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零度青春-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有时恨得连自己身上的毛孔都觉得疼痛。”杨子说。
  “人作为情感类动物存在于世界上,有着符合于他的自然属性,产生这样的心理反应也是极为正常的。”我说。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杨子像刚开始一样。
  “什么问题?”
  杨子有些迷惑地看着我,目光像是一潭平静的湖水,让我看不出里面存在的东西。一朵洁白的云彩正好飘到了我们的正上方,大体的轮廓有点像一头沉睡的醒狮。对,应该是在梦淫的醒狮。
  “你有没有真真切切地恨过一个人的经历?”杨子问。

()好看的txt电子书
  “怎么回答你呢。确切地说现在没有。”
  “也就是说在过去有过这样的经历?”
  “怎么说呢,人一生不可能在一种情绪的维系中度过一生。这对于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来说怕是有些难以做到。人都有情绪激昂或是失落的时候,情绪的低落很可能是由某个人引起的。”
  “这种失落不足以使人身上的毛孔都觉得痛。”
  就杨子所说的毛孔都疼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一时无法真切地感受到。想必她是有其具体的含义,对此我不再追问。
  “你指的是两个人不共戴天的那种?”我问。
  “确切地说就是这种,就像中国人与日本人一样,民族血恨很难使我们与其共处。”
  “这般的痛恨一个人的经历不曾有过。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大多喜欢一个人只身独处,长时间相处的人也只是很少的几个人,很少与其他的人交往,应该说是自己不大愿意交往或者说是志向不同。但具体的原因也无从解释。”
  “不过在上中学的时候有过极为痛恨一个人的经历,但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说的那种连牙根都疼痛的痛恨,但就那种厌恶感不能用简单的痛恨或者是其他的词语来形容,那种感觉来自于哪里我都不清楚。当时极其讨厌我们班里的一个女孩子,打心眼里说如此这般的痛恨一个人还是第一次,从小到大。我曾试图努力地改变过自己,不止一次地想说服自己,可无论如何都做不来。那会儿我们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坐在我前排,尖嘴猴腮,头发卷曲萎黄,面部缺少应有的血色,眼睛深陷颧骨之中,鼻梁高挺。总之,身体上的搭配过于不协调。这一切都不足以让我对其产生厌恶感,一个人的外表难看那不是自身的错,可是自身以外的属于灵魂或者说是精神上的东西一旦被扭曲,那对自己来说并非什么好事。
  “不是我的心胸狭窄,真切地说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感觉只不过是某种情感上的幻觉。那时,那个容貌不佳的女孩子在我看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嗜好。事实上班里的很多同学都认为是这样的,在大多数人的流言中我也是信以为真,不管怎样,想必在我的那件事上我是没有错怪她的。那个女孩子喜欢在上课时悄无声息地放屁,上中学时由于大多数人的年龄尚小,对一些事情没有成熟的看法,一旦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定会以千分之一秒的速度传遍全班,曾经为了一件极小的事情还和同桌吵了几次架,在现在看来实为可笑。”
  “小孩子的自尊心较强。”杨子接道。
  “很可能是因一种心理狡辩。到现在为止,再没有更为合理的理由来解释一切。”
  “记得有一次,生理学老师正在给我们讲女孩子的青春期发育和月经不调的问题。老师在课上不厌其烦地分析着女孩子在青春期里会遇到的种种生理上的问题。老师最为真切地讲了女孩子的月经现象。也正在这时,一股难闻的令人窒息的气味迎面扑来。我的同桌也是个女孩子,她极为不满的言辞使得我有些难于接受,似乎是一切事端皆因我而起。听见对方的过激言辞,我有种深陷其中的感觉。好像这场无烟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我一样。当时我很生气地骂了句,“你是不是月经不调。”怎么说呢,就我的言辞本身并不带有恶意,只是无意说出的一句话。大概是我过于生气。我的话不但被班里的大多数同学听见了,而且被正在讲课的老师也听见了。我的话音未落便引起了班里同学的哄堂大笑。当时我的同桌在众多学生的哄笑中脸色变得通红,委曲而愤恨的泪水疯狂地喷洒了下来,也就是因为我的那句话,她最后转学了,是在班里少有的几个无聊的家伙的流言迫使下转学了。那些无聊的家伙后来给那个同学取了一个绰号,叫‘落红’。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一些基本的事理有了认识之后,我才明白我的无意冲动对那个女孩造成了恶意的伤害,而那个制造祸端的女孩却好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一个人身体上的残缺不算是残缺,如果一个人心理上有了缺陷那才是真正的残缺。我想那个缺乏时代气息的女孩在心理上是有某种缺陷的,纵然我不好对其说什么。想必是这样的。”杨子说。
  “也正是我给你所说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仅仅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个人在日后的相处。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失去了,那将会产生一种连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的厌恶感。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消失了,那也便是自己走向死亡的时候。”我叹息道。
  “那你对我的感觉会消失吗?”杨子又问。
  “不会。”
  “真的不会。”
  “永远——因为我已打心理上接受了你。你在我的心里的位置不是一般女孩子所能代替的。”
  我的话使杨子不顾一切地将身子埋入我的怀里。然而,一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都已经成为过去。我想在这里说是成为过去才最能表达我内心的某种情感,这是一种不好用简单的语言来形容的情感,即使在三年后的今天依旧是这样的。过去有时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来说都很遥远,那种遥远是一种模糊的遥远。而有时候又离一个人很近。且不说是昨天相对于今天就称之为过去,这种过去在物理空间上和思维空间上来讲都比较近,有时,过去往往会在一个人的思维里形成一个模糊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概念。
  就我和杨子之间也就是三年的时间。
  三年前我们还彼此依偎在一起,一起在秋日的银川街头漫无目的地散步。彼此讲很多故事给对方,尽管那些故事有时缺乏真实性。可三年后的今天,我却一个人独自面对一片生活的空白,用现在的思维竭力地回忆着三年前或者是更长一段时间遗失在青春岁月里和这个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中的一些记忆残片。在失去之中重新找回拥有,这种做法对于一个记忆时常会变得混乱的人来说委实有些困难。但不管怎样,她毕竟是属于我生命里曾经拥有的,即使在时间的流逝之中它已不复存在。哪怕是那些残存的记忆已彻底的死亡。可她留下的残壳还会存在。
  也正是这些留在记忆里已彻底死亡的残壳才使我鼓足勇气,不惜一切代价地来创作。确切地说,是对于往事的纪念。
  这个想法产生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它像是一团燃烧的烈火在我的内心里不停地燃烧。然而,时间过了这么久,它依旧没有熄灭,反而愈燃愈烈。也正是这团燃烧的烈火才让我写下了这些零碎的文字。   
  
第二章(1)
?第二章?
  二○○一年的夏天,我读完了省重点大学预科讲习班,糊里糊涂地进了中文系。一切于我来说实属意外。这种意外让我觉得带有一种无法由常规思维来解释的荒唐性。

()好看的txt电子书
  预科讲习班是一些学习上带有某种障碍的落魄人的避难所。我也属于这人群中的一个。在这个贫穷消失得无影无踪华糜到处凸现的鬼地方,戏剧性地度过了一年非中学又非大学的生活。我曾经一度任性地将这一年不好归属的生活定义为“折中义”生活。它不属于那些天资聪慧的莘莘学子,它属于一些在学习上有其他想法或者是思想开花的另一些人的临时寄存所。临时寄存也罢。这一切实属命运。但是我终究还是要感谢生命中那段逝去的时光。
  ——生命中的临时寄存所。
  那段在不知名岁月里的往事随风而逝。
  那段满载忧伤与缅怀的日子。
  如果没有预科讲习班,我真的不敢想象我还要走多久复读的路,补习班的生活永远都显得单薄而忧伤。
  我的大学确切地说,是从补习班的单薄和忧伤中挣脱出来的。那些日子,那些我生命中最单薄的青春岁月,把我所有的欢乐都归结为忧伤;把我所有的忧伤也归结为忧伤的日子。
  我有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是如此的残酷。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不在我们的想象之内。一切正如延续了几千亿年的宇宙空间的尽头究竟蕴藏的是什么,人类依然无法预知一样。
  时间的尽头是什么。
  宇宙的尽头又是什么。
  在那个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残酷,不努力就得溺水的年代里,我把我所有爱好都通通地封锁了起来。用一种复杂的心情去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整天没有白天和黑夜地与一些莫名的曲线方程和正余弦的定律做着零距离的接触。
  生活过的是如此的艰辛如此的单一。每天在忙碌中穿梭于饭堂、教室和宿舍之间,过着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简单生活。尽管这样,最终还是通过预科讲习班的“折中义”生活进入了大学。
  这样的结果总比那些没有这种机会的人要幸运的多,预科讲习班虽然在学习上没有给予我太多,但却给予我爱情的花朵。
  ……
  进入省重点大学读书,不是我的夙愿(事实上,原本就没有想过要上大学)。但一直以来却是我父母的夙愿。一来离家近,二来在学习开支上也不算高。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完全可以供得起我完成这几年的大学。
  开学的那天。父亲要亲自送我去学校。我无论如何也没有同意让父亲送我,对我来说,上大学无非就是学习地点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就像旅行一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此过程中,只是沿途的风景有所改变,旅行的本身是没有改变的,都是旅行罢了。所以,读大学完全没有必要搞得如此兴师动众。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于是便一个人提着自己日后的生活所需品到了学校。
  学校坐落在并不繁华的街区,一条东西走向的柏油路从学校的门前径直穿过。校门两侧有两只醒狮。醒狮后面是带有古老建筑风格的校门。一条黑青色的狭长小路从校门口延伸了进去。路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树的枝茎与枝杆相互接壤,浓密的叶子使得小路显得格外凉爽。即便是强烈的阳光在这些浓叶的遮掩下,这条小路依旧显得清爽很多,像一位青春期美丽而安静的女子总会招惹来许多人的目光一样地引来许多来此乘凉的人。每每稍有一阵微风,便会传来悦耳的声响。那是叶子在歌唱。再往前走便是一座桥心女生公寓楼,就其最初的设计目的和最终的用意已不得而知。透过玻璃窗,搭在阳台凉衣架的种类繁多的简单的复杂的夏季服饰,粉色的内衣、带有荷花图案的名牌胸罩,还有各式各样的短裙、长统袜,这些饰物的出现给这座单调而不知其用意的建筑增添了很多色彩,桥心公寓楼的对面是一座凸现历史沧桑感的旧式男生宿舍楼。我说这是宿舍楼,是因为其与公寓楼在建筑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公寓楼里寄宿的学生和宿舍楼里寄宿的学生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关系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像是普通人或一般的工薪阶层只能进普通的饭店用餐,而有钱人却会到三星级或五星级饭店里去吃一顿饭,一切属于公平分配。普通宿舍楼的北边又是一座公寓楼,这座公寓楼后面又是一座普通宿舍,我就被分配到这座普通宿舍楼。宿舍的走廊是用混凝土构筑的,再无任何装饰,没有瓷砖粉饰,所以整个楼道显得阴暗幽深,地板由于长期没有见到阳光而显得极为潮湿。我被分到了一个六人间的宿舍里,宿舍靠两边墙壁的地方,摆着四张上下铺的老式床铺,前两张上下各一人,后两张各带一张书桌,与其说是书桌,倒不如说是摆物台更为确切。因为,平时在书桌上从来都不会有人在上面读书或写字,只是在上面放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书籍、废报纸、杂志、速食面的调味包,还有一些喝空了的易拉罐等,猛看去显得琳琅满目。
  由于我入校报名较晚的缘故,所以我的床铺被分到一进门的下铺。在集体宿舍里住下铺很受人歧视,因为这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就其具体的寓意我至今也不大明白,总之,在集体宿舍里寄宿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住下铺,所以上铺的床位就像是荆州之地一样,谁都想争夺。只要有人进来,不论是熟识的还是陌生的,都会心安理得地坐到下铺的床上。所以,住下铺,在卫生上也很能提升人。
  我是一个对个人卫生条件相对比较注重的人。每周的第一件事便是清洗衣物。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自身生活习惯的锻炼,也是对我精神上的一种摧残。一个男孩子,每周清洗一次被罩和床单,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对实情不了解的人极为可能认为我有个人的癖好。
第二章(2)
不管怎样这一切的确是事实。
  对于寄宿制生活,先前读中学时也曾有过,那时因为年龄还小,便不觉得有什么伤及自尊之处。到了大学,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空间里住六个来自不同省份性格怪异的家伙,真是有些让人不好接受。
  睡在我上铺的是一个来自四川的小伙子,人挺憨厚,为人处事落落大方。对面住的是一个来自河南的个头矮小身体胖得可以的家伙,用我上铺四川小伙子的话来说,小河南该到进屠宰厂的时候了,为此两人时有争端,小小的争执让人觉得轻松一点。
  小河南的生活习性比起其他人来说,有很多不同之处。大概是因为长时间受性压抑所造成的。他对裸体女人的画像情有独钟,喜欢得近乎病态。在他的床头和侧面的墙上,贴满了裸体女人的画像,还有一些出卖色相的女明星的画像,“我们都是睡在下铺的兄弟,我说菁轩,你也应该和我一样,给床头贴几张裸体女人的画像,也好让这个单调得出奇的寄宿场所变得复杂些。”
  刚开始我本没有要贴这些裸体女人画像的意思,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怕别人误会自己,一张彩色的画纸上印着一个女人。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露在外,女人的下阴,黑黑的毛发和略微泛红的阴体都十分明显。后来在小河南的病态心理强烈的作用下,我也贴了一张,也算是为了迎合寄宿制生活的气息。
  有些事情太令人费解。我曾经一度对这个女明星心存好感,可是在几年之后,这样的画像流传于市井,真的让人不可思议。
  “这可能便是我们所说的生活。”
  “人在生活面前也是在所难免的。”
  因为,人总是想着要活下去。
  “哪怕是苟且地活着。”
  ……

()
  常来我们宿舍玩的人问我为什么这家伙贴这么多的裸体女人的画像。
  小四川说小河南是在抑制内心的寂寞。他喜欢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一边看着墙上的这些不同的女人画像,一边手Yin。贴一张性欲来得太慢,贴得多,这样够刺激,容易达到性高潮。
  “这只是流言。”小河南说。不过他并没有为此而生气。有时他索性也承认一切虚假的事实。他说:“手Yin就手Yin,没有什么有损于社会主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