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云剑-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巫娜昨天自告奋勇前来送信,本来就是准备刺杀将军的,可惜后来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动手。刚才将军说思薛胡等人被斩首,巫娜觉得自己一切都完了,所以才孤注一掷。”

    杨虎目光一凝,才发现一个身材并不高,而且体型和当地土族差不多的家伙,看起来十五六岁模样:“兄弟叫什么名字?中原官话说得很不错啊!”

    小个子抱拳答道:“启禀将军:在下陈志昌,祖籍福建。”

    “嗯?”杨虎心里顿时不痛快起来:“原来你叫陈志昌,还知道自己的祖籍福建,竟然跟着当地土族造反,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陈志昌仍然抱拳,说话不卑不亢:“将军说得不错,在下真的就活得不耐烦了,而且参加造反是自愿的,因为在下早就活得不耐烦了!”

    这话有问题,杨虎觉得很不对劲:一个半大小子,竟然很早就活得不耐烦了,简直不像话。

    “说说你的理由。”杨虎冷着脸,没有给好脸色。

    非常意外地,陈志昌竟然不领情,而是摇摇头:“既然将军是朝廷大军,在下只求速死,理由不说也罢。”

    “呵呵,小伙子不爽快!”杨虎突然笑了,而且是非常开心的笑了:“小小年纪竟然对朝廷军队不信任,真是奇哉怪也。看来你还有些来历,如果就这么把你杀了,可能难以服众。不行,你必须说说自己的理由。”

    陈志昌低头犹豫了大概半刻钟,这才仰起头来说道:“家祖陈用宾,右都御使兼兵部右侍郎,曾经镇抚云南十三年。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年),武定县土司罗婺凤氏家族阿定谋反,轻骑直逼大理都指挥使司,向家祖索要知州凭信。”

    “当时家祖来不及调动外围部队回防,只好将计就计赐给阿定一枚官印,阿定得到知州官印之后随即退兵。家祖率领刚刚赶到的永昌军队追击五十里,抓获阿克及其手下头领十二人,并且收回了武定印。”

    “东林党党徒李先著,和他的学生李朴等人给家祖罗织了一个‘弃印之罪’,立即被逮捕入京都下狱。刑部员外郎黄克缵知道家祖冤枉,于是上疏营救,马上受李先著的党羽李朴等人攻击。”

    “接替家祖巡抚云南的周敬松,知道滇人对家祖非常钦敬,经过明察暗访,终于明白了冤狱的根源,也给朝廷上奏从宽处理,但都被李朴等人留中不报。家祖在狱中九年不得昭雪,最后急怒攻心身亡。”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可是朝廷都是一帮东林党把持朝政,只要和他们的意见不一致,轻则免官,重则下狱砍头灭族。既然走朝廷这条线没有办法给家祖报仇,家父带着我们深入不毛之地寻求外援,于是就到了今天。”

    杨虎微微点头,随即又赶紧摇头:“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武定县罗婺凤氏家族已经被我们给灭了,也算是给你的祖父大人报了一点小仇。但是,因为朝廷奸人陷害,你就伙同外人造反,这事就大大的不应该。”

    陈志昌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杨虎的说法:“将军说得不错,因家仇而造国恨,当然是我不对。可是家父、姨娘五年前就亡故了,我那个时候才十一岁,能有什么办法。参加造反,也不过是为了活命而已。”

    “既然你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那就还有救。”杨虎看了远处蹲在地上的五千人一眼:“这里面有多少是汉人,有多少是死心塌地要造反的人,你能不能分得清楚?”

    陈志昌摇摇头:“这里面没有什么汉人,都是当地土族。他们祖传就很懒惰,分明可以种植最好的香稻,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干活。他们隔一段时间就造反,就是希望打进永昌抢劫一番。”

    “反正他们都明白,抢劫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可以用好多年。就算朝廷军队打过来,万一打不赢了还可以投降,甚至还能够得到封赏。这种既可以造反抢劫,又没有什么大的危险,还能够得到奖赏的事情,谁都愿意做。”

    杨虎脸色一寒:“胡说八道!实话告诉你,老子既然来了,就永远不会离开。你们再想造反,老子一自律斩尽杀绝,寸草不留。”

    陈志昌也冷冷一笑:“将军,不是在下小瞧你,就凭你一个小小的校尉,难道能够对抗朝廷么?你看着吧,不要说永远驻扎在这里,如果你在这里多停留三五个月,一旦回到京师就是砍头之罪。”

    “朝廷?朝廷能管得了我吗?”杨虎呵呵一笑:“如果朝廷能够管得了我,我早就死了,哪里还有今天?”

    陈志昌顿时张大了嘴巴:“你——原来你也是造反的,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军队!”

    “放屁胡说!”杨虎勃然大怒:“老子是过来收复国土,什么造反不造反?这里是大明朝的国土,岂能容许一帮叛逆在这里胡作非为?古人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朝廷管不了这里,老子就过来了,难道你还有意见不成么?”

    陈志昌干脆双手抱肩,连称呼的敬词也没了:“说来说去,你们还是叛逆。只要不是朝廷的军队,那都是叛逆。如果家祖在世,肯定把你们全部抓起来砍了脑袋。”

    杨虎飞身上马,扬鞭大笑:“哈哈哈,不错,如果你的祖父大人还在,估计这里会好一些。但是能不能砍了我的脑袋,那可难说了。”

    “不过,我现在就可以砍了你的脑袋,这绝对是真的,难道你不相信?哦,对了,你小子用什么兵器?难道就是那种杀不死人的直刃长刀吗?”

    陈志昌撇撇嘴:“我会用弓箭,也会用长枪。可是这里什么都没有,他们的水平能够弄出这种直刃长刀,就烧高香了。可惜这种长刀火候不好,刀身里面杂质太多,所以一碰就断。”

    杨虎一直在这里和陈志昌胡扯,当然不是闲得无聊,而是因为有另外的考虑。

    现在思薛胡的主力部队全部完蛋了,而且应该还没有走漏风声,所以杨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突袭敌人的老巢,彻底剿灭孟养宣慰使司境内的一切叛逆,而且要把所有的头人抓起来。

    但是现在还有五千俘虏,自己带过来的三个营四千来人,根本无法把这些俘虏押送回去,同时还要兼顾作战任务。

    现在只能等,等自己的大师兄霍连山派人过来接受俘虏,让他们进山砍伐柚木、开凿矿石,造船造炮。

    因为杨虎现在终于知道了,如果要一举攻破阿瓦宣慰使司那边的叛乱,就必须水陆夹攻,战船已经成为接下来的主要任务。

    仅仅造船根本没有用处,没有火炮就不是战船,而是民船。

    要想进行大规模建造战船和火炮,没有一个稳定的基地是不行的。所以彻底稳定孟养宣慰使司,尽快恢复生产种植,才是最紧迫的任务。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0528、蛮莫建省
    孟养思氏家族发动反明叛乱,锡泊、蛮莫、孟养、孟密、孟乃、洋桧等部落全部参与进去,先后攻占了干崖、南甸、腾越(腾冲)、潞江、永昌(保山)等地。

    万历三十二年(一六零四年),东吁王国大举进攻思氏孟养,明朝官军从北面夹击,孟养王思轰战死,麓川叛乱政权彻底结束。

    云南巡抚陈用宾在干崖长官司(今盈江)、陇川、瑞丽边境要塞设八关九隘驻兵防守。

    八关分别是神户关、万仞关、巨石关、铜壁关、铁壁关、虎踞关、汉龙关、天马关。

    杨虎诈取思薛胡的五千大军,就是在铜壁关西南四十里的丘陵地带。

    思薛胡屯兵在这里,就是为了和蛮莫吴波刚所部组成犄角之势,然后兵分两路,同时袭击八关。

    思薛胡的任务是北上攻占铜壁关、铜壁关、巨石关、万仞关,打开进入干崖长官司的通道,希望重复祖上劫掠永昌(今保山)的故事。

    可惜吴波刚率领的右路大军刚刚攻占了天马关、汉龙关、虎踞关,还没有来得及和内应岳鹰协调好,事情已经出现了意外。

    思薛胡统率精兵五千作为左路大军,进攻铜壁关的战斗还没有开始,作为内应的岳鹰已经被歼灭。

    霍连山因为黄妍莹突然战死,激愤之下命令自己的西路大军连夜挥师南下,这是一个阴差阳错的决定,也算是天意如此。

    霍连山歪打正着,兵分三路出击,夺取南坎城、汉龙关、天马关和蛮莫城的同时,也截断了思薛胡的后路。

    思薛胡被逼投降,就是因为北面有铜壁关,南面的蛮莫城已经丢了,再也没有丝毫回旋余地。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投降来争取缓冲的时间。

    叛逆岳鹰、吴波刚、思薛胡唯一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前来征讨,并且要取他们性命的人,并不是名正言顺的朝廷大军。

    蛮莫的吴波刚、孟养的思薛胡两路大军先后覆灭,困扰孟养宣慰使司一百多年的叛乱,终于彻底落下了帷幕。

    这一次平定叛乱之后,锡泊、蛮莫、孟养、孟密、孟乃、洋桧等部落,再也不可能起兵叛乱。

    杨虎有了陈志昌这个小伙子做向导,一连七天不眠不休,两个步军营、一个鸟铳营兵分三路横扫整个伊洛瓦底江北部流域,一共铲除大小头人一千九百多人,灭掉家族一百七十九个。

    这七天时间的成果是巨大的,一共从高山密林里面赶出奴隶十九万三千多人,全部集中到了蛮莫城附近。

    然后以蛮莫城为中心,按照当初在武定县、元谋县的办法,沿着伊洛瓦底江上下游一百二十里,重新建立新屯分区管理。

    至此,霍连山的西路大军南征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

    俘获土族人口四十六万余人,这些人全部都是奴隶,成分比较好,便于改造。

    获得南北纵深七百里、东西宽度四百里的广大区域,具备了广阔的回旋空间。

    总之,组建一个后方基地的条件基本满足,接下来就应该重新规划。

    加上自己的军队、各种行业的移民,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彻底解决五十万人的吃饭问题。

    吃饭问题,说到底就是农耕方式的问题。

    蛮莫地区的伊洛瓦底江流域,最适合种植稻谷,而且这里的稻谷全部都是高品质的香稻,而且产量很高。

    陈志昌说得不错,这里的土族就是奴隶性格,根本没有丝毫主动性。一千多年以来养成了懒惰的性格,没有皮鞭的督促,根本就没有人干活。

    熊储带着镇南省总督张毓秀来到蛮莫镇,已经是大局已定的一个月之后。

    两年前,熊储让张毓秀把镇南州、楚雄府的所有书院改造成农桑讲习所,广泛总结了景东军民府的农耕优点。

    梯田,人力脚踏水车分级提水,就是景东军民府老百姓的创造。

    这一次,张毓秀专门带过来六十多人作为教授,就是要带领已经获得解放的奴隶,在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东西两侧高坡地全面兴修梯田,把香稻作为首要农作物全面种植起来。

    建立村庄集体劳作方式,彻底废除狩猎生活方式,严禁私自进山打猎,改变守着米粮仓饿肚子的历史陋习。

    要消除奴隶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熊储不得不实施最严厉的刑罚体系:

    不按时出工的,一律处以鞭刑;连续三次累教不改的,一律斩首。

    擅自进山打猎,擅自在山里搭建窝棚脱离村庄独居的,一律斩首。

    仅仅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有四千多人被砍头,这其中男女老少都有,所有的人头全部挂在村庄的路边上。

    剩下的人终于慢慢“养成”了按照规定村庄群居的习惯,明白了什么叫家庭,明白了父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也知道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基本生活方式。

    至此,蛮莫周边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封建社会,知道了社会各阶层分工合作的基本原则,掌握了正常经济交易的方法。

    听取了张毓秀三个月的工作汇报,熊储也只能苦笑:“还行吧,比养猪稍微简单一些。我真是不明白了,教会一个人遵守规则,为什么会这么困难,甚至一定要杀人才能办到?”

    张毓秀到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主公啊,这里乃是偏僻的蛮夷之地,你看看这附近,人们穷得要死,朝不保夕,但是佛寺、佛塔全部都是金碧辉煌,这就是极端两极分化的奴隶制度造成的。”

    “几千年的奴隶制度留下的东西只有两件:一件是酷刑,让奴隶不敢产生反抗的心思。一件是宗教,让奴隶们觉得自己这辈子受苦都是天意,这是最典型的宗教愚昧之策。佛教就是专门为掌权者服务的,愚弄天下人就是他们的根本宗旨。”

    “看看这些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佛塔和佛寺,这需要多少奴隶的血汗才能办到?但是那些奴隶主宁愿修建这些毫无用处的东西,也绝对不会用来改善奴隶的生活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凡是信奉佛主的,最后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主公既然来到这里,而且已经铲除了所有的奴隶主,也就是低贱奴隶的救世主。因此,下官认为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彻底铲除所有的佛塔、佛寺,消除宗教愚昧政策,让所有的平民都能够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公平公正。”

    熊储点点头:“这一点我非常赞成。在我们的势力范围内,一律取缔污秽不堪的红教黄教,弘扬我道教文明,教化黎民百姓珍惜现在,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所谓来世。人生在世,只争朝夕;脚踏实地,珍惜今天。”

    张毓秀微微一笑:“主公啊,下官可是镇南省总督,现在这片区域已经足够大了,一个省肯定管不过来。所以下官认为有必要另外组建一个行省,专门对这里进行管理。”

    “你回不去了!”熊储呵呵一笑:“发起南征战役之前,我和苗三冠、万练就已经统一了意见,镇南省的总督交给楚雄府知府孙学易。至于你嘛,赶紧着手筹建南坎省,你就是第一任总督。”

    张毓秀也笑道:“这一点,下官早有心理准备。主公点名要下官带人过来,就已经有所明白了。下官的意思是,我们有必要遵循师出有名的古训,才能够更好地统治这片区域。”

    “这可是比整个云南都要大得多的广袤区域,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力机构,根本无法有效运转起来。正因为如此,主公如果不当机立断,今后就会有更大的麻烦,甚至会乱套啊。”

    熊储点点头:“这个问题苗三冠、万练、彭无影他们都已经说过。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完全出乎我的预料。既然如此,你就慢慢筹备起来。”

    “一旦平定了南面的阿瓦宣慰使司、底兀拉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老挝宣慰使司、大古剌宣慰使司,我就正式称王,你满意了吧?”

    张毓秀自然心满意足地走了,其实熊储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这方面。

    什么称王称霸,这些事情对他还很遥远,甚至都没有想过。

    熊储是一个杀手出身,他一直以来的行事原则,就是关心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