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氓皇帝-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熊文灿这家伙,本来就不是草包。

他本来练兵就有一套办法,只不过缺少了政治思想工作而已,现在程真让说书先生跑到军营里面干这事,果然初见成效。

程真打算,这次回到北京以后,就专门让史可法和铁公济,筹备成立一个宣传部。

宣传大明朝的政策,宣扬那种忠君爱国的思想,让全国地老百姓和军队,都眼巴巴的看着皇帝和朝廷,誓死为大明朝廷效力。

金钱诱惑和思想洗脑地攻势双管齐下,要将这大明朝变成一个极具向心力的国家,一个都认可大明皇帝和大明朝廷的国家。

“跟老子玩,你们还嫩了点!“程真脸上露出了阴笑。

他看着夜空的月亮,心中越来越有把握,战局正在朝他所盼望的方向发展。

程真估计,凭着这种高昂的士气和九江、南昌的坚固城防,熊文灿能够抵抗半个月到一个月地样子。

但是熊文灿毕竟只有三万军马,所以到了十月中旬以后。

估计熊文灿就抵抗不住了,必须向南京方向撤退,这时候,沐王府的高昂士气,差不多也已经被打压下去了。

等他们到了南京城下,表面上看上去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再使出两招杀手锏……嘿嘿

更重要的是,如果南方的战争不旷日持久,那么北方的皇太极不会发动进攻。

如果皇太极不发动进攻。

那么自己这个计划永远还是白搭。

程真隐隐约约觉得,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

这个皇太极虽然不是穿越的,但是和真实历史上那个皇太极,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从皇太极之前地表现来看,他比历史上那个皇太极还要强许多。

如果不用一些计谋,那么这个变强了的皇太极很难上当,程真很难实现自己一次打垮皇太极的目的。

程真手里拿着从前方送来的战报,看着夜空的月亮,背后地红霞紧紧的抱住了他的腰肢,在他背上轻轻摩擦,但是程真心中没有一点香艳的感觉,而是看着那渐渐没入乌云中的月亮思索: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皇太极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怎么能够做出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变得这么聪明?

程真越来越期待,自己能够在胜利的那一天,以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的问皇太极:你究竟发生了怎样地变化?

他回过头来,轻轻地捏住了红霞的纤腰,脸上露出了放荡地微笑……

这已经是段再兴进攻南昌的第五天,他实在没有办法相信,熊文灿的兵马能够如此强悍,而且能够坚持这么久的时间。

为什么传说中的大明草包兵马,能够这么悍勇不怕死呢?

想起这几日攻城损失下来的五千多人马,段再兴心中就没来由的一阵心疼:那都是段氏争夺天下的本钱啊!城里熊文灿的福建兵,也损失了四五千人马,守城的伤亡竟然达到了和攻城队伍一样的级数,对于攻城方来说真是莫大的胜利,但是段再兴没有觉得这是胜利,他觉得这真是没法接受。

如果大明朝的军队,都像熊文灿的福建兵一样这么猛,那他们段氏的大理复兴梦想,恐怕只能变成镜中花和水中月了。

试想,用5000拼5000,将来再用10万拼10万,大明王朝的军队数目总是要多些,那么没有过得多久,沐王府的二十多万人马就要拼光了啊,还谈什么复兴大理?

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段再兴在军营中看着对面的南昌城墙,听着赣江水奔流的声音,心中有些惆怅。

城墙上面,忽然响起了阵阵笛声,那声音悠扬清越,隐隐有杀伐之气,顷刻之间就让段再兴陷入了笛声的节奏中,段再兴忽然觉得耳膜有些隐隐做疼。

那是一个武林高手在南昌的城头吹笛,段再兴醒悟过来,赶紧后退了两步。

在暮色中,沐老太佝偻的背影出现在面前,段再兴很是奇怪的看着他的姐姐,这几日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何今日又在南昌城下出现。

他忽然明白,沐老太应该是用自己的绝世武功,去刺杀南昌城里的熊文灿去了,以前在云南,木老太就用这种方式对付一个反叛的民族,刺杀了那个少数民族的族长之后,那个民族就彻底的被征服了。

那么,这次,以沐老太那恐怖到极端的身手,应该搞定了吧。

段再兴心中大喜,熊文灿此人一死,南昌城不足以担忧,指日可下。

他迎了上去,满心喜悦的看了看沐老太,淡淡的问道:“得手了?”

沐老太没有任何回答,依旧佝偻着背影,闭着那仿佛几千年都不曾开启的眼睛,拄着拐杖慢慢的往前走。

在苍茫的夜色下,沐老太瘦小的身影,和军营高大的辕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得有些落寞和孤单,段再兴没有说话,紧紧的跟了上去。

“诸葛卧龙在城里,打下南昌,全靠你了。

”沐老太淡淡的道,这是她说的第一句话。

段再兴十分聪明,马上就明白了沐老太的意思,有诸葛卧龙这等高手在城里,沐老太绝对没有可能杀死熊文灿。

而且,他马上明白了另外一点,自己这边有沐老太坐镇,大明朝有诸葛卧龙坐镇,已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沐老太今天刺杀了熊文灿,那么明天诸葛卧龙就可能刺杀了他,或者段魁,或者段再强,或者朱常瀛……一切将归于混乱,所以,即使沐老太能杀熊文灿,她也不敢轻易下手。

刚才在城墙上的笛声,应该是诸葛卧龙这等宗师级的高手发出来的,用意很明白,其实就是在像沐王府示警:双方在军事上一较高低,绝对不允许有刺杀这种破坏公平的事情出现,你可以刺杀大明王朝的人,那么我也可以刺杀你那边的重要将领……

“那怎么办?”段再兴心中想到了策略,但还是问了沐老太一句。

“等皇太极出手!”沐老太就留下这么一句话,已经飘然而去,在段再兴眨眼的一瞬间,沐老太佝偻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重重的夜色之中。

段再兴瞬间就明白了沐老太的意思:等北方的皇太极动手,让大明朝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局,再大力投入进攻。

尽管段再兴知道沐老太说的法子,是最稳妥的法子,但是如果他连熊文灿这个草包都打不过,那么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这时候小兵来报,说是南路的段再强大军,已经拿下了赣州,先锋队伍的三万人马,正向南昌方向而来。

他们不但得到了大量的粮食和兵器,而且得到了赣州的很多战船,应该可以从水路进攻南昌了……段再兴大喜,心中暗地里想:如果我十五万大军,还搞不定熊文灿的三万兵马,那么还凭什么征战天下;这战船来的正好,明日休息一天,设定好策略,后天再度向南昌发动猛攻。

他嘴角露出了微笑。

于此同时,在南昌的城头,在明亮的火把光芒下,守军主帅熊文灿,正展开大明崇祯皇帝给他的密信,眉头渐渐的皱了起来,满脸都是疑惑……。。。


第三百四十八章 鏖战南昌(下)   

 熊文灿是四川泸县云锦镇人,今年已经有四十五岁。

他本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读书人,在万历三十五年中了进士,然后被当时的万历皇帝派到湖广的黄州担任推官。

后来又回到京城,先后担任礼部主事、礼部郎中,再外派为山东左参政、山西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然后又回到京城,担任过兵部侍郎、尚书等职务,在今年年初,也就是大明崇祯皇帝元年,熊文灿再度被派出京城,担任福建巡抚,兼领福建一省和澎湖、台湾等地的军务。

可以说,他是一个由文官入武将,文武双全的家伙。

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对武将防着一手,所以明朝历史上的很多名将,包括明末的三大名将熊廷弼、孙承宗和袁崇焕,都是读书人出身。

熊文灿也是属于他们这个流派的人物,所以武勇并不是熊文灿的特长,脑子里面的智谋才是熊文灿的长处。

这次带着三万福建兵赶到江西应付沐王府的攻势,熊文灿脑海中就已经先将他的兵力,和沐王府的兵力做了一番比较:他熊文灿只有三万人,而且还是训练不怎么好的兵,并非关宁铁骑那样的精兵,而对面的沐王府,竟然有二十万之巨,所以无论如何,这一场大战,肯定是以他熊文灿失败而告终的。

接到圣旨的那日,熊文灿在心中想:如果我违抗皇帝的圣旨,不去江西地南昌和九江一线抵抗沐王府。

那么肯定是杀头;如果我去了江西和九江一线,肯定要打败仗,那么也是要杀头的。

还不如拼了这条老命,问问大明朝廷什么意思,真的是要他去送死么?

于是他连夜写了一封信,交给那宣读圣旨的使者,让那使者带回了南京。

交给了身在南京的小皇帝。

然后就开始收拾兵马,准备西进江西。

三日之后,皇帝的回信来了。

熊文灿看到这封信,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因为在信里,皇帝告诉他,只要他能够在九江和南昌一线,拖延住沐王府的军马半个月。

即使是把人打光了,也是大功一件……

得到皇帝地这个保证,熊文灿做事有劲起来,他指挥野战不行,但是要论守城不出去,还是有一套的。

当时大明朝地军中有这么一个说法:野战看老熊,守城有小熊。

所谓老熊,指的就是名将熊廷弼。

他已经有六十多岁,于是称之为“老熊”,而小熊,所指的,自然就是熊文灿了。

因此,熊文灿快速赶到了南昌和九江一线。

开始迅速的布防,他信心十足的认为:不要说半个月,就是一个月,他这三万人马也能够坚持下来。

事实果然如同熊文灿所料想的那样,南昌和九江的守军士气高涨,悍勇无比,虽然付出了六七千人地沉重代价,但是城外的沐王府军马,却是不能跨越城墙的雷池半步,而且。

沐王府也是损失惨重。

这其中。

固然有程真那种思想宣传方法带来的力量,但是更多的是熊文灿带兵有方。

城内的守军日益士气高涨。

而城外的沐王府军队,原本高涨的士气,却已经渐渐地低落了下去。

所以熊文灿认为,就这么坚持下去,搞不好他能够获得这场大战的胜利,搞不好他能够创造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

当年的赤壁大战,周瑜不就是凭借五万人马,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么?

就在熊文灿踌躇满志的时候,这时候小皇帝地密信到了,密信的内容让熊文灿又是吃惊,又是憋屈,又是郁闷——皇帝让他放弃九江城防,然后在南昌再坚持五日,就向南京的方向全线撤退。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信中没有丝毫的解释。

信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如有违抗圣旨,则满门抄斩,名列贰臣,钦此!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熊文灿继续守城,不按照我皇帝的命令撤退的话,那么就将你全家都杀掉,然后将你地名字写进史书,和秦桧、魏忠贤这样地奸臣并列……熊文灿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脸上地神色渐渐的暗淡了下去,他举目看远处的沐王府军营,但见得火光四起,比天空的星星还要灿烂三分,他实在是想不通,如果放弃了南昌,让沐王府这二十万大军向南京进发,就凭南京的空虚兵力,又怎么去对付这如狼似虎之师?

小皇帝到底想干嘛?他疯了么?之前,小皇帝曾经放出话来“南京在则朕在,南京亡则朕亡”,也就是说,小皇帝要和南京共存亡,那么,到时候沐王府包围了南京,小皇帝岂不是要在南京被俘虏,成为沐王府叛军的阶下囚?

疯了,都疯了……熊文灿再次长叹,心中的思绪如同乱麻一样,他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只觉得郁闷到了极点。

“苍穹如圆盖,大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自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哈哈哈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阴阳五行,无所不精,但有风云祸福,贫道掐指一算,就可知会,就可知会啊……”一个算命的道士,正在城楼下经过,洪亮的声音清晰的传到了熊文灿的耳朵中。

熊文灿清醒过来,仿佛跟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一样,赶紧吩咐小兵将那道士请上城楼。

那道士也不拒绝,飘飘然的走上来,但见得此人白须飘飘,仙风道骨,活脱脱一副神仙风范,还没有等熊文灿问话,那道士就笑道:“将军莫非心中有所疑惑,所以要请贫道前来算上一算?”

熊文灿心想,这家伙果然有几分本事……于是点了点头,道:“烦劳道长为我卜吉凶!”

那道士看了看对面的沐王府军营,然后又回头看了看东方,那是南京的方向,然后笑道:“这赣江为楚河,将军为马,马过河则吉凶难料,马回头,则有将相照应,自可逢凶化吉!哈哈哈哈,退一步海阔天空,海阔天空啊……”

在熊文灿目瞪口呆之中,那道士飘然而去,不一会已经不见了踪影。

熊文灿回想那道士说的话,心中若有所思,他呆呆的看着天空的明月,从天黑一直看到三更,再从三更看到五更天亮时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声鸡鸣之后,熊文灿大喜过望,终于明白了那道士的意思:

大明朝这片广袤的土地,乃是一个棋盘,那个下棋的人就是坐在南京的小皇帝,自己不过是皇帝派出来的先锋战马,要给敌人致命一击,自己这个战马带着这三万人马,自然是做不到的。

小皇帝想要的,不过是让自己诱敌深入,将沐王府引到南京去,然后实施他那惊人的谋略罢。

小皇帝肯定在运筹帷幄一个极其隐蔽的计划,目标也是不仅仅是沐王府……

相对整个棋局的胜负而言,南昌一地的得失,已经不再重要,所以放弃南昌,确保全局的胜利,才是最关键的,这也是小皇帝最关心的事情……熊文灿将小皇帝这半年来的作为,细细的思考了一遍,心中越来越觉得,就是这样的,真相就是这样的……他的眼眸之中,再度泛起了光芒,嘴角也露出了微笑。

对面敌军的牛角声音,高亢入云,再度响起来,熊文灿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的大声下令道:“布置城防,准备迎敌!”他的全身仿佛充满了力量,站在那里威风凛凛……

又是五天过去了,这已经沐王府围攻南昌和九江的第十天了。

血战依然在继续,对于段再兴和段再强兄弟来说,好消息是九江已经打下来了,他们占据了张江中游的门户和咽喉重镇,很快就可以向下威胁南京了;坏消息是,这五天的血战,沐王府又损失了四五千人,再算上之前损失的五千多人,沐王府的军马,已经有一万人马死在了这异国他乡的赣江边,南京城下。

如果后面在这么打下去,恐怕沐王府终归是耗不过大明朝廷,终归是要失败的……段再兴和段再强两兄弟,看着南昌城那已经沾染了很多鲜血的城头,心中有些沮丧;不只是他们,他们带来的沐王府那些士卒,都有些沮丧,大家都知道了,这仗不是那么好打的。

听着远处传来喊杀声,段再兴一狠心,就要下令撤退,今日的攻城再次失败告终算了。

就在这个时候,有小兵匆匆来报,那小兵大喜过望,对段再兴道:“禀告军师,熊文灿的人马已经坚持不住了,他们已经开始撤退了……根据赣江东岸的探子来报,他们已经打开东门,向东撤退了……”

段再兴大喜过望,但是仍然要那小兵再去探听,但是他的弟弟段再强性格火爆,这时候可管不得太多,大手一挥,带着三千名精锐的预备队伍,大吼一声,向南昌城的西门方向冲去,他手下的小兵们,跟着他高喊:“攻下南昌城,活捉熊文灿”那声音惊天动地,气势万千……

段再兴一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