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隋妤的表情刘愈就能猜想,其实隋妤在得知韩升和隋乂被罢官之后,她也动过要离开朝廷的想法。但她很有自制力,知道这时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只要刘愈没赶她走。她就是赖着也要留下来。
    事实就是。刘愈根本离不开她的帮助,更没动赶她走的心思。刘愈不想让自己变得众叛亲离。
    韩升辞相是他自己选择,隋乂罢官也是刘愈准备让蓝家领隋乂的情。
    刘愈一方面让人去准备晚膳,也让下面准备好了茶水,与隋妤一同回到颍翠殿,隋妤没见到女皇在场,也就稍微轻松了一些。刘愈留下她,也就是想问问她在施政方面的一些立场。
    柴锦有多少本事。刘愈最清楚。柴锦闷骚男一个,或许肚子里有点小聪明却也表现不出来,现在让柴锦任右相根本是权宜之计,如果没人能辅佐好他,国家非让柴锦给折腾乱了不可。在柴锦之上,刘愈可以作为监督,但在柴锦之下,就需要非常能干的帮手,刘愈想来想去也只有隋妤最适合。
    主客坐定,刘愈询问了几句。隋妤道:“开盐之事,由下官看来当暂缓。不宜动百姓之根本。”
    刘愈点点头,隋妤的意见跟他所想基本吻合,现在求的就是一个稳,至于会造成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应该暂时摒弃,就好像苏彦留给他的一些烂摊子。
    开盐虽然看似好像是能暂时缓解朝廷的危机,但盐多了同样价格就低了,利润就少,这就会伤害商家的利益,朝廷的收入并没有太实际性的增长。而盐的开采又会造成之后一两年盐的短缺,到时盐的价格再疯涨起来,受累的还是百姓。
    供求关系,不但是商贾所看重的,也是朝廷所首先要面对的。不管是农或者商,都是以供求来决定百姓和朝廷的收入。
    “隋小姐就别下官下官的自称,显得太见外了。”刘愈表现的很热情,菜上桌,除了林美人和琪儿母女之外,一家人共桌吃饭,刘愈帮隋妤夹了菜,隋妤颔首头都不敢抬。
    “多谢刘将军。”
    刘愈笑盈盈道:“若说沙场点兵阵前杀敌,我夫人巾帼不让须眉。可论治国安天下的本事,在女子当中可无人能出隋小姐之右……莫说女子,恐怕连男子都不及。”
    刘愈冷不丁来这么一句恭维的话,不但隋妤感觉受宠若惊,连徐轩筑都有些不好意思。
    “刘将军过誉了。”
    “没过誉,没过誉,我说的可是实在话。隋小姐也知道,今日朝廷发生了一点事,事也不大,都已经平息了。但却留下几个空缺,大多数的官缺还好说,不过有个缺……中书令,我怎么也想不到人选。话说新皇登基才几日工夫,国家尚不安稳,不知道隋小姐是否肯屈就,应了这差事呢?”
    中书令是原来两相的副官,而如今改制之后是独相,那中书令也就是原本左相的职权。本来刘愈将隋妤提拔为门下侍郎已经是很“出格”的事,毕竟让一名女子担当如此重任,而此女子又非皇家中人,而是出身商贾之家,没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已经遭人诟病。而这次刘愈更出格,要直接提拔隋妤为中书令,就连对什么事情都漫步关心的韩家姐妹,见到桌上突然安安静静地,都在打量刘愈和隋妤。
    隋妤不说话,脸上的神情复杂。她是不敢应,也不敢拒绝。
    她知道自己是当不起这个中书令的,满朝上下,她不过是个小女子,唯一的政治后台其实也就是刘愈,没有人脉来支撑她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子股肱之臣。这是她不敢应的原因。
    而她之所以不敢拒绝,是因为她也知道,如果刘愈不是无路可走,没人可选,绝不会让她来担当此重任。一边是刘愈的信任,一边又是满朝的非议之声,让隋妤似乎是无从选择。
    隋妤没说话,刘愈也不作声一直在打量着隋妤,这顿饭吃的有些尴尬,一边的徐轩筑见饭桌上很僵,连韩家姐妹都放下碗筷不敢吃,打破沉默道:“夫君,隋家妹妹今日只是来做客,有什么话不妨等到明日在朝上在说。”
    刘愈闻言无奈笑了一下,道:“夫人说的极是,今日隋小姐乃是客,有话等等明日上朝后再作商议。隋小姐回去后也不妨考虑下此建议。”
    隋妤站起身坚定道:“小女子不用考虑了,既然刘将军看得起,让小女子来当此差事,那小女子当义不容辞。还请刘将军跟陛下说,小女子愿当此任。”
    刘愈也没想到隋妤竟然会在思虑再三,明显不愿意接受,却也会这么干净痛快地接受。
    “好,那在下就以茶代酒敬隋小姐一杯。”

第四百八十三章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正月二十一,大朝议。
    新皇琪儿虽然未举行正式登基大典,但她已经是法定大顺朝的帝王,此时的琪儿坐在龙椅之上,身边一个位子是为刘愈准备的。
    大朝议颁布的第一道圣旨,皇夫刘愈加封为临王,九纲摄政。这意味着,刘愈从这一天起,从一个插手朝政的权臣,一跃而成为天下半个主人,他再做任何事都是在法定允许的范围之内。
    从篡权到篡国,刘愈前后不过用了两年时间。
    之后是对平定突厥及政变辅佐新皇登基有功人员的颁赏。花集安封为云亿侯,齐方封为安内侯,霍病被封为勇侯,张无诸被封为平谷侯。加上之前被封侯的何茂,这次朝廷一次封五侯,也算创造了一个历史。
    除了封侯,武将的次序也重新划分,齐方以云金将军加封为三军统帅,晋升为上将军,而其余四位,依旧是大将的级别没有提升,同时刘愈的正妻徐轩筑也加封为上将。一国三上将,分别是刘愈、徐轩筑和齐方。原本大顺朝仅有的一位正牌上将冯召瞬,在这次二皇子苏典的叛乱中有参与,直接被剥夺了军籍,等候判决。
    武将方面基本是以刘愈的嫡系全盘控制军队。在文臣方面有些波澜不惊,很多人在早晨就已经收到尚书院收到了风声,早就知道韩升和蓝傅被罢相的事,也知道刘愈将以柴锦和隋妤二人替代韩升和蓝傅,成为尚书院的主人。
    在听到朝廷的颁旨后,没有大臣在朝议上公然质责。那些愿意质责刘愈的人。现在都在府里被软禁着。现在能上朝的都很懂得两眼不闻身外事。朝廷怎么下旨,他们也就怎么听着。不过他们心中还是对柴锦和隋妤有几分不屑,一个被他们认为是愚不可及,一个被他们认定是小女人。他们不提意见,也正是想看看事情到底最后如何收场,很多人心中还是安着坏心眼,准备看新皇和刘愈的笑话。
    大朝议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时辰,除了人事安排基本就没提别的。朝中以为这次苏典的叛乱留下了很多官缺,刘愈秉承的原则是从下级提升来顶的原则,一级提一级,但因为有些衙门参与的人太多,就是提个五六级也找不出个人选,刘愈干脆提前就作好了准备,只要是衙门口人不够的就直接精简,只保留六部的主要职责部门,其他的能裁撤尽量裁撤。
    一裁撤,一归拢。最后刘愈发觉,长安城的衙门不但不缺人。反而多出了很多吃白饭的。刘愈的应对方式也很简单,考核!
    朝廷从原本每年一次的官员考核,变成两个月一次。一次不合格俸禄减半暂时留用,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直接被清退,而一年六次考核加上年底一次大考核,只要有三次不合格也是直接清退。考核的部门从原本的吏部,变成了“尚书院会同吏部”,使得原本被削弱的相权再一次得到了提升,那也就是说,虽然下面的官员都看柴锦和隋妤不顺眼,但也不得不去巴结二人,为了自己能考核通过不至于被罢官。
    而吏部尚书方面,不出意外,原户部尚书李延年迁到了吏部尚书。虽然李延年跟刘愈还没有成为正式的亲家,但朝中之人也早就把他们看成是一家的。
    以后只要刘愈看谁不爽,就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将他们给清退而不用负上打击异己的罪名。主要因为刘愈已经掌控了关乎官员考核的一切职责部门,官员被清退,别人只会说他们能力达不到朝廷的要求。那些原本就跟刘愈有怨的,都在恨刘愈考核这招的歹毒,真有些杀人不见血的意思。长此以往,朝廷肯定会将所有刘愈的异己全部清退,天下变成刘愈一家的天下,朝廷也变成刘愈一家的朝廷。
    人员安排妥当,大朝议结束。刘愈先是陪着琪儿回到内廷,而他也要出宫一趟,因为在原本的计划中,苏彦在参加完琪儿的登基大典之后就要离开长安城去就藩,苏彦出发是在正月二十二,刘愈提前一天去给他送行。
    此时的九皇子府上下有些热闹,刘愈这次不但准备将苏彦夫妇一起送到江南的藩地去,还把原本宫里苏彦使唤的那些宫女和太监一并都归集起来给他送去,当然也少不了苏彦纳的那些嫔妃。
    刘愈到九皇子府时,府里上下正在忙活着收拾东西,而苏彦则一身厚重的裘皮袄,坐在院子里一个人静静的发呆,任由那些侍卫和宫女太监们在他身边来来回回穿走。
    “你们继续做你们的,不用过来行礼。”
    刘愈走上前,对那些对他行礼的侍卫和宫女太监们说了一声,才站定在苏彦的面前。苏彦低着头,突然看到身前有一双腿停住不动,这才抬起头,与刘愈四目相对。
    “怎么了?学会了装深沉,不打算走了?”刘愈伸出手想拉他起来,这次苏彦没领情。
    “师傅,其实我就是想问你,如果昨天我跟二皇兄走在一起,你是不是也会把我杀了?”
    苏彦问的很慎重,其实也很笼统,只是说“走在一起”,其实以苏典要登基为帝的心思,怎么会前皇帝苏彦走在一起,这个假设本身就不成立。如果苏典真的是为皇家的正统正朔而叛变,那他才不会试图自己登基,直接辅佐苏彦更有说服力,也会在朝廷中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毕竟苏彦当政这两年,皇帝也算还干的不错。至少对苏彦有意见的那些大臣,基本也都被袁博朗和苏碧联合起来打压掉了。
    “你说呢?”
    刘愈的回答模棱两可,既然问题不成立,那刘愈也没必要去回答。
    苏彦点点头道:“以后,我一定会想明白的。”
    刘愈笑了笑,看来苏彦不用当皇帝,也没以前性子那么野只想着玩,就开始反省人生了。这恐怕是苏彦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正事”。刘愈心说,如果苏彦晚生个几百年,当了皇帝又被赶下台,以后半生就光写个回忆录,写个《我当皇帝那两年》《我与武义侯二三事》,一定会很畅销。可惜这年头的人都在为吃饭而奔波,没人会升华到刘愈所想的那种精神高度,也就没人稀罕这些没营养看了不长肉的读物。
    “这两天史官来找过你了?”刘愈问道。
    “嗯。好几拨人。”
    “活着就不当皇帝了,你也别怪为师,以后好好活,争取比你师傅我长寿。为师也就不会活着看到给你定谥号的一天。”
    苏彦“嘿嘿!”笑了两声,难得他自己也没对自己不当皇帝感觉到太惋惜,苏彦有不舍,但他舍不得的不是帝位,而是这座长安城。他在长安城中大起大落,从皇帝的嫡子,未来的小王爷,到一个街头流浪人人喊打的小混混,再逆势而起成为帝王,平定天下成就万世不拔之功业,再到落回一个平凡的王爷。长安城见证了苏彦人生的波澜起伏,他很舍不得离开这里,也舍不得长安城的热闹繁华。
    “师傅,我一定会比你长寿。”苏彦突然说了一句,过了很久,他才补充道,“因为师傅你是做大事的人,脑子里想的事情太多,太累。我什么都不想,吃饱了睡睡醒了玩,心情好,活的就长。师傅你说是不是?”
    刘愈没说什么,其实苏彦说的,也正是刘愈所不愿想的。
    刘愈所向往的生活,何尝不是吃饱了睡睡醒了玩的恣意,但他却跻身到官场中,不知不觉的就篡了国再难回头。如果师徒二人还是像以往那般没什么芥蒂,让苏彦去当他的皇帝,让刘愈可以安静生活,这也挺好。其实刘愈也想,如果当初他没有篡改遗诏,让苏哲当了皇帝,他同样可以悠闲恣意人生。
    “怪就怪你我当初,闲的没事,非要在葵水河边上出风头。”
    刘愈似有所思地说了一句,苏彦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想不明白刘愈的意思。
    其实刘愈所说的是,如果当时刘愈老老实实护送苏彦去宛州城,无过便是功,他就可以领个小藩地,以后也不用饿死。而刘愈可以继续跟徐轩筑成婚,两个人加上韩家姐妹自在的过日子,也就不用像今天这样回首人生满是蹉跎。当然刘愈也明白辩证地看问题,如果没有他们出现在葵水河那一战,徐轩筑的女军或许早已覆亡,他也不会跟徐轩筑成婚,而天下的形势也会改变,也许时至今日中原江水以北的北方已经落在了突厥人的手上。几年后,说不定突厥会成为另一个世界中的蒙古人。
    “如果没有我,这个世界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刘愈劝苏彦不要纠结,到最后他倒坐下来看着天,自己在那纠结起来。
    “师傅,你怎么了?”苏彦好奇打量着刘愈问道。
    “哦,没事。坐下来歇歇而已。明天你就要走了,走之前,还有什么未了的心事,说出来,为师帮你完成。”
    苏彦迟疑了半天,最后才开口求道:“师傅,我就一个请求,小鱼她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此行山长水远……能不能让她暂时留在长安城,等她生产了以后再走?我怕这一路上颠簸,她的身体承受不住。”
    刘愈差点就说出“你也先暂时留下别走了”,但刘愈并未如此说,他知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道理,苏彦前半段的人生,他已经给篡改的差不多了,以后的路要苏彦自己去走。这也是苏彦的命运。
    “行。等她诞下你们的孩子,为师会找人送他们母子去南方。一路珍重。”

第四百八十四章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苏彦离开了他所生活了二十一年的长安城,没有人去送别,刘愈也没去,他此行往南方的路一路要走近两个月,但这已经不算什么了,他还有漫漫人生路要走,剩下的路已经没有刘愈给他保驾护航。
    苏彦离开长安城的一天,也是刘愈的老父刘兆和大哥刘贺进京的日子。两人原本是来参加新皇登基的观礼,谁知道汉中通往关中的路,因为大雪被封堵,二人耽搁了些时间,直到正月二十二才赶到长安城。他们也是在抵达长安城后才知道新皇登基大典没有顺利举行的事。
    刘兆和刘贺暂时住进了原本定国侯府,刘愈其实也早就开始为他们准备府宅里的一切,因为刘愈也知道,现在他已经被封王,而琪儿又是皇帝,定国侯一家回长安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回来当天,刘兆和刘贺进宫面圣,皇帝没见到,只是见到刘愈。刘兆见到刘愈脾气还想犯冲,但今时不同往日,刘兆也知道收敛,父子二人没说多少话,无非是互相问了近况。只是在刘兆告辞先出了雅前殿后,刘贺才补充了一句:“父亲大人对你没有回去参加你二哥的葬礼耿耿于怀。”
    刘愈苦笑了一声,刘愈不是不知礼法的人,但当他回来长安城之后,他的确无法离开这里,因为长安城是政治权力的中心。
    刘兆和刘贺先回了长安城,刘家随后也搬回长安城,阔别长安城一年,定国侯府上下男女老幼也很珍惜这次重归繁华都市的机会。一家人刚回来。朝廷的旨意马上也颁布下来。不但有田宅的赏赐。刘兆还复职为大将,兵部内行走。至于刘家的二代中,刘贺直接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刘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