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古典白话传奇:梼杌新编-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珲在曾家,倒也老实安份过日子,也不闹饥荒。早起给夫人请安,晚上与丫环一起做做针线。不觉已过了重阳,天气转凉,沥沥下起了小雨。方珲身子也很重了。这日里早起给夫人请安,过小花园不小心摔了一跤,动了胎气。丫头们急急报与老爷夫人知道,请来稳婆。当天下午就见了红,关门戌时产下一男孩。黄黄瘦瘦的,哭声倒也很大。

  曾老爷转忧为喜,给孩子取名为仕伽,字达畅。亲朋好友来相贺,洗三洗九忙不迭地做满月。曾老爷老来得子,视若珍宝,放鞭炮,大摆筵。方珲推荐娘舅家一远亲做奶娘,这个奶娘面圆耳阔,五大三粗,做事麻利,曾老爷合家欢喜。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4)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回 罗三少正言规好友  曾辫儿怯阵误丫环(1)
谁知奶娘非是样样好,背地里毛病很多,一是贪吃,二是嗜睡。大户人家,要的就是外面光,背地里事谁追究?奶娘吃了就睡,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只恨那曾二少日哭夜吵,晚晚尿床,被老爷夫人如夫人听到了可不好,让丫环们天天洗被单也招人不喜。

  奶娘是个聪明的人,晚上关好房门,抱了小少爷上床,奶娘嘴里嘘嘘吹口哨,手指不停拨弄小ji*ji*,让小少爷屙了尿尿好陪着快睡觉。久而久之,竟成恶习,若非在奶娘手上便硬是不尿。奶娘又是个省事的人,每哺乳完毕,衣服也不用扣扣子,袒露着胸膛就入睡。睡觉又睡得半死,小少爷半夜里饿了醒过来,自己会寻到奶*头,吃饱又睡。天长日久,少爷竟要抱着奶娘才能入睡。这二少长至十一二岁,还不要断奶。大夫人和二夫人后来均无所出,曾家就这么一个独苗苗,便由得他吃。这些事虽然外人永远不知道,但奶娘这坏习惯却也影响了曾二少的一生。

  二少自从剃过满月头之后,就一直前面留着锅盖头。三岁时脑袋后面更留有条小辫子,同年龄孩子见了,均呼他为曾小辫子。曾二少生性和曾大少截然不同,人小却很霸道,仗着家里有钱,常常欺负左邻右舍的小孩子。乡邻长辈们一是敬其家老爷仁义,二是见其年幼不懂事,大多不与其计较,只戏称其为生番仔。

  七岁时,曾老爷请一私熟先生教他读书。曾小少也很聪明,虽然不是过目不忘,却也在八岁就背熟那千家诗,十岁学做对课,十二岁开笔了。当时就有“龟眠流水静,鹭醒晓云飞”的名句问世,也曾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一晃十年有余,前私塾先生辞馆还乡后,后曾老爷请过很多先生,多则三月,少则一月,不知缘故,那些先生都找了个不成理由的借口辞职,并劝老爷另请高就。值有柳斋先生回乡义办私塾,曾老爷亲自送二少爷入学。 

  学堂大多是渔民和农家子弟,认不得几个字不说,有的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全,吵吵嚷嚷如蛙鸣井底。鹤立鸡群的唯有曾二少和罗三少,二人恰少年心性,又是同学,衣着光鲜,人才出众,一时瑜亮。罗三少本是农家子弟,虽然从文,但自小帮父兄干农活,生得身材魁梧,气宇不凡。曾二少本自大狂妄、目中无人的,但是一见罗三少,却十分投缘,百般讨好,刻意结交。(1)

第四回 罗三少正言规好友  曾辫儿怯阵误丫环(2)
曾自小在家排行第二,罗在家排行第三,二人结拜为异性兄弟,于是同学们都在放学的路上拍着手掌唱那歌谣戏虐二人:“罗三木、曾二油,罗补褂、曾绣绸,瘌头跟着月亮走。”这歌子自是刺那罗三少沾了曾二少的光。二少喜排场摆阔气,每每同一些富家子弟出门饮茶作诗,也邀上三少。当然三少也爱与二少结伴出游,起码增加自己的见识,偷学人家的奇句。曾二少平时衣着花哨,出门之前必须换衣,有时似乎涂脂抹粉过,罗三少以为此是富家子弟习气,也不以为意。

  罗三少虽与曾二少同学,囊中金银自然远不及其多。然而性子却更执拗,如果一旦认定太阳是方的,那就一定是方的了,谁来辩驳都不放眼里,还会罗列出一大堆证据来证明太阳是方的这一事实。平时更是留意古贤今人的文字,将自以为绝妙好辞的,悉数收罗临抄甚至吟哦背诵。谁想日子有功,后来也搜罗了满满一大摞子,又分类品赏加上小注,竟被他分上下两册辑成了共三十六章厚厚的一个抄本珍藏,不时揣摩参详苦研。

  三少生性喜听人吹捧,每每吟得一句半句诗词或对联,便复抄于花笺之上,又将身上的铜钱尽数掏出,散于顽童,令其满城大街小巷四处张贴,一点也不介意影响环保。尽管罗三少节衣缩食,忍饥挨饿,面如济公尖,体比黄化瘦,却也乐此不疲。一时鹭江城人人均知本地书塾有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罗三少。 

  传到罗父耳里,最为受用。纵然三月不知猪肉味,却比吃了人参燕窝还舒服。得子如此,夫复何求? 罗家代代务农,大儿二儿纯朴憨厚,三儿聪明勤学,于是家里倾其所有尽供三儿读书,以致二位兄长年近而立,尚未娶妻。不过兄弟情深,总觉得家里有一才子手足,一定会有出人头地、扬眉吐气的一天的,如此便暂迟几年再蓄银两成家立室又有何妨云云。

  曾二少为人黄瘦干巴,心中羡慕罗三少之英俊伟岸,常有长恨此身非我有之感慨。为此,不耻屈尊与罗三少结拜为换贴兄弟。常一起饮茶,探讨诗词曲赋。(2)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回 罗三少正言规好友  曾辫儿怯阵误丫环(3)
时有罗三少出句:“月照心泉方弄曲。”

  曾二少应声对曰:“春离梦海更伤情。”

  三少眼见观音像,作了一揖,出句:“金瓶柳赐无根水。”

  曾二少转身看到铜镜,臭美道:“铜镜春生不老颜。”

  端的是春光融融,其乐无边。之后有同学发现曾二少言语很是暧昧,时不时盯着罗三少俊美的面孔发呆。有时假装醉酒,强行执罗三少之手不放,甚至佯装无意抚探三少同学的胸肌。三少初不以为意,后来发现曾二少越来越肆无忌惮。

  某日,众目睽睽下曾二少又故伎重演。罗三少依旧好言相劝,曾二少却仍不与为意,背腚相对。同学们见之均起哄嘲笑,一时间惹得罗三少大怒,与曾二少着实大吵一架,二人割袍断交。罗三少虽有少年人之虚荣心,但为人还算正派。而曾二少自小被惯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咽得下这样的气?从此与罗三少结下死仇,水火不容。

  一日曾二少看到罗三少与两名书友一起逛街,脱口而出便讽刺道:“前面三条犬。”

  罗三少也不甘示弱,回头赠了一句:“后*庭*一朵花”。

  自此,曾二少又被同学们誉为“*后*庭花”曾才圣。

  曾二少等虽在私塾深受儒学教育,但出来后却在镇上拉帮结派,斗酒拼诗,自诩为曾才圣,一双眼睛长在额头上、老子天下第一的德行。既长,曾老爷为曾二少订亲,娶了在南昌府做过幕僚的宁家的二小姐为妻,婚后曾二少依旧将“才圣”的革命斗争放在人生的首位,天天外出胡闹。

  二夫人芳珲见宁小姐管不住儿子,合家商议给曾二少纳个丫环做侍妾,大夫人推荐宁小姐的丫环小青,二夫人却看上了大夫人房里的丫环小芳。小青和小芳均是年方二八的小丫头,都长得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且水灵灵的。相较之下,小青聪明,小芳更有心机。为什么二夫人会反而推荐大夫人的丫环小芳的?

  原来小芳本来也是渔民家的女儿,她八岁时母亲刚生了弟弟,父亲却患了急病出不了海。但家中两个病人都急需钱诊治,只好用五两银子将亲生女儿卖与曾家。夫人见这丫头虽小但精乖伶俐听话听教的,便让她去专门服侍小姐,小姐出嫁后又再服侍大夫人。小芳天性聪明又嘴甜舌滑,哄得小姐和夫人都极之开心。二夫人芳珲进门后,从小芳眉眼里依稀看到自己当年俊俏的影子,遂稍用手段,与二件小首饰,做二套时新的衣服等等,一来二去便暗中将小芳收为心腹。家里无论大小事情,都尽收耳底。(3)

第四回 罗三少正言规好友  曾辫儿怯阵误丫环(4)
后来宁小姐进了门,摇身变成曾二少奶。芳珲眼看自家媳妇身骨单薄,郁郁寡欢,久不见有喜,以为小两口感情不好。试把小芳与曾二少收了房,又怕老爷严厉古板不准许。早早谋划故技重施,暗地想要把生米做成熟饭,让小芳奉子成婚。芳珲于是便在背地里做些功夫,拿出当年在栖凤楼的本领,手把手去调教小芳,直教得小芳眉眼含情,粉面生春,行如杨柳,坐如艳尤。

  这几天连日阴雨,曾二少都没出门访友。傍晚,独自在书房灯下无聊地夜读,小芳奉二奶奶之命端着盅桂圆茶前来。曾二少侧眼略见她打扮妖艳,香气扑鼻,一点也不像个下人,虽是低头看书,也不禁有些心神不宁起来。

  小芳见曾二少没多几眼看她,便来搭讪道:“二少,要我帮你磨墨吗?”见曾二少不说话,又*道:“奴家磨的墨又香又滑呢,二爷你喜欢吗?”

  曾二少被她搅得看不成书,顺口道:“我饿了,你去弄点宵夜来吧。”

  不一大会,雨越发大了,隐隐可闻得到雷声。只见小芳头上顶着几颗雨珠,端来个托盘。打开食盒,里面是四碟小菜,一壶温酒,二个酒杯。曾二少一来见她热心,二来自己平日在家也从不摆爷们架子的,饮过她斟的二杯酒后,示意小芳坐下对饮。

  不一会,一壶酒空了。小芳手上还剩下大半杯,她一饮而尽,脸带春色的说道:“我的大才圣少爷,干了!”

  曾二少酒量本来不大,几杯下肚已是眼发花、脚发软的,望身后的软榻便要倒下。小芳扶过二少爷就寝,曾二少一把拉住小芳,小芳借势倒进二少怀里。二少胡乱中碰到小芳坚挺的胸膛,触动了二少那根神经。他本能地想扯她的衣服,没料小芳动作更快,帮二少脱一件衣服,就脱自己一件。在这半推半就,*玉*体横陈之际,小芳早已放胆要开门揖盗。

  曾二少更是心痒难熬,跃跃欲试。无奈出师未捷身先死,那话儿摇摇欲坠如幼儿、且泪汪汪的,在关键时刻死不争气,壮志难酬,比之于七老八十的人犹不如!二少这个银样蜡枪头的小小兄弟,每欲达桃源而不能入,来来回回的空折腾,连叩山门都无力,这真是天下一等一的憾事。

  二少低头看着自己,更自惭形秽,他恨呀!要不是自己命根的话,二少宁可一刀把它剁掉了。他却不知道,这都是那奶妈惹的祸!所以不久曾二少便有“狂歌带雨泣桃源”之名句问世了。如果能畅入桃源,当然别是一番的滋味、别是一样的文字了,可见这得到和得不到之间的差别有多大。(4)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回 罗三少正言规好友  曾辫儿怯阵误丫环(5)
话说当时曾二少摆弄了许久,那话儿仍是半死不活、萎萎蔫蔫的。此时天上又响起了一个炸雷,电光之中二少见自己三番五次总是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的样子,更觉羞愧难忍。不禁悲从中来,哀叫了一声,掩着面冲出门去,在大雨中奔跑,一直跑出街外尽头,昏昏然的。

  就在曾二少狂奔出去当口,竟然惊觉了两个巡夜的下人。他们见二少衣衫不整地夺门而去,书房里又传来声声哀叫。这两个家伙好奇心起,搁了手上的灯笼在书房外走廊的拐角处,摸索着进书房来。只见小芳媚眼半张,口中轻唤,在榻上面辗转反侧。在这美色当前,哪里还能按纳得住?两个家伙一般心思,于是打个手势,一个守门一个工作,竟然轮番先后尝了鲜。

  那小芳醉里梦里哼哼唧唧,还以为是二少爷功夫了得。而曾二少却通宵未归,又哪里知道小芳睡在自己书房榻上,与下人作那事儿,弄得房内一片狼籍,衣服扔得到处都是。

  时有闲人出句为“生如水,死似冰,无常有序”。曾二少闻之有感而发,道:“轻若云,软为雨,此恨何安。”俗语有道是文寄心声,如斯又轻又软的,如何能够横枪立马,驰骋沙场,担当大任的?又哪有骨格?哪有骨气?往事不堪回首啊!二少真个越想越气,但有苦只有自家知。当后来被人笑过“泣桃源”之后,曾二少发奋图强,所有的作品中再不承认自己未入桃源了,而是每当有如此之类的句子时,他便聪明巧妙地书来:“醉入桃源,眼底松风鸟鸣涧。”

  当师傅姓陈名到底时,桃源内是否有鸟在鸣?有松生风?是男人都心里有数,可怜那曾二少,这都是凭想象罢了。俗语说: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这位曾二少,因之在几个堕落文人中间赢得了一个“无声醉人”的美称,还给自己的第一本文集起了个名,谓之《无声集》。

  至此以后,小芳多方来搭讪。二少可怜老不济事,有心无力,但都是过门而不入,唯有用心回避。无奈小芳自那次犯禁之后,食髓知味,常常送上门缠着少爷。自那次后,这一曝十寒,日日空虚,却怎生熬得?唯有不时私与下人做点不伶不俐的勾当。

  那小青也暗见小芳尽出些俗气招式,料她进展不大,也时不时对曾二少百般温言软语,拍马搭梯,装成十二分喜欢文学的模样,把个曾二少拍成天上有地下无、连孔夫子都不及的天下一等一的大才子大圣人。曾二少一时高兴,便与她聊天谈古,并教她读书认字。

  小芳见此,也拍马擦鞋。待曾二少醉后,软泡慢磨,让曾二少收为记名女弟子,且要二少认可是唯一的。自此小芳小青二人便你来我往,不仅出入书房,还常陪侍二少外出应酬访友,抛头露面的,早已不把二少奶宁小姐放在眼里。

  某日,曾二少正携二女在外与一帮同学少年饮酒对句。忽见一丫头来请了小青回,不一会又一老家人阿福匆匆而来哭报曾老爷中风过身。二少顾不得再与他人比文斗酒,闻讯赶回来,老爷刚入殓。虽然说他的内心也不怎么悲伤,但当着众亲友吊唁时,仍然大声干号几下。

  曾老爷的如夫人芳珲感激老爷恩情,吩咐用上好的楠木棺材盛殓。夫人也因之病重,幸得刚出嫁不到半年的曾悠云回娘家帮手。过了头七,曾二少叫阿福带人换下曾家庄的门匾,换上花了廿两银子请那柳斋先生写的崭新牌匾一幅,就将府第名改成为:薘菖世家。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5)

第五回 贞宁氏伤心险自缢 小浪子观战先着迷(1)
话说这曾老爷因何仙去;曾夫人因何病重;这事情唯二夫人芳珲最清楚不过了。芳珲规规矩矩做着二夫人也罢;但见老爷夫人年龄渐高;曾悠云又已出嫁;虽然店铺珠算记账不大会;但这府里人情苛费总得要人打理。为了报答曾家;家常银钱诸事多于包揽。原本为着给曾二少纳妾一事,宁小姐竟然反对。二夫人对后祠之事看得极为严重,心中自然不爽,有心休了这媳妇,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什么把柄。

  宁氏之父曾做过金陵知府幕僚,今告老还乡。家产虽不甚厚,也有良田百倾,足裕子孙也。宁氏自小读过私塾,知书达礼,温婉贤能。自十八岁那年过门以来,三年如一日侍奉公婆,持家理财,然老爷及二位夫人几年不见抱上孙子,心里颇为不快,每每长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初时背后唠唠叨叨,后来当面也说,宁氏只是流泪无言。

  却说京都正黄旗汉军,有一户姓金的人家。祖上也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