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菲的世界-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堂里面安静而荒凉。一道淡蓝色的光透过彩色玻璃照进来。
  照见了无数个在空中游移不定的细小尘粒。在光的照射下,这些尘粒在教堂内各处形成一道又一道粗大的光束。苏菲坐在本堂中央的一张木椅上,视线穿过祭坛,落在一个古老、已经褪色的耶稣受难像上。
  几分钟过去了。突然间管风琴开始演奏,苏菲不敢环顾四周。
  风琴奏出的曲调听起来颇为古老,也许是中世纪的乐曲。
  不久,教堂内又恢复一片静寂,然后苏菲听到有脚步声从后面走来。她应不应该回头看呢?她决定把目光集中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
  脚步声经过她,沿着侧廊前行。苏菲看到一个穿着棕色僧袍的身影乍看之下仿佛是直接从中世纪走来的一个僧侣。
  她有点紧张但不很害怕。这个僧侣在祭坛前转了半圈,然后便爬上讲坛。他把身子前倾,俯视着苏菲,开始用拉丁文向她说话:“Gloria PatrietFilio etSpiritui sancto。Sicut eratin principio etnuncetsemperetinsaeculasaeculorum。Amen。”
  “谁听得懂嘛!呆子!”她忍不住脱口而出。
  她的声音在整座教堂内回响。
  虽然她确定这个僧侣就是艾伯特,但她还是很后悔自己在如此庄严神圣的地方说出这样不恭敬的话。不过,这都是因为她太紧张的缘故。一个人紧张时,如果能打破一些禁忌就会觉得比较自在些。
  黑暗时代“嘘!”艾伯特举起一只手,就像神父要群众坐好时所做的动作。
  “现在几点了,孩子?”他问。
  “四点五分。”苏菲回答。她不再紧张了。
  “时候到了,中世纪已经开始了。”
  “中世纪在四点钟开始呀?”苏菲问,觉得自己好蠢。
  “是的,大约在四点钟时,然后是五点、六点、七点。不过时间就就好像静止不动一样。然后时间到了八点、九点与十点,但还是在中世纪。你也许会想,这是一个人起床展开新的一天的时刻。是的,我懂你的意思。不过,现在仍然是星期天,一长串无休无止的星期天。然后,时钟会走到十一点、十二点与十三点。这是我们所称的高歌德(HighGothic)的时期,也是欧洲各大教堂开始兴建的时候。然后,大约在十四点时,有一只公鸡开始啼叫,于是漫长的中世纪就逐渐消逝了。”
  “这么说中世纪维持了十个小时啰?”苏菲说。
  艾伯特把头探出棕色僧袍的头罩,打量着他面前的听众(这时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孩而已)。“是的,如果每一个小时代表一百年的话。我们可以假装耶稣是在午夜诞生的,快到凌晨一点半时,保罗开始四处游历传教广刻钟后死于罗马。在接近凌晨三点时,基督教教会大致上仍遭到禁止,但到了公元后三一三年时,基督教已经被罗马帝国接受。这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的时候。许多年后,这位伟大的君主在临死前受洗成为基督徒。从公元三八O年起,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罗马帝国最后不是衰亡了吗?”
  “这时它才刚开始瓦解而已。这段时期是文化史上变动最大的时期之一。第四世纪时,罗马不但外有北方蛮族进攻的威胁,内部也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公元三三O午时,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首都由罗马迁到他在通往黑海之处所兴建的一个城市——君士坦丁堡。许多人把这座新城市当成‘第二个罗马’。三九五年时;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西方帝国以罗马为中心,东方帝国则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四一O年时,罗马遭蛮族劫掠。到四七六年,整个西方帝国都被摧毁了。东方帝国则继续存在,一直到一四五三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为止。”
  “那时君士坦丁堡就改名为伊斯坦堡吗?”
  “没错!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年代是公元五二九年,也就是教会关闭雅典的柏拉图学园那一年。同年,圣本笃修会成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修会。这一年、因此成为基督教会箝制希腊哲学的一个象征。从此以后,修道院垄断了所有的教育与思想。这时,时钟正滴答走向五点半……”
  苏菲很快便了解艾伯特的意思。午夜是零,一点钟是公元后一百年,六点钟是公元后六百年,十四点钟则是公元后一四00年。
  艾伯特继续说:“中世纪事实上指的是界于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时期。这个名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另外,这个时期又被称为‘黑暗时代’,因为它是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笼罩欧洲的漫长的‘一千年的夜晚’。如今英文‘medieval’(中世纪)这个字仍被用来指那些过度权威、缺乏弹性的事物,具有贬意。不过,也有些人认为中世纪泥是各项体制萌芽成长的时期。例如,学校制度就是在中世纪建立韵。历史上第一批修道院学校在中世纪初期成立,教会学校则在十仁世纪成立。在公元一二OO年左右,历史上最早的几所大学成立了。当时学校研习的科目也像今天一样分成几个不同的‘学院’。”
  “一千年真的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是的,不过基督教也需要这样的一段时间来招揽信徒。此外,许多民族也在这段时间内相继建国,拥有自己的城市、公民、民俗音乐与民俗故事。如果没有中世纪,哪来的这些民俗故事与民俗音乐呢?甚至,没有中世纪,欧洲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也许仍然会是罗马的一个省份吧!英国、法国或德国这些名词就是在中世纪出现的。在中世纪这个浩瀚汪洋的深处,有许多闪闪发亮的鱼儿游来游去,只是我们不见得都能看到。史特卢森就是中世纪的人,圣欧雪夫(SaintOlaf)与查里曼大帝也是,更不用提罗密欧与朱丽叶、圣女贞德、艾文豪、穿花衣服的吹笛手以及那些强大的王侯与君主、侠义的骑士、美丽的少女、不知名的彩色玻璃工匠与灵巧的管风琴师傅了。再说,我还没提到那些修道士、十字军与女巫哩!”
  “你也没提到那些牧师和教士呀!”
  “对。基督教直到十一世纪才来到挪威。如果说北欧马上就信奉了基督教,那是过于夸大其辞了。那时在基督教的表面之下,一些古代异教徒的信仰仍然存在,而这些早期的信仰有许多后来融入了基督教。举例来说,在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上,圣诞节的庆典中至今仍可以看到基督教与古代北欧风俗结合的痕迹。俗话说,夫妻结合之后会愈来愈彼此相像。这两种文化结合后也是如此。于是我们看到耶诞饼干、耶诞小猪与耶诞麦酒等风俗,开始愈来愈像东方三智者与伯利恒的马槽。无论如何,基督教逐渐成为北欧人主要的生活哲学。因此我们通常认为中世纪是一股以基督教文化来统一欧洲的力量。”
  “那么,中世纪也不算太糟啰?”
  “公元四OO年以后的第一个一百年间确实是一段文化式微的时期。你要知道,在此之前的罗马时期是一个‘高等文化’,有许多大城市,城市里有大型的排水沟、公共澡堂与图书馆等,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然而,到了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这整个文化都;瓦解了,贸易与经济也崩溃了。中世纪的人们又回到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当时的经济是以‘封建制度’为特色。所谓‘封建制度’就:是所有的田产都由少数势力强大的贵族拥有,农奴必须要辛勤耕:种才能生活。除此之外,在中世纪最初的数百年间,欧洲人口大量减少。举个例子,在古代时期,罗马的人口繁盛,一度超过一百万,但到了公元六OO年时,却减少到四万人左右,真是天壤之别。当时,这些人生活在这个曾经繁华一时、建筑宏伟的城市中,需要建材时,就从到处可见的废墟中取用。对于现代的考古学家而言,这是很可悲的现象。他们多希望中世纪的人们不曾破坏这些古迹。”
  “这都是后见之明呀!”
  “从政治方面来说,罗马时期在第四世纪末时就结束了。不过,当时罗马主教已经成为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最高领袖。他被称为‘教宗’或‘父’,并逐渐被视为基督在世上的代理人。因此,在中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罗马一直是基督教的首府。不过,当各新兴民族国家的君主与主教势力愈来愈强大时,有些人就开始反抗教会的势力。”
  “你说过教会关闭了雅典的柏拉图学园。那是不是从此以后希腊哲学就统统被遗忘了?”
  “这倒没有。亚理斯多德与柏拉图的部分著作仍然流传下来,但古罗马帝国却逐渐分裂成三种不同的文化。其中在西欧的是拉丁式的基督文化,以罗马为首都。在东欧则是希腊式的基督文化,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君士坦丁堡后来又改为希腊名‘拜占庭’。因此我们现在一般都将欧洲的中世纪文化分成‘拜占庭的中世纪’与‘罗天主教的中世纪’。除此之外,北非与中东地区过去也曾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这个地区在中世纪期间发展成为讲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文化。公元六三二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中东与北非成了伊斯兰教地区。不久后,西班牙也成为伊斯兰教世界的一部分。伊斯兰教将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与巴格达视为‘圣城’。从文化史的观点来看,还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当时阿拉伯人也占据了古代希罗马地区的城市亚力山卓。因此,古希腊科学文明有一大部分为阿拉伯人所继承。在整个中世纪期间,阿拉伯人在数学、化学、天文学与医学等方面都居于领先的地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使用所谓的‘阿拉伯数字’。我们可以说,当时在若干领域中,阿拉伯文化确实是优于基督教文化。”
  “我想知道后来希腊哲学怎么了。”
  “你能想象一条大河一下子分成三股支流,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再度汇集成一条大河吗?”
  “嗯,可以。”
  “那么你也应该可以了解希腊罗马文化如何分裂成三种文化,并分别在其中存活。这三种文化分别是:西边的罗马天主教文化、东边的东罗马帝国文化与南边的阿拉伯文化。大致上,我们可以说新柏拉图派哲学在西边承传了下来。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的哲学则分别在东边与南边承传了下来。不过,我们可以说,在这三种文化中,每种成分都各有一些。重要的是,在中世纪末期,这三种文化在意大利北部交会融合。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力来自于在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来自于希腊和拜占庭帝国。这时,‘文艺复兴时期’(古代文化的‘再生’)就逐渐开始了。从某个角度来看,古代文化在中世纪期间可说并未消亡。”
  “原来如此。”
  “不过,我们还是不要先谈这个。我们应该先谈学。我不想继续站在讲坛上说话了,我要下来。”
  点中世纪哲由于睡得太少,苏菲的眼皮已经渐渐沉重。现在,当她看到这个奇怪的僧侣从圣玛莉教堂的讲坛走下来时,她感觉好像在作梦一般。
  艾伯特走向祭坛的栏杆。他先抬起头看着竖着古老的耶稣受难像的祭坛,而后眼光朝下看着苏菲,并慢慢走向她。最后他与她并排坐在木椅上。
  苏菲头一遭如此靠近他,感觉很奇特。他的头罩下面是一双深蓝色的眼睛。这双眼睛的主人是一个中年男子,有着黑色的头发,蓄着有点削尖的胡子。
  你到底是谁呢?苏菲心想。你为何要把我的生活弄得秩序大乱?“我们将会慢慢彼此了解。”他说,仿佛能够看穿她的心思。
  当他们坐在一起时,透过彩色玻璃窗照进教堂的光线变得愈来愈强。艾伯特开始谈论中世纪的哲学:“中世纪的哲学家几乎认定基督教义就是真理。”他一开始时说。
  “他们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一定要相信基督教的启示?还是我们可以借助理性来探索基督教的真理?希腊哲学家与圣经的记载有何关系?圣经与理性之间有抵触吗?还是信仰与知识是可以相容的?几乎所有的中世纪哲学都围绕在这些问题上打转。”
  苏菲不耐烦地点点头。她在宗教课考试时已经都谈过这些了。
  圣奥古斯丁“我们将谈一谈最著名的两大中世纪哲学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开始好了。他生于公元三五四年,死于四三O年。在他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的变迁。圣奥古斯丁出生于北非一个名叫塔加斯特(Tagaste)的小镇。十六岁时,他前往迦太基求学。稍后,他转往罗马与米兰,最后在迦太基西边几英里一个名叫西波(Hippo)的小镇度过他的余年。不过,他并非一生都是基督徒。他是在仔细研究各种不同的宗教与哲学后才决定信教。”
  “你可以举一些例子吗?”
  “有一段时间他信奉摩尼教。那是古代末期很典型的一个教派一半是宗教,一半是哲学。他们宣称宇宙由善与恶、光与暗、精神与物质等二元的事物所组成。人类可运用精神来超脱于物质世界之上,并借此为灵魂的救赎做好准备。不过,这种将善与恶一分为二的理论并不能使年轻的圣奥古斯丁完全信服。他全心思考着我们所谓的‘恶的问题’,也就是恶从何而来的问题。有一段时间他受到斯多葛派哲学的影响。斯多葛派认为,善与恶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然而,大致上奥古斯丁还是比较倾向于古代末期的另一派重要哲学,就是新柏拉图派的哲学。他在其间发现了神圣的大自然整体存在的概念。”
  “所以他成了一位信奉新柏拉图派哲学的主教?”
  “是的,可以这么说。他成为基督徒在先,不过他的基督教理念大部分是受到柏拉图派哲学观的影响。因此,苏菲,你必须了解,并非一进入基督教的中世纪,人们就与希腊哲学完全脱离了关系。希腊哲学有一大部分被像圣奥古斯丁这样的教会领袖带到这个新时代。”
  “你的意思是说圣奥古斯丁一半是基督徒,一半是新柏拉图派的哲学家吗?”
  “他认为他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基督徒,因为他并不以为基督教的教义与柏拉图的哲学之间有所矛盾。对他而言,柏拉图哲学与天主教教义的相似之处是很明显的,以至于他认为柏拉图一定知道旧约的故事。这点当然很不可能。我们不妨说是圣奥古斯丁将柏拉图加以‘基督教化’的。”
  “这么说,他开始信仰基督教以后,并没有把哲学完全抛到脑后是吗?”
  “是的,但他指出,在宗教问题上理性能做的事有限。基督教是一个神圣的奥秘,我们只能透过信仰来领会。如果我们相信基督,则上帝将会‘照亮’我们的灵魂,使我们能够对上帝有一种神奇的体悟。圣奥古斯丁内心深处一直觉得哲学能做的有限。他的灵魂一直无法获得平静,直到他决定成为基督徒为止。他写道:”我们的心无法平静,直到在你(天主)中安息。“‘”我不太明白柏拉图的哲学怎能与基督教并存,“苏菲有点意见,”那关于永恒的理型又怎么办呢?“
  “圣奥古斯丁当然认为上帝自虚空中创造了世界,这是圣经中的说法。希腊人则比较相信世界是一向都存在的。不过,圣奥古斯丁相信,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那些‘理型’乃是存在于神的心中。
  因此他把柏拉图所说的理型放在上帝的心中,借此保存了柏拉图有关永恒理型的看法。“
  “他很聪明。”
  “这显示圣奥古斯丁与其他许多教会领袖是如何努力将希腊与犹太思想融合在一起。就某一方面来说,他们是同时属于两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