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氓皇帝-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可法和铁公济、乔允升两人互相望了一下,心中都有些疑惑,不知道程真这么做的用意何在。

 但是史可法跟随程真已经有了不短的时候,知道这位少年天子真的很神奇,他发出的命令几乎就没有错的,所以也不再怀疑,领了圣旨退到一边。

 程真越来越是兴奋,问铁公济道:“这修路一事有铁爱卿你,这造船一事有王徵,这造火枪火炮一事,那孙元化可是真能够担当么?还有,那训练水军一事,又有谁能够承担?”

 铁公济听程真说到孙元化,不由得笑了起来,道:“皇上但请放心,微臣跟孙元化乃是师兄弟,对于他地本事那是再清楚不过了,这造火枪火炮一事,交给孙大人来做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微臣的这位师兄,因为自小就喜欢火枪火炮之事,对于科举一事并不热心,所以多年科举不利,仅仅得到举人出身。

 他对于西洋火枪火炮之说,可谓是我朝第一人,曾经著有《西法神机》一书,书中详细描述了弹道之学,还有统规、钜度等学说。

 所谓统归,就是将目前火炮用的火药装填旧法去除,改用火药包的做法;所谓钜度,此事乃是微臣的老师和师叔李之藻、孙元化师兄共同研究得出,就是在战场上测量敌人距离的方法;所谓弹道之学,乃是根据目测得到的敌人距离,调整红衣大炮的发射角度,以便于更加准备的命中敌人核心,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些东西,将程真撩拨得再度心潮彭湃起来,他心中只在想:妙,真是他地妙了,有了孙元化这等人才,以后火枪火炮厉害了,管叫那皇太极有来无回,打到满洲去去抢了他地女人什么大玉儿,给皇太极戴一顶绿油油的帽子,让他地变成绿太极!

 他双眼放光,问那铁公济道:“你的师兄孙元化,可是正担任登莱巡抚么?”

 铁公济道:“正是!”

 程真再度命令史可法,再拟一道圣旨,将孙元化宣召进京担任工部侍郎,一样的要礼部派出仪仗队去迎接,一样的让吏部发出塘报来通报全国,作为典型来进行宣传。

 史可法微笑着再度领了圣旨,退到一边。

 那铁公济皱了皱眉头,道:“微臣这位师兄虽然天资纵横,在火枪火炮制造一事上面天下第一,但是性格狂傲,又好吹牛,所以不为徐老师所喜欢。

 皇上要重用他,须得打压打压他的傲气,否则恐怕适得其反!”

 孙元化年少的时候,因为在铸造火枪火炮的技术上有所突破,书生意气,得意洋洋,所以曾经放出话来说:如果能让我孙元化到关外担任将军,察看各地地理要害,建造几处关隘;然后任用豪杰之士,连成一万精骑;然后朝廷给予足够的工料,造成火枪火炮,辅以鸟铳、弓矢军队一万,再用带短刀和盔甲的军队一万,再用盾牌手一千,长枪短枪部队各五千,就足以组成一支无敌的大明雄师。

 只要朝廷没有人掣肘干涉,那么我孙元化半年之内可以稳守住辽东,一年之后可以往前推进,看到盛京的城墙。

 最后,孙元化还说,这是为了国家长远大计而不顾私心所提出来的方略,如果三个月之内,没有人欣赏的话,那么我孙元化就可以归隐回家了,也就是“萧萧班马挥手自兹矣!”,这是来自李白的诗句,就是挥手归去的意思。

 铁公济说到这里,程真呵呵的笑了起来,他不但不觉得这孙元化狂妄,只觉得他实在是可爱至极,但是同时也是寂寞至极。

 若不是有程真这等了解火枪火炮重要性的人,谁又能够理解孙元化的那种理想和抱负,程真心想:等孙元化到了京城,一定要和他好好的谈谈,好好的鼓励他继续研究火枪火炮技术!

 铁公济看到程真喜形于色,有些不解,接着道:“当时只有孙老将军欣赏我这位师兄,将他调到了辽东守军之中,命令他根据辽东地理,修筑城池。

 后来孙元化师兄因为性格狂傲,和袁督师不和,所以又回到了关内,袁督师用火炮击杀努尔哈赤的那场宁锦大捷,孙元化师兄并未曾参加,但是他调教火炮功劳不小,所以后来也升任为登莱巡抚!”

 程真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孙元化、铁公济、利玛窦、汤若望、李之藻等人,都跟同一个人有关系,那就是徐光启。

 孙元化和铁公济都是徐光启的弟子,利玛窦、汤若望等洋鬼子,还有李之藻这等人才,都是徐光启的朋友,由此看来,这徐光启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大人才,他应该算是这帮技术人才的领袖。

 所以,这工部尚书的职位,恐怕是非徐光启莫属。

 想到这里,程真心中一动,对史可法道:“宪之,铁公济和孙元化的师父徐光启,此刻可是在京城之中么?担任什么官职?”

 史可法道:“回皇上,徐光启现任翰林院检讨,主要是在翰林院编修经史子集!”

 真是有些啼笑皆非,这么好的一个人才竟然用来做那机械的编修之事,而且编修的对象是经史子集,可以想象这爱科学如命的老人是多么的痛苦,明朝啊明朝,这么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有多少徐光启、孙元化和王徵这样的人才被浪费,这么好的一个让中华崛起的机会,就被白白浪费了!

 程真再度站了起来,大声道:“王承恩,马上准备,朕亲自去翰林院看望徐老先生!”


第一百三十七章 海盗首领

 程真再度站了起来,大声道:“王承恩,马上准备,朕亲自去翰林院看望徐老先生!”

 他这句话刚刚出口,忽然转念一想,如果是要炒作,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老子对科技人才的器重,今天就这样冒冒失失的去找徐光启,实在是有些欠妥当。

 应该怎么做啊?应该带着大明朝廷中最有头脸的官儿们一起过去,而且自己要盛装前往,准备好给徐光启的赏赐物件,最后再戴上管刀笔的御史过去,将所谓“崇祯帝礼贤下士,徐光启受宠若惊”这种句子记载下来,流传千古。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一阵偷笑,吩咐王承恩道:“王承恩,传朕的旨意,召集韩阁老、孙老将军、周顺昌、王图、邹元标等人,再叫上御史,让他们一起到御书房等朕。

 另外,给朕准备好上朝用的龙袍冠冕,再准备些珠子宝玉之类的东西,务必要在一个时辰之内,将这所有的事情都办得妥妥当当的。

 王承恩领了命令去了,铁公济的嘴巴张开,似乎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程真笑道:“铁爱卿,你不必感到惊讶,对于徐老先生这等可以匡世济民的人才,朕不尊敬他却又要尊敬谁呢?将来你帮朕把修路这些事情做好了,朕绝对不会吝惜官爵和金银珠宝赏赐,绝对让你们这一批人才流芳百世。

 铁公济赶紧跪下磕头,脸上的神色是喜不自胜。

 反正还有一个时辰,所以四人继续议事。

 程真道:“方才说到了修路、造船和造火枪火炮一事。

 还有一件事情未曾提级,那就是训练水军一事。

 各位,你们手中可有什么好地人选么?”

 史可法是吏部尚书新官上任,所以对于朝廷的官员安排那是再清楚不过了,他做事极度认真负责,不论文官还是武官,不论是在北京南京的京官还是在地方上的官儿。

 他都是了如指掌,当下出列道:“回禀皇上。

 这大明朝可以训练水军的将领,基本上只有一个!”

 程真有些纳闷道:“为什么说基本上只有一个?”

 史可法道:“在辽东海面上,有一位叫做毛文龙的大明总兵控制了一座皮岛,对满洲人的后方形成了严重地威胁。

 因为从皮岛坐船出发登陆,很快就可以深入满洲八旗腹地,加上皮岛易守难攻,所以皇太极将这皮岛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皮岛孤悬海上海。

 所以这毛文龙将军平日里就会不停的操练水军,以便更好地对付满清,他训练水军多年,应该算是颇有心得。

 所以毛文龙将军算得上是半个可以用来训练水军的人选!”

 程真有些纳闷,道:“宪之,你为何说这毛文龙只能算得上半个?”

 史可法皱了皱眉头道:“回禀皇上,微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近几日微臣接到很多奏折。

 都是参这毛文龙为人狂傲自大,居功自立,而且贪赃枉法之事,其中就有辽东督师袁崇焕袁大人的奏折,说是毛文龙不服从朝廷指挥,隐隐有居功自立的倾向!”

 历史上。

 正是因为毛文龙居功自立,不服从袁崇焕的指挥,而且贪赃枉法,所以才被袁崇焕祭出尚方宝剑所斩杀,想不到这些事情也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程真也跟着皱了皱眉头,心想:这件事情还须得慢慢解决,毛文龙是一颗扎在皇太极腹地的钉子,可一定要处理好了!他问那史可法道:“毛文龙之事暂且不提,宪之,那你说地另外半个人选。

 又是哪一个?”

 “回皇上。

 另外这半个人选,乃是在福建一带金门岛、澎湖岛上亡命的海盗头子郑芝龙。

 此人纵横福建、广东海域多年,手下有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海盗,可以算得上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连西班牙、荷兰等西洋人,都要对他忍让三分!”史可法再次抛出一个人选,竟然是一个海盗。

 “这郑芝龙,可是有个儿子叫做郑成功?”历史上,这郑芝龙正是收复台湾英雄郑成功的父亲,所以程真不由得有些兴奋,张口就问。

 “这……这个微臣就不知道了!”史可法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程真心中暗笑,觉得自己实在也是问得荒唐,这郑成功出生还没有多长时间吧,估计现在也就是个穿个开裆裤的小屁孩子,史可法哪里会知道,又哪里有人会知道,郑成功竟然是后来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呢。

 史可法接着又道:“那郑芝龙早年,乃是福建泉州库吏郑绍祖的儿子,后来郑绍祖因病身亡,郑芝龙和弟弟郑芝虎流落海上,投奔到海盗严振泉地门下,开始做那些杀人劫舍的勾当。

 没有多久,严振泉身亡,海盗们没有首领,于是约定好,供起香案来祭拜天地,在香案前面放一斛米,米中插着一把剑,众人对着那米中插着的剑跪拜,如果谁跪拜的时候,宝剑从米中跳出来,就奉他为首领。

 说来奇怪的是,其他人跪拜那一斛米都没有反应,等到郑芝龙跪拜的时候,那宝剑忽然从米中跳了出来,于是群盗就奉郑芝龙为首领。

 近年来,这郑芝龙横行海上,不但打劫商船,而且在日本和西洋之间做海上贸易之事,朝廷、日本、西洋人,都要给他三分面子。

 据说,郑芝龙每年从海上贸易中赚地银子,高达千万两!”

 程真、铁公济和乔允升都是吃了一惊,一千万两是什么概念,是大明朝每年财政收入的三倍,这海上贸易的未免也太赚钱了罢!

 程真示意史可法继续往下说,史可法道:“那郑芝龙原本是泉州库吏之子,所以对于朝廷那是满心向往,多次对福建巡抚熊文灿表示了愿意投诚之意,所以皇上只须一道圣旨,招安那郑芝龙,封他做个游击将军,大明朝训练水军,做广东福建等地的海上屏障,则大明朝的水军之事,恐怕又解决了一半以上。

 乔允升皱眉道:“只是这郑芝龙原本乃是海盗,海盗最是不讲信用,朝廷怎可以轻易相信他投诚的诚意呢?”

 史可法道:“乔大人有所不知,这郑芝龙心向朝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因为他弟弟郑芝虎不肯而已。

 郑芝龙多年海盗生涯,已经得到家财数千万银子,早就想洗手不干,做个朝廷的官儿好光宗耀祖,所以微臣认为,只要朝廷用得好,这郑芝龙将是一大臂助!”

 程真道:“好,此事就无须再议论了,命令那福建巡抚熊文灿,抓紧时间将这件事情办好!”

 四人议论朝政到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将修路、造船、造火枪火炮和训练水军四件事情解决,剩下来的不过是花时间去等,看效果而已。

 这些事情都是大工程,没有个三五个月甚至大半年那是看不出效果的。

 程真心想,这些事情处理完了,老子乐得轻松,每日里在皇宫里抱抱美人,酒池肉林的过荒yin生活。如果腻了,就出去检阅下这些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顺便再指导指导,等到船坚炮利,就打他地皇太极,打他地日本去,多抓几个满洲女人日本女人回来当奴!

 他脸上露出了奸诈的笑容,喝了一口茶,又道:“宪之,那日里谈论地科举考试留一个名额给特殊人才的事情,不必去办了。

 科举考试乃是国家根本,孔孟和朱子等圣人的学说,还是要好好尊崇的,所以朕觉得,这些事情就暂时不要做了。

 史可法大喜过望,道:“皇上英明!”史可法和朝廷的大部分官员,都是科举考试出身,心中对于这种八股文取士的方式,那是情有独钟。

 程真说要在十名举人中取一名不是读八股文的人才,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眼睛里面揉进来砂子一般难受,他们心理上都是很顽固的,所以程真这么一道圣旨,对史可法来说不亚于天大的喜讯。

 程真心中嘿嘿冷笑,心想,老子当然是英明了,不但英明而且阴明,阴不死你们这帮小样的八股文“人才”。

 他想得很清楚,士子们照样念他们的八股文和朱子点击,照样参加科举考试,照样做官,但是不给实权;至于有新思想的人才,就通过暗地里的手段去挖掘,一旦挖掘到了就重用。

 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法子,也只有这种稍缓的法子,才能减少来自这些保守派的压力。

 程真虽然是皇帝,虽然比这些人多了数百年的见识,但是如果一意孤行,把天下的读书人都得罪了,恐怕这个皇帝也不好当,那些读书人的嘴巴就足以将他这个皇帝的名声给毁了,以后做事情寸步难行。

 一边褒扬这批读所谓圣贤书的书生们,一边偷偷的搞其他动作,双管齐下,这才是真正聪明的做法啊!就在这个时候,王承恩进来禀告,说是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皇上更衣之后去找那徐光启了!

 徐光启,明末科技人才的领袖,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第一百三十八章 科学疯子

 程真穿着那种绣着金龙的龙袍,戴着金龙冠,他身后的韩爌、孙承宗、史可法、铁公济、乔允升、周顺昌、王图、邹元标等十多名朝廷要员,也都是穿着隆重的朝服,可谓是隆重至极。

 程真身后有小太监打着黄盖伞,王承恩手执拂尘在一边侍候,数十名太监宫女手中拿着各式仪仗在前面开路,真可以算得上难得的大排场。

 一行人在皇宫中大张旗鼓的行走,惟恐有人不知,程真心想,就冲着今天给徐光启的这个排场,这徐光启恐怕马上就要天下扬名了,这样才是老子想要的效果。

 不多时,一行人已经来到了翰林院的门外。

 明朝皇帝到翰林院的次数可谓是很少,前一任的天启皇帝又是天天在勤政殿做木工活,整整七年没有来过翰林院;天启皇帝再往前的一任光宗皇帝,仅仅当了一个月皇帝就死在了女人的肚皮上,哪里有空来光顾这翰林院?再往前一任的万历皇帝,是个几十年不上朝的主,朝堂都不去了,还记得这翰林院么?

 所以或则几十年来,翰林院可谓是门可罗雀,车马冷落,萧条至极。

 那大门早已经是年久失修,门口的铁环上面锈迹斑斑,在门口的狮子旁边,甚至长出了野草,上面已经结出来蛛网了;两名翰林院门口的守卫更是懒洋洋的坐在门口,靠着石狮子晒太阳,其中有一个可能觉得秋高气爽。

 竟然打起了呼噜之声。

 还好有一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