  此时天气已晚,二人抱拳自我介绍一番,老头叫大哈陀,称安得错为小锉子,安得错也不客气,见此间山间野味,甚是清淡,便拿出酒葫芦来二人对饮,不料大哈陀摆摆手,安得错见其不饮,自己闷闷喝了二杯,倒头就睡。

  次日天明,老头早已自去做生意,安得错步出竹楼徘徊,见此处山高水洁,寂如太古,远处有一幽静茶楼,杏黄茶招上大书“书友茶馆”四字。

  闲步走来,先见一片竹林,苍翠欲滴,林畔石上可坐可卧,清溪源头,可调琴可煮茗。竹林小径边两片木板之上,撰有半联:是真名士自*。茶馆外稍开阔处,有一圆形水池,池畔桃李夭夭,池中青荷田田,花盛时蜂蝶翩翩起舞,花谢时花瓣对影而落。池心有太湖石,上镌刻“惜墨池”三字,池水清湛,想来是有源头活水来。(5)
  作者题外话:穿越官场言情轻松幽默长篇小说:《解元县令状元妻》(连载中)

  //vip。book。sina。/book/index_119219。html

  新古典白话长篇讽刺小说:《梼杌新编》(全本作品)

  //vip。book。sina。/book/index_119840。html

  以上作者新作,还请看官投票收藏支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回 遇酒圣离乡成剑客 闯江湖出水现芙蓉(6)
竹楼高台处处一尘不染,布置极为雅致,楼上全是书籍,万轴牙签,千箱芸芨,琳琅满目,连壁接栋。安得错觉得自己此生中还没见过如此之多的书,细看一下多数还是孤本,安得错又发起呆来,如入梦中。过了许久;随意抽了一本,津津有味看了起来。

  到了中午,大哈陀还没回来,安得错想起昨晚见过的酆都城,心想芙蓉爱逛名胜地,或许能再见一面,于是纵马入城,街市异常繁华,人来人往,逛了大半天,也没见到芙蓉等一行人的踪迹。安得错独自在城西一大酒楼闷闷饮着,胡思乱想:或许芙蓉等已早一步到了江南了吧。

  傍晚,烂醉而归,竹楼里大哈陀已点燃烛火相候,安得错才发现丢失了师傅的酒葫芦,大哈陀安慰道:后院多的是,赶明晒个大的给你,安得错说:此乃师尊所赠,不敢遗失。

  二人来到酆都城外,见大门洞开,比白日不同,阴风阵阵,别是一番怪景象,一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哭的笑的,疯的呆的,有幡盖接引的,骑马坐轿的,相扶同行的,也有披枷带锁的;大哈陀见此光景,不停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安得错循着记忆,向城西最大的酒楼走去,及待近时,哪有酒楼,只一间破茅屋孤零零在此。

  安得错记得酒葫芦遗失的地方应该是座豪华的酒肆,此时却成了一间又破又旧的茅屋,两人在黑暗中一起去敲那茅屋的门,敲了半天也无人应,安得错一伸手,那门却没有上锁,一推即开了。

  只见茅屋中落满了灰尘蛛网,像许久没人住过的样子,酒葫芦正端端正正放在桌上,安得错伸手就拿,却咫尺天涯,捞了个空。

  这时大门忽关,灯笼自然而灭,丝丝阴风黑气从四面八方涌来,透骨的寒气浸来,安得错拔剑就砍,却空空如也,见那只酒葫芦就在前面桌子上,却可望而不可及,二人也寸步难行。黑气越来越浓,或聚成人形,布有阵法;或幻化兽样,手持刀剑,向二人袭来,不一会,二人便已伤痕累累,不停掉血。安得错若学成仙剑,自能斩妖除魔,此时虽然武功极高,面对一群鬼怪阵法,却也无可奈何。

  眼见二人渐渐不支,忽听一声巨响,鬼怪全无,黑气炸了开来,桌上灯烛忽明,只见一白衣少年入来,衣袂飘飘,恍如天神。左手持折扇,右手持葫芦,微笑递与安得错。

  大哈陀也透过气来,欢声大叫道:公子来了,公子来了!阿弥陀佛,这可好了!

  只见那竹楼主人李公子如玉树生兰亭,临风舞轻姿。安得错折服不已。大哈陀忙为二人引见。

  三人回到竹楼,大哈陀对安得错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幸得我家李公子出手相救,否则你我二人难返人间也。

  安得错感谢李公子救命之恩后,即向公子讨教驱鬼降魔之术,公子也略略指点。二人越聊越投机,从星相,占卜,五行八卦到诗经,从诗词,典赋到武学,不觉又是天明。

  如是留连数日,某日,正与大哈陀谈下天书院,南潇湘,北燕东,东夜雨,西九天,中古典国风等。大哈陀告诉安得错正南潇湘书院有位与北哈陀齐名的南哈陀,为人豪爽,喝酒千杯不醉,是位盛名一时的小孟尝,当时人称:南北二哈。

  突然一黄鹂飞过,安得错想起了找寻的芙蓉,于是恋恋不舍辞别大哈陀和李公子,答应游历完毕,于恶人谷安家,同北陀哈一起修练和收集天下奇书。

  这一路,便引申出许许多多故事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6)
  作者题外话:看官,新年快乐! 。 想看书来

第二回 懒功名小错逛潇湘 兴学院大蒙颁制度(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这也是禁词?晕死的新浪)十枝花”,一阵阵清脆的童声迎风送来。

  安得错听到这朗朗读书声,十分羡慕,毕竟他没进过一天私塾呢。想象之间,他觉得有点口渴,抬头四望,见有青旗迎风晃动,不觉向那镇西头一角的小酒铺走去。沽罢三五角村醪,穿过三街六市,循声来到潇湘学院。

  学院前有道小溪流过,门前卧着一道白玉栏杆小石桥,大门紧闭,门口四个栲栳般大的金字为国子监余清源教授亲笔手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安得错眯了眯眼定下神来,下意识地拂了下前襟下摆上想象中的浮尘,举步前去敲门。

  潇湘学院修建于湖广交界西陴的乌龙山芙蓉镇东头,侧身青山绿水之间。

  此刻的芙蓉镇正是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青山碧水,蓝天白云。远处群山绵绵苍苍,拔地参天,穿云破雾。坡上是一片片紧连着的茶田,半人多高的茶树青翠欲滴,一双双彩蝶在灌木丛中自在追逐,翩翩起舞;金色的朝阳柔和地洒在这片茶园上,生意盎然。

  近山谷处和平地上,一望净是一块接一块的水田,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平如镜面,亮似银星。有几处见农人赶牛耕田犁地,间或几块田里,疏疏落落的是刚插下的秧,绝大部分还未返青。一弯春江水如慵懒的玉*女*(这也是禁词,晕死的新浪)抛下的丝带,缓缓荡出青山峡谷间,江边岸柳疏竹,颇随意地这一堆那一丛,似不经意却更似是刻意的布局。

  对着这景色,安得错竟然看得痴了!

  潇湘学院便倚着这美丽的山水而建,据说学院原本如私塾规模般,仅二三间茅屋,一二个人儿教了十来个孩子的。

  自前任院长小鸟先生挂印归隐,首徒菲紫接管过来。一番改革,广纳贤才,三年内殿试文武三甲大半出自潇湘学院。因而令朝野关注,名震天下。学院不仅囊括了文坛精英,武林高手,更有入世隐者,海外奇人。遂令许多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乡土豪绅、海外侨胞,均不论远近,纷纷慕名遣送子女前来求学,所赠束脩均值不菲。

  学院一时曾拥有学生数千人,教师过百。更兼诸多名家如金赐牙、微嗔大师、巴蜀剑客、李太天、杨柳瞓、李谋财、不空道人、驴肩落雪、苦瓜大师、青松道人、苏珊、韩鼎天等世外高人都麇集于此,聘任为各级教习。

  潇湘学院果真名不虚传,一时云聚多少豪杰自不必说,就连书童杂役厨子更夫,都能挥拳抡剑几下,作对吟诗一二。学院开办这些年来,有不少人学成出名,相约三五知己,外出另树山头,自立门派。

  当然也难免会冒出几个牛鬼蛇神来,在社会上招摇撞骗、混吃混喝,更有甚者在山高皇帝远处凭险而守、割据一方的。正所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1)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回 懒功名小错逛潇湘 兴学院大蒙颁制度(2)
这潇湘学院原本是民办,自为本地大大争光之后,官方也略略资助,现尴尬地处于半官半民性质,学员食宿全包,笔墨纸张,刀枪剑棍,书谱拳经,无一不备。且每年有奖学金及助学金公开评发。

  院长菲紫美媚独具慧眼,招贤纳能,倚蒙老大为副手,颁布新的规章制度,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第一等是废除了唯男儿读书制,使学院男女同堂,文武兼修。同时举办模拟科举:一年四季院试(考秀才),半年一度乡试(中举人),一年一度会试(得进士),每年一度之进士均由学院公费派出参加朝庭殿试(点状元),凡潇湘学院之进士,无一不是学子中精英人选。副院长大蒙、苏珊等人更是呕心沥血,为潇湘学院拟定九部大纲,分别是院长、副院长、顾问、监事、理事、教授、助教、讲师、斋长……定下各职位的岗位责任制度,虽略嫌古板,但一系列的改革使潇湘学院的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院长菲紫为人诚恳,做事勤奋,即使琐事,亦事必亲躬,当时有歌谣唱:为人不知纪晓岚,纵是神仙也枉然;为人不识菲紫面,纵有功名也不算。一时间,人人俱以识得菲紫为荣,无缘识得的,传言只要每天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中把这个名字在嘴里念上几遍,也会神光照耀,顿失颓废,经脉畅通,心中舒坦云云。

  话说菲紫闻得是大名鼎鼎的安得错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