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流氓皇帝-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必须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教育、考核和监督,让他们认识到不能贪,贪了也会被发现……

微臣认为,只要行此三条政策,那么大明朝吏治清明,国富民强,指日可待!”

这铁公鸡不但观点新颖,很多东西在满朝文武百官听来,简直就是闻所未闻,振聋发聩;而且文武百官们觉得,这铁公济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他刚才那一番话,诋毁了太祖皇帝定下的俸禄制度,而且间接的痛批了大明朝各朝皇帝的政策,另外又大包大揽的提出三条惊人的政策,其中就有什么高薪养廉,抢了少年天子的风头……有这么多大逆不道的罪名堆积在一起,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 反贪行动(三)

 让众文武百官没有想到的是,高高在上的少年天子还没有出来,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朝臣当中几乎是资格最老的韩矌了。

韩矌跳出来痛骂铁公济道铁公济,你满口黄金白银,浑身铜臭味,简直就是不配站在这超堂之上,不配为大明朝的官员。

枉你身为读书人,身为大明朝的户部尚书……你……你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丢尽了读书人的脸。

他到九泉之下,看你如何面对孔子朱子等先辈圣人……

不但如此,你还诋毁太祖皇帝,诋毁大明朝的历代皇帝,抨击朝廷,藐视皇上,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皇上……”

韩矌怒不可遏的转过头来,忽然冲着程真躬身行礼,跪了下去,大声喝道皇上,这铁公济如此大逆不道,所以老臣斗胆请求皇上,从严治这铁公济的罪名,也好对大明朝的列祖列宗有个交代,也好明证大明朝的礼法和朝纲!”

程真微笑起来,对韩矌道哦……韩阁老,铁公济大逆不道,毕竟只是小事,这反贪之事,才是大事。

既然韩阁老认为铁公济这反贪三策并不好,那么朕想虚心的求教韩阁老,不您老有高见?”

这韩矌是保守派的代表,历来以维护大明朝礼法为己任,为了维护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而不遗余力。

一些比较保守的官儿们,早已经是在韩矌地周围结成一个小圈子。

成为了程真改革朝政路上的一大障碍,不过程真现在还不能程朱理学及其支持者对抗,所以对于这韩矌,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想不到的是,今日这韩矌竟然忍不住跳了出来,借着抨击铁公济的机会,再次重申他所谓的孔孟礼法。

所谓程朱理学的法则……程真,如果不再压一压这韩矌地气焰。

恐怕这大明朝的京城就要先乱起来了,这种思想斗争最是可怕。

所以他反将一军,问问韩矌对于反贪地看法,程真心中很清楚,这个老家伙除了那一套程朱理学的东东,再玩不出花样了。

果然,韩矌思考了一会。

躬身行礼,上奏道启禀皇上,老臣认为,若要杜绝这贪污之事,只需要实行两条政策就可以了:

其一,从京城开始进行反贪,斩杀一批罪大恶极的大贪官,让中贪和小贪向国库上缴贪污的白银。

同时开除一部分官员的职务。

这一条,老臣认为是势在必行,所以老臣并无任何异议,皇上圣明,肯定会同意这一条的。

这韩矌虽然迂腐,但是也不能忤逆皇帝的意思。

既然程真昨日已经杀了十三名贪官地脑袋,今日又在朝堂之上提出了让贪官们上缴脏银的办法,那么这少年天子肯定是同意这一条的。

他拿眼睛看了看程真,程真果然点了点头,脸上还有笑意。

当下韩矌继续道其二,老臣认为,应该加强教育,用孔孟圣人的礼仪之学,用朱子的三纲五常之学,来教导已经为官的大明朝各级官员们。

让他们感慕忠义。

不再贪污。

所以老臣建议,以后每隔三年。

对大明朝的各级官员们,再举行一次八股文考试,考试及格者,方能继续任职,若不及格者,则削职为民……

此法一行,大明朝的各级官员必然有很大压力,由于要参加三年一度地考试,所以他们必然苦读孔孟圣贤之书,心中感慕圣人的仁义和德行,从而心中感动,身体力行……不出三年,大明朝的吏治必然清明,国富民强也是指日可待。

如果用那铁公济之法,让大明朝的官员们人人言利,而不注重品德修行,恐怕三年之后,这大明朝的官场将是充满了铜臭味,无人再修身养性,如此则大明朝危矣,我大明江山危矣啊!望皇上三思啊!”

韩矌说到这里,已经是老泪纵横,令人感动之极。

程真这老家伙是真的一心为国,但是这种论调,简直就是迂腐透顶。

想想就了,一个贪污了数年地官员,难道就因为要去搞廉政考试,因为要看书复习,就会被书中那种条条框框感化,不再贪污了么?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不过程真不想说破这些道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脑子里面都少一根筋,根本就不会有他这种现代思想,再说也没用。

毕竟程真的前世是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贪污这种事情见得太多,反贪的政策也见得太多,没有听说过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杜绝贪污的。

当下程真微笑,道各位爱卿,你们看看呢?支持韩阁老的,不妨站到韩阁老一边,支持这铁公济的,不妨站到铁公济一边,让朕看看你们的意见!”

当下文武百官们真地开始分开站立,那铁公济在左边,站到他身边地大概有二十多人的样子,其中赫然就有史可法、乔允升、徐光启;而韩矌在右边,站到他那边地竟然有三十人之多……还有五十多人的官员,包括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内,都站着灭有动,显然,他们都是中间派。

韩矌有些得意,毕竟他的观点占据了上风,程真微微一笑,问韩矌道韩阁老,看样子支持你的人不少啊?”

韩矌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微笑,笑道启禀皇上,这说明我朝大臣当中,有识之士还是不少的……对面的各位大人,不过是一时蒙蔽了眼睛而已,他们很快就会明白老臣这番苦心。

“韩阁老,按照您刚才的观点,就是说,加强教育,让大明朝的官员们修身养性,让他们感慕孔孟朱子圣人的仁德,就不会再贪污了?”

“是!”

“那么就是说,如果早日实行这项政策,这大明朝官场的贪污之祸,就不会有今日这般激烈了咯?”

“是!”

“那么就是说,在朕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帝,他们没有实行这项政策,其实乃是大大的失误了?太祖皇帝只是严刑治国,而没有用韩阁老您的政策,其实也是大大的失误了?”

“这个……”韩矌没有想到这个十八岁的少年天子竟然如此狡猾,三个问题之后,就将他套了进来。

如果他现在回答“是”,那么就是否认太祖皇帝,否认大明朝历代皇帝的政策不对,这就是和铁公济一样的大逆不道,甚至情节更加严重。

毕竟,铁公济只是说因为经济发展了,导致银子的购买力下降,所以导致太祖皇帝定的俸禄不合时宜了,并没有直接说太祖皇帝的政策有失误。

如果他现在回答“不是”,那么就是否认刚才提出的办法,都否认了,能够再叫皇帝去实行这样的政策?

黄豆大的汗珠从韩矌老迈的额头上冒了出来,韩矌思索了好一会,衣衫都湿了,这才冒出很苍白无力的一句其实大明朝历朝历代皇帝没有实行感化的政策,只是因为没有大臣提出来而已……”

“好!”程真马上将韩矌打断,问史可法道宪之,你学识渊博,那么朕来问你,大明朝开国两百多年以来,有没有大臣提出过韩阁老一样的政策?如果有,又是时候,由人提出来的?”

“回禀皇上,的确是有的,而且还不少!”当下史可法发挥他学习渊博的特点,缓缓说道大明成化三年,吏部侍郎成朗向朝廷提出,要在科举考试之外,增加官吏考试,通过教育的方式减少贪污之事,经过数日的廷议,最后否则了此提议。

大明嘉靖十三年,浙江台州知府张辰上书朝廷,说在科举考试之外,每两年对大明各级官员进行一次孔孟朱子典籍考试,合格者留任,不合格者削职,则各级官员可以重读圣贤书,感慕圣人仁德,从而减少贪污,此提议被大学士们否决。

……”

史可法如数家珍的连续说了好几条出来……他越说到后面,韩矌越是胆战心惊,已经上了这少年天子的恶当了,既然先帝们都否决了这条政策,那么再次提出来这条政策,岂不是跟铁公济一样,在否决先帝们的权威么?这样以来,他已经没法再开口提教育感化政策了。

果然,程真止住史可法继续往下说,哈哈大笑着对韩矌道韩阁老,如此看来,朕的祖先们其实已经认为这条政策不可执行,您今日信誓旦旦,说是此政策可以挽救大明朝廷的吏治,岂不是在亵渎大明朝的历代皇帝么?”

韩矌大惊,赶紧跪了下去,不停的磕头,连声的高呼老臣一时糊涂,老臣罪该万死,求皇上开恩,求皇上开恩呐!”


第二百章 反贪行动(四)

 韩矌身后那三十多名大臣一看,他们头儿都投降了,还支持个屁啊;而且看这少年皇帝的意思,明显就是要打压韩矌的,再跟着韩矌一起对抗皇帝,不是白痴么?他们也跟着跪下去黑压压的一大片,跟着韩矌高呼:“臣一时糊涂,臣罪该万死,求皇上开恩!”

程真哈哈大笑,知道自己在和朝廷内保守势力的争斗中,又赢了一场,韩矌的气势已经被压了下去。

另外,这一场辩论意义重大,从此以后,恐怕朝臣们都会知道,皇帝其实是不支持保守派的,韩矌的声名和号召力,恐怕也会大不如前,如此一来,以后就好办事多了。

纵然如此,程真还是不敢治韩矌的罪,毕竟这天下的读书人,十个人当中有八个,他们的思想都和这韩矌一摸一样。

程真治了韩矌的罪,就是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这思想改革的事情,绝对不能搞激进做法,在这个时代去大张旗鼓的推行现代政策,无疑是痴人说梦的白痴做法……

他想起前世看过的一本流传很广的三国小说来,说是在三国时代就搞民主,搞三权分立,而且让国家富强了起来,最后一统天下,征服世界……心中不由得好笑,那简直就是比白痴还白痴的做法。

思想回到上朝的事情上来,程真站起来示意韩矌和这帮跪下的保守派都起来,微笑道:“朕知道韩阁老乃是一心为国,各位爱卿也是一心为国。

所以并不怪罪你们。

只是各位要明白,非常时期用非常做法,如今这大明官场的贪污腐化如此激烈,再不用重典来治,恐怕马上就要酿成大祸。

教育感化只是温和手段,可以为辅助,但是绝对不能为主!”

韩矌和那帮官儿们。

这时候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都是跪倒在地上。

脑袋都贴到了地面上,嘴巴都可以亲吻金銮殿了,口中在那里高呼:“皇上圣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程真稍微侧转身体,对铁公济举了一个大拇指,用非常大地声音赞叹道:“铁公济的法子非常好,就连朕都要忍不住赞叹一声。

简直就是绝妙至极!太祖皇帝能制订洪武年间的官员俸禄标准,但那毕竟是将近三百年前的东西,必须因时因势而变,铁公济这么说,并非对太祖皇帝大不敬,因为太祖皇帝并不能料到三百年之后的情况……所以,朕决定采纳铁公济提出的政策,各位爱卿。

你们可还有异议?”

他目光炯炯,很是凶恶的盯着韩矌,韩矌这时候低着头,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至于韩矌身后地那些官儿们,自然就更加不敢反对了。

程真用冷冷的目光看了他们半晌。

终于再度开口说话了:“如此甚好,那么传朕地旨意,着吏部尚书史可法和户部尚书铁公济主持俸禄制度改革之事,限你们年前拿出一套完整的制度出来,经过朕审批之后,来年开春立刻执行!另外,刑部尚书乔允升听令,刑部必须全力配合此事,如果有人敢有半分异议,那么立刻逮捕审讯!”

史可法、铁公济和乔允升三大得力干将出列。

领了圣旨。

都是面上露出喜色。

尤其是那铁公济,这一日可以说是大出风头。

皇帝给足了他面子,而且也给了他足够发挥才学的空间,所以喜形于色。

至于史可法和乔允升,则是觉得这条政策能够利国利民,当然是掩饰不住满脸的喜色。

※※※

退朝之后,还是按照惯例,程真在御书房又召见了四名心腹大臣,那就是孙承宗、史可法、铁公济和乔允升。

程真微笑着对铁公济道:“铁公济,今提出来的政策,简直就是和朕不谋而合,朕想问你,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么?”程真心里面有些不信,铁公济一个古代人,再有见识也不可能达到他的境界。

铁公济略微迟疑了一下,眼中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狡诈的神色,接着脸上露出了微笑,点了点头道:“这些政策的确是微臣单独想出来的,的确和其他人无关!”

程真登基之后,对于察言观色的学问也是懂得了许多,他一看这铁公济的表情,明显背后还有个人在帮他思考,心中不由得既是觉得好笑,又是觉得神秘:到底他背后有何许人也?

程真也懒得点破,而是再问在场的四名心腹大臣道:“这三条反贪地政策,如果真的执行起来,四位爱卿觉得会碰到什么样的阻力和大问题呢?朕之所以今日给出两个月的时间给铁公济和宪之来制订这些政策,就是想给一个缓冲时期,看看大明朝各级官员的反应。

史可法道:“微臣估计,这三条政策当中,提高官员的俸禄这一条自不必说,肯定是人人欢迎地,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应该都没有异议;但是杀一批大贪官,让贪官们上缴白银,恐怕会引起私下里的反对,他们私底下肯定会抵触的!”

“不错!”铁公济接着道,“微臣估计,恐怕贪官们会在这两个月里面,大捞特捞一把,然后设法转移财产,隐匿证据,让东厂、锦衣卫和刑部的人查不出来;或者,更极端的做法,就是在政策出台之前辞官回乡!”

程真看了看孙承宗,孙承宗最是老成持重,当下叹了口气道:“老臣的担心远不止这些,老臣担心的是,各地的王爷们和贪官们,实际上是连成一线的,如果皇上将他们逼急了,王爷们出兵谋反,到时候这局面会难以收拾。

所以今日老臣并没有站到铁公济一边,老臣只是觉得,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乔允升也点了点头,显然有些同意孙承宗的看法。

程真心想:你们哪里知道我地想法,现在西洋那边四个国家在争夺海上霸权,一旦这场争斗结束,新地霸主很快就会将矛头转向大明朝,大明朝其实只有三年时间而已。

在这三年里要发展起来,干掉满洲势力,打败朝鲜和日本,确立在东洋的霸主地位,所以很多事情,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第一步就应该是发展大明朝地经济和军事实力,而如今大明朝发展路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乃是贪污腐化啊。

如果天下的官儿都是贪官,那么大明朝廷制定出再好的政策,比如修路造船、发展农业、搞海外贸易、改进火枪火炮……都会是一句空话。

政策再好,执行不力的话,就是空中楼阁而已。

铁公济站出来道:“孙老将军,这点你倒是多虑了。

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先是铲除了民怨沸腾的阉党,接着又免除天下百姓两年赋税,还拿出五百万两白银赈济灾民,可以说已经深得民心。

如果王爷们敢出兵谋反,就是和天下百姓为敌,纵然会给大明朝廷带来一时的麻烦,但是绝对不会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