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氓皇帝-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竹君这样的美人儿,但是她们似乎就是毫不在乎一样。

这一点让程真很是高兴,也只有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面,他才能享受到如此的待遇。

前世的记忆已经渐渐地模糊了,程真发现自己几乎已经忘却了前世那种女人高喊女权、男人拼死拼活赚钱也未必得到青睐的社会现实,更发现自己已经越来越喜欢和习惯这种三宫六院的生活了。

这次不是急行军,所以从洛阳走向京城的行程并不快,走了将近五天才到达京城。

越靠近京城,程真就感到越是高兴,因为他看到了官道的变化,从京师一省南部的泥水路面,慢慢的变成了京师北部靠近京城的石头路面,而且官道的路面也是越来越平整、宽阔和清洁,简直有一些让他有回到前世的感觉。

程真很是兴奋地将孙勇叫到身边,哈哈大笑地指着路面说道:“孙勇将军,你想想,如果全国的官道都是这般宽大平整干净,那么以后在国内调动兵力,运送粮草将是多么地方便。

到时候,南方的粮食就能够轻易的送到辽东的前线,等朕的野战骑兵训练好了,还怕什么满洲鞑子啊,到时候打到沈阳去,将皇太极抓回来祭旗,哈哈哈哈……”

孙勇低着头在旁边看着程真,心中很是不明白,这修路固然能够让运送粮食快一点,但是跟打败满洲人有什么关系呢?不过他跟随程真的日子不短了,知道眼前的少年天子很少犯错,虽然心中迷糊,但还是不停的点头。

程真心中的想法却是另外一套,修路的事情已经开展起来了,那么其他的事情应该也没有停下,比如徐光启的新式稻种和麦种,是否已经找到合适的试验田了?比如孙元化对火枪火炮的改进,进行得如何了?而孙承宗对京城五大营兵马的训练,进行得如何了?那个发明家王徵的发明搞得怎么样了?

如果这些事情都能够在今年搞起来,那么大明朝廷的国力不说恢复到成祖皇帝时候的鼎盛期,恐怕也相去不远了;然后再用一段时间去将满洲人搞定了,将来再立足于东亚,争霸大航海时代的海上霸权,这历史就彻底改变了。

程真还沉浸在自我的YY和陶醉之中,忽然孙勇挥了挥手,示意队伍停下来。

前方传来一阵喧闹至极的声音,不一会,有前军的人马前来汇报,说是京城的文物百姓、皇宫中的侍卫宫人、京城的老百姓,大批的聚集在京城南门之外,迎接大获全胜的大明皇帝归来。

程真哈哈大笑,示意全军继续前进,不多时,已经远远的从北方的风中传来阵阵管乐和丝竹的声音,曲调乃是喜气洋洋的那一种,声音颇为巨大,听上去就让程真的心情放松下来,觉得舒服之极。

禁卫军的将士们回到京城了,也是一个个颇为兴奋,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

再过得一会,已经看到了京城南门外,整整六七里的广袤平原之上,竟然聚集了上万人的队伍,中间的大道两边,乃是文武百官们、皇宫里面的妃子们、宫女和一些太监,都是穿红戴绿,喜气洋洋;大批的京城五大营士卒,在大路的两旁维持秩序,熟悉无比的胡说正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在指挥锦衣卫们维持秩序;而士卒们的身后,则是黑压压的京城百姓,看到程真这边的禁卫军出现,顿时山呼海啸起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一刻,程真策马缓缓走过中间的大道,笑吟吟的看着两旁的百姓军民、百官和妃子,心中无比的幸福和满足,心中只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将被万代传颂的圣天子,跟历史上的唐太宗和汉武帝一般,将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书本之上。

这一次之所以有上万百姓前来欢迎程真,主要是因为朝廷已经正式发布了免除今后两年赋税的圣旨,而且陕西痛杀贪官的事情,已经传到了京城。

深受魏忠贤阉党、以及阉党之前那些贪官为祸之苦的百姓,都是兴高采烈,觉得生活有了盼头,都觉得今后的大明朝,在这个少年皇帝领导之下,将走向富强,百姓的生活也将走向幸福。

程真心中也颇为满意,心中那个想法越来越强烈:以后一定要更多的收买民心,老百姓的支持足以让自己做成任何事情。

走过人群的时候,程真特地拿眼睛去看了看那帮经常他唱反调的迂腐官儿,也就是以韩爌为首的那些顽固派。

他发现,只要他充满了威严和残酷的目光一扫到那些官儿,那些官儿们马上就是将眼光游离开去,眼神里面再也没有了以前的不服气和执拗,似乎都是怕了他了。

程真心中暗自好笑:只要你们乖乖的听话,以后朕自然会让你们安安稳稳的呆在京城里做大官,拿高俸禄,毕竟士大夫阶层还是要忽悠的嘛。

程真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了孙承宗,具体询问辽东的事情,因为现阶段他主要的敌人,就是那个一直躲在背后算计的皇太极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未来战略(一)   

 因为铁公济人在陕西,所以这次御前会议,能够前来参加的重要大臣,就只有内阁首辅兼任兵部尚书的孙承宗、内阁首辅兼任礼部尚书的韩爌,还有吏部尚书史可法、刑部尚书乔允升;工部尚书徐光启是个奇怪的老头儿,他只是潜心于他的科学研究、著书传诵给后人看,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所以基本上也不参加这种商讨国家形势的御前会议了。

程真登基即位也有半年多了,渐渐的和这帮大臣们熟络起来了,所以这种御前会议也渐渐的变得不那么正式了。

最初只是程真坐在御书房中间的宝座上,各位大臣们都站着,很是严肃的讨论问题;到后来,程真看到孙承宗和韩爌都是六七十岁年纪的老人了,站着辛苦了,于是给他们赐座;后来索性给所有人都赐座,然后让王承恩弄来一张大桌子,隐隐有点圆桌会议的味道了。

这次回到京城之后,众人多日不见,也是颇有感慨。

程真看到史可法眼中亮光隐隐闪现,心中也是感动,史可法对朝廷的忠诚绝对少见,以后他就是本朝的首辅人选,也就是相当于宰相了。

而孙承宗眼中隐含的那种笑意,似乎是一个长者在鼓励程真这个少年皇帝:干得不,就连以前颇为顽固的韩爌,看向程真的目光也有了一些赞许。

程真心情颇好,正好这时候又是早朝过后不久的午餐时分,于是程真干脆叫王承恩准备酒席。

给四位重要地大臣赐宴,在酒桌上边吃边谈。

“朕离开京城已经一月有余,朝廷上的事情,四位爱卿都辛苦了。

所以,朕在这里要敬各位一杯,请各位爱卿一定不要推辞。

来,干了!”程真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

举起酒杯,很是豪爽的一饮而尽。

然后将酒杯往下,示意已经先干为敬了。

空气中流转着一种淡淡的和谐气氛,韩爌和孙承宗都是笑容可掬,将那酒杯一饮而尽;史可法平日里不饮酒,乔允升也是滴酒不沾,这时候两人对望一眼,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瞬间脸上就变得通红,史可法更是剧烈的咳嗽起来。

程真哈哈大笑,道宪之啊,以后可一定要学会饮酒,否则,将来有人说,我大明朝的吏部尚书,年轻有为地史大人竟然一杯酒就脸红。

那岂不是给朕这个皇帝丢脸么?还有乔爱卿你啊,也要学会饮酒才是。

这句很是平易近人的话语,将在座地四位大臣都逗笑了,史可法喝酒上上脸,果然是一杯酒就红脸了。

他不好意思的向在座的众人告罪,乔允升则依然是那副铁面判官的模样。

还是面不改色,木无表情,程真心想:这家伙跟胡说一个德性,果然是一个六亲不认,当刑部尚书的好材料,如果肤色再黑一点,就可以当包黑子了。

当下这代表了大明朝最高权力机关的五个人,开始讨论国内外的大形势。

程真最关心地乃是辽东的形势,于是首先问孙承宗孙老将军,皇太极征伐朝鲜。

究竟结果如何了?那年纪轻轻的多尔衮。

还在辽东前线张牙舞抓么?袁崇焕将军那边究竟又如何了?”

孙承宗苦笑,大明皇帝一下问了三个问题。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道回禀皇上,自从去年冬天皇太极挥军进攻朝鲜以来,朝鲜军队节节败退,一路向南退却到了汉城附近。

本来有大明朝的粮草和兵器支持,朝鲜还能够支撑一段,但是令人感到万分意外的是,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竟然派遣了5000名武士在朝鲜的釜山登录。

在两路夹攻之下,朝鲜军队的主力基本上在汉城一战中伤亡殆尽,朝鲜国王李佑也在那一战中被俘虏,根据锦衣卫的情报说,朝鲜国王已经被押送到了满洲地盛京,在那里被软禁起来了。

皇太极要朝鲜国王李佑下令朝鲜全国停止抵抗,但是朝鲜国王李佑根本就不肯屈服,所以如今朝鲜各地抵抗还在继续……”

“好!”程真忽然一拍桌子,笑道,“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最好皇太极的兵力都被拖在了朝鲜这个泥潭里面,暂时都不得脱身,那么大明朝就有更多的来准备对满洲的进攻。

所以,孙老将军,大明朝的船队,如果还能够运送一些粮草武器给朝鲜军队,那么就尽量帮忙,这件事情,需要你多操些心了!”

“老臣一定尽心竭力!只是……”孙承宗皱了皱眉头,道,“只是大明朝地水军实力,实在是令人堪忧啊,对朝鲜运送增援物资,竟然连几条像样的战船都找不出来。

王徵大人已经闭关研究三宝太监的宝船多日了,至今没有出关,也不成果如何了?”

程真皱了皱眉头,孙承宗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脸上露出了喜色,于是又道皇上,虽然大明朝的对朝鲜的支援并不够,但是朝鲜人的抵抗还是颇为令人惊喜的。

那朝鲜国王李佑的养女金西珊在朝鲜百姓中间威望颇高,在她的号召之下,如今朝鲜全国各地依旧在顽强抵抗。

那金西珊更是率领一支队伍,在朝鲜和满洲的边境长白山附近活动,神出鬼没地袭击满洲人……皇太极对于此事也很是头疼,如今虽然他们已经占领了朝鲜北部,但是这种统治根本就不稳定;日本人则占据了汉江南边地一些地方,但是也面临朝鲜人的抵抗问题,日子并不好过。

程真脸上露出了微笑,想起后宫地朝鲜美女金素云曾经和他说起过金西珊,说是此人乃是朝鲜的圣女,不但美如天仙,冰清玉洁,而且在朝鲜百姓的心中有巨大威望。

想不到如今这柔柔弱弱的圣女,竟然成为了朝鲜义军的首领,以后有机会,可要见见这个圣女,看看到底是何许人也;如果真的入金素云描述的那样,那么就要将这金西珊收进后宫来。

当下程真马上做了一个决定,他将胡说叫了进来,道你在锦衣卫或者是东厂中间,找那么一批高手,去到朝鲜和满洲边境的长白山一带,寻找朝鲜公主金西珊的踪迹,并且将朕的圣旨交给他们。

这圣旨嘛,宪之你来主笔,就说大明朝封那金西珊为珊珊公主,让她继续抵抗皇太极,大明朝一定会出兵帮助朝鲜复国!”

史可法办事效率很高,马上就拿过纸笔,笔走龙蛇的写了一道圣旨,秉笔太监王承恩将玉玺盖上,胡说马上拿着那圣旨去了。

对于这样的办事速度,程真很是满意,当下笑道现在朝鲜人最需要的就是大明的支持,朕这道圣旨,希望能让他们鼓起勇气来,继续抵抗皇太极的统治。

另外,大明朝这边造船的事情,还有训练水军的事情,等待春暖花开的时候,恐怕就需要开始了。

造船的事情,自然是有王徵和铁公济等人负责,但是训练水军的事情,程真想起了上次提到过的两大人才,一个是驻扎在皮岛的东江总督毛文龙;另外一个人就是横行于福建和广东的大海盗郑芝龙,当下问孙承宗关于这两人的消息。

孙承宗道根据辽东督师袁崇焕大人传来的消息,说是这东江总督毛文龙拥兵自重,根本就没有将朝廷放在眼里,而且,毛文龙虚报将士人数,杀死百姓冒充军功,根本就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所以,袁崇焕大人已经上书朝廷,要求将毛文龙处斩,以正辽东军心!”

在程真的了解的历史当中,这袁崇焕乃是大大的忠臣,而这毛文龙则是个被袁崇焕用尚方宝剑杀死的奸臣。

如果换做以前那个毛毛躁躁的程真,也许这时候就会勃然大怒,马上下令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让袁崇焕去杀了毛文龙,接管东江的兵权,但是他登基之后已经越来越成熟,所以这时候反而冷静下来。

现在辽东的形势,是袁崇焕在宁远锦州一线地挡住了皇太极的攻势,而毛文龙则率领东江兵,在鸭绿江口的皮岛一带,不时的骚扰皇太极的后方。

这两个人都轻易的不能动,如果现在就听从了袁崇焕的话,将那毛文龙杀了,会引起样的形势变化,还真的难说,所以必须要慎重。

当下程真微笑道四位爱卿,你们看这件事情?这毛文龙究竟是否如同袁崇焕大人说的那样不堪,是否真的需要朕下一道圣旨,将他兵权剥夺,斩首示众?”

在座的四名重要的大臣,竟然出奇的一致,都摇了摇头。

孙承宗的话非常具有代表性这毛文龙占据东江一带,那东江乃是在满洲人的后方,对皇太极有很大的牵制作用,所以老臣觉得,毛文龙一系兵马的地位非常重要,绝对不可轻易的撤换,更遑论要剥夺兵权,斩首示众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未来战略(二)   

 程真心想,敢情是在原来那一片时空的历史,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啊。

大明朝廷的这些重要大臣,其实是不同意斩杀毛文龙的。

那么在原来的历史上,袁崇焕为什么还要用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杀于皮岛呢?不过不管怎样,现在绝对不能轻易的给袁崇焕这样的权力,对于毛文龙的事情,也需要从长计议。

当下程真又问了一句:“那么,这次皇太极进攻朝鲜,毛文龙又做了些什么?他究竟有没有向满洲腹地出兵,牵制皇太极的后方呢?”

“回禀皇上,据毛文龙对兵部的回报折子里面说,从去年十一月开始,毛文龙就生了一场大病,至今还没有痊愈,所以没有办法指挥东江兵马进攻满洲腹地,就没有向满洲出兵。

”孙承宗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道:“根据毛文龙的习惯,每一年都会向满洲腹地出兵,骚扰建奴鞑子的后方,所以老臣觉得,此事应当是真的。

“不管是不是真的,让锦衣卫系统马上展开调查!”程真大声道,王承恩领了命令,出去找锦衣卫的头头胡说去了。

程真心想,这次一定要将毛文龙和袁崇焕的一些事情调查清楚,既不能将真正的坏人放过,也不能枉杀了好人,他心中唯一就是希望,毛文龙和袁崇焕两人都是忠心为国的。

当下又问道郑芝龙的事情,孙承宗道:“在兵部的授意之下,福建总督熊文灿。

已经和郑芝龙通了几次书信,郑芝龙其实心向朝廷,只是他地部下还有所牵绊,而且郑芝龙也在担心,朝廷究竟能不能接受他,是否能够原谅他之前的一些罪过。

程真道:“朕不是让兵部拟定一道圣旨交给郑芝龙么?那圣旨上,应该向郑芝龙保证了这些事情罢!”他微微皱了皱眉头。

在这个时代,通讯不便。

如果再发圣旨,这一来一回,又是几个月的时间,真是他的操蛋啊。

孙承宗的回答让程真有些恼火:“回禀皇上,上次派去宣读圣旨的钦差,没有见到郑芝龙之前,就已经被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虎所杀。

那份圣旨也已经被抛入了海中。

所以这郑芝龙从头到尾就没有看到圣旨……这件事情,乃是前几日那福建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