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匡胤传-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匡胤喜道:“原来你们尚有姻亲关系,我竟一点不知,今日真算撞得巧了,就请尊夫人代为一行,以后定当重谢媒人。”
当下范质遂留匡胤小酌,闲谈些琐事,午后匡胤方告辞而回。
那范质夫人在范质托咐下,于重阳节那天,便坐了轿子,到魏王府来说亲,这一天正好魏王符彦卿一早进宫贺节后,因与诸位至交官员约定,要去城外别墅赏菊游宴,便又出城去了。仅剩夫人和符云霞在家。闻听表妹来到,正好在一块谈心作乐,所以十分高兴。连忙迎接在内,姐妹二人在一块叙说家常,符云霞闻听表姨来到,也忙出来相见,那范质夫人见她果然已经长成,十分美貌动人,便不住打量她。符云霞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坐了一会,便回闺房去了。
那范质夫人见符云霞回房,便和符夫人扯起符云霞来。
范夫人说:“一年没见,侄女越出落得标致了。”
符夫人叹口气说:“孩都长大了,这是最小的一个,也有十七岁了。”
范夫人乘机问道:“不知可提亲了没有?”
符夫人摇头道:“还没有,像咱这样人家,她姐姐都当了皇后、贵妃的,没胆量那个官员敢冒然来提亲。老头子虽也想物色一个女婿,只是没见着合适的人才。”
范夫人故意想了一下,拍手笑道:
“我倒想到一个合适的人。”
符夫人忙问:“是什么人?”
范夫人道:“此人乃是当前御前亲军都指挥使赵匡胤的兄弟赵匡义,现任御前供奉官,实际上和万岁是结拜兄弟,前途不可限量。”
于是,她便按着范质的教导,把赵匡义如何如何能干,文武全才,又生得如何英俊,这样人物,恐怕普天下也难再找出第二个来。
符夫人听她说得天花乱坠,心中也十分满意,便说:“依妹子所说,确是个合理人选,姐姐没啥可说,不过,老头子今天不在家,等他回来以后,姐姐再和他商量一下。”
范夫人怕符彦卿万一不同意,事情弄砸了,只好实话实说,便把赵匡胤亲自登门,托范质来作媒的事讲了一遍。说:“这事如办不成,老范脸上却不好看。”
符夫人道:“这个我可不管,我只看人才,人才好我就招他做女婿,据妹子所说,我看能找出比赵匡义更好的,恐怕也难了。妹子只管放心好了。”
两人扯着扯着。在一旁侍候的丫环们,都听个一清二楚。内中有一个叫珍珠的,想讨好小姐,到两位老夫人吃过午饭,都去卧室打瞌睡时,便悄悄溜到符云霞闺房里来,把这喜讯告诉了符云霞。这符云霞听了,心中暗自喜欢。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吩咐珍珠以后注意听魏王回来后,与夫人商量有什么结果,再来报告,一定重重有赏。说毕,取了一样手饰奖给珍珠,珍珠欢天喜地的去了。
那知珍珠刚走,又来了一个叫玛瑙的丫环,也来报告这个消息。符云霞照样吩咐和赐赏了一番。
到了下午,范质夫人告辞回家。符云霞装着不知道这事,也出来送行。
直等到晚上,符彦卿回来,符夫人才把今天范质夫人来替赵匡义作媒的事讲了一遍。
符彦卿一听,顿时说道:“糟了!”
符夫人惊问道:“什么糟了。”
符彦卿道:“今晨我到宫中贺节,万岁爷给我说及,要替御前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的儿子韩天禄作媒。”
符夫人急忙问:“你答应了吗?”
符彦卿道:“我只说回去再与老妻商议以后定。其实万岁爷一吐口,就等于圣旨,这事是很难回的,如万岁一怒,下旨赐婚,谁也不敢反抗。”
符夫人呆了,半晌才说:“你了解那韩家孩子人品,才能如何?”
符彦卿道:“这倒不清楚。你说那赵匡义人品,才能如何?”
符夫人道:“难道你在朝为官,不知赵匡义?”
符彦卿道:“我年纪大了,万岁征淮南,我一直未跟去,他身边侍臣,我一个也不认识,如何能知晓?你既知道,说说我听。”
符夫人便把范夫人今天说的又学了一遍。
符彦卿听后,说道:“这也不过是你听来的,范夫人讲的不一定不掺点水,媒婆向来都要把人夸成一朵花。”
符夫人冷笑道:“那是俺妹子,她还能骗我,你怎么能把她比成媒婆?”
符彦卿道:“你妇人之见,不了解我的难处,皇帝的面子,岂能随便得罪的。”
符夫人道:“你准备得罪赵家了。”
符彦卿道:“难,难,赵匡胤从淮南回来,威望大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正是为二边都不能得罪为难。”
符夫人道:“挑女婿不能讲面子,总得郎才女貌,两相般配,才能和厮守一生,如所配非人,岂不断送了女儿一生。你以前把大女儿配给那奸诈成性,杀人不眨眼的叛贼李崇训,女儿差点被他杀了,难道你忘了吗?话再说回来,就是万岁爷,他也不会不讲理,硬要去强配不相称的婚姻。”
夫妇二人互相埋怨,说了半夜,也没个结果。
谁知道这些话,第二天就被丫环告知了符云霞。符云霞一听,顿时如同万丈高楼失足,气得说不出话来,顿时躺倒床上,饭也不吃了。
小姐有病,丫环慌了,连忙报知符夫人。符夫人听了,慌忙过来探视。只见符云霞神情痴呆,精神萎顿,斜躺在床上。
符夫人连忙坐在床沿上,问道:“女儿怎么半天不见,就病成这样子。”
符云霞和她大姐性格正有点类似,生性十分倔强,当下便开门见山地说:“听说有人来给韩通的儿子提亲,女儿誓死不愿嫁这种人。”她不提赵匡义,单说拒绝韩家这头亲事。实际上就等于答应赵家的亲事了。
符夫人道:“啊呀,原来是这事把女儿气病了,你爹也正在因此事为难,因为那是万岁爷给韩通的儿子作媒,要一口回绝,实在太难,哦,还有昨天你表姨来,是替赵匡胤元帅的兄弟作媒。二边都撞在一天来说媒,二边又都不敢得罪,这叫你爹更难上加难了。”
符云霞听了,沉吟了一下,虽然她已属意赵匡义,但却不好意思直说,怕母亲追问为什么同意赵匡义,自己答不上来,要说私自会见过赵匡义,就更不妥了。猛然想到赵匡义武艺超群。何不借口让二人比武决定。想来那韩天禄绝对不如赵匡义。当下拿定主意,便说:“既有二方面同时提亲,当然只能选择一方,但女儿两方人品都不了解,总不能随得答应一方,万一选错,岂不误了女儿一生。依女儿之见,咱们既是世代将门,不如让他二人比武决定胜负,败的一方就退出。这样,那一方失败,也只能怨自家本领不济。爹爹也不致得罪某一方了。”
符夫人听了,不由喜欢道:“不是女儿聪明,爹娘老了,脑子不管用了,却没想到这一点。就按女儿说的办法,为娘去给爹商量。”
符小姐道:“且慢,这虽然是个方法,但由于万岁爷为一方作媒,爹爹却不好开口向万岁爷提出比武的事。不如娘进宫去见二姐,由她出面向万岁讲,才比较稳妥。”
符夫人一听,喜得眉开眼笑,说道:“还是女儿想得周到,明日为娘就去说。”
次日,符夫人果然起了个大早,吃了早点,便乘车到皇宫来见符贵妃,这符贵妃虽不是皇后,但目前柴荣尚未立后,而且符贵妃不仅替亡故的姐姐带领柴宗训,而且又生了一个儿子宗让,因而在宫中地位实同于皇后。
黄门宫见符夫人来到,哪敢怠慢,立即飞报符贵妃,贵妃忙让宣入。见礼已毕,符夫人便把为难的事,告诉了符贵妃。
贵妃道:“这是关于三妹的终身幸福大事,岂可草率,必须选择个般配的才行。”
符夫人道:“你三妹也是如此想法,提出让双方比试武艺高低来决定。”
符贵妃摇头道:“要论人才,先看人品如何,如果单凭武艺高低,如果武艺虽高,人品不好,那不仍害了三妹。总是得先了解一下双方人品,再决定为好。至于比武,也不是办法,如果双方动武,一方被打伤,或者败北,都会造成臣下之间的不和。待我奏知万岁,了解双方人品后,再请万岁决定的好。”
二人正在商议,只见太监进来禀报说:“女将军陶三春进入宫内来了,要来请安。”
符贵妃一听,满心喜欢地对符夫人道:“陶三春这女将军,与朝中官员时常往来,必定知道赵韩两家情况,可让她讲一下,也可参考。”
当下忙令大监会宣她进来。
不一时,陶三春来到,依礼仪向符贵妃朝拜,又向符夫人见礼已毕,符贵妃命人设坐。
陶三春谢恩坐下,只见符贵妃道:“今日我母亲来此,是为了一件家庭大事,御妹来得正好,不妨给参谋一下。”当下便把赵、韩两家同时托人来说媒的事讲了一遍。
还未说完,陶三春扫帚眉倒竖,铜铃眼圆瞪,怒气冲冲地说道:“那韩天禄算什么东西,也敢妄想娶小皇姨。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符贵妃吃惊道:“韩天禄怎么样了,御妹可了解他吗?”
陶三春道:“韩天禄,恶少一个,外号叫韩橐驼。当年随他父亲在穆陵关的时候,仗势欺压百姓,抢一个农夫的天鹅,被我家老郑撞见,把韩天禄痛打一顿,如果不是当今万岁喝止,怕那小子早被老郑打死了。”
符贵妃一听,摇头道:“如果是这样,配三妹就不妥了。至于那赵匡义却又如何?”
陶三春道:“从人品和才上来说,真是百里挑一,不但生得英俊,胸中也很有韬略,堪称文武全才。他既是万岁爷早年结拜兄弟,现在又是御前供奉官,万岁爷对他必然了解,娘娘不妨去一问即知臣妾之言虚。这门亲事臣妾举双手赞成。”
符贵妃道:“既然如此,我便向万岁爷启奏,从中出力,让答应赐婚赵家,定使三妹获得如意郎君便了。”
符夫人这才放心,又谈了一些闲话,方才告辞出宫,陶三春也自去巡宫去了。
果然,柴荣散朝回来,符贵妃便源源本本把这事告诉了柴荣,要求柴荣下旨,赐婚给赵匡义。柴荣道:“这事是朕亲口答应韩通,替他儿子作媒的,如今又向赵匡义赐婚,这如何说得下去,岂不冷了臣下的心,暗地里埋怨朕反复无常。”
符贵妃道:“那么,陛下一定要把臣妾妹子配给那橐驼了。”
柴荣摇头道:“也不是。那韩通的儿子不过是脖子生得长了一点,因为读书,长期俯案,使脊椎微弓了一点,面貌并不十分丑陋。否则,朕如何会同意为他提亲?至于他早年抢农夫天鹅的事,倒也是事实,只是那天鹅本来是他从空中射下来的,被农民拾走,他想要回来。也不能完全说成是抢。当时确实仗势欺压过农民,后来被郑恩打了一顿,也就够他受了。不过自从韩通调回京师以后,因自己识字不多,见到京师文人学士人才济济,自己应付不了,才让儿子努力读书。韩天禄这几年读了不少书,心性已有很大改变,所以朕才同意韩通请求,为他儿子说媒。只是现在匡胤二弟也托范质去说媒,这就叫朕不好办了。这几年南征,匡胤功居第一,本该重奖,如果在这件婚事上判给韩通,又太对不住二弟了。”
符贵妃道:“那么,陛下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柴荣寻思一会,叹道:“唯一办法,就是朕撒手不管,让他们两家自己去解决。”
符贵妃道:“如此说来,陛下要下旨,让赵匡义和韩天禄比武了。”
柴荣道:“这旨不能下。韩通早已让儿子弃武习文,如果让他们在比武,韩天禄肯定不是赵匡义的对手。这样岂不让韩通觉得是朕有意给他难堪吗?”
符贵妃道:“那么陛下有何公平办法?”
柴荣道;“朕准备召集他们见驾,把情况说明,然后依照古人择好办法,让御妹登上彩楼,亲自择婚,看中了那一个,便把绣球抛给那一个。这样既表示了朕的公平,也给御妹以自主之权,谁也怨不到朕身上。”
符贵妃听了,也再想不出别的更好办法,只好同意。心中却想,可暗暗地告诉母亲,让她转告三妹,那韩天禄是个长脖子背微驼的人。这样,就不至弄错了。她那里会知道符云霞已认识赵匡义了呢?
次日,柴荣召集符彦卿、赵匡胤、范质、韩通四人,到偏殿议事。
柴荣道:“重阳那天,朕曾为韩通的儿子韩天禄向魏王彦卿家提亲,不料也正是那天,赵匡胤又托范质的夫人到魏王府为赵匡义提婚。由于魏王夫妇都因小女儿未许过亲,所以都答应商议一下再说。直到晚上,魏王回府,夫妇见面,才知当天竟有二家同时去提亲。一个女孩子,如何能分到两处?朕也不好偏袒任何一方。为公平起见,朕以为应仿效古人抛彩球择婿的办法,让符家三小姐自己选择东床,以求男女相悦,婚姻美满,不知众卿以为这办法如何?”
符彦卿听后大喜,感谢柴荣给自己解决了一大难题。赵匡胤当然也心中暗喜,因为他知道匡义见过符云霞,二人已互相倾心,这事已方必可稳操胜券。只有那韩通心中暗暗骂赵匡胤,难道这个人天生的是自家克星,以往连打自家三次,现在不早不迟,又来插上一脚,争夺自己儿子的婚事!但是柴荣只答应过替他说媒,并没有答应过让符三小姐嫁给韩天禄,而符彦卿也仅对柴荣说过回家商议后再回复,并未允亲。这样情况,自己并没有依据非要符三小姐嫁给自家不行。无可奈何,也只好同意柴荣提出的办法,听天由命而矣。
柴荣见大家无异议,便让符彦卿回家准备彩楼,又通知钦天监,选择近期吉日,届时由符三小姐抛球择配。
最后,由钦天监选定九月二十日的吉日,柴荣规定:那天卯时,赵匡义和韩天禄齐到魏王府,在彩楼前自由活动,表演技能,以供符三小姐选择,辰时一到,击鼓奏乐,由符三小姐亲自抛球。并派范质、王溥、向训、窦仪四位大臣和司礼太监张美,一同临场公证,赵匡胤、韩通也随场观礼。
转到到了九月二十日,范质等一早便到了魏王府,符彦卿接入,来到府中演武场,只见南面彩楼高搭,上挂有“天作之合”字样的彩绸,对面则是看台。符彦卿引公证人上看台中央坐定。不一时,赵匡胤、韩通二人也先后到来,符彦卿忙将赵匡胤、韩通迎上看台。赵匡义和韩天禄则各自带了随从,在彩楼下空场上自由活动。
只见那韩天禄穿一身崭新大红丝绸儒衫,修眉画目,带了几个文士,立于彩楼左铡,咏诗谈文,十分儒雅风流。韩天禄高吟诗篇,每有佳句,周围文士们便高声叫好,纷纷称赞,以烘托韩天禄的文才。
赵匡义则仍穿上那天会见符云霞时穿的猎装,带几个家将,在远处摆箭垛,赵匡义引弓发箭,箭箭齐中红心。
彩楼之上,帘幕低垂,符夫人和符云霞带了丫环,坐在帘后往下窥看。
由于显示公平,担任司仪的太监,奉柴荣旨意,并不宣布那个是赵匡义,那个是韩天禄。岂知符三小姐一眼便已认出了赵匡义,不由心花怒放,含情地注视着他。
不一会,只听司仪太监高唱:“吉时已到,请小姐抛球。”顿时鼓乐齐鸣,奏起乐曲。
曲罢,彩楼上绣帘徐徐卷起,符小姐立在窗前,只见赵匡义和韩天禄分别立在左右,中间距离约一丈有余。她本有武艺在身,如何能抛不准?只一掷,绣球便朝匡义顶门上打来,击个正中。
韩天禄见绣球朝赵匡义那边飞去,快步来抢,可是绣球已被赵匡义紧紧抱在怀中了。
司仪太监拖长声音一声吆喝:“绣球击中赵匡义!”
台下立刻响起细乐,人人脸上露出笑容,只有韩通板起面孔,带着儿子韩天禄,灰溜溜地去了。
亲事既定,正准备早日成婚,谁知郑恩的岳父亲老英雄陶洪不幸病故,所以出于礼貌关系,婚礼推迟,直到腊月十五日吉辰,才得以顺利举行。
………………………………………………
第33章周世宗之死
柴荣抱病北征契丹,中途发现一块“点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