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则天正传-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嘶骋伤牡匚唬蛭檎谇艚械幕实郏实劭仪胨绦凑普ㄑ健
  在七月,彗星出现于西方,光辉极为灿烂,尾巴有二十余尺长,历时三十三日才消失。半夜起床,仰视天空,在彗星华严之美下,颇起敬畏之心。天空中有如此启人畏惧的景象,
  武后的确不能再有更奢的希求了。神已经说了话。于是武后又改年号为“光宅”。就在那一年两改年号,她把两个皇帝拉上了宝座,又推出了朝门。
  新政权的特性上有了不少的改变,宝座上发出的是更为专横霸道的女人声音。更为反复无常,令人更为恐怖,不接受忠告,不容许反对。她发怒时,令人毛骨悚然,动辄暴躁起来。而真正更令人恐怖时,是她对你亲切友好之时。人人觉得朝不保夕。今天她是你的朋友,明天她就下道圣旨叫你人头落地。武氏现在有绝对的自由,欲与则与,欲废则废,可封官赐爵,可赐予权势使人炙手可热,可赐死,可贬谪,可消除毁灭,不管对方是何等人,完全看女王芳心中一念之转了。无论是在私人生活方面,或是在大庭广众典礼仪式方面,武后之贪权势,爱炫耀,妄自尊大,真是达于极点。武后觉得自己的胜利,是非庆祝不可,用什么方式,则尽可不拘。她觉得仿佛穷人发了财,要兴高采烈,欢饮达旦,放荡喧闹,不然,就不够排场,不够气派。她甚至觉得非建筑一栋房子,要屋顶向地地向天,要建筑一座宝塔,塔座向天尖儿向地,觉得那样庆祝才心满意足。武后现在是兴奋激昂达于顶点。
  光亮的彗星既照耀于天上,人间就要改变名称以表示灿烂荣耀。于是洛阳改名为“神都”。武后是无须再假装谦虚了。她采用了新旗帜,金紫两色,浮华炫耀,胆大包天。女王陛下颁布了一道圣旨,整个政府机关的名称仔细检查了一遍,换了表示欢乐喜庆华美的名称。只说高高在上的朝廷里的名称吧:金銮宝殿左侧的门下省更名“鸾台”,右侧的中书省更名为“凤阁”,御书房更名为“麟阁”,尚书省改为“文昌阁”。一切都表示昆仑山顶上王母娘娘的神仙福地。要使她在人间的职位和宇宙的组织相配合,于是朝廷的六部也改了名称。“吏部”改为“天部”,“户部”改为“地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改为春夏秋冬部。在光辉灿烂的“光宅”之中,在此神仙福地的中央坐着那位女神仙。这时她用了一个比较不甚相宜的名称“皇太后”。她成为皇太后的那一年,一时疏忽,“天后”中的“天”字省略掉了。当然应当补救一下,谁能说不呢?
  在欢庆假日的心情之下,武后决定要轻松一下,要庆祝一番——要按武后独特的方式。祖母的确似乎很快乐,甚至可以说是在胜利的气氛中,她是过于追欢寻乐了。
  现在武后成了一国之主,决定要享帝王当享之乐。当年她曾经限制高宗的嫔妃数目与职责,提高宫中的道德气氛。现在自己身为国君,而无一嫔妃,何以消闲?何以取乐?但是又怎么设置嫔妃呢?当然,是需要一个男人。于是一个和尚现在就要主宰皇宫的生活了。结果,武后弄得声名狼藉,在茶馆酒肆之中,在说书唱词人的嘴里,武后与和尚的丑事,宣扬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决非骄纵阴狠如武后者梦想之所及。
  我并非道学家,历代明主贤君的生活里也有女人。为什么女王不应该与她的情人享乐呢?也许武后要娶一男妃是要提高女权。但是武后于花甲之年,以女王之尊,而找洛阳闹市一个以摔跤卖药为业走江湖的壮汉为情夫,确是淫秽难恕。而这就是她庆祝获得新位之后的举动。
  和尚名叫薛怀义,原来并非和尚,也不叫薛怀义,而是洛阳闹市上一个摔跤卖药的,以卖药丸和膏药赚钱,以打拳摔跤吸引观众。身体又高又大,好逞筋骨之能,以御女奇术自夸。我们在孩童之时看见过他出入皇宫,为人粗壮,筋肉结实,摆着架子昂首阔步,无一处不显得雄伟坚强。他原来姓冯,名叫小宝。由于一个宫女,他认识了一个公主,与那个公主很亲密,公主深知小宝其势雄伟,乃非常之器,逆转荐于武后。小宝深得武后欢心,武后常召小宝入宫,最初本是暗中来去,小宝并不注意自己的名字。但是一个粗壮的汉子而叫小宝,不但卑俗,亦且淫邪。武后令小宝改名薛怀义,因为武后之女太平公主嫁了薛绍,武后令其婿叫小宝为叔。太平公主也并非贤德之女,与母亲武后共事小宝,如参加宫闱阴谋一样。
  武后现在似乎被小宝迷住,没有小宝就过不了日子,放任小宝为所欲为。武后的母爱虽然不足,现在却深深了然自己身为妇人,忘记了自己身为皇后,只觉得是个女人,在一个江湖摔跤卖药的前面竟软弱无力了。自己的无情,自己的克制,自己政治上严厉果决,在对小宝的情爱里,溶化得一干二净了。
  也许武后觉得富贵荣华非如此不可,也许她觉得神仙一定这样纵情于酒肉淫荡。因为薛
  怀义渐渐使她相信她是如来佛再世,所以她下令在皇宫宝座后面建一“天堂”,高三百尺,神头之上画有灵光。她自信是如来转生,来到人间审判善恶。她相信皈依佛教会使她的新朝廷昌隆光大。
  因为僧道有特权出入皇宫,尤其可以出入武后的寝宫,武后就下令小宝把头发剃光,以便常常进宫。武后使小宝当白马寺的方丈,白马寺是因唐玄奘出名的。因为这个方丈是为唐朝已故的帝王诵念经文的,所以可以常常进宫向武后奏事。
  武后似乎愿意把恩宠赐予这个市井无赖,就和帝王把荒村小巷之女纳入皇宫一样。小宝深信掌握住了武后,但已往的市井流氓习气丝毫不改,成了京都街上的一个大害。自己骑在马上,身着皇宫官服的差人在前面开路。在城中的街道上,或让马信步缓行,或放马疾驰。来不及让路的人,不管是谁,就得挨几下铁链子,有一次他打了一个御史,就因那个御史弹劾过他。在皇宫内他受的待遇和一个驸马一样,如果无有其名,也有其实。武后把御马厩的马赐给他;他走过之时,宫中的官员向他卑躬为礼。武后的内侄武承嗣和武三思,向他卑躬屈膝,身如小吏,他上下马时给他拉马,借以讨他的欢心。
  有一次,这位大和尚从皇宫前门进宫往武后的宫院去,大摇大摆地穿过门下省的大厅。门下省侍中苏良嗣,道貌岸然,为一谨严长者,向他招呼为礼,小宝假装没看见,不予还礼。苏良嗣大怒,斥道:
  “贼秃子,焉敢如此无礼,你进来干什么?”
  小宝捋胳膊,卷袖子,就要把他拿手的摔跤本领露几手儿,在朝廷宫门里咆哮一顿。但苏大人令侍卫制服了他,打了他十来个嘴巴。
  小宝赶忙跑到武后的宫院英贤殿,大诉委屈。武后听了大笑起来。
  “谁告诉你从前门进来的?你应当从后门进来才是啊。”
  侍中苏良嗣什么事也没有。武后真是聪明绝顶,不愿意闹事。
  武后不愿意让这位方丈离开眼前,也不愿让他到外面街上散播宫闱的丑闻,于是派他管理皇宫和御花园。小宝告诉武后他懂得建筑,至少会盖房子。因此便成了公然进入宫廷后院的借口。
  皇宫中嫔妃的住所一向只许女人进入。现在允许一个真正的男人进去,颇惹起不少的闲言碎语。御史王求礼,一向恪尽职守,他上了一本,奏请将大方丈薛怀义去势之后,不允许他出入宫中女人住的宫院,以保“宫女的贞节”。
  武后阅完奏本,大笑起来。她觉得所奏太荒唐,仍以绝顶聪明态度处之,置之不理。
  徐敬业起兵与《讨武曌檄》(1)
  这几个月来,废却一个幼主,接连幽禁一个新君,以及其他一件一件的事情,有识之士看得心惊胆战,弄得梦魂不安。“光宅”的年号也被淫行狂暴污秽透了。老百姓口虽不言,心中却不能不想:这位秽乱春宫的武后,太宗之宫女,高宗之后,子女的母亲与凶手。各处风言风语,人人心存疑问。百姓心念当年的太宗皇帝,同情两位被囚禁的幼主,他们是太宗皇帝的孙子。武后最好不要迈进李家的宗庙一步。
  在聪明人看来,最危险之举莫过于提升武氏子侄,莫过于在洛阳兴建武氏宗庙,与当年武后不重用皇后内亲的主张恰恰相反。现在武后把子侄们都官封要职,身居显位。因为武后有三个叔伯,如今有十四个内侄,其中以武承嗣、武懿宗、武攸宁最露头角。武承嗣野心最大,也最活跃,不学无术,纯系势利小人,专一倚强凌弱,阴谋险诈,无一刻安静,是一个真正的小政客,五月被任为门下省侍中。但是才不胜任,武后虽亲,也不能任用,在任不足一月即去职。承嗣为武后之父的长孙,今后在朝不断官居显位。武姓子侄们突然一跃而起,而唐室王公则星散凋零,或遭贬谪,或权位遭受褫夺。老百姓的批评是,那个方丈小宝拍武后,武承嗣与武三思拍大方丈,而诸大臣则拍武氏兄弟。其他武氏兄弟或官居大将军,或为一衙门的首长。
  武后荒淫放荡,摧残唐室宗族。但唐室宗族却也人数众多。高宗及太宗有弟兄十几人,现在都在五十几岁至七十岁之间,人人都有儿孙。居王位者至少有三十余人。但是由于武后独握大权,朝廷真正的势力已经尽入武氏兄弟之手。武氏兄弟,在教育、品格、仪表上都比不上唐室宗族。武氏兄弟都是专横粗暴,朝廷要职如两都的将军,羽林军将军,都在武氏兄弟手中,这样唐室就自内而亡了。
  武后代子执政,合理合法。太宗的一些兄弟都是些温文长者,深为百姓敬爱。其中以韩王元嘉,霍王元轨,鲁王灵夔最为知名。武后都封他们为高官,为朝廷点缀,却无实权。武承嗣要把这些长者罢黜,迁往外省,遂与中书令裴炎正相冲突。但在裴炎去职以前,这些唐室长者都安然在位。但是他们无权无兵,又有何用?
  最引公众注目的倒是武承嗣奏请在洛阳为武家立宗庙。这显然是为武家开国立朝的意思。因为武家在长安已然有了宗庙,在东都洛阳按照唐室宗庙的规模,建筑武氏的家庙,当然是反叛的行为。武家祖先都已封有爵位,现在又将五代祖先都追封为王。
  现在谣言繁兴,百姓寝食不安。武后显然正谋推翻唐室。百姓念念不忘太宗,一定得有人起来中兴大唐天下。两位少主在幽禁之中,无能为力。唐室其他王公子弟,眼看当时情形,心中惴惴不安。武后已经太荒淫专横,心中觉得不会有人起而造反,如果真有,也不难予以敉平。
  现在是该一群儒生揭竿而起了。
  徐敬业为英国公李之孙,李当年曾亲奉玺绶,进武宸妃为皇后,现在徐敬业起兵声讨武后了。有六七个儒生和几个被武后罢黜的官员相聚于扬州。大家以为武后倒行逆施,荒淫横暴,国人必有同感。于是用计控制住扬州驻军,伪称先父章怀太子贤在成都时并未遇害,现在实在军中,如今起兵声讨武后。主张正大,正顺民心,大家盼望中兴唐室,万分热诚,十日之后,声称聚兵十万。
  起兵之始,先由骆宾王起草《讨武曌檄》,传檄州县。这篇檄文已成为中国之散文名作,必会万古不朽。檄文传至京都,轰动一时。而徐敬业起兵一事,反倒显得冷落,不甚惹人重视,有些名句,深入人心,人人争相传诵。除去文章的声调铿锵,掷地有声之外,其内容正道出国内百姓的真正心思,表达出儒生、官员平日只敢在家窃窃私语的话。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文字秀拔刚劲,历述武后人神共愤之罪过,对武后名誉之损害,远胜过十万大军。
  《讨武曌檄》原文如下: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廷之遽衰。
  檄文继续描写义军之盛况:
  敬业,唐皇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涕流,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蘼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文章结尾处,呼吁前朝老臣当尽忠唐室。檄文上说:“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檄文要庶民团结一致,尽忠李唐,若眷恋穷域,徘徊歧路,必遭诛除。义军势将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讨武兵败(1)
  不幸的是起义大军的领袖都是书生,其中没有一个人有战阵经验。如果战略运用得宜,起义大军可以像《讨武曌檄》上所说,大军之势可以如火燎原,把武后在迎仙院里活活烧死。但是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如果当时依照几个才智过人的谋士行事,只要大军直取京都,即可获胜,一举即可定大局。那时朝廷的兵马措手不及,地方军队中很多都忠心于大唐,尤以勇武善战的山东健儿为甚,必然望风起义,倒戈来降,于是声讨武氏的武力自然声势浩大起来。但是徐敬业决定要谨慎从事。以金陵为根据,不取攻势,而取守势,意在初步失
  利之后,可以撤退,然后据有东南,继续作战。如此一来,遂无法把握人心;因为偏安金陵一隅之地,以众寡悬殊之势,行将征战连年,于是人心尽失。武后派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率兵三十万来击。两军在江北相遇。江北是一带平原,湖沼河流,纵横交错,离扬州不远。
  最初,双方胜负不分,敬业军在金陵西北,半绕湖山为阵,以金陵为战事之枢纽。大将军李孝逸踟蹰不前。武后治事必求万全,决不冒险。李孝逸万一倒戈起义,加入敬业叛军,岂不麻烦。武后于是令曾北征突厥的名将黑齿常之率江南之兵监视李孝逸军。李孝逸的谋士向孝逸献计,请孝逸在黑齿常之到来以前,迅采行动,择敌弱点攻击,因为敌军中各处兵马,亦强弱不同,孝逸方面并非不知。于是两军在河水两岸往复厮杀。这两岸芦苇丛生,触火即燃。朝廷大军纵火烧起芦苇,当时秋高风大,火势蔓延甚速,敬业兵马大乱。敬业见自己兵马溃散,力谋在江南重整武力,终归失败。而朝廷大军已火速追踪前来。
  最后,敬业见大势已去,想逃到海滨,乘舟前往高丽。在海滨等船之际,又被风涛所阻,不久,被部下刺杀,其他将领,悉数被俘。起草千古杰作《讨武曌檄》的骆宾王,从此失去踪影,再无消息。各被俘将领都遭斩首,将头送往京都献功。此次朝廷平定叛乱,历时不过两月,至十一月全部肃清。
  义军二十五个将领的首级,高高悬在洛阳的城门之上。武后深恨反叛。不但敬业全家灭门,武后余怒未息,还及敬业的祖父司空李。纵然这位极人臣的开国元老,在她进位为后之时曾经亲奉冠冕,曾经使她得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